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節 大朝儀(6)

晁錯之後,劉徹點了廷尉趙禹的名,同樣命人將廷尉坐位與周圍大臣絕席,凸顯和加強御史大夫以及廷尉衙門的地位。

這對漢室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本該是東漢初年纔出現的三獨坐制度,提前了百餘年,出現在漢室。

而且與東漢不同,東漢是外戚將軍絕席而坐。

這是因爲東漢皇權不穩,需要藉助外戚的力量來制衡地方豪強。

但在如今的漢室,御史大夫、廷尉絕席而坐,意味着御史大夫與廷尉得到了皇權的加持,從此,御史大夫與廷尉,可以繞過丞相甚至不需要請示丞相,即可對某些事情做出反應。

這在西元前的封建社會,不啻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而對地方豪強以及不法官吏來說,勒在他們的脖子上的枷鎖,無疑更緊了。

許多人彷彿已經看到了新一輪的對地方勢力的清洗已經拉開了帷幕。

但現在大家關注的焦點都不在這個上面。

朝臣們現在關心的只有自己的衙門在這次朝局的洗牌中能拿到多少利益?

很快,劉徹就將謎底揭開。

在接下來的九卿衙門排序中,廷尉、內史、少府成了最大的贏家,分列前三,各自收穫了新君即位後政治蛋糕中最大的那一塊。

而悲劇的大鴻臚和太常太僕則成了徹徹底底的輸家。

尤其是大鴻臚衙門。排名最末,連原本屬於他碗裡的一些權力,都被新君拿來當成給了太常和太僕的安慰獎。

至於衛尉與郎中令。則依舊保持原有地位不動。

於是最新的漢室金字塔最頂層的政治結構新鮮出爐。

丞相、御史大夫依舊保留三公地位,御史大夫衙門甚至地位還有提高,御史大夫絕席而坐後,地位更加獨立,不再完全受丞相指導(雖然御史大夫這個官職從設計它的那天開始,就是皇帝用來制衡丞相權力的,繞過丞相單幹的御史大夫。在漢室歷史上數不勝數,但至少在明面上。御史大夫衙門依舊是丞相府的附屬,受丞相指導,然而,御史大夫絕席而坐後。丞相再想插手御史大夫衙門的事情,就要掂量掂量皇帝的反應了)。

然後,新鮮出爐的特進元老,則吸引了無數勳臣列侯的眼球。

甚至許多兩千石以上的大佬,也盯上了特進元老的地位。

比起以前退休致仕後,只能混個某某大夫一類的榮譽頭銜榮養相比,特進元老,不僅待遇優厚(贊拜不名),而且還能列席朔望朝會。這可就了不得!

官場上人走茶涼,人亡政息的事情,數不勝數。

當年絳候周勃風光的時候。多麼牛逼?

轉眼就差點死在了廷尉監牢裡,甚至發出:“吾始知獄卒之貴!”的感慨。

而倘若退休致仕後,依然能列席朔望朝會,這對官吏們來說,簡直是無上誘惑!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致仕後能混個特進元老。那麼,人走茶涼這樣的悲劇就不大可能再發生了。

面對一個每月都能跟天子親密相處一次的老領導。下面的人再混賬,也不可能把事情做絕了,甚至,許多時候還得賣老領導一個面子!

無數人目光灼灼,思考着盤算着,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在致仕後獲得天子特賜特進元老的賞賜。

而這正是劉徹希望朝臣們去努力的方向。

對於官僚階級來說,最可怕的就是人浮於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有奮鬥目標跟沒有奮鬥目標的官僚,那是兩種生物。

更何況,這特進元老,還能成爲一根吊在官僚們眼前的胡蘿蔔,誘使他們不自覺的跟隨劉徹的腳步前進。

而九卿衙門的重新排序,則讓人看到了新君的手段。

廷尉、內史、少府三衙門地位提高,排在前三,這讓天子能完全掌握朝政走向,不再擔心被人架空。

要知道,廷尉向來就是天子的爪牙,而少府幹脆就是天子的管家。

至於內史衙門,從晁錯開始,就成了漢室天子用來操縱朝局的一個撬槓。

而這三個衙門地位提高後,相應的權柄和職權也會得到加強。

不誇張的說,通過這三個衙門,劉徹能隨時調整國家政策,還能避免在發生像上次那樣與周亞夫的直接衝突。

往後再有類似的事情,劉徹可以讓少府或者內史出頭,而不是自己傻傻的去跟周亞夫那頭犟驢剛正面,導致朝局動盪。

…………

大朝儀接下來的時間,就基本上都是些無關重要的事情。

無非就是羣臣給劉徹恭賀新年,獻上禮物,然後還有天下郡國代表像劉徹這個皇帝進獻各地的土特產以及朝貢物品。

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意。

然後,就輪到各郡國的上計吏上殿朝覲天子,並簡略說明去歲該郡國的賦稅田畝人口以及徭役和工程的情況。

對這個環節,劉徹無比重視。

因爲這是漢室天子除了巡幸天下郡國外,唯一一個能全面瞭解自己治下的國家的具體情況的途徑。

巡幸天下這種事情,劉徹並不怎麼想去幹。

因爲他很清楚,這麼做的代價是什麼?

且不說天子法駕出巡,沿途士民官商都要苦不堪言,單單就是經濟成本,就讓劉徹對巡幸這種事情提不上興致——漢室可不像後來的滿清,皇帝出巡,花的是國家的錢,還要沿途百姓供養,在漢室,天子出巡,一應開銷,都是走的少府的賬目……

更重要的是,漢室有傳統,天子出巡,一定要給予沿途停留的地方百姓賞賜、免除田稅、徭役等福利——這是劉邦帶的頭……

就拿前年先帝巡幸河東來說,前前後後,單單是賞賜沿途士民,就散掉了數以千萬。

至於前世小豬到處巡幸,還封禪泰山,那花銷就更大了。

基本上,小豬單單是那幾次泰山之行,就花掉了相當於好幾次漠北決戰的軍費……

不誇張的說,假如只是與匈奴的戰爭,以漢室的財政收入,雖然會有負擔甚至是窘迫,但卻不可能將漢室財政搞到破產。

真正讓國家財政破產的,是小豬腦袋被驢踢了以後的頻繁巡幸和尋仙問道。

所以,對於上計吏的彙報,劉徹是無比重視的——雖然上計吏們同時還帶來了天下郡國去歲所有稅賦徭役工程明細賬薄,但是,天下郡國那麼多,真要一個個的去看,劉徹就算一年到頭不吃不睡也看不完!

作爲皇帝,劉徹能看到的,也不過是丞相和少府以及御史大夫衙門經過覈查後的簡略報告而已。

上面有的,也不過是些統計的數據。

這裡面的貓膩不知道有多少!

哪裡比得上親口當面問詢,瞭解之後的情況?()

ps:朝議內容明天結束,這個情節寫的我好吃力~~~~

第423節 狗腿子(3)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293節 挖坑(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397節 立規矩第1065節 屠殺(4)第344節 背鍋俠(4)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86節 傳播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793節 廟算(2)第846節 善後(3)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424節 使團(1)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09節 考舉(2)第694節 制度(3)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489節 移民(2)第1418節 鹿鳴宴(1)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329節 安排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6節 決裂第1265節 戰略(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798節 戰前(2)第66節 劇孟來投第189節 佈置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28節 竇嬰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1121節 影響(1)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877節 安排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293節 挖坑(2)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071節 血戰(2)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104節 栽贓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96節 趙胡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334節 戰場第609節 定策(3)第1122節 影響(2)第74節 豬隊友們第606節 決斷第1124節 赦與罰(2)第391節 馬政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1350節 決戰(2)第355節 決定快去搶紅包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841節 殲滅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293節 挖坑(2)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29節 彌補疏漏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14節 表演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605節 戰略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569節 攪局者第404節 無題第744節 趙佗入朝(1)
第423節 狗腿子(3)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293節 挖坑(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397節 立規矩第1065節 屠殺(4)第344節 背鍋俠(4)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86節 傳播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793節 廟算(2)第846節 善後(3)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424節 使團(1)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09節 考舉(2)第694節 制度(3)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489節 移民(2)第1418節 鹿鳴宴(1)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329節 安排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6節 決裂第1265節 戰略(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798節 戰前(2)第66節 劇孟來投第189節 佈置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28節 竇嬰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1121節 影響(1)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877節 安排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293節 挖坑(2)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071節 血戰(2)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104節 栽贓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96節 趙胡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334節 戰場第609節 定策(3)第1122節 影響(2)第74節 豬隊友們第606節 決斷第1124節 赦與罰(2)第391節 馬政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1350節 決戰(2)第355節 決定快去搶紅包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841節 殲滅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293節 挖坑(2)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29節 彌補疏漏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14節 表演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605節 戰略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569節 攪局者第404節 無題第744節 趙佗入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