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節 王道主義

白雪皚皚的陽山巍峨的矗立在地平線上。

山腳下的積雪幾乎都能漫過人的腰部。

但春天的氣息,卻已經撲面而來。

北河開始化凍了!

茲拉!茲拉!

斷裂的冰河,捲起無數浮冰,奔流向下,兩條漢軍搭設的浮橋,被這狂猛的力量撕碎。

即使是站在高闕城頭,人們也被這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撼、驚歎。

但也有腦洞特別大的人,望着這條滂湃的大河,哺育過無數先王和先民的母親河,在心裡面忽然產生了一個瘋狂的念頭。

“假如,吾等將這北河拓寬、清淤,再將北河與烏海的聯繫打通……”墨家和法家的官吏,只要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渾身都舒服的呻吟起來。

北河,本是大河的主河道,因爲自然的力量,才變成今日的副河道。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今天的北河,依然寬闊、滂湃,擁有強大的力量!

而作爲北河汛期氾濫的產物的烏海,也有着強大的蓄水能力。

這個計劃一旦成功,等於在大河源頭,擁有了一個可以調節水量的閥門。

更可以利用北河的充沛水量,將這塞上草原的許多地方,變成塞上魚米之鄉,乃至於漢家糧倉!

只是,這個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

保守估計,起碼不會遜於當年秦王朝的萬里長城工程以及靈渠工程,大約只會低於秦直道的工程量。

雖然說,秦人在七八十年前,就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但這並不意味着漢室也有相同的能力。

除非,能夠解決勞動力的問題。

不然,這就只會是一個空想。

而這個工程需要的勞動力,最起碼也是二十萬往上!

這就讓人望而卻步了。

目前的漢室,不可能也沒有那個能力,將多達二十萬的青壯,長年累月的放到這塞外進行艱苦、危險的工程。

單單是經濟原因,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但,這並不妨礙某些有心人在悄悄的在心裡決定,打算在開春後,在此地調查,寫個計劃出來。

因爲這樣做的,哪怕是最後這個計劃其實卵用沒有。

但,至少可以在天子面前刷一波聲望,同時證明一下自己沒有閒着,反而是‘熱心王事’爲了王事‘殫精竭慮’。

甚至,若有可能,最好來個一夜白頭……

而將軍們望着這眼前的北河,卻都是考慮起了修復當年秦人的白道,並且,使之與漢直道聯繫起來。

最好,能修一條直達此地的軌道。

至於勞動力?

漢軍現在手裡可不少!

光是青壯俘虜,漢軍現在手裡就有着足足接近十萬!

差不多可以滿足白道的恢復、鞏固以及秦直道的開拓需求了。

不過,在高闕之北,陰山籠罩的廣大草原上,此刻,卻是另外一副場景。

在剛剛結束的暴風雪天氣中,滯留在此地的匈奴部族,遭受了可怕的打擊。

許多部落的營地外圍,到處都是倒斃在地的屍體。

這些,都是冒着暴雪和飢餓,外出尋找食物和柴火的男人。

而營地之中,更是到處有着凍死、餓死的老弱婦孺。

甚至有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和大量懷有生孕的孕婦!

自古戰爭,受創最大的,永遠都是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

而若戰敗,對於底層百姓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災難。

這一點,無論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

哪怕再過兩千年也是如此。

但對匈奴人來說,高闕戰敗帶來的創傷,更加嚴重。

特別是對於這些沒能及時撤出陰山的可憐人來說,更是如此。

因爲,他們的牲畜、食物和多數青壯男子,都已經被匈奴貴族裹挾着或者驅趕着,走出了榆林塞。

留在此地的,都是屬於被拋棄的,讓他們自生自滅的老幼婦孺。

只有少數的青壯,因爲種種原因滯留。

而,這,給滯留在此的所有人,帶來了恐怖的災難。

在寒冬暴雪中,他們缺乏食物、木柴、衣物,甚至是飲水、食鹽和穹廬。

許多許多的家庭,整穹廬整穹廬的凍死餓死。

能活到現在的,也基本都是奄奄一息,處於坐以待斃的狀態。

許多人爲了活下去,易子而食,拆骨爲炊。

但即使如此,寒冷也將他們的生命,毫不留情的奪走。

當暴雪停歇下來,剩下的倖存者,已經寥寥無幾了。

他們一個個的躺在微弱的篝火旁,無神的望着外面的世界。

想要走出去,卻沒有任何力氣。

一支從高闕城出發的漢軍斥候,划着雪橇,深入這個瀰漫着死亡氣息的世界,所見所聞,觸目驚心。

斥候們看到過很多散落在道路兩側的穹廬,打開穹廬,裡面全是凍僵的屍體。

甚至,曾經有人目睹了一個極爲悲傷的場面——一個母親和她剛剛出生,腦袋剛剛鑽出的孩子,一起倒斃在穹廬的一角。

孩子頭上的胎衣還沾着血跡。

但他卻永遠無法活着看到這個世界了。

即使漢匈是敵對關係,但這樣的場面,也實在是太過於震撼了。

畢竟,中國人不是禽獸,也不是沒有文明的野人。

這樣的場面,自然不可能熟視無睹,乃至於裝作看不見。

更別提,中國軍隊,一直自詡王師。

王師是什麼?

王師是文明的使者,是破曉的曙光,是給四夷帶來天子雨露和雷霆的使者!

自古王師出,即使敵國百姓也會簞食壺漿。

四夷諸族,更是誠惶誠恐的跪到在王師之側,恭敬的奉獻自己部族和王國的珍品。

所以,在見到這個情況後,帶隊的校尉一邊命人回高闕報告,一邊立刻組織起人手,進行救援。

而義縱在得知了具體情況後,也立刻派出了一千多人,還有十餘位軍醫,立刻出發,前去拯救那些處在生死關頭的匈奴人。

而義縱的決定,讓無數投降和投誠的匈奴貴族以及降兵們,都感激涕零。

過去,在草原上,某部族要是遭災,別說得到單于庭的救援了,便是連該有的負擔,也不會減少。

遭災的部族,即使是本部,也屬於活該!

而現在,漢朝居然主動向遭受了危機的匈奴人伸出了援手?!

這證明了什麼?

這證明,最起碼,漢朝要比匈奴單于庭更靠譜,也更有責任心。

更讓無數人放下了一直懸着的心。

畢竟,漢朝人連沒有投降,還不知道是不是敵人的匈奴部族,都願意拯救,施以援手。

那自己等降臣和奴隸,漢朝總不會不管吧!

………

諸位讀者老爺國慶快樂~~~~

嗯,今天是俺跟老婆的結婚紀念日,所以晚上要出門逛街~

所以第二更會晚一些~

但請大家放心,明天開始我會進入工作狀態!(。)

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1594節 戰起(1)第682節 籠子第607節 定策(1)第932節 廣關(1)第1128節 波瀾(2)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504節 接班(2)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111節 彙報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506節 陷阱第422節 狗腿子(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014節 切割第1415節 變遷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757節 抵達(1)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448節 孤兒軍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467節 家宴(1)第1598節 獎懲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515節 聰明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661節 背景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490節 競賽第837節 軍臣的條件(1)第1598節 獎懲第1445節 歸一(2)第14節 表演第1006節 繳文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650節 嘗試(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53節 條候第800節 先鋒(1)第360節 微服(3)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1036節 出塞(1)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798節 戰前(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140節 家宴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143節 團結(2)第1210節 新法家(3)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71節 投名狀第966節 省親(2)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01節 挑撥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360節 微服(3)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462節 大朝儀(2)第1151節 教育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25節 難題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77節 上林苑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94節 麻煩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312節 賞賜(1)第369節 無題第1144節 經濟(1)第1021節 諜影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710節 骯髒時代(1)
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1594節 戰起(1)第682節 籠子第607節 定策(1)第932節 廣關(1)第1128節 波瀾(2)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504節 接班(2)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111節 彙報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506節 陷阱第422節 狗腿子(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014節 切割第1415節 變遷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757節 抵達(1)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448節 孤兒軍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467節 家宴(1)第1598節 獎懲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515節 聰明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661節 背景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490節 競賽第837節 軍臣的條件(1)第1598節 獎懲第1445節 歸一(2)第14節 表演第1006節 繳文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650節 嘗試(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53節 條候第800節 先鋒(1)第360節 微服(3)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1036節 出塞(1)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798節 戰前(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140節 家宴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143節 團結(2)第1210節 新法家(3)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71節 投名狀第966節 省親(2)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01節 挑撥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360節 微服(3)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462節 大朝儀(2)第1151節 教育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25節 難題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77節 上林苑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94節 麻煩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312節 賞賜(1)第369節 無題第1144節 經濟(1)第1021節 諜影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710節 骯髒時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