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節 烏丸閼氏

韓旭的死,連個浪花都沒有翻起來——他甚至沒有資格讓自己的名字載入史冊。

漢匈數十年的外交,只有三個匈奴使者有資格將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冊上。

第一個就是系雩淺,此人能留名,是因爲在他出使的時候,漢匈君主相互承認。

第二個就是尹稚斜。

這個不用說,第一位出使長安的匈奴王族,意義重大。

第三,則是且渠且雕難。他能留名,還是因爲現在人家做出了一番大事業,在匈奴人背上插了一刀。

至於韓旭?

要不了幾年,他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痕跡都將被風吹的乾乾淨淨。

不過,他的死,在此時卻也起到了一些效果。

至少,嚇壞了西匈奴的使團。

是以,當隔日‘西匈奴’的使團來到宣室殿時,幾乎人人都是戰戰兢兢。

“吾主於單單於,敬問漢皇帝躬安……”那個西匈奴的正使,用着磕磕巴巴的漢話,跪在地上,連腦袋都不敢擡。

與此同時,那份西匈奴的國書,也被擺到了劉徹面前。

與過去匈奴人,乃至於昨日的北匈奴國書不同,西匈奴,或者說且渠且雕難大約是想強調自己與北匈奴的不同。

所以這國書,沒有用木牘,而是學習了漢室,用帛書爲材料。

薄薄的帛書,拿在手裡,感覺倒是挺輕便。

將這國書打開,看了兩眼,劉徹就笑了一聲,問道:“貴主究竟意欲何爲?”

在這封國書之中,通篇都是肉麻的文字。

譬如,起草者(應該是且渠且雕難)代表於單,先是恭敬的問候了一下‘兄皇帝’的劉徹,再扭扭捏捏的說了一番‘我姐姐【夏胭脂】在長安過的怎麼樣啊,弟弟特別想念姐姐以及外甥女、外甥’,又談起了軍臣在世時,答應要送來長安的公主的近況。

話到這裡,就話鋒一轉,說什麼願意以皋蘭山爲嫁妝,將閼氏送來漢室,請求劉徹同意。

這其實,就是拐着彎送割地送妹子順便賠款。

只是礙於面子,不敢說的這麼直白。

對劉徹來說——他都差點忘記了,當初高闕之戰前,漢匈之間的那張早就被撕掉的和親條約了。

此刻,匈奴人重新提起,他纔想起,自己好像似乎彷彿有個妹子流落在外。

而且,據說,這個妹子比起夏胭脂還要漂亮、水靈幾分。

但問題是——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西匈奴,或者說且渠且雕難,總該不會是因爲被劉徹的王八之氣一震,立刻就哭天搶地的要送妹子送土地了吧?

總該是,有所圖謀了。

“我主只求陛下能看在兩國友好的過去的面子上,准許我國與貴國依舊在邊境展開榷市貿易……”那使者恭恭敬敬的答道:“另外,我主還想懇求陛下派遣軍官、工匠,指導我國……”

“我主願以黃金、奴隸、牲畜,支付陛下的軍官、工匠之僱傭費用……”

劉徹一聽,立刻就明白,且渠且雕難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這是要死抱他的大腿,甚至不惜簽下一個西元前的《二十一條》這樣的條約,通俗的來說,這叫借師助剿。

你想,只要劉徹同意了他的條件。

那他和他的西匈奴小政權,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就憑北匈奴那些現在被漢軍嚇破膽子的渣渣,有膽量來進攻有着漢室撐腰的西匈奴?

當然,漢室的軍官和工匠到了河西,自然也會讓漢室的觸角伸進去,並且影響和滲透西匈奴各部。

但問題是——在這西元前的時代,一兩個,幾十個軍官算個毛?

能影響和拉攏多少人呢?

若是靠派遣軍官團和工匠,就可以控制一個國家,那麼,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帶去無數工匠、書籍以及官員,結果,吐蕃因此強盛起來,成爲唐帝國在突厥人之後最大的敵人。

在現在,也是一般。

沒有駐軍和基地,就不要去做那個夢想控制和操作其他國家或者民族的夢。

還是那句話——真理只在弓弩的射程範圍之內。

是以,劉徹略一沉吟,就毫不猶豫的道:“邊境榷市,朕可以答應開發兩個,但……派遣軍官與工匠,卻不可談判,除非,貴主願意朕遣步騎一萬,駐紮於祁連山!”

倘若有一萬軍隊,駐紮到祁連山,那就意味着,漢室徹底捏住了西匈奴的軟肋。

甚至,說不定,有機會玩一出西匈奴版的‘衣帶詔’——怎麼着,劉徹也是於單的姐夫啊。

小舅子被人挾持,姐夫派軍隊解救,天經地義!

只是……

且渠且雕難,大約是沒有這個膽子。

他要答應了這個條件,那還不如他自己立刻跑到長安跪到劉徹面前,稱臣納貢,爲漢藩屬——再怎麼着,他現在也是漢烏孫候,食邑一萬戶的頂級貴族啊,再獻土河西,靠着這個功勞,劉徹封他一個單于的名號也不過分。

可惜啊,人總是貪心不足。

特別是且渠且雕難現在已經嚐到了權力的滋味,怎麼可能安心做一個傀儡一個富貴貴族?

要不是他被劉徹捏住了命門,說不定,他還可能反噬呢?

君不見,去年燕薊之戰結束後,且渠且雕難的使者來往於西域和河西之間。

只是,沒有跟句犁湖談妥,逼不得已,才選擇來跟劉徹抱大腿。

他的心態,倒不難猜測。

無非是打算修煉忍者神功,一方面保持獨立,一方面發展實力。

但,沒有蘑菇鎮壓,如今的國際局勢也是詭異的很。

且渠且雕難想當烏龜?

劉徹是不可能答應的!

所以,他根本就不給西匈奴人考慮的機會,直接說道:“夏四月之前,朕要見到公主和皋蘭山,不然,朕將自取之!”

西匈奴使團見到劉徹的態度,又想起了聽說的昨日北匈奴使團正使的悲慘下場,嚇得唯唯諾諾,只能低頭頓首。

沒辦法,且渠且雕難的西匈奴的處境非常不妙。

他們缺乏食物、金屬、布帛、茶葉、鹽。

更麻煩的是,還兩面受敵,特別是榆林塞的漢家駐軍,可是磨刀霍霍,氣勢洶洶。

派駐在當地的駐軍,一天到晚,都在想着搞個大新聞,挑起戰爭,好升官發財。

若非是劉徹禁止他們出陰山超過百里,這些傢伙甚至敢直接跑去皋蘭山打秋風。

更麻煩的是,北匈奴各部,對他們也是喊打喊殺。

只要有機會,北匈奴是絕對不會放棄重新恢復自己在河西地區的統治的機會的。

而且,在河西地區內部,傾向於或者忠於單于庭的人,依然是有。

在這種情況下,西匈奴,根本承擔不起惹惱或者激怒漢室的代價!

…………

冬天的祁連山,白雪皚皚,風景美不勝收。

一位麗人,牽着馬從山坡下走過。

左近的牧奴和匈奴騎兵,紛紛跪下來,以額觸地,紛紛恭敬的拜道:“烏丸閼氏吉祥!”

在這些跪在地上的人之中,甚至有着薩滿祭司和高級貴族。

沒有辦法,此女現在在整個西匈奴,都是一個無解的bug。

哪怕是左大將見了她,也不敢得罪。

誰叫她未來的丈夫,乃是漢朝天子,那位傳說之中的神皇呢?

匈奴篤信薩滿教,推崇血統。

孿鞮氏由此天然的擁有了統治草原的威權。

哪怕且渠且雕難分裂匈奴帝國,但,在現在的西匈奴,他也不得不繼續將於單推在前面,只是藉口‘單于年幼’,他不得不承擔‘責任’,纔有了指揮諸部的權柄。

而且,目前的西匈奴與北匈奴的政治結構是完全一樣的。

都是部族聯盟,都是在孿鞮氏領導下,蘭氏、呼衍氏、須卜氏爲輔助的政權。

哪怕且渠且雕難再怎麼拼命的擴張和建立自己的且渠氏族的威權。

在現在,西匈奴的實際權力,實則依然是由包括孿鞮氏在內的四大氏族與諸部族共治。

且渠且雕難只是借用了於單的威權和權柄,在折蘭部族等幾個實力派的擁戴下,纔有的權力。

是以,毫不客氣的說,其實,且渠且雕難真正能夠控制和掌握的,也就是祁連山、胭脂山附近的地盤。

出了這些他控制的核心,其他地方的部族和河西羣山裡的小月氏、羌人,壓根就不聽他的。

反倒是這位被軍臣封爲‘烏丸閼氏’,一度準備嫁到漢朝去的少女,在整個河西各個部族之中,都有着崇高的聲望和莫大的威權。

甚至,哪怕在北匈奴之中,尊敬和畏懼她的人也有無數。

原因很簡單——人人都知道,烏丸閼氏,註定是漢朝神皇的妻子。

誰敢不尊敬?誰敢不敬畏?

就不怕漢軍打過來的時候,這位神皇的愛妃吹點枕邊風,讓全家都欲仙欲死嗎?

而在各個部族的下層牧民和奴隸,則都將她視作漢朝神皇在草原上意志的投影。

誰敢褻瀆?誰敢不尊敬?

不怕神皇發怒,讓冰川崩裂,瘟疫橫行,疾病纏身?

烏丸閼氏,卻有些不太習慣這樣的待遇。

她終究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三年前,她還沒滿十四歲,就被軍臣選爲了送去漢朝和親的閼氏。

選她的原因很簡單——因爲漢朝皇帝指明要一個有西域血統的閼氏。

而她的母親,恰好是來自於西域的樓蘭王國。

且,她的模樣是匈奴王族諸多少女之中最美貌的。

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

爲了防止送去漢朝的閼氏在結婚前發生某些可能讓漢朝皇帝暴怒的事情,軍臣命令,讓四個健壯的婦女,寸步不離的跟着她,她身周十步之內,禁止出現任何男人。

等到且渠且雕難發動叛亂,據有這河西后,她的待遇非但沒有下降。

反而水漲船高——因爲,且渠且雕難也將她視爲可能的後路和活命的寶物。

不僅僅依舊保持了她的所有待遇,更下令,派遣了西匈奴之中爲數不多的漢文人教導她讀書習字以及各種漢朝禮儀。

以便未來,這位閼氏嫁過去後,能夠幫他在漢朝皇帝面前吹吹枕邊風,說說好話。

甚至,且渠且雕難還寄希望於此女成爲他的西施。

最好能夠迷得漢朝皇帝與那個吳王夫差一般。

只是可惜……

且渠且雕難忘記了,這烏丸閼氏,到底是孿鞮氏,她與於單,乃是姐弟關係。

如今,這位漢名夏蘭的烏丸閼氏,藉助着她超然的地位(於單單於之姐、漢朝皇帝之妃),在整個西匈奴,聚集起了爲數衆多的支持者——儘管,夏蘭自己可能沒有這個意思。

但,其他人自動就會這麼去想。

到現在爲止,聚集在夏蘭周圍的支持者以及部族,已經超過了一萬!其中不乏折蘭、休屠、若鞮這樣的大部族的貴族!

各部族之中的潛在支持者和擁護者,更是數都數不清楚。

有部族的薩滿祭司,甚至爲她做歌稱頌,大意就是:偉大的閼氏美麗又高貴,她帶着天神的祝福行走在祁連山之間,蒼鷹見了,停在她的肩膀,白狼見了,匍匐在她身前,她是多麼高貴又善良,漢朝的神皇也不遠萬里,要來求娶她……

這歌謠一經傳出,瞬間膾炙人口。

搞到現在,連且渠且雕難的衛兵都會唱了。

所以,在事實上,她在且渠且雕難眼中已經從奇貨可居的奇貨,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殺,殺不得,囚,也囚不得。

甚至連罵都不能罵。

即使是且渠且雕難,也拿她無可奈何。

沒辦法,只能趕緊這個禍害送去長安,送給漢朝皇帝了。

對且渠且雕難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自己在這個烏丸閼氏面前的形象還不錯。

烏丸閼氏對他也一直頗爲恭敬。

站在一個山巒上,望着一身白裘的烏丸閼氏,且渠且雕難憂心忡忡:“也不知使團在長安怎麼樣了?”

自從發動了叛亂後,且渠且雕難就明白,自己的處境有多麼威脅。

四面都是敵人,他只能先抱一個大腿。

句犁湖那個混蛋不肯承認他的地位,他就只能去漢朝抱大腿。

但問題是——他在漢朝那邊沒幾個籌碼,相反,他的命根子,都在漢朝皇帝手裡攥着。

若沒有了逍遙散,他的帝國和權勢,立刻就要崩塌。

這烏丸閼氏夏蘭,是他手裡現在在漢朝面前最大的一張牌了!

“閼氏如此美麗,漢朝皇帝若得之,當會喜不自勝……”深深的望了一眼那個窈窕的身影,將內心的渴望和衝動深埋起來,且渠且雕難悠悠的想着,盤算着。

第1192節 戾王第1009節 內閣(1)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871節 覲見(2)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580節 情報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215節 漢鼎!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1376節 黑科技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608節 定策(2)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1233節 威權第523節 金山第302節 亂起!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657節 南巡(2)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20節 過繼(1)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464節 甜棗第58節 卑鄙第1188節 明主(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798節 戰前(2)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639節 廟算(1)第186節 麻煩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188節 明主(1)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474節 衆智(2)第1314節 震動第933節 廣關(2)第878節 世仇第795節 動員(2)第853節 影響(3)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273節 新思維(2)第175節 神器!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422節 狗腿子(2)第1310節 協議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44節 財源第1198節 程序(1)第1209節 新法家(2)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309節 交易(1)第1353節 決戰(5)第412節 考舉(5)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491節 深海(1)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513節 戰略(1)第194節 麻煩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360節 微服(3)第1066節 屠殺(完)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43節 貓膩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
第1192節 戾王第1009節 內閣(1)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871節 覲見(2)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580節 情報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215節 漢鼎!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1376節 黑科技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608節 定策(2)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1233節 威權第523節 金山第302節 亂起!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657節 南巡(2)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20節 過繼(1)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464節 甜棗第58節 卑鄙第1188節 明主(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798節 戰前(2)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639節 廟算(1)第186節 麻煩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188節 明主(1)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474節 衆智(2)第1314節 震動第933節 廣關(2)第878節 世仇第795節 動員(2)第853節 影響(3)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273節 新思維(2)第175節 神器!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422節 狗腿子(2)第1310節 協議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44節 財源第1198節 程序(1)第1209節 新法家(2)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309節 交易(1)第1353節 決戰(5)第412節 考舉(5)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1491節 深海(1)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513節 戰略(1)第194節 麻煩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360節 微服(3)第1066節 屠殺(完)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43節 貓膩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