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節 內閣(1)

送走商容,劉徹也感覺有些疲憊了。

這幾天他其實跟商容一樣,每天都在操勞國事。

漢匈大戰一觸即發的情況下,他的睡眠也很不好。

常常做夢,夢到漢軍在河套的冰天雪地中掙扎的情況,半夜驚醒,渾身冷汗。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脾氣也變得有些暴躁。

甚至有些暴虐。

好在,他懂得收斂和剋制自己的性格。

有脾氣,也在宮廷裡發泄了。

在朝臣面前,還是維持着自己的形象。

“以後,商容的奏疏,優先遞交給朕!”劉徹說道:“還有張湯的奏疏,直接送到朕案前,無需蘭臺過目!”

“諾!”左右戰戰兢兢的領命。

前天,天子爲了一件小事,就將一位宦官給拖下去打了五十杖,幾乎就差將對方打死了。

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在天子面前,有哪怕半點紕漏。

直到這幾個人退下後,劉徹才猛的踹了一腳自己面前的一個木架,將上面擺着的瓷瓶都踢了下來,摔在地上。

滿殿的宦官侍女,頓時全部跪下來,一個個戰戰兢兢的模樣。

劉徹閉上眼睛,長出一口氣,道:“不關你們的事!”

他現在有些思念王道了。

以前王道在的時候,壓根就不會出現這種商容的奏疏積壓在蘭臺的事情。

劉徹理解,最近蘭臺事情確實很多。

特別是周亞夫和晁錯都外出了。

很多原本是丞相府和御史大夫的事情,也積壓到了蘭臺。

蘭臺的尚書郎們現在是日夜顛倒,加班加點。

汲黯也已經連續五天沒有回家,吃住都在宮中了。

這個事情怪不到蘭臺身上。

就如同當初的事情,其實是他錯怪了王道。

但這又怎樣?

他是皇帝!

皇帝是要面子的,也不可能承認錯誤。

所以,他在事後調查清楚,只是將王道從陽陵弄了出來,然後就打發去了蜀郡。

去當地,監督和協調國營作坊以及兩位老丈人。

但現在,劉徹終於發現。

皇帝確實離不開宦官。

尤其是忠心耿耿的宦官。

很多事情,宦官比大臣要上心。

就像現在這樣的情況,若王道在,他肯定會發揮宦官的優勢,幫助劉徹梳理很多事情。

嘆了口氣,劉徹也不得不搖了搖頭。

這個世界上,能辦事的宦官很多。

但真正能讓他相信,並且託付重任的,至今只有一個王道。

不爲別的,是因爲劉徹知道,哪怕天下人都背叛了他,這個忠奴不會。

正因爲如此,當初他的反應才那麼大,那麼直接。

等到查明瞭真相後,也纔會如此糾結。

暫時將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劉徹走到屬於他才能進入的那個御花園。

望着生長的非常良好,瑰麗多姿的那些美麗的花朵。

無數蜜蜂在其中飛舞。

欣賞了一會景物,劉徹向前走去,在花園的中央,是一間簡單的閣樓。

閣樓中擺着一張很普通的案几和坐席。

劉徹在這裡坐下來,提起筆,翻開那本已經許久沒有翻動的書,將它翻到最新的一頁。

然後,劉徹提筆在上面寫了一個問題:丞相誰屬?

如今的大漢丞相周亞夫,已經爲相五年了。

換句話說,還有三年,他就必須卸任。

新丞相的人選,於是必須列出候選者,進行觀察和關注了。

可惜,正如當年太宗朝時,張蒼去職後,滿朝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繼任者,最後只好矮個子裡拔將軍,選了申屠嘉。

要知道,當時的申屠嘉還只是個關內侯。

他是在拜相前被太宗匆忙封爲列侯的。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是開了後世武帝朝,當丞相先封侯的先例。

當然,申屠嘉可不是武帝朝那些歪瓜裂棗可比。

作爲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人傑,他雖然有些迂腐,但意志力極強,執行能力也很強。

其爲相期間,甚至是壓着晁錯在吊打。

晁錯要是不靠劉徹的老爹,根本不是這個老丞相的對手!

可惜……

劉徹翻開漢家功臣表。

高帝功臣,哪怕是關內侯,現在也已經盡數凋零了。

國家,再也沒有一個曾經追隨劉邦,開創大漢社稷的老臣子來撐脊樑骨了。

哪怕是田叔這樣的當年的年輕後輩,現在也到了退潮之時。

而太宗功臣,也凋零的差不多了。

唯一一個還活蹦亂跳的,就是宋昌了。

但宋昌那貨靠得住,母豬都能上樹了!

哪怕是太宗執政後崛起的功臣,其實,也差不多凋零了。

即使有還蹦躂的,年紀也比周亞夫大多了。

現在,朝堂上活躍的列侯。

數一數,復陽候陳嘉?中水候呂青肩?桃候劉舍?舞陽侯樊市人?

靠馬屁精來當丞相?

劉徹不是武帝,不需要通過架空丞相來實現君王獨裁。

恰恰相反,他需要一個強力丞相來輔佐自己施政。

特別是周亞夫這樣的丞相,能堅持原則,同時也能妥協,更能看到世界變化。

於是,周亞夫卸任後,劉徹發現,他遇到了自己祖父一樣的難題。

列侯中找不到比前任丞相更好的人了。

任何人上臺,都要面臨一座高山仰止般的偉岸身影。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合適的丞相人選,很難很難!

有能力的未必願意,願意的沒有能力。

而劉徹現在面臨一個更尷尬的問題——他連外戚裡的人才也沒有。

義縱?

太年輕,四十歲之前,劉徹打算按着他在軍隊裡發展。

至於卓、程鄭?

兩個做生意的商人,更是不可能參政。

也就是說,在實際上,周亞夫之後,漢家人才出現了斷檔。

汲黯、張湯、公孫弘這樣的劉徹認爲有宰相才能的,起碼還得十年,纔能有資格問鼎宰相。

這十年時間,就是一個巨大的空窗期。

而劉徹顯然不是那種願意屈就或者說會輕易改變自己主意的人。

他制定的丞相到期,必須卸任的制度。

那他就必須以身作則,堅守這個制度。

並讓其成爲規則。

既然是規則,就不能破壞。

無論再怎麼捨不得周亞夫,劉徹也知道,他到點,必須退休!

這不僅僅是爲了周亞夫好,也是爲了漢室社稷好。(。)

第1320節 爲難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465節 大朝儀(5)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506節 遊說(1)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841節 殲滅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1023節 替死鬼(2)第476節 虛僞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649節 嘗試(1)第747節 國葬(1)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921節 齊魯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509節 禍事第411節 考舉(4)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318節 運動戰(2)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130節 刷新第897節 租船(2)第182節 狗咬狗請假條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209節 調查(3)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327節 選秀(2)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128節 波瀾(2)第1208節 諷刺第908節 換俘(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377節 任務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52節 滅蝗策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1253節 戰略(1)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1130節 刷新第1513節 戰略(1)第509節 禍事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320節 爲難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429節 廟算(1)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1140節 家宴第565節 風暴(1)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161節 征途(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592節 統治(2)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74節 豬隊友們第498節 閱兵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64節 雄心(2)第1305節 問題第60節 微服(2)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415節 匈奴公主(2)
第1320節 爲難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465節 大朝儀(5)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506節 遊說(1)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841節 殲滅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1023節 替死鬼(2)第476節 虛僞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649節 嘗試(1)第747節 國葬(1)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921節 齊魯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509節 禍事第411節 考舉(4)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318節 運動戰(2)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130節 刷新第897節 租船(2)第182節 狗咬狗請假條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209節 調查(3)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327節 選秀(2)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128節 波瀾(2)第1208節 諷刺第908節 換俘(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377節 任務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52節 滅蝗策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1253節 戰略(1)第849節 武夫當國(2)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1130節 刷新第1513節 戰略(1)第509節 禍事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320節 爲難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429節 廟算(1)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1140節 家宴第565節 風暴(1)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471節 在安東(3)第1161節 征途(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592節 統治(2)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74節 豬隊友們第498節 閱兵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64節 雄心(2)第1305節 問題第60節 微服(2)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415節 匈奴公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