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節 敲打

?兩個時辰後,墨苑之中專門負責造紙技術研發的墨者楊暉就來到了劉徹面前。

楊暉是楚人,他出生於一個方士世家。

他的家族,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出入秦國宮闈,天天給秦始皇寫仙俠小說,描繪海外仙山的美景,仙人生活的逍遙。

現在在齊魯吳楚地區影響深遠,廣爲人知的仙人安期生形象就是楊暉的先祖和其他方士共同加工出來的。

不過呢,可能是入戲太深吧。

所以楊暉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死於重金屬中毒。

這是一個悲劇。

尤其是楊暉的父親,不過三十歲就因爲重金屬中毒而離世。

父親的死,給了年少的楊暉極大的觸動。

他不明白,這是爲什麼?

於是遠走齊魯,打算去方士的大本營探尋究竟。

這一去,就誤入墨家深坑,被楊毅的老師給忽悠走了,從此就成爲了一個堅定的墨家門徒。

這很好理解。

表面上看,墨家和方士們是天然的對立面。

但實則不然,兩者不僅僅在習性上相近,都愛擺弄和探尋天地,企圖尋找解釋宇宙萬物的真理,唯一的不同就是一個有原則和秩序(墨家有三表法),而另外一個則喜歡腦洞大開,深信自己腦洞得來的東西是正確的。

譬如方士神棍們的祖師爺鬼谷子、鄒衍先生。乃至於當代日者司馬季主。

你能說他們是騙子嗎?

你能證明他們是騙子嗎?

並不能!

事實上,這些人的思想和智慧,其實早已經融入了諸夏文明之中,成爲諸夏文明的血液和骨肉。

更何況,方士們和墨家,其實在三觀上也非常相近。

尤其是對待鬼神的問題上,都是相似的。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方士是墨家天然的學徒來源。

事實上也是如此,自戰國以來,墨家門徒的主要來源,就是方士、黃老派以及一部分的貴族富商子弟。

因爲,墨家也就只能忽悠到這些人。

這些有着天真爛漫的想法,且道心堅定,能夠爲了理想和信念,甘守清貧的人,纔有可能成爲一個真正的墨者。

其他人羣,則很難接受,更難以遵守墨家內部那些嚴苛的規定和紀律。

你要知道,墨家,像一個近現代政黨,遠超學派。

墨家的門規和紀律,是比法律還要嚴格的。

早在劉邦之前,墨家就已經規定了:殺人者死,傷人者刑。

所有門徒,無論是誰,一旦觸犯,必須執行門規。

連鉅子的兒子觸犯了這個規定,哪怕有秦王求情,依然被處死!

正因爲如此,所以,墨家的人數稀少,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爲每一個墨者的培養和成長,都是艱難的。

就像這長安城之中,無數名門貴族的公子哥們,覺得墨者看上去很酷,蓑衣赤腳,口啖天下之大利,於是紛紛模仿,有事沒事就穿個蓑衣,赤腳而行,在市井招搖過市。

甚至有許多人主動去投墨家,但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

對此,劉徹也很發愁,所以給墨家出了個主意,讓墨家學習了一下後世佛教的做法,弄了一個所謂的‘墨士’,只要願意親近墨家,且願意爲了‘天下之大利’而努力的人,都可以得到一個被墨家承認的‘墨士’頭銜。

這些墨士,可以不必遵守墨家的條條框框,他們不管是在家鑽研技術也好,還是出門造福百姓也罷,都隨便他們。

這些人與墨家門徒們最大的區別,就是不能參與墨家內部的鉅子選舉。

如此一來,墨家就可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加強影響,同時在未來得到許多穩定的門徒來源。

就像佛教的居士們,總是能給佛教帶來大量虔誠信徒甚至是僧侶一樣。

這楊暉是一個真正的墨者。

他穿着簡單的粗布常服,赤腳來到劉徹面前,用長滿了老繭的雙手,深深的拜道:“臣暉拜見陛下……”

“卿請起……賜座……”劉徹對於每一個主持重要實驗和任務的墨者,都瞭如指掌,就拿這楊暉來說吧,劉徹知道,他前不久剛剛做了外祖父。

“這是朕給卿外孫女的禮物……”劉徹讓人取來宮中的一件長命鎖,交給楊暉:“還請愛卿萬勿推辭……”

楊暉聽了,感激不盡,連忙拜道:“陛下厚愛,臣感激涕零,唯以犬馬之效,以報陛下深恩!”

說着就接過了那個長命鎖,鄭重的將之收了起來。

劉徹笑着道:“卿,朕之國士也,天下之珍寶,卿爲天下,爲社稷,捨棄天倫之樂,而投身於污水之中,朕爲天下謝卿之勞而已……”

“臣……”楊暉聞言,已是感動的說不出話來。

“卿先起來吧……”劉徹連忙讓人扶起楊暉,在他眼裡,類似楊暉這樣的頂尖墨者,每一個都是國寶,都是中科院院士級別的超級大牛。

這樣的人,每一個人都相當於一整支胸甲騎兵。

科學就是力量。

每一次的科學進步,都足以影響整個世界的歷史。

自元德元年以來,在這楊暉的主持下,漢室的造紙和印刷技術突飛猛進。

如今,少府已經可以製造高級宣紙,並且初步掌握了活字印刷技術。

如今,劉徹更需要楊暉帶領他的學徒,與少府的工匠們一道,爲他實現一種高端紙料的技術,並且找到一種可以簡單但實用的防僞技術。

所以,劉徹也沒有繞圈子,直接道:“這次叫愛卿入宮,是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朕要拜託愛卿……”

“請陛下吩咐……”楊暉連忙表態:“臣必全力以赴,唯陛下之聖明而爲之,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徹連忙道:“卿用不着如此……”

“卿還是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太過於專注工作……”劉徹知道,楊暉是一個出了名的工作狂,一旦投入工作之中,有時候甚至會數日不眠不休的工作。

畢竟,這可是一整支胸甲呢,大漢帝國最寶貴的國寶!

楊暉卻是感動得眼淚直流,胸膛之中更是熱血激盪,只恨不得爲劉徹去死。

從來都沒有過一個如此對待墨者的君王,哪怕是秦代的君王們,對於墨家也是利用居多,至於推心置腹?乃至於像現在這樣以國士待之?

那就是在說夢話了。

楊暉深深拜道:“臣一定全力以赴,不負陛下之望!”

“善……”劉徹站起身來,道:“朕想拜託愛卿,給朕研究一種如今市面上所沒有,外人極難仿製,而且可以一眼辨別真僞的紙張或者其他材質的類似紙張造物……”

“此種造物,不能太貴……另外,不能讓人可以隨意仿製……”劉徹思考了一下,接着道:“朕會授予愛卿全權,且將愛卿的這個項目列爲甲級絕密,卿旦有所求,朕會讓少府全力滿足!”

“甲級絕密?”楊暉一聽,神色也鄭重起來。

墨苑內部,有多種密級。

甲級絕密爲最高等級的項目,除了鉅子和負責該項目的經辦人,其他任何人都不可接觸類似項目的任何資料和文字。

同時,甲級絕密項目還是墨苑之中,自由權和資源傾斜最多的項目。

幾乎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和動用任何可以動員的少府資源。

項目主持人的任何要求,少府都必須無條件滿足。

哪怕是需要少府之外的資源,一般情況下,少府卿也會盡力去滿足。

如今,天子將一個這樣的項目交到他手裡,楊暉只感覺受寵若驚,責任重大。

但,他心裡還是有些疑慮的。

如天子所言,一個市面上所沒有的,外人可以輕易分辨真僞的而且造價不能太貴的紙張或者類似紙張的造物,就要列爲甲級絕密?

就要傾盡大漢帝國的所有資源去研發?

這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啊?

依從墨家古老的訓誡和現在改進後的三表法,楊暉不得不問道:“陛下,要造此物,所爲何圖?”

對於一個墨者來說,三表法及其緊密相依的原則,是他們堅持不變的道路。

所以,墨家不會去研究那些於無益天下,無益人民,純粹只爲統治者個人享受或者愛好的東西。

這是他們的道心,也是他們堅持的原則。

無論如何,不管面臨怎樣的困境,一個真正的墨者,是不會去改變這個原則和立場,而迎合統治者的。

不然,這就不是一個墨家門徒,墨翟傳人。

而是在助紂爲虐!

“朕既然要卿如此去做,自然是爲了天下,爲了社稷……”劉徹看着楊暉,對他解釋道:“卿日後自然知道,卿今日所承擔的任務,是何等重要的!”

楊暉聽了這個解釋,就喜笑顏開了。

他知道,天子不會欺騙自己。

天子也從未欺騙過墨家的人,他從前的所有行爲,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既然是有利於天下,有利於社稷的事情,那麼,他自然會全心全意的去做。

當下,楊暉便拜道:“臣謹奉君命,夙興夜寐,矢志於此!”

…………

楊暉走後不久,就有宦官來報:“陛下,車騎將軍求見……”

“宣!”劉徹微微一笑,吩咐下去,他現在很好奇,義縱打算用什麼樣的說辭來說服自己?

義縱很快就來到了劉徹面前,規規矩矩的拜道:“臣縱拜見陛下,吾皇萬壽無疆……”

“車騎將軍先起來吧……”劉徹笑眯眯的道:“朕聽說車騎將軍最近忙的很拉,一回京就到處拜訪,將軍列侯們也紛紛求見,可謂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啊……”

義縱一聽,冷汗頓時嗖嗖嗖的直下。

他就算政治敏感再差,也聽得出劉徹話裡面暗藏的不滿和玄機。

這是在隱約的指責他義縱企圖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黨,在中國可不是什麼好字。

黨者,堂下黑也。

但他不能解釋,這種事情越解釋越會拉低自己的身份,甚至可能會給君王留下——這貨死鴨子嘴硬,不認錯的印象。

而大凡讓君王生出這樣感覺的人,無論身份多高,地位多高,與君王關係如何密切。

最終唯一的下場,只能是死!

當初,秦國的穰候魏冉何等地位?

他是昭襄王的親舅舅,一手扶保昭襄王上位的功臣,曾四爲秦相,威服天下!

他的功勳,更是無人能及。

他提拔和推舉了白起,在國內拳打各公子,腳踢舊貴族,在國外威風凜凜,鞭笞楚國,懲戒韓魏,與齊東聯合。

但,所有的一切,最終都化作烏有。

魏冉最終的下場是身奪勢折而以憂死。

就連他保舉的白起,最終也被昭襄王賜死。

熟讀史書的義縱,自然不會犯這個錯誤。

他也不敢犯這個錯誤。

他只能拜道:“臣知罪,今後再不會如此招搖……”

劉徹微微笑道:“朕只是隨口一說,卿不要當真……”

劉徹越是這樣說,義縱就越發的害怕。他將頭深深埋下,道:“臣本不過河東行剽之人,幸賴陛下不棄,以臣有微末之能而任爲大將,受臣以軍國之事,臣於陛下,如孺子慕慈父之恩,夙興夜寐,旦效死而已……”

“還望陛下明察之……”

這個劉徹是信的。

義縱的忠誠,至少在現在,還是毋庸置疑的。

他也沒有理由不忠於劉徹。

就像武帝朝的衛霍軍事外戚一樣,義縱與劉徹的關係,是以親情和恩情爲紐帶的牢不可破的關係。

但凡義縱敢有二心,那他害死的,就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他的親姐姐以及極有可能成爲未來天子的外甥。

況且,義縱也不敢。

所以,劉徹也就敲打敲打他,就將他暫時先放下來,道:“好了,朕與將軍之間,就犯不着如此繞圈子,朕知將軍,將軍知朕,足矣!”

義縱一聽劉徹的話,也放下心裡,全身一輕。

他最害怕的,就是劉徹繼續稱呼他爲卿。

像這樣的私下會面,君臣的相互稱呼很關鍵,足以顯示親疏。

“陛下待臣恩情深重,臣除誓死效命,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別無他念……”義縱立刻表態:“臣此餘生,獨願陛下能服八荒,制六合,君臨天下而已……”

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569節 攪局者第273節 新思維(2)第608節 定策(2)第1006節 繳文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1283節 山寨(1)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1065節 屠殺(4)第489節 移民(2)第659節 南巡(3)第1462節 人心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391節 馬政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156節 合縱(2)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686節 平律(1)第1428節 在大夏(2)第565節 風暴(1)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50節 五銖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387節 聯盟(1)第1582節 籌備(2)第328節 選秀(完)第1232節 影響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990節 交易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74節 豬隊友們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247節 佈置第59節 微服(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121節 影響(1)第1200節 程序(2)第427節 看望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633節 新學派(2)第694節 制度(3)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644節 懸賞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354節 緣由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570節 人心(2)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4節 表演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633節 新學派(2)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94節 麻煩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57節 證據第651節 誘導(1)第760節 交易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433節 忽悠(1)第565節 風暴(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72節 鹽鐵官營(3)
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1569節 攪局者第273節 新思維(2)第608節 定策(2)第1006節 繳文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1283節 山寨(1)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1065節 屠殺(4)第489節 移民(2)第659節 南巡(3)第1462節 人心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391節 馬政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156節 合縱(2)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686節 平律(1)第1428節 在大夏(2)第565節 風暴(1)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50節 五銖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387節 聯盟(1)第1582節 籌備(2)第328節 選秀(完)第1232節 影響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990節 交易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74節 豬隊友們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247節 佈置第59節 微服(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121節 影響(1)第1200節 程序(2)第427節 看望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633節 新學派(2)第694節 制度(3)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644節 懸賞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354節 緣由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570節 人心(2)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4節 表演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633節 新學派(2)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94節 麻煩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57節 證據第651節 誘導(1)第760節 交易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433節 忽悠(1)第565節 風暴(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72節 鹽鐵官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