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
“新常態”成爲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變化,充分展現了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處變不驚的決策定力。《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
一、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指導思想的一個要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因此,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鎖鑰,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經之路。
現階段,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三個沒有變”,決定了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經濟建設仍然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僅有利於改革各領域深層次矛盾的解決,而且有利於改革各領域深化發展。必須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爲核心,做好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形成強大的改革共識,全面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關鍵是要釐清和理順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的關係,準確界定各自邊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一是持續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資、價格、統一市場等改革,逐步形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二是深化企業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電力等重點行業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三是落實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實行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研究推進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環境保護稅等改革。四是推進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五是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六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改革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加快完善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沿邊開發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七是深化民生保障相關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線的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化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領域改革。八是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頂層設計並開展相關試點,紮實推進以環境質量改善爲核心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國有林場林區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