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節 材官不死

到了夏五月,連平民百姓也開始感覺到了戰爭的腳步聲正越來越近。請大家搜索(書迷樓)看最全!

“今天的米價又漲了啊……”有人搖頭嘆息着。

長安米價在短短一個月內,官方牌價就從每石五十五錢左右,漲到了六十五錢。今天更是突破了六十五錢的紅線,漲到了六十七錢。

讓許多市民一時間,生活都有些拘謹。

尤其是那些滯留在長安,等待考舉的年輕人。

李沮看着自己兜裡最後的那幾十個銅錢,搖頭嘆息。

他是一個身高七尺,宣傳自己的商品和信譽。

然後,就是官府也跟進了。

少府、內史、大農和丞相府,都愛上這種簡單方便廉價有效的宣傳方式。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

卻能起到將法制、政策,深入人心的效果。

最後,就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

李沮看完傳單,連忙對那人拱手道謝:“多謝大兄告知,吾感激不盡!”

“大郎還是快去上林苑吧,據說這次只選拔五十名材官,要是去晚了,名額就要被人搶走了!”那朋友說道。

“嗯!”李沮點點頭,拱手告別。

………………

當李沮抵達上林苑的羽林衛駐地,當地,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了。

數以千計的人,擁擠在一起,人人都伸長了脖子,希望能入選羽林衛。

進入羽林衛,幾乎就跟考舉考中一般!

誰不知道,現在,羽林、虎賁兩衛,就是當今天子的親軍?

更何況,這兩支部隊,從成立起,就一直參與了幾乎所有漢軍的軍事行動。

無論是東征朝鮮,還是北伐匈奴。

羽林、虎賁的健兒,總是衝在戰爭的最前線。

他們靠着赫赫戰功和不朽武勳,將自身打造成了天下第一雄軍。

哪怕是細柳營,也甘拜下風。

對於關中人,對於天下的英雄來說。

哪怕是能進入羽林、虎賁,做個看門的卒子,也是與有榮焉!

更別提,這兩支部隊,待遇優厚,地位崇高。

上次,馬邑之戰後,因傷退役的那數十位士卒,甚至還沒回到長安,就被各個列侯、勳臣,高價請回家,當家臣或者賓客,作爲訓練他們的子侄的教官。

年俸都是數百石的粟米,加上等值的金錢,逢年過節,還要有紅包。

就這樣,還挖不到人!

因爲,漢軍的其他部隊,對這些人,也是求賢若渴。

只要願意去,一個虞侯的職位,虛席以待。

甚至,有人直接拿出了司馬一類的位置誘惑。

儘管,那些人都是因爲是胸甲騎兵的退役官兵,才如此受追捧。

但,其他虎賁和羽林衛的士卒,若是因傷或者到了年齡退役,至少也能出任地方郡國的薔夫、遊徼,甚至能做到縣尉和縣司馬。

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考舉可能還會罷官reads;。

但這羽林和虎賁,卻是金飯碗。

只要選入了,就等於一生無憂。

但,這兩支部隊,也是漢室最難進的兩支部隊。

哪怕是個卒子,也是百裡挑一。

據說,當初,虎賁和羽林初創之時,天子,命令義縱和劇孟,挑選成員的標準就是百裡挑一。

所有羽林衛和虎賁衛的士卒軍官,全都選自天下郡國,漢軍各大主力的精銳。

而且,有身高、年齡限制。

三十歲以上,七尺五寸以下,連摸這兩支軍隊的門檻的資格都沒有。

至於現在,就更誇張了。

哪怕是如今的虎賁、羽林兩衛,經過了幾次擴充,總兵力都接近了五千。

但,想進這兩支軍隊,依然難如上青天。

以至於有人曾開玩笑:倘使羽林、虎賁相招,千金可散,千石之職可懸也!

這話雖然有些誇張。

但在衆多的考舉士子心裡面,卻也是能夠理解。

當今天下,對人才,講究的是出將入相。

上馬不能殺敵,下馬不能治民的,註定成不了大事。

而馬上立功勳,比起在宦海沉浮、掙扎,要快得多。

一個長於文事的文官,十之**是無法帶兵打仗的。

但撅師萬里,帥師伐國的大將,卻是一定可以治理好地方的。

誰要不相信,請翻開大漢史書,數一數那些曾經勇猛如虎,爲漢家天子打下這個江山的元勳們轉爲文職後的功勳吧!

自曹參起至今,大漢歷任丞相,皆起於仕伍,奮於馬上,以刀槍秉政,而非刀筆秉政!

所以,李沮甚至在人羣中,看到了許多帶着儒冠的年輕人。

這不奇怪。

現在的北方儒家士子中,李沮曾經遇到過,能與他比拼氣力的猛士。

望着這人山人海,李沮嘆了口氣,有些沮喪。

幾千人裡選五十個,能選到他嗎?

卻聽到,遠處,有一個穿着甲冑的軍官,大聲宣讀着命令:“凡材官,或父祖爲材官者,其先入場!”

李沮立刻就是精神一震,他連忙掏出那張被他貼身藏在胸口的竹符,高高舉起來,喊道:“雲中材官李沮在此!”

立刻就有士兵擠出人羣,看了看李沮的模樣,再檢視一番李沮的那個信物,確認他確實是一個材官,才點頭說道:“李材官,請入內!”

甚至,還有一個士卒,哂笑着:“李材官,既然世代爲材官,何苦來長安考舉?大丈夫立功勳,當自沙場而得之,安如營營苟且,屈身刀筆?”

李沮聞言低頭嘆道:“這不是如今天下,材官已然頹廢,再無所作爲了嗎?”

“誰說材官無用?”一個似乎是軍官的男子冷然道:“李材官,不要妄自菲薄!”

“當今天下,非止胸甲能稱雄!”那人說道:“很快,天下人就要知道,除了胸甲,吾大漢尚有材官!材官不死,材官萬勝!”

那人似乎也是憋屈了許久,以至於激動萬分。

李沮聽了,心裡面不以爲然。

現在的天下,材官哪裡還有什麼出路?

在軍中,甚至都沒有了立足之地了。

往日稱雄天下的材官銳士,源自魏武卒開始的輝煌,在騎兵的時代,似乎被摒棄了。

在邊塞地區,軍隊裡的材官們,都已經淪落到去給強弩部隊和騎兵部隊挖溝渠,起營寨的地步了。(。)

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681節 法度第272節 新思維(1)第852節 影響(2)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請假條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209節 調查(3)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403節 拉皮條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498節 閱兵第986節 動員(1)第214節 拍馬屁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136節 封神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59節 微服(1)第648節 殺放囚(2)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457節 契機第1350節 決戰(2)第1259節 動員(1)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877節 安排第1188節 明主(1)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457節 契機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296節 迷霧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155節 合縱(1)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785節 洗腦(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209節 調查(3)第1444節 歸一(1)第877節 安排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92節 密謀第433節 忽悠(1)第342節 背鍋俠(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515節 聰明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648節 殺放囚(2)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977節 老朋友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234節 選擇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754節 遠航(3)第1418節 鹿鳴宴(1)第581節 爲難第590節 新世界(6)第142節 野望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1515節 局勢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428節 戰爭!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411節 考舉(4)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
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681節 法度第272節 新思維(1)第852節 影響(2)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請假條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209節 調查(3)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403節 拉皮條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498節 閱兵第986節 動員(1)第214節 拍馬屁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1136節 封神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59節 微服(1)第648節 殺放囚(2)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457節 契機第1350節 決戰(2)第1259節 動員(1)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877節 安排第1188節 明主(1)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457節 契機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296節 迷霧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155節 合縱(1)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785節 洗腦(1)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209節 調查(3)第1444節 歸一(1)第877節 安排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92節 密謀第433節 忽悠(1)第342節 背鍋俠(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515節 聰明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648節 殺放囚(2)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977節 老朋友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234節 選擇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754節 遠航(3)第1418節 鹿鳴宴(1)第581節 爲難第590節 新世界(6)第142節 野望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1515節 局勢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428節 戰爭!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411節 考舉(4)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