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節 替死鬼(1)

南池。

在被漢軍洗劫後,哪怕已經過了兩年,此地也依然沒有恢復。

茫茫的草原上,方圓數百里的湖泊和溼地中,只有幾萬個牧民在放牧。

散落的牲畜,加起來,也不過百萬之數。

當然,這也跟呼揭人不擅長於放牧有關。

他們更喜歡耕種。

可惜,這南池並不適合耕作。

這裡雖然水資源豐富,但風沙太大,而且土壤不夠肥沃。

倒是南池中豐富的魚類資源,讓呼揭部族感到非常滿意。

此刻,呼揭王且之做在舒服的狼皮坐墊上,望着在他下首的客人。

南池這裡的氣候,現在還算溫暖。

起碼,並沒有下雪。

這對從金山遷徙至此的呼揭人來說,不下雪的冬天,就跟夏天一樣了。

“蘭氏的下一代族長,來我這蘭池,想與我說什麼?”且之大大咧咧的問道:“不妨直說,我們呼揭人,沒有你們幕南和單于庭的部族那麼多的心思,不喜歡繞圈子!”

這也符合呼揭人在單于庭的貴族們心中的形象。

金山那邊的呼揭蠻子,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

每次舊王去世,新王上位,都要先幹個你死我活。

哪怕是文明程度並不高的匈奴,看着呼揭人的眼神,也跟南方的漢朝看草原上的蠻子的眼神一樣。

但,蘭陀辛知道,這些呼揭蠻子,只是希望讓人們以爲他們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蠻族。

實則,這些人就跟毒蛇一樣狡猾,像狐狸一樣機靈。

不見兔子不撒鷹,是呼揭人的特性。

自從老上單于駕崩後,呼揭人就已經不怎麼服單于庭了。

當然,這也跟現在的單于軍臣,並不怎麼想管呼揭人這個在世界邊陲跟塞人作戰的親戚有關。

但,蘭陀辛知道,有一件事情,呼揭人一定不會拒絕。

這就是殺戮和劫掠。

殺戮、劫掠、征服,這是草原民族的天性。

不會因爲任何事情而改變。

原因很簡單,假如不去殺戮、劫掠和征服他人,那麼,他們自己就會餓死。

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居住在草原上的每個人都需要爲了自己和子孫後代的生存和奮鬥和掙扎。

不是他們殺戮、劫掠和征服別人,就是別人來殺戮、劫掠、征服他們。

幾千年來,這種生存方式和遊戲規則,早已經寫入了在這個草原上的每一個部族的基因深處。

除非有一天,他們能依靠畜牧,自給自足。

但,這一天,幾乎不會到來。

蝗災、雪災、風災甚至假如降雨改變,季風偏移,都隨時可能讓草原上的部族,陷入絕境之中。

“這次來見屠奢,是有件事情,想跟屠奢合作……”蘭陀辛慢慢的道。

“請說……”且之攤手道。

“大單于率領五萬邑落西征,要在明年夏天才會回來……”蘭陀辛說道:“另外,還有十幾個部族,留在西方的盆地,沒有跟傳統一樣回到幕南來過冬……”

“這個冬天和春天,大匈奴在幕南的力量,尤其是在河南的力量,只有往年的一半多一些!”蘭陀辛站起來對且之道:“我很擔心,漢朝趁機攻擊河南地!”

“要知道,當地哪怕算上我與左大將調動過去個五個萬騎以及河西地的部族,也不過十餘萬騎,而幕南其他部族的馳援速度,最快也要兩個月……”

“嗯?”且之站起身來,疑惑的問道:“那蘭氏需要呼揭部族做些什麼?”

假如要是希望他去擋漢人的槍口?

那就免談了!

呼揭人現在消化過去的尹稚斜的部族的工作都沒有完成呢!

那些死硬派寧肯帶着部族和牲畜逃去幕北,也不願意來南池向他獻上忠誠。

邊境地帶的部族,更是連鳥都不鳥他這個右賢王的命令。

想要坐穩這個右賢王的位置。

且之明白,這需要一場戰爭。

用馬鞭和馬蹄,教那些奴才做人!

這也是匈奴的傳統!

當年,冒頓大單于殺父自立,部族中很多人都不服。

冒頓大單于於是用鮮血和死亡,清洗了那些頑固派。

然後,剩下的人就自動自覺的跪拜和匍匐在地了。

更何況漢人的力量,且之現在已經有所瞭解了。

去年,他的一支親衛隊,在邊境上與漢朝騎兵進行了一次‘親切友好的競賽’。

結果是,他的親衛隊輸的一塌糊塗,連最強射鵰者都被漢人用一種威力巨大的遠程強弩給射穿了。

他可不願意去給單于庭當盾牌!

當然,假如漢匈爆發大戰,作爲匈奴帝國的一分子,他肯定會率領部族主力參戰。

但,這是建立在單于的主力也參戰,並且擔任正面主力的情況。

除此之外,想都別想讓他和他的部族力量,去面對強大的漢朝騎兵!

尹稚斜死的那麼慘。

且之可不想自己成爲尹稚斜第二。

蘭陀辛微微一笑,在來之前,他就已經摸清楚了呼揭人的底線和算盤。

想讓呼揭人率領右賢王的本部殘餘力量去主動進攻長城的正面?

別說呼揭人死都不願意去。

就是願意,蘭陀辛也沒傻到讓呼揭以及自己氏族的精銳去送死。

“屠奢,我的意思是,假如,漢朝人主動進攻河南地,那麼,我希望屠奢能派遣精銳,與我一道,繞開漢朝人在南部長城的銅牆鐵壁,我們去漢朝的北方和東方!”蘭陀辛笑着說道。

“北方和東方?”且之面帶疑惑,他成爲右賢王以來,當然也按照傳統,巡視過自己的領地。

沿着長城向北,會進入大草原的深處。

那裡,有漢朝的右北平、漁陽、上谷等城市。

守備力度確實不如南部的雁門和雲中。

但是,那些地方有利可圖嗎?

且之可是聽說過,右北平和漁陽,那可是漢朝的窮地方,也就是兩者身後的燕趙富庶。

但問題是……

燕趙那可是漢朝的腹地了!

從前尹稚斜在的時候,都不敢打那些地方的主意!

更何況現在?

蘭陀辛看出了且之的疑惑和猶豫,他於是立刻趁熱打鐵,道:“屠奢,請千萬不要小看漢朝的富庶,哪怕是漢朝的一個縣城,財富和人口,都遠超匈奴一部族!更何況,還有富饒的漢朝安東都護府!”

蘭陀辛用着充滿誘、惑的語言說道:“聽說,在安東都護府,漢朝人的城市沒有長城邊境那麼堅固,但財富卻遠勝長城邊境的城市,據說哪怕是一個小城,也有數萬人口,數百萬石的糧食……”(~^~)

第1320節 爲難第357節 宣達司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530節 刷經驗(2)第693節 制度(2)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652節 誘導(2)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216節 基本盤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541節 酷吏(1)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861節 杜仲膠第1021節 諜影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75節 爲政第342節 背鍋俠(1)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226節 安排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433節 忽悠(1)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475節 見聞(1)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384節 官僚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373節 科技樹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565節 風暴(1)第214節 拍馬屁第861節 杜仲膠第743節 忽悠第1028節 狂歡(2)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148節 壞水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529節 擦屁股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456節 三越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47節 陽弋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71節 早朝(完)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91節 舊恩第726節 進擊的二世祖(2)第1513節 戰略(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332節 重賞!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436節 收買(1)第122節 過繼(3)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889節 聯姻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238節 喪母第363節 劇變(1)第1070節 反撲(2)第692節 制度(1)第852節 影響(2)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969節 移風易俗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1247節 佈置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513節 鼓譟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
第1320節 爲難第357節 宣達司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530節 刷經驗(2)第693節 制度(2)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652節 誘導(2)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216節 基本盤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541節 酷吏(1)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861節 杜仲膠第1021節 諜影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75節 爲政第342節 背鍋俠(1)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226節 安排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433節 忽悠(1)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475節 見聞(1)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384節 官僚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373節 科技樹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565節 風暴(1)第214節 拍馬屁第861節 杜仲膠第743節 忽悠第1028節 狂歡(2)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148節 壞水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529節 擦屁股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456節 三越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47節 陽弋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71節 早朝(完)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91節 舊恩第726節 進擊的二世祖(2)第1513節 戰略(1)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332節 重賞!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689節 吊打文青(2)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436節 收買(1)第122節 過繼(3)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889節 聯姻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238節 喪母第363節 劇變(1)第1070節 反撲(2)第692節 制度(1)第852節 影響(2)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969節 移風易俗漢越一體化計劃2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1247節 佈置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513節 鼓譟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