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衆生百態

在被改爲考場的一個校場之中,顏異拿着一塊木牌,在負責引導工作的一個差役的幫助下,找到了他的位子,跪坐下來。

然後,他扭頭就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

“主父偃啊,他也來參加考舉了嗎?”顏異低着頭想着。

主父偃顏異當然認識,齊魯大地上就那麼幾個學縱橫術的異類。

顏異再看自己的周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映入眼簾。

“競爭確實是激烈啊……”顏異看着這考場想着。

但再怎麼激烈,他也必須要拿下這個考舉,因爲……這關係着儒門的未來!

其實,顏異根本就不需要來參加這個所謂的考舉,他的家族是濟南當地望族,祖上更是儒門的先賢顏回,有着這樣背景,獲得地方推舉做官,根本不是什麼難題。

然而,當顏異在遊學的路上聽說了考舉的事情後,立即就徹夜不休的趕來長安。

自叔孫通以來,儒家就想盡了辦法,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爲。

但,漢室建立五十年多年來,種種努力都沒有得到太大的成效。

劉氏對於儒學的態度始終是尊重但不重用。

要改變這個不利局面,一位傾向儒學的儲君是關鍵!

“若能考中,我便可學晁錯,通過對劉德的殿下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光大我儒學……”作爲顏回的第十一世嫡系傳人,從小以來,顏異接受的教育都是:光大門楣,揚眉吐氣,致君堯舜上。

因而,此刻,顏異感覺有一種使命感在催促和鞭策着他。

這時,考場內忽然寂靜了下來,只見在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簇擁下,一個男子走上校場中央的高臺,朗聲宣佈道:“奉天子詔令,皇子劉德殿下命令,某宣佈,考舉第一場開始!”

“考題是:小子劉德謹聞:諸子百家,殊途同歸,然亦各有所表,請試以先賢之說,論之於當世……”

聽完這個題目,包括顏異在內的許多人都有些驚訝。

“這個題目……”顏異想着:“也太寬泛了吧……”

“諸子百家?”另一側,主父偃也嘀咕着納悶起來:“如此一來,豈非是連小說家、陰陽家也能登堂入室了?”

他所學的縱橫術雖然在當時並不顯赫,但至少祖上也闊過,而小說家、陰陽家,那算什麼?一個是專門研究市井底層的泥腿子喜歡的八卦流言,一個就乾脆是神棍神漢們才學的一些東西……

但卻沒法子反駁跟異議。

因爲,在本質上來說,所有的諸子百家的理論與思想它們的源頭都是相同的——《易》。

儒墨法名雜黃兵醫黃老陰陽等等所有的學派,共同承認和尊崇的聖人也只有一個——周公。

不過這點小小的不快和納悶很快就被主父偃拋之腦後了,能有一個光明正大的向皇室闡述和宣揚縱橫術的機會,可是非常珍貴的!

這樣想着,主父偃就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

這個時候,幾十個差役擡着一些用布包裹着的東西,走進考場,然後,他們將那些布包打開,露出了裡面包裹的一張張前所未見的物事。

這些差役按着順序,將那些白色的薄薄的東西一一分發到每一個參考士子的案前。

“這是白紙,殿下有令,今次考舉,以此取代竹簡,作爲答題的試卷!”一個差役將兩張白紙擺到顏異面前介紹着。

顏異接過分發給他的兩張白紙,眼神都有些恍惚了。

摸着‘白紙’,顏異就像個好奇的孩子一樣,想要找出這種‘白紙’跟帛之間是否存在什麼聯繫,可惜,他前前後後的摸了一遍,也看了一遍,也沒發現,這‘白紙’有任何絲質的特徵。

“恐怕這白紙從此就要取代帛書了……”顏異心裡想着,因爲不知道這白紙的造價如何,顏異此時也只敢這麼想。

而商人出身的士子,在接到這白紙的瞬間,立即就知道,這是一條新的財路了!

別的不說,貴族與諸侯肯定會喜歡這種白色的新東西。

“若是能得到這白紙的製造流程,立刻就能發家致富啊!”無數人的眼睛都變得血紅了起來,對於這些人來說,現在考舉的結果反倒不那麼重要了,只要能得到這白紙的製造技術,那麼,自己家就是下一個鉅富啊!

有了錢,還怕沒官做?

在這些種種的心思中,考舉正式開始了。

提着墨筆在白紙上寫字,主父偃只覺得,這白紙還真是好!

不單單寫下的每一個字的墨跡都非常清晰,不會像竹簡那樣因爲墨跡不清晰,不得不用力的寫。

最重要的是,在紙上寫字,比在竹簡上寫字,能寫更多的內容。

一卷竹簡,其上能寫上幾百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現在,一張白紙上,假如控制一下,那麼起碼都能寫下一千多個字。

這意味着什麼?

主父偃再清楚不過了!

先前,一部《道德經》一共五千字,但寫在竹簡上,卻是要用幾卷竹簡來書寫,光是重量就是好幾斤了,而有了白紙之後,四五張白紙,就能將一部《道德經》的內容全部抄錄上去,其重量恐怕還沒兩枚銅錢重!

這樣一比較之後,主父偃知道了,這白紙,遲早會將竹簡徹底淘汰,諸子百家恐怕就要進入一個洗牌期了。

“考舉之後,我要馬上寫信給老師,請老師務必來一趟長安,見識一下白紙!”主父偃在心裡想着。

他已經敏銳的意識到了,有着這白紙的出現,諸子百家的思想與學問的傳播速度跟方式從此就將改變。

毫不誇張的說,誰先在這場變動中佔得先機,誰就可能成爲將來的主流!

另一側,顏異也有着同樣的想法。

“我必須得給董先生跟胡公寫信了,這白紙,我儒學一定要掌握住先機!”

比之顏異跟主父偃兩人的想法,司馬相如卻是另一番作態了。

“這白紙還真是好用,等考舉結束後,若能找到地方買就好了,我定要多買一些!”正在紙上揮灑着一段段優美的詩賦的司馬相如想着,他現在只覺得,這白紙簡直就是爲他這樣的詩賦大家量身定做的啊!

司馬相如有口吃,說話有困難,但正因爲如此,他的全部心思都能投入到創作中去。

而白紙的出現,讓他立刻就愛上了這薄薄的紙片。

以前,他一年最多寫個三五篇詩賦。

但看到白紙後,特別是親身體驗過之後,司馬相如覺得,他一年起碼能寫個三四十篇詩賦了,加起來是十萬字甚至十幾萬字的篇幅。

這樣的話……

“單單是靠着篇幅的字數,我也能成爲天下第一的詩賦大家啊!”司馬相如只要想這個,立刻就興奮的雙臉通紅,不能自抑,在這樣的情緒下,司馬相如的文思如同泉涌,靈感不斷迸發,竟然只用了半個時辰都不到的時間,就將兩張白紙都寫滿了文字。

然後,他站起來問道:“可……可……否……交……交卷?”

於是,他成了三個考場中第一個交卷的人。

…………

唔上強推了~~~~~~~~~

我怎麼有種上刑場的感覺啊?

擦,繼續去碼存稿去~~~~~~~~~

第1063節 屠殺(1)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476節 見聞(2)第529節 擦屁股第1137節 朝覲者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448節 決策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103節 抉擇(1)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1585節 戰前(2)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1124節 赦與罰(2)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1162節 征途(2)第485節 假象第854節 封賞(1)第1266節 戰略(2)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393節 畫大餅(2)第437節 收買(2)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271節 反應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271節 反應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143節 團結(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582節 籌備(2)第273節 新思維(2)第855節 封賞(2)第1006節 繳文第1338節 龍!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136節 封神第50節 五銖第189節 佈置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675節 神蹟第466節 大朝儀(6)第1071節 血戰(2)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00節 網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請假條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52節 滅蝗策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801節 先鋒(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458節 趙佗!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608節 定策(2)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821節 臣服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009節 內閣(1)第566節 風暴(2)第1198節 老將第437節 收買(2)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52節 難題第572節 戰和(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
第1063節 屠殺(1)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476節 見聞(2)第529節 擦屁股第1137節 朝覲者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448節 決策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103節 抉擇(1)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1585節 戰前(2)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1124節 赦與罰(2)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1162節 征途(2)第485節 假象第854節 封賞(1)第1266節 戰略(2)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393節 畫大餅(2)第437節 收買(2)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271節 反應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271節 反應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143節 團結(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582節 籌備(2)第273節 新思維(2)第855節 封賞(2)第1006節 繳文第1338節 龍!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136節 封神第50節 五銖第189節 佈置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675節 神蹟第466節 大朝儀(6)第1071節 血戰(2)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00節 網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請假條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52節 滅蝗策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801節 先鋒(2)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458節 趙佗!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608節 定策(2)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821節 臣服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009節 內閣(1)第566節 風暴(2)第1198節 老將第437節 收買(2)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52節 難題第572節 戰和(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