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人口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問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是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與完善,將開啓我國人口發展與計劃生育事業的新時代。
一、我國當前人口形勢和人口問題
衡量一個國家人口適量與否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人口與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二是國家目前及今後一個較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三是世界整體特別是周邊國家人口數量的增減及其對人口輸出和輸入的需求。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過去我們認爲,中國人口問題就是人口規模太大,由此帶來很多壓力,所以要控制的是人口增長。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地認識和發展人口控制理論。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國人口發展面臨諸多風險和問題,主要有:出生缺陷風險,獨生子女風險,人口失衡風險,人口擁擠風險,人口紅利消失風險和人口老齡化風險。
出生缺陷風險。出生缺陷風險是指一種人口素質的發展風險。出生缺陷是環境和遺傳交互作用的產物。出生缺陷不可不察不可不防,
每年國家和家庭都要爲此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特別是“零素質嬰幼兒人口”,即由於嚴重的出生缺陷導致終其一生都沒有任何康復可能和發展價值的嬰幼兒人口,更是對國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負擔。一個社會的零素質人口規模越小,增量越小,就越是健康越有希望。
獨生子女風險。具體來說,是獨生子女九大風險理論,即獨生子女成人風險、成才風險、婚姻風險和養老風險,獨生子女家庭的結構缺損風險、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風險,獨生子女社會的發展風險、國防風險和責任風險。無論是強制性一胎還是自願性一胎,結果都難以規避獨生子女的九大風險。
щщщ✿ттkan✿C〇
人口失衡風險。人口失衡包括了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和老少人口比例失衡,這兩大風險可以說是獨生子女風險的延伸,屬於結構性人口問題,其複雜性和挑戰性超過增量性人口問題。在一胎化爲主導的政策約束下,擠壓出了出生人口性別比的失調和偏高問題,獨子老齡化和無後老齡化兩大難題,從而產生了可能威脅社會穩定的婚姻安全問題和養老安全問題,這是民生之大計。問題還在於,人口生態的失衡很難通過非人口的途徑得到解決。由於從1980年代初以來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普遍、嚴重的失調一定會積累和引發若干年後的婚姻擠壓,產生規模巨大的以男性可婚人口爲主的“單身人口”和“失婚人口”。
人口擁擠風險。主要表現爲人口過度集聚,人口過度集聚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產物,人口的流動遷移是比較利益誘導
的產物。日本人口結構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由於地區差距擴大,導致人口加速向首都圈集中。北京作爲首善之區也遭遇了人口膨脹的問題,大城市病歸根結底是城市版圖過分擴張的問題。土地的城市化和人口的城市化,以及人口的城鎮化和人口的都市化如何平衡,都是國家發展需要考慮的戰略問題。
人口紅利消失風險。所謂人口紅利期,就是人口轉變過程中所出現的被撫養人口比例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升高,從而勞動力供給相對豐富的一個時期。改革開放以來,人口紅利不斷轉化爲勞動力成本優勢,推動我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快速發展成爲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然而,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人口紅利來得快、去得也急。隨着生育率快速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勞動年齡人口無論從佔比還是從絕對數量看都在下降,人口紅利減弱甚至消失已經成爲我國經濟必須面對的挑戰。
人口老齡化風險。所謂人口老齡化,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超過10%或7%。據民政部《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4.9%。這表明,我國已進入並將長期處於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成爲我們亟須高度關注的課題。十八大報告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因此,加快推進和深入開展人口老齡化相關研究,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題中應有之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