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歲

第40章 新歲

“今日方知,陛下爲何讓此子上疏舉杜恕,且指王肅之女爲其妻也。”

天淵池的湖中小亭內,大將軍曹真默默的注視着夏侯惠漸行漸遠的背影,倏然出聲感慨了句。

是的,作爲天子曹叡最信任的人,哪怕他遠在長安鎮守,但許多隱蔽的事情天子也會以私信告知並順便詢問他的見解。

這算是天子早年養成的習慣之一罷。

因爲在曹叡剛剛繼位的時候,就是曹真留守在京都洛陽幫他穩定局勢、渡過君主新舊交替最艱難的那段時間。

“夏侯稚權性情剛直,且行舉略顯乖張孟浪,然而瑕不掩瑜。”

聞言,天子曹叡頷首而笑,輕言說道,“在諸宗室與譙沛元勳後進之中,唯有此子能令朕生出愛才之心。故而,因他甫入仕途的干係,朕爲避免他與他人一般喜好清談、淪爲沽名釣譽之徒,便讓他上疏舉杜恕且先斷了與朝臣攀交的機會。不過,指王肅之女妻之,朕倒是心血來潮而爲之,別無他意。嗯”

言至此,曹叡略微停頓了下,方注目着曹真發問道,“大將軍以爲,此子之才,日後可如其父或從兄夏侯伯仁一般爲國鎮邊、是爲社稷砥柱否?”

“陛下,臣並無有觀評人物之能。”

對此,曹真連忙謙言了句,推脫道,“且臣與夏侯稚權遇不過一面、言不過數語,安敢妄斷他日後如何哉!”

且言罷,還舉起酒盞敬了天子一盞。

就在一飲而盡之時,還悄然將眼中的一縷落寞給嚥下了。

他已然是含飴弄孫之人了。

且長子曹爽在宮禁中任事也有數個年頭了~

但名聲僅是姿態恭謙、篤行任事,不管天子還是公卿都沒有誇耀過其才學。

至於外甥夏侯玄嘛~

在士林中名聲甚隆,堪稱小輩之中的魁者。

但卻也因此不爲天子所喜,早早就被左遷掛職了。

是故,在得悉天子曹叡如此看重夏侯惠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心生嫉妒什麼的,但難免會有泛起爲人父的怒其不爭: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唉,罷了,不看了,莫給自己徒增煩惱.

天子對此倒沒有察覺。

待飲罷一盞後,囅然笑道,“大將軍謙言矣。今日言兵事,大將軍焉能無斷邪?且此間乃你我叔侄閒談罷了,不必慎言。”

言罷,還真依着子侄輩的作態,起身執酒勺給曹真舀了一盞。

曹真只是略微欠身,便坦然受了。

石亭之戰前,賊吳孫權還親自爲陸遜牽馬開道呢!

更莫說他與天子是一家人,如若過於拘禮,反而顯得生分。

故而,他也沒有再推脫,沉吟片刻後,便如此作言道,“滿腹韜略而臨陣一敗塗地者,自先秦以來便不乏事例也,此便是臣不敢妄自斷言之故。不過,臣自出鎮長安以來,不乏與夏侯仲權謀面之時,觀其人聞其言,臣可斷言夏侯仲權將略有餘、帥纔不足也。而今得聞夏侯稚權言伐蜀之事,臣亦可斷言彼才學猶在仲權之上也。”

夏侯霸將略有餘、帥纔不足,而夏侯惠猶在其之上?

意思就是夏侯惠有成長爲都督的資質嘍?

對於這種沒有言之鑿鑿、但卻意思卻表達得十分清楚的的答覆,天子曹叡心領神會,甚是滿意的連連頷首,“大將軍之意,朕知矣。”

而曹真的話語還沒有完。

緊接着又加了句,“陛下,誠如夏侯稚權所言,如今我魏國宗室大將凋零、難以爲繼。此些年陛下雖將不少宗室擢入禁軍任職,然而《韓非子·顯學》有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京畿之地內外靖安,且權貴衆多、沽名逐利者衆,恐難爲社稷儲都督之才也。依臣之見,不若甄選有將略的宗室後進,遣往前線任職歷練,以期他日可有成才者。”

“嗯,大將軍言之有理!”

這次,天子曹叡更是拊掌稱讚,當即採納,“此事朕尋個時機圖之。”

言罷擡頭看了看天色,便又說道,“天色尚早,大將軍不若先隨朕同去看望太皇太后後,再出宮歸府罷。唉,祖母近兩年身體不佳、時常染疾。”

曹真少孤。

早年魏武曹操收養於府中,待遇皆與諸子同。

且與曹丕同吃同住同讀書,因而他也頗受卞夫人的關照,在聽聞卞夫人身體不佳之言後,他也不由焦灼起身。

“唯。”

洛陽城外。

換了燕服的夏侯惠在孫叔的陪伴下,策馬小跑往毗鄰宜陽縣地界陽渠西端而去。

京畿內外雖然官道平坦暢通,但如今已經過了晌午了,從洛陽城到陽渠西端有數十里的距離,若不抓緊時間趕路,今夜就得在沿途尋個鄉邑投宿了。

尤其是翌日便是除夕了。

陽渠西端的四十餘戶徒附剛被夏侯衡劃給夏侯惠,對於家主的變更與日後待遇的未知,自然是惴惴不安的。故而,他想在今夜回到塢堡中露個臉,並在除夕之前將一部分結餘賞賜給衆徒附,使之心安。

也正是因此,孫叔只好一邊顛簸在馬背上,一邊給夏侯惠講述今晨有人來訪之事。

一是夏侯和。

源於家中就數二人年齒最小、自幼一併便被督促讀書與約束品行的關係,夏侯和與夏侯惠的感情很好。哪怕夏侯惠如今已經被趕出家門了,他都甘願冒着被長兄夏侯衡責罵,也要讓僕從送來了一些財物給“窮困潦倒”的夏侯惠使用。

也不算多,約莫值一萬錢吧。

但夏侯和還沒有出仕,家中每個月給予的例錢並不多,這已經差不多是他三個月的例錢了!

故而,夏侯惠聽罷,心中也泛起了感動。

一邊惡趣味的想着夏侯和日後知曉,自己已經有了陽渠西端產業後的神情,一邊叮囑孫叔,讓他歲後給王肅家中送些禮物時,順便問能不能抄錄些孤本回來贈給喜好文學的七弟。

另一波拜訪的人,乃是司馬師的僮客。

與以往只是投書信不同,他此番還讓僮客帶了些禮物。

聲稱這是他前些時日從南陽宛城帶回來的特產,正值逢年過節之際略表心意,不值什麼錢,讓夏侯惠不要回絕云云。

嗯,就是一些臘肉、乾果以及筆墨之物,還真就不值什麼錢。

但以如今夏侯惠被廟堂諸公不喜,而他仍然一如故往同書信且送來禮物之舉,便當得“禮輕情意重”之謂了。

對此,夏侯惠沒有什麼感觸。

大不了,日後“浮華案”爆發、他被禁錮的時候,自己也一如既往便是。

“六郎,七郎與司馬家轉來的禮物,我已經讓子復先行送去陽渠塢堡了。”

稟報完來訪之事後,孫叔還添了句自己的處置。

子復,是孫叔次子孫婁的表字。

孫叔有二子一女。

長子孫侃則是早就成家了,與已然出嫁的女兒都是定居在譙縣——夏侯惠收養的那些小兒,說是讓孫叔主事,但實際上卻是孫侃在操持的。

次子孫婁年方十九,尚未成家,便隨在身邊使喚。

不出意外的話,孫婁日後也將會子承父業,接替他成爲夏侯惠的管事。

畢竟,孫婁也算是夏侯家的家生子。

“嗯,如此最好。”

輕輕頷首,夏侯惠擡手抹了一把黏在臉上的雪粒,繼續說道,“孫叔,過了除夕子復就是弱冠之年,也該成家了。這樣吧,你尋媒人給他說門親事,聘禮什麼的直接從家中取就好。”

“好,謝六郎。”

孫叔對此沒有意外,只是淡淡的應了聲。

“還有,孫叔,你讓子復慢慢接手家中雜事吧。”

夏侯惠繼續說道,“我現今有了些產業,也養得起更多人,伱待子復可任事後,便再去收一些小兒來養。此事只有交給孫叔,我纔敢安心。對了,新收的小兒別養在譙縣了,太遠,不便利。”

“好。”

孫叔依舊是很平淡的作答,想了想,便又確定了句,“六郎之意,是養在京師嗎?”

“如若能養在京畿之地自是最好。若不能,在弘農、河內郡或者兗州也行。而且京畿之地,衣食住行等皆耗費甚巨,孫叔自己看着處置就好。”

“好。”

“對了,陽渠塢堡的四十多戶徒附,孫叔也留意下,若是他們家中小兒資質不錯,也可以出資讓他們讀書習武。”

“好。”

新歲啓封,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如期而至。

新氣象也隨之而至,就在仲春二月時,天子曹叡頒發了兩個詔令,皆是關乎人事。

一者,是以大將軍曹真爲大司馬、驃騎將軍司馬懿爲大將軍,以揚烈將軍、領遼東太守公孫淵爲車騎將軍。

此事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略知軍國大事的人,都知道天子這是爲伐蜀作綢繆了。

至於爲何還封了奪叔父之位自立的公孫淵嘛~

此番伐蜀動用的兵力、物力都很多,而賊吳與蜀國同盟,或許會出兵策應,故而曹叡以官職來安撫鞭長莫及的公孫淵,讓他安分一些。

另一,則是詔布了“郎吏課試法”。

以兵亂以來經學廢絕、後生進趣爲由,詔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浮華不務正業者罷黜。明眼人都知道,此“課試法”是針對京師內清談沽名、相互標榜風氣的。

原本,這兩件事都與夏侯惠無干。

但吳質竟在此時上疏了,也讓他尋到了雪恥以及被外放的機會。

(本章完)

第3章 無所事第246章 乃何人也第168章 安下第178章 不識151.第151章 易也85.第85章 識趣第13章 可恨第179章 門戶仇第163章 部將57.第57章 以何戰第2章 入闕50.第50章 順遂第246章 乃何人也97.第97章 自擇之第208章 無心之舉第190章 可堪否第181章 京口督第35章 門戶計259.第59章 難改第34章 門戶計81.第81章 不可伐第31章 收桑榆第170章 失計否第172章 沒得選第137章 禍伏第147章 爭權47.第47章 威逼第245章 他日罷114.第114章 雁北第206章 夜話第4章 休沐90.第90章 引蛇49.第49章 逢時131.第131章 臨發108.第108章 鮮卑第196章 瞞天第206章 夜話第14章 臣無罪71.第71章 扈從89.第89章 詐關66.第66章 有變第42章 遂願62.第62章 厚顏92.第92章 偶遇55.第55章 詔來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93章 邙山宴3第155章 與宴第168章 安下第203章 好甜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76章 不武第147章 爭權第190章 可堪否63.第63章 死別117.第117章 來見86.第86章 難彰功94.第94章 閒歸家第227章 求貶惠第185章 死地第228章 如你所請55.第55章 詔來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175章 驚喜來第141章 發狠107.第107章 靜好第211章 自作死第43章 士家133.第133章 私心94.第94章 閒歸家48.第48章 無畏第183章 或有詐第176章 不武第166章 歸淮南第201章 唯勇氣也123.第123章 緣由99.第99章 蓋彌彰第139章 當慎第11章 各有思第22章 殊矣第32章 上疏第26章 可作誓第157章 且試93.第93章 言外意第156章 何惑哉89.第89章 詐關110.第110章 見策第30章 失東隅第6章 求教第222章 就職第175章 驚喜來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3章 無所事第180章 放權第1章 楔子114.第114章 雁北57.第57章 以何戰第211章 自作死
第3章 無所事第246章 乃何人也第168章 安下第178章 不識151.第151章 易也85.第85章 識趣第13章 可恨第179章 門戶仇第163章 部將57.第57章 以何戰第2章 入闕50.第50章 順遂第246章 乃何人也97.第97章 自擇之第208章 無心之舉第190章 可堪否第181章 京口督第35章 門戶計259.第59章 難改第34章 門戶計81.第81章 不可伐第31章 收桑榆第170章 失計否第172章 沒得選第137章 禍伏第147章 爭權47.第47章 威逼第245章 他日罷114.第114章 雁北第206章 夜話第4章 休沐90.第90章 引蛇49.第49章 逢時131.第131章 臨發108.第108章 鮮卑第196章 瞞天第206章 夜話第14章 臣無罪71.第71章 扈從89.第89章 詐關66.第66章 有變第42章 遂願62.第62章 厚顏92.第92章 偶遇55.第55章 詔來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93章 邙山宴3第155章 與宴第168章 安下第203章 好甜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76章 不武第147章 爭權第190章 可堪否63.第63章 死別117.第117章 來見86.第86章 難彰功94.第94章 閒歸家第227章 求貶惠第185章 死地第228章 如你所請55.第55章 詔來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175章 驚喜來第141章 發狠107.第107章 靜好第211章 自作死第43章 士家133.第133章 私心94.第94章 閒歸家48.第48章 無畏第183章 或有詐第176章 不武第166章 歸淮南第201章 唯勇氣也123.第123章 緣由99.第99章 蓋彌彰第139章 當慎第11章 各有思第22章 殊矣第32章 上疏第26章 可作誓第157章 且試93.第93章 言外意第156章 何惑哉89.第89章 詐關110.第110章 見策第30章 失東隅第6章 求教第222章 就職第175章 驚喜來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3章 無所事第180章 放權第1章 楔子114.第114章 雁北57.第57章 以何戰第211章 自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