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節 決心

望着漢朝的長安城,呼衍哲哥的內心,滿是絕望。

當初,他在飛狐口見到漢朝的神騎時,他就已經知道,此番出使,哪怕付出整個使團的代價,成功刺殺了且之。

但卻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漢朝人,不需要且之的配合,他們的力量,已經完全可以撕碎整個匈奴。

所以,留在漢朝,繼續待在這裡,註定徒勞無功。

還不如想個辦法回去報信。

將他在漢朝的所見所聞,告訴單于庭的貴族們,讓大匈奴立刻警覺過來,思考對策。

或許,將來,匈奴還能有一線生機。

可惜……

哪怕是他裝瘋,漢朝人也不爲所動。

反而懷疑起來,更派了御醫。

因爲害怕露餡,導致更可怕的災難,他不得不在漢朝御醫來之前,就‘忽然好了’。

反正,漢朝人也不可能因此指責他什麼,更不好由此懷疑他什麼。

只要漢朝皇帝還要臉,還想維繫漢匈之間最後僅存的彼此信任——對於外交使團的基本尊重,他就不會有危險。

反之……

他不管做什麼,都是一死!

現在看來,漢朝皇帝似乎仍有忌憚,捨不得拉下臉皮來。

這讓他和他的使團,還有最後的生機。

不過……

可惜的是,自從他裝瘋又忽然正常了以後,漢朝人表面不說什麼,但私底下卻加強了對他和他的使團的全部成員的監控。

不止隨時有軍官監視,就連吃喝拉撒,都有專人跟着。

其中甚至不乏那些曾經的匈奴人,現在的漢朝狗腿子。

這使得呼衍哲哥都不太敢跟其他人交流,很多事情,只能自己一個人思考對策。

“走吧……”一個漢朝的校尉騎在馬上催促着呼衍哲哥:“貴使,我主聖天子的使者,已經在長安城外等候您了!”

這個校尉說着也是笑了起來。

現在的漢軍之中,都差不多已經知道了,誰將成爲代表天子與匈奴使團進行接觸和談判的人選。

主父偃!

這個名字,現在來說還是讓人很陌生的。

也就是一些消息靈通之人,知道這位是天子潛邸之臣,第一次的考舉士子之一,蘭陵氏的女婿,兼任主爵都尉的右都尉。

但,如今,大部分人都已經明確知曉了此人的學派背景——縱橫家!

而且是精研長短縱橫之術的縱橫家!

上一個精通長短縱橫之術的人,名爲蒯通!

這可是如今天下耳熟能詳的機變之士。

他曾經做過淮陰侯韓信的謀主,力主韓信起兵叛亂。

可惜韓信沒有聽他的。

所以,韓信死前曾經嘆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爲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但,就算這樣,蒯通都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因爲他那張嘴實在太厲害了。

能把活的說死,死的說活。

居然讓高皇帝都捨不得殺他。

順便說一句,如今天下耳熟能詳,甚至連不識字的農民都知道的一句名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是出自蒯通之嘴。

而這位主父偃是齊人,而且是臨淄人。

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他可能是蒯通的再傳弟子或者徒子徒孫這樣。

所謂名師出高徒。

蒯通如此厲害,這個主父偃自然應該差不多哪裡去。

所以,漢軍上下,都有些期待。

期待見證一個新的典故,或者說新的成語的誕生。

要知道——歷史上,縱橫家發明和創造的成語,數之不盡。

其中大多數都是膾炙人口,天下皆知。

譬如得寸進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隔岸觀火、長袖善舞等等等等。

在世人的印象裡,縱橫家出馬,必然能創造一個新的典故,一個新的成語。

而在過往的歷史上,每一位知名的縱橫之士,都至少創造過一個被明載史冊的典故或者成語。

一個新的成語!?

多新鮮的事情!

不僅僅漢軍,就連長安城的八卦黨也對此表示非常有興趣圍觀。

所以,在長安城外的那個名爲‘渭河亭’的亭裡附近,許多的八卦愛好人士,遊離徘徊,還有小說家,拿着筆墨,乘着馬車,在遠方的直道上圍觀。

大家都興致勃勃的準備要cos一回史家的角色。

倒是,此刻坐在亭裡的屋舍之中,穿着朝服的主父偃,顯得頗爲緊張。

自從蒯通之後,縱橫家士子幾乎不再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以至於,如今諸子百家復起,連沉寂已久的雜家都有復甦和崛起之勢的今天。

他和他的縱橫學派,卻依然默默無聞。

全天下學習縱橫術的文人士大夫加起來,可能不過百人之數。

其中,大部分活躍在齊魯一帶。

但,作爲齊人,主父偃有過很深很深的親身經歷。

那些圍繞在他的馬車後面,在他的身後,侮辱、挑釁和謾罵的聲音,他至今依然記得很清楚。

“主父偃,十八歲,學縱橫,長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他在心裡念着這句當年臨淄的孩童們在他屁股後面嘲笑他的話。

他內心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

主父偃當然知道,這些話,哪裡是孩子能想出來的嗎?

分明就是儒家的士子和士大夫在背後搞鬼。

他們要對每一個異己趕盡殺絕,盡力打擊和****所有的不同意見者。

將自己的對手,從肉體到精神、靈魂全部抹殺!

而且,那些膽怯鬼還是欺軟怕硬。

他們不敢去跟齊國王宮和地方上的候國中的黃老派貴族和官員硬剛,只敢私底下用着這些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像他的這樣的縱橫派傳人,或者雜家子弟、法家士子。

“總有一天,吾當回到臨淄,乘坐安車駟馬,手持天子御劍,,口傳天命,腳踏五行,將爾等統統揪出來!”主父偃在心裡發誓,一定要做到這樣點。

這也是很多縱橫派學者必定具備的特徵。

作爲縱橫之術的傳人,他們的自尊心極強,而且非常敏感。

一旦發達,必然會去報復那些曾經羞辱和****過他的人。

而現在,主父偃知道,今天這次奉命與匈奴人的接觸和談判,將決定了他這一生的成就。

是要九鼎食,還是默默無聞,就看着一遭的了!(。)

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242節 選擇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93節 陽陵第8節 家宴(下)第1533節 敲打第147節 陽弋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101節 挑撥第1027節 狂歡(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308節 疑惑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004節 漢三藏第1305節 問題第112節 父親第728節 佈置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27節 定策第793節 廟算(2)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1502節 擔憂第1121節 影響(1)第1022節 替死鬼(1)第68節 早朝(1)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324節 佈置第77節 上林苑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037節 出塞(2)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865節 條件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356節 緣由第73節 袁盎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169節 藝術(3)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五百五十一節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11節 彙報第7節 推恩(下)第1280節 戰上谷(1)第690節 文治(1)第217節 兄弟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44節 財源第1548節 諸儒第966節 省親(2)第1358節 自作孽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56節 燕飲(下)第1148節 壞水第403節 拉皮條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358節 微服(1)第403節 拉皮條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207節 撕逼!(3)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160節 連橫(2)第52節 難題第682節 籠子第1169節 藝術(3)第1章 復活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658節 南巡(3)第1559節 匈奴西遷(2)
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242節 選擇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93節 陽陵第8節 家宴(下)第1533節 敲打第147節 陽弋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101節 挑撥第1027節 狂歡(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308節 疑惑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004節 漢三藏第1305節 問題第112節 父親第728節 佈置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27節 定策第793節 廟算(2)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1502節 擔憂第1121節 影響(1)第1022節 替死鬼(1)第68節 早朝(1)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324節 佈置第77節 上林苑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037節 出塞(2)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865節 條件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356節 緣由第73節 袁盎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169節 藝術(3)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五百五十一節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11節 彙報第7節 推恩(下)第1280節 戰上谷(1)第690節 文治(1)第217節 兄弟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44節 財源第1548節 諸儒第966節 省親(2)第1358節 自作孽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56節 燕飲(下)第1148節 壞水第403節 拉皮條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358節 微服(1)第403節 拉皮條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207節 撕逼!(3)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160節 連橫(2)第52節 難題第682節 籠子第1169節 藝術(3)第1章 復活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658節 南巡(3)第1559節 匈奴西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