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

時光如梭,轉眼,十天時間過去了。

粟姬已經下葬了。

葬在天子所賜的弋陽縣的一個山上。

劉德如他所言,在山腳下結了個草廬,每日在草廬中過着‘簡單’的生活。

當然,這種簡單,只是做給別人看的。

劉德現在看似遠離了長安的喧譁和政治的紛爭。

但實際上,每天,他手下的臣子們都會向他報告長安城中的事情,朝堂的變化和宮廷的變動。

“父皇現在到哪裡了?”劉德擡頭,問着王道。

王道答道:“回殿下,陛下車駕已過函谷,今天晚上大概會在華陰行宮度過,大概後日,就能回到長安……”

劉德點了點頭,站起身來,看着山上粟姬的陵墓,劉德又問道:“少府的工匠們,做的怎麼樣了?”

王道躬身答道:“回稟殿下,一切順利,應該再過幾日,就能完工了……”

“這就好,等完工以後,去把常山王和河間王都叫來,一同祭祀母妃……”劉德吩咐着道。

常山王劉榮和河間王劉閼,在八天前回到長安,總算趕上了送粟姬下葬入土,然後就一直留在長安,等着皇帝老爹回來。

不得不說的是,粟姬的死給劉榮的觸動非常大。

簡直像是讓劉榮換了一個人。

在葬禮上劉榮即沒有胡攪蠻纏,更沒有跟過去一樣,自以爲是。

劉榮的性格一下子就變得孤僻了起來,甚至在整個葬禮過程中,他都是低着頭,沉默不語,只是一個人默默流淚。

讓人看着怪心酸的。

然而,即使如此,劉德也沒有放鬆對劉榮的警惕。

誰知道劉榮離開長安這兩個月,遇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萬一他開竅了,變成一個演技派怎麼辦?

劉德就記得,歷史上有許多人是靠着裝傻充愣逆襲翻盤的。

遠的有孫臏、張儀,近的有劉德的皇祖父劉恆。

不過,皇帝老爹一回來,就一切大事底定了,劉榮想玩什麼花招也玩不起來了。

劉德這才放下心來。

只是,另一件事情卻讓劉德很頭疼。

五天前,丞相故安候申屠嘉正式遞交辭呈,辭去丞相之職。

天子劉啓例行公事的慰留了兩次後,終於批准。

於是,漢室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三天前,天子劉啓下詔,以晁錯爲御史大夫,算是昭告世人,他會繼續推進削藩,而不會因爲汾脽鼎和齊趙諸侯臣服而有所留手。

於是,劉安悲劇了。

現在,按在劉安頭上的罪名真是多如牛毛。

什麼大逆無道,不用漢法,目無天子,跋扈逆行,心懷叵測統統都安在了劉安腦袋上。

最致命的還是廷尉張歐舉證的劉安私買河東根倉五十萬石儲糧。

於是,在天子親自主持的廷議上,劉安被文武百官和諸侯大臣們一致認定有罪。

牆倒衆人推,樹倒猢猻散。

就連趙王劉遂也趁機踩了一腳劉安,上書天子說什麼劉安五年前曾經在酒後跟他說過什麼遲早要爲父報仇的話。

代王劉登立刻跟進,上奏強烈要求懲治劉安,假如不嚴懲劉安,那麼,以後就要‘國將不國’。

於是,劉安自殺了。

河東太守周陽由,河東都尉申屠,也隨後一同自殺。

其實,這只是說給外人的說法,實際情況上,廷尉張歐親自看着這三人自殺的,簡單的來說,是被自殺。

然後,河東整個倉儲系統被廷尉張歐洗了一遍,張歐這一次擼起袖子,大開殺戒,抓了一百多個官吏及其家人。

在簡單的審訊後,全部被定有罪,或處死或流放或徒刑。

張歐的改變,可以說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

在整件事中,他與內史晁錯配合無間,基本上晁錯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張歐啊張歐,沒想到你也能爲權力,甘做晁錯的狗腿子……”劉德揉了揉太陽穴,看着擺在他面前的那封袁盎的書信。他知道,他遇到了他重生以來最大的一個危機了。

“晁錯推舉張歐爲丞相候選……”看着袁盎的信,張歐的所有反常舉動都能解釋清楚了。

沒有人能拒絕丞相大位的召喚。

就像沒有一個皇子能拒絕太子大位的誘惑。

說句實在話,劉德覺得換了他是張歐,只要能當上丞相,別說給晁錯做傀儡了,就是跪舔晁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後世劉徹朝中後期的丞相,甚至不過就是個泥塑的木偶,劉徹連朝政都給他的那幾個丞相插手,可還不照樣有着無數人打破了腦袋想要爬上去?

而張歐一旦成爲了丞相。

那麼,他與晁錯聯合起來,架空天子有難度,但是吊打一下劉德,抽一下袁盎,簡直毫無壓力。

至於,天下的諸侯們,還是自求多福,別有把柄落在晁錯手上,否則,削藩的刀子肯定就會落下去!

“失算了啊……”劉德嘆着氣。

對於目前的這個局面,劉德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因爲,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應付和處理。

兩天前,章武候竇廣國親自上奏天子和太后: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廟。請立太子!

以竇廣國的身份地位,親自提議要立儲,等於是告訴所有人,快點來跟進吧!晚了就沒機會了。

於是,大批徹侯和大臣紛紛跟進。

雖然沒有一個人點名要立劉德爲儲君。

但羣臣議論紛紛,一個個都是高喊着要定國本。

連晁錯都跟風上書天子和太后:豫建太子,此古聖王之德也,是以先帝即位,乃立陛下爲儲君,是重宗廟安社稷,不忘天下也!

晁錯一動,原本還在觀望的人,立刻清醒了過來。

沒有天子和太后的默許,章武候、晁錯怎麼敢大咧咧的跳出來?

而且,提議立儲,對於大臣來說,就是政治正確,沒有儲君,也確實難以讓人安心。

劉德老爹雖然到現在都沒有答應立儲,而是在按照着程序謙虛和避讓。

但語氣卻是一次比一次軟了。

譬如,竇廣國上書後,天子劉啓答覆說:朕即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志而禪讓天下,而曰建太子,是重吾不德……

晁錯上書後,他又扭扭捏捏的下詔答覆:諸侯王宗室昆仲子弟有功臣,多賢及有德義者,若舉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終,是社稷之靈,天下之福也……

但煞筆都看出來了,天子回京,祭祀太宗廟後就是正式冊立太子之時。

劉德現在,必須將全部注意力放在這個事情上面,晁錯與張歐的聯合,他實在沒精力也沒精神去管了。R1152

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1158節 合縱(4)第1476節 見聞(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320節 爲難第1533節 敲打第1158節 合縱(4)第1491節 深海(1)第324節 佈置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182節 狗咬狗第147節 陽弋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28節 竇嬰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361節 微服(4)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29節 廟算(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1166節 決心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691節 文治(2)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182節 狗咬狗第1072節 血戰(3)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1065節 屠殺(4)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372節 警告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1580節 情報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457節 掀桌子(3)第1314節 震動第520節 條件(1)第493節 到來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103節 抉擇(1)第587節 新世界(3)第991節 諾!陛下!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430節 廟算(2)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966節 省親(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735節 心軟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01節 挑撥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591節 統治(1)第384節 官僚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326節 怎麼辦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132節 殿問第402節 法統(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1083節 撤退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152節 安排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
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1158節 合縱(4)第1476節 見聞(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320節 爲難第1533節 敲打第1158節 合縱(4)第1491節 深海(1)第324節 佈置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182節 狗咬狗第147節 陽弋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28節 竇嬰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361節 微服(4)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29節 廟算(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1166節 決心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691節 文治(2)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182節 狗咬狗第1072節 血戰(3)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1065節 屠殺(4)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372節 警告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1580節 情報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457節 掀桌子(3)第1314節 震動第520節 條件(1)第493節 到來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103節 抉擇(1)第587節 新世界(3)第991節 諾!陛下!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430節 廟算(2)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966節 省親(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735節 心軟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01節 挑撥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591節 統治(1)第384節 官僚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326節 怎麼辦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132節 殿問第402節 法統(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1083節 撤退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152節 安排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