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節 上谷

上谷郡,郡所,沮陽城。

棘武與往常一般,帶着官吏,巡視着沮陽城的市面。

一路上,數不清楚的百姓和士民商賈,紛紛站到道路兩側,頷首致意。

但棘武卻很不開心。

他甚至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棘武的祖父靖候棘赤,是高帝的從龍元勳!

從高皇帝斬白蛇起義開始,就已經在高帝身邊效勞了,其後更是不離不棄,追隨高皇帝,征戰天下,轉戰各方。

經歷過成功,也品嚐過失敗。

但可能是因爲作戰水平實在不咋地,所以這職位一直升不上去。

當韓信來投高帝時,他祖父就已經是連敖了(注1)。

甚至,兩人還一起喝過酒。

可……

當韓信爬到齊王的位置上時,他還是連敖……

這就太尷尬了!

好在,高皇帝有情有義,看到老兄弟混了十幾年,一直混不上去,而如今大漢帝國也建立了。

所以,擡了他祖父一手,特詔升爲都尉。

然後,周勃也感覺,老兄弟是需要拉一把。

所以,當盧綰叛亂,周勃掛太尉出征時,就將他祖父帶上了。

然後,棘武的祖父就追隨周勃,在這沮陽城外不遠的地方,擊潰了盧綰最後的軍隊,將之逐出長城。

因爲此事,棘武的祖父被封爲煮棗候,雖然食邑只有九百戶,但也是列侯!

不過……

在如今,棘武卻因此煩惱。

原因很簡單,列侯們總是拿着他的封號嘲笑他。

“什麼時候能領兵出戰,與匈奴人打一場呢?”棘武在心裡想着。但旋即他就又自嘲起來:“大約我是沒辦法了吧……”

本來,當初,他被任命爲上谷郡郡守時,他是有着雄心萬丈,想要建功立業的。

但是……

等他到任後才發現,其實,這上谷郡的兵事,沒他什麼事情。

樓煩軍將軍灌何纔是這上谷郡職位最高的軍官。

而且,上谷郡邊牆後的匈奴人,不是膽小鬼,就是窮光蛋。

別說有膽子來進攻上谷了。

就是敢於挑釁的人也沒有幾個!

反倒是每年秋冬之季,都會大量的匈奴逃奴,逃入長城內,給漢人爲奴爲婢,只求一口吃的。

甚至於,很多匈奴部族,都在與上谷郡的地主士紳,進行人口貿易——馬邑之戰和高闕之戰,讓匈奴人的幕南畜牧業遭受重創!

特別是馬邑之戰,漢軍突襲南池,俘獲牲畜上百萬。

這相當於漢軍一次性的將匈奴的三河地區搶光。

那些大部族可能還好一些。

但中小部族,特別是東部和東北部的部族,則幾乎全部都缺乏食物。

所以,迫於無奈,匈奴人只能將他們的牧奴賣給漢家的地主士紳換取糧食、牲畜、奶酪。

甚至,不時還有些被匈奴人壓迫的實在活不下去的小部族,拖家帶口,整體來投。

樓煩人靠着這個買賣,就賺的盤滿鉢滿,小日子過的別提多舒適了!

就連烏孫人,也漸漸的安於現狀。

而這些胡人在造陽縣和什闢縣搞的畜牧業,極大的豐富了上谷郡的經濟。

如今沮陽城的市面上,就經常能看到那些穿着漢室服裝,但一看就知道是胡人的樓煩胡騎與烏孫胡騎,牽着他們的牲畜或者牛犢、馬駒在市井販賣。

價錢還挺便宜!

一頭牛犢和馬駒的價格比起長安便宜了起碼一半,就是比起太原都便宜了至少三分之一。

而且,烏孫人和樓煩人的放牧和照料技術不錯,所以,拿出來的牛犢和馬駒,都非常好。

買回去只要稍微照料一下,培養一下,就是一頭不錯的耕牛或者挽馬,甚至,說不定能中大獎,可以作爲戰馬,那就發達了!

所以,來自四面八方的商賈,紛至沓來。

自燕昭王建立上谷郡以來,這個邊塞郡,從未像今天這樣繁榮。

遠方的商賈,將精美的絲綢、瓷器、書籍以及其他日用品帶來,換走上谷郡特產的牲畜、奶酪、皮毛甚至有人做起了轉手人口販子。

那些匈奴奴婢,被他們帶着,轉賣到了天下各地。

誰叫如今天下的地主士紳都不愛用也用不起,更不敢用漢人奴婢!

用漢人爲奴,不僅僅會被士林輿論抨擊,說他‘不愛手足’‘非君子之行’,還要繳納高額的遞進口賦!

所以,很多人都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行爲。

譬如說,給自己名下的漢人奴婢自由——然後再跟他們籤一個五十年的包身工契約……

這樣一來,就可以規避風險。

不過,最好的辦法,還是儘量用夷狄爲奴。

不僅廉價,而且安全,最重要的是負擔輕——夷狄奴婢的口賦,只有漢人奴婢的五分之一。

是以,上谷郡的市井因爲這些商業活動越來越頻繁,而變得越來越繁榮。

但越是如此,棘武就越不開心。

他來這裡是要來打仗的!

可不是來給商賈啊百姓啊泥腿子啊當仲裁官的!

不打仗,就沒有軍功,沒有軍功就不能摘掉自己的煮棗候的頭銜……

“匈奴人爲何不來我山谷呢?”跟往常一樣,在巡視了整個沮陽的城市後,回到郡守衙門的棘武望着衙門的大廳搖頭嘆息着。

他爲了拿下這個上谷郡郡守的職位,可是豁出了所有!

不僅僅苦苦哀求了丞相周亞夫三天三夜,還動用自己的祖父和父親的許多人情,去遊說和勸說那些可能的潛在的競爭者。

甚至爲此,還將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復陽候陳嘉的兒子,這才撈到這個位置。

可兩年來,他在這上谷郡,別說入寇的匈奴騎兵了。

就連敢挑釁的人也沒有見過。

棘武正搖頭嘆息的時候,他的親信家臣走過來,拜道:“主公,灌將軍來了,正在偏廳等候,據說是有急事……”

“什麼急事?”棘武有氣沒力的問了一句,他感覺,再不打仗,自己就要死了!

“據說是有緊急軍情通報!”

“什麼?”棘武一下子就整個人都精神抖索起來。

有仗打,對漢家的列侯和郡守們來說,簡直就是天籟之音!

無論戰爭發生在哪裡,敵人有多少。

只要有仗打就行了!

…………

半個時辰後,棘武親自打開郡守衙門的大門,送別灌何。

然後,他就帶着衙役們,親自敲響了設置在郡守衙門前的大鼓。

“咚咚咚!”鼓聲傳遍整個郡城。

幾乎人人都能夠聽到。

然後,整個沮陽城就沸騰了起來了!

因爲人人都知道,郡守衙門前的那個大鼓被敲響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郡守點兵,動員全郡!

凡男子二十三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當即刻自備弓箭和武器、乾糧,在地方亭長的組織下,就近到當地軍營報到!

而這樣的動員,一直都是戰爭的信號!

而且是大戰的信號!

只是錯愕了剎那,整個城市的戰爭機器的零件就開始運作。

首先是從閭里的里正開始。

在沮陽城內的各個街道的中央,都有一個用三腳架支起來的倉庫。

在聽到鼓聲後,當地的里正,立刻就從家裡趕了過來,然後,他們紛紛將這個倉庫打開,露出了裡面堆積如山的各種兵器。

有漢軍淘汰下來的各種青銅戈矛戟戩、弓弩箭矢。

這些都是自元德四年後,從上谷郡的郡兵手裡淘汰下來,然後被安置在這些閭里的武器。

許多武器,甚至保養的非常好,依然嶄新,鋒利如初!

然後,這些裝備就被裡正們發放給閭里的合格男子。

所謂合格男子,指的是有過入伍經歷,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然後一個個仕伍就在各個閭里組成了。

這些沮陽士民,隨後就在里正們的帶領下,排着隊列,走向城市中的武庫和演武場所在的地方。

而與此同時,沮陽城的城門口,一騎騎揹着令箭的傳令兵,分奔而去,奔向上谷郡的三個都尉所。

在當天下午的時候,這三個都尉所全部接到了命令,然後,一個個村莊,一個個鄉亭,都被動員起來。

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整個上谷就完成了全民皆兵化。

兵力從動員前的不過四千,暴漲到了兩萬三千人!

其中,至少一萬人擁有行伍經驗!

但這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些地方豪強!

上谷郡有十六個縣,人口約四十多萬。

平均每一個縣有至少三個大地主,也就是世俗所稱的豪強。

這些豪強,佔地阡陌連野。

基本上佃戶都是上百!

即使在以前,這些豪強也是漢室邊塞上的重要戰力!

至於如今……

受益於假馬令和北地騎士政策。

一隊隊騎兵,開始在這些豪強的宅院之中完成了武裝。

然後,他們就在豪強的兒子們的率領下,向着沮陽集合。

短短三天之內,整個上谷郡的八成以上的豪強,都帶着自己的子弟兵趕到了沮陽。

而他們帶來的騎兵,加起來多達上千騎!

足以組成一個標準的漢騎都尉部!

更可怕的是,這些騎兵,人人戰意高漲,士氣沸騰,而且鞍馬齊備!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騎兵,以爲他們沒有經過磨合,不過烏合之衆。

在過去的歷史上,匈奴人常常在他們手下吃虧!

而在歷史上,這些豪強最終演化成了北方的軍事貴族集團,活躍和影響了長達一千年的時間!

最鼎盛時,他們甚至可以決定王朝更替和興衰!

如今,他們雖然沒有那麼牛逼。

但,卻已經初露崢嶸了。

棘武站在城頭,看着這些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民兵,得意的扶着鬍鬚,讚道:“有此軍心民意,匈奴人不來則已,來必蹈馬邑之覆轍!”

…………

但直到現在,大多數民兵,還依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所以各種各樣的聲音,都在軍營裡流傳。

許多人言之鑿鑿的說道:“必是陛下再次預見了匈奴人將入寇我上谷!”

然後,周圍的人,紛紛點頭同意。

當今天子,已經不是第一次準確預見了匈奴人入侵了。

馬邑之戰,只是一個開始。

去年的安東之戰,迫降了匈奴右賢王,則是一次高峰。

無數人都相信和默認了天子肯定知道些什麼,所以纔給上谷下令。

不然的話,郡守怎麼敢動員全郡?

而民兵們只要一想到,天子都已經預見了匈奴入侵,那麼,恐怕句注軍、飛狐軍、細柳營,甚至於天子的親衛虎賁衛與羽林衛,說不定都已經在來援的路上,所以,大傢伙的心情也就輕鬆了許多。

有着這些王牌來援,匈奴人肯定是要跟馬邑之戰一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大傢伙則可以趁機撈到一大筆軍功!

尤其是豪強們,人人心潮澎湃,難以自抑!

因爲,當今天子,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哪個執殺生之權,操富貴貧賤之柄的天子了。

他現在已經將手都伸到了地府,伸到了九天之上,可以代天封神!

而生爲人傑,死爲鬼神。

這是漢室士大夫和貴族們的最高追求!

是以,人人都激勵着自己的子弟們道:“爾等儘管虜力殺賊,無憂家中!”

而年輕人們則紛紛拜道:“大人教誨,小子們曉得,此行必不敢有辱家風!”

………

但在沮陽城裡的一個商賈的商鋪中,幾個喬裝成爲逃奴的匈奴人,卻是看着這一切面面相覷,甚至顫抖不已。

“漢朝人怎麼反應如此迅速?”爲首的匈奴幾乎是帶着哭腔說道:“這可如何是好啊……”

其他人則都是一臉灰敗之色。

他們怎麼想都想不明白,漢朝人到底是怎麼知曉了他們如此隱秘的行動的?

須知道,此番南侵,爲了保證不被漢朝人察覺,匈奴主力特意在草原腹地集結,然後,灑出了無數斥候和探子,阻截一切可能泄露他們行蹤的人和事物。

但哪成想,還是被漢朝人察覺,而且趕在匈奴人發起進攻前就動員了起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恐怕樓煩人那裡,會是一個天大的陷阱!

只要想到這裡,這些匈奴人就幾乎想死!

因爲他們知道,一旦樓煩人沒有忽然叛亂,那麼,入侵的匈奴騎兵,就可能會遇到天大的麻煩!

…………

今天就這一更,我捋捋思路,休息一下,明天繼續玩~~~~~(。)

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1098節 分蛋糕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516節 緣由第948節 整頓(2)第38節 養廉第1189節 明主(2)第873節 腦洞第403節 拉皮條第449節 土化肥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507節 無題第8節 家宴(下)第293節 挖坑(2)第1589節 博弈(1)第458節 趙佗!第455節 坑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502節 擔憂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168節 藝術(2)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42節 野望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552節 誘餌第32節 入宮第659節 南巡(3)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12節 忽悠第921節 齊魯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1152節 安排第1020節 秦直道!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68節 祥瑞(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123節 赦與罰(1)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800節 先鋒(1)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1530節 刷經驗(2)第358節 微服(1)第995節 廟算(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28節 竇嬰第385節 殺使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070節 反撲(2)第1207節 撕逼!(3)第405節 賄賂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71節 血戰(2)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927節 封王第1478節 京兆尹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602節 僵持(1)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063節 屠殺(1)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55節 收買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020節 秦直道!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347節 兄弟們(3)第1445節 歸一(2)
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1098節 分蛋糕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516節 緣由第948節 整頓(2)第38節 養廉第1189節 明主(2)第873節 腦洞第403節 拉皮條第449節 土化肥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507節 無題第8節 家宴(下)第293節 挖坑(2)第1589節 博弈(1)第458節 趙佗!第455節 坑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502節 擔憂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168節 藝術(2)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42節 野望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552節 誘餌第32節 入宮第659節 南巡(3)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12節 忽悠第921節 齊魯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1152節 安排第1020節 秦直道!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68節 祥瑞(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123節 赦與罰(1)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800節 先鋒(1)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1530節 刷經驗(2)第358節 微服(1)第995節 廟算(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28節 竇嬰第385節 殺使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070節 反撲(2)第1207節 撕逼!(3)第405節 賄賂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71節 血戰(2)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927節 封王第1478節 京兆尹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602節 僵持(1)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063節 屠殺(1)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55節 收買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020節 秦直道!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347節 兄弟們(3)第1445節 歸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