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節 賞賜(1)

夜已深,未央宮宣室殿,卻依舊燈火通明。

坐在御座上,劉徹凝視着自己身前的那張地圖。

就在剛剛,劉徹得到了前線奏報,義縱的前鋒,已經跨過了陽樂水,從上谷郡和漁陽郡的交界處,渡河進入了漁陽郡境內。

從時間上來算,此刻,義縱主力,應該也已經全部進入了漁陽境內。

東北亞地區,自從齊恆公涉流沙,伐孤竹之後,最大的一次命運決戰,已經拉開帷幕。

接下來的半個月,很可能將成爲決定未來世界變遷的關鍵。

“陛下,安東都護府西北都尉隆慮候陳嬌剛剛急報:一萬三千斤肉乾,已經準時運抵燕薊……”馮勇走到劉徹身邊輕聲稟報道。

劉徹聞言,點點頭,戰爭,就是在打國力和資源。

而這場戰爭,打到現在,漢室其實也已經是筋疲力盡了。

僅僅是燕趙地區的大規模動員,現在就已經讓劉徹和他的大臣們頭疼。

動員這種事情,做的時候,當然很爽。

皇帝一聲令下,燕趙就拉出了二十萬把刺刀,去教匈奴做人。

但問題是,戰爭結束後,這些動員的民兵和郡兵,怎麼疏散和遣散,就肯定會成爲一個天大的問題。

很顯然,劉徹不可能學兩慫和大萌,對於民兵,用完就一腳踹開,根本不理會對方的利益訴求。

那樣的話,下次戰爭,人民就不會再這麼支持了。

就像楊廣第一次徵高句麗,楊廣一聲令下,天下英雄豪傑,紛至沓來,短短几個月,就輕輕鬆鬆的讓隋軍兵馬達到數十萬,號稱一百萬。

但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英雄豪傑們,就不再出現了,甚至,還因此導致了烽火四起,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豪傑並起,大隋帝國在風雨飄搖之中,走向窮途末路。

爲何在短短的十幾年內,人民的表現會截然相反?

劉徹知道,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楊廣失敗了。

而其次則是,楊廣沒有善待百姓,根本沒有照顧他們的利益訴求。

所以,人民就用腳投票,讓楊家去死。

其後的李唐王朝在建立之後,也同樣去攻打高句麗。

但,李唐軍隊和人民,就沒有了楊廣的問題。

君臣努力,將士團結,最終終於滅亡了高句麗,盡破其全國,將這個可能的競爭對手,抹殺在了萌芽狀態。

從這個故事裡,劉徹知道,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的人民。

只要統治者不慫,並且善於利用人民的力量,那麼,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敵人可以阻擋和阻擾中國的強盛。

正如兩漢,打的匈奴人哭爹喊娘,李唐讓突厥人跪下來唱征服一般。

但,到了大慫,卻是屢戰屢敗,越打越慘。

空有空前強盛的國力和文明,卻被蠻族按在地上摩擦。

這就只能說,趙宋自己的問題很大啊!

而在如今,劉徹也感覺自己和漢室的問題很大……

最大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

今年冬天,纔剛剛打了一場高闕之戰,國庫和內庫,因爲那場戰爭的賞賜和撫卹,消耗了太多。

現在,半年都沒過,又打一場規模遠超高闕的戰爭。

這戰後對軍隊和‘英雄豪傑’們的賞賜,現在就已經讓劉徹感覺有些頭疼了。

軍隊方面,還好說。

賞賜和撫卹,都有制度在。

無非就是勒緊褲腰帶,再玩玩文字遊戲,從少府的牧場和工坊裡,拿棉布、牲畜、農具什麼的,抵充部分賞賜,再鑄點金幣,忽悠一下,就差不多可以解決了。

但‘英雄豪傑’們就不一樣了。

他們不是正規軍隊,只是地方豪強和豪俠。

他們的追求,也跟軍人不同。

畢竟,這些傢伙,自帶乾糧,帶着子侄家兵,千里迢迢,奔赴戰場。

假如,戰後什麼東西都沒撈着,或者只是撈到了一些棉布、牲畜,人家心裡面肯定會有抱怨的。

對這些漢家豪強和豪俠們的心態,劉徹頗爲了解。

人家需要的,根本不是錢和物資,他們也不需要這些東西。

他們要的是權力。

最重要的是——現在,全天下的人的眼睛,都在盯着劉徹,盯着漢室,這個事情的解決方案和處理方式,將很可能影響未來整個天下對外擴張的態度。

假如說,這一次,劉徹不能給一個讓天下人滿意,甚至是羨慕的解決方案。

那麼,未來,繼續擴張和對外作戰的時候,這些人恐怕就不會再這麼支持了。

說不定,齊魯吳楚一帶的地主們,還可能拖後腿。

畢竟,地主豪強和豪俠們,自帶乾糧,帶着兄弟子侄同族家兵,千里迢迢遠赴戎機。

可不是去打醬油的,更不是去旅遊的。

要知道,很多人,甚至連考舉都放棄,也要跑回家‘抵禦外侮、護衛桑梓’。

若補償措施或者解決方案,並不能讓他們滿意,那麼,未來,誰還願意爲了劉家去出生入死和賣命?

傻瓜纔去!

劉徹可不想看到,武帝朝時,武帝可憐巴巴的請求天下商賈、豪強和貴族捐獻軍費,結果就一個卜式鳥了他的尷尬場面。

更不願意看到,武帝朝中期,天下的英雄豪傑,都不再主動參軍和投軍,漢軍只能將募兵制,改成徵兵制,用贅婿、刑徒和犯人去打仗的尷尬場面。

但,也不能太過慷慨的賜予這些人權力。

倘若,連郡兵和民兵,都得到了封厚的賞賜和爵位補償。

那麼軍隊呢?

尤其是那些在二十天內,轉戰數千裡的飛狐軍、細柳營的將官們,又該得到什麼樣的賞賜?

那些樓船艦隊裡,冒着暴風雨和巨浪,不懼生死,將無數物資和人員,轉運到泉州的水手們,又該得到怎樣的補償?

所以,這個度,確實很難把握。

但又需要劉徹立刻做出決定。

因爲,唯有如此,漢室官員和大臣,才能就此做出計劃和部署。

不然,倘若等到戰爭結束,再考慮這個問題。

很可能,會讓‘人民’非常不滿意。

‘人民’不滿意的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打個比方,你在某個公司上班,恰好公司有一個大項目,你日以繼夜的加班加點,終於將這個項目搞定。

結果,老闆去遲遲不給你升職加薪。

你怎麼想?

脾氣好一點,或許會背地裡罵幾句該死的老闆王八、蛋。

脾氣暴躁一點,恐怕恨不得立刻辭職吧!

而在這個方面漢室‘人民’恐怕反應會更剛烈。

歷代以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軍隊譁變,都跟賞賜不到位或者賞賜不及時有關。

………

今天家裡有很多客人來,所以,爆發推遲到明天00()

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404節 無題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473節 衆智(1)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841節 殲滅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214節 拍馬屁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249節 調整(1)第587節 新世界(3)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36節 張湯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318節 吩咐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29節 彌補疏漏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8節 家宴(下)第588節 新世界(4)第189節 佈置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986節 動員(1)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462節 大朝儀(2)第1203節 命運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846節 善後(3)第40節 考舉?科舉?第518節 昆明池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622節 恐嚇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676節 覺醒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37節 收心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445節 博弈(1)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599節 無題第644節 懸賞第728節 佈置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309節 交易(1)第409節 考舉(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440節 設計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409節 考舉(2)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396節 尚武第1174節 矯正(1)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84節 蠢貨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037節 出塞(2)第1408節 裁決(2)第1397節 立規矩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515節 聰明第1022節 替死鬼(1)第929節 探尋第50節 五銖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
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404節 無題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473節 衆智(1)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841節 殲滅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214節 拍馬屁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249節 調整(1)第587節 新世界(3)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36節 張湯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318節 吩咐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29節 彌補疏漏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8節 家宴(下)第588節 新世界(4)第189節 佈置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986節 動員(1)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462節 大朝儀(2)第1203節 命運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846節 善後(3)第40節 考舉?科舉?第518節 昆明池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622節 恐嚇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676節 覺醒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37節 收心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445節 博弈(1)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599節 無題第644節 懸賞第728節 佈置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309節 交易(1)第409節 考舉(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440節 設計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409節 考舉(2)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396節 尚武第1174節 矯正(1)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84節 蠢貨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1037節 出塞(2)第1408節 裁決(2)第1397節 立規矩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515節 聰明第1022節 替死鬼(1)第929節 探尋第50節 五銖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