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狗咬狗

大陽縣縣衙之中。

太中大夫直不疑與河東郡守周陽由正談笑風生。

他們兩個淵源甚深。

當初,先帝即位之初,爲了將權力從陳平、周勃手中拿回來。

先是任命國舅薄昭爲車騎將軍,督撫南北軍,初步的將槍桿子拿了回來。

但朝政依然把持在陳平、周勃等老臣子手裡,堂堂天子一度不過是個牽線木偶,這怎麼能行?

於是先帝開始重用郎官、舍人、謁者等親隨官,靠着這些一百石到六百石的小官,先帝實現了大翻盤,特別是陳平死後,周勃獨力難支,終於,大政歸於天子,元老勳臣秉政的時代結束了。

直不疑與周陽由在那個時期,俱是郎官,且同舍而住,有上下鋪之誼,同殿大臣之情。

“不疑公當年沒能出來爲您作證,由至今慚愧啊……”周陽由滿臉愧疚的拱手道:“還好不疑公德高望重,清者自清,使宵小自受其慚,主動出首爲您洗清罪名……”

直不疑笑了笑,沒有答話,但心裡卻是受用至極的。

這可是他生平最驕傲的事情。

正因爲那事,他從此平步青雲,受到朝野稱讚,天子親睞,一路從一個小小的郎官,做到了如今的兩千石朝臣,甚至有機會問鼎三公。

在漢室朝廷,有人靠能力做官,有人靠關係做官,也有人靠道德做官。

直不疑就屬於靠道德做官的那一類人。

於他而言,愛惜羽毛,重於一切。

而現在,他所擔任的太中大夫之職,就是一個清規的官職。

直不疑輕輕的撫摸了一下他的鬍鬚,端起酒樽,道:“往事就不必多說了,如今直某受命於天子,前來河東督查根倉失火之事,周陽兄是河東郡守,此事,還需兄通力合作,不疑先乾爲敬!”

說完直不疑就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豈敢,豈敢……”周陽由一聽,立刻大笑起來:“一定,一定……”也是一飲而盡。

周陽由心裡一塊大石落了下去。

直不疑的這個態度,讓他放心了不少。

很顯然,直不疑愛惜羽毛,不肯在河東牽扯過深,以免影響了他的名聲。

這樣一來,只要再擺平天子委派來的宦官,那根倉的事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至於大陽縣……

周陽由感覺有些頭疼。

若是以往,大陽縣的事情真是簡單,把那些胡鬧的地主豪強抓起來殺了,所有的過錯都由那些人承擔就好了,他周陽太守甚至能在這事情裡面撈些政績……

對於一切唯上的官僚來說,泥腿子的死活與他何干?哄好上面的人,刷好政績,纔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漢皇喜酷吏,民間多冤死。

殺人,特別是殺地主豪強,是如今漢室郡守們升官發財的不二途徑。

但,現在卻是麻煩大了,未來的儲君,就在大陽的吳山上面蹲着,這大陽縣的事情,想要遮掩是不可能了,甚至想要粉飾一下,都成了奢望!

如今的局勢看起來,不給那個殿下一個交代,那位殿下就要給他周陽由一個交代了!

大陽縣的事情,已經不是殺幾個地主,砍幾個貪官就能解決的了!

最起碼,河東郡的上層,要拿一個人出來頂鍋。

否則,這官司要是打到長安,打到未央宮,天子御前,到時候,就算是爲了漢室的面子,這河東郡上上下下,一個都跑不了。

誰不知道,漢家天子以農爲本,自先帝以來,天子就開籍田,親自下地耕種,以勸耕天下,栥盛宗廟。

而大陽發生的事情,卻是在打天子的臉。

天子被打臉,臣子還不死,那就是要被誅滅全族了。

但拿誰出來頂鍋?

周陽由揉了揉太陽穴,這事情不好辦啊!

頂鍋之人,是必死無疑的!

這河東郡也沒有傻子,會爲了他周陽由的前途而奉獻自己的小命。

就更別說,那人還得是一千石以上的郡內大員。

否則,就沒法子交代過去。

真是頭疼啊!

這時候,一個周陽由留在安邑聽政的佐僚急色匆匆的走進來,對周陽由與上首的直不疑一拜,稟報道:“明府,前日大將軍自滎陽傳書,召郡尉申公往滎陽一行,查問河東防務,因而,請明府速回安邑視政!”

周陽由一聽,猛的站了起來,臉上興奮不已。

“真是天助我也!”周陽由高興的都快要手舞足蹈了!

申屠既然去了滎陽,那安邑的郡尉一系的官員們就羣龍無首,任他擺佈了!他想捏個圓形就捏個圓形,願意捏個方塊,就捏個方塊了。

先前,申屠坐鎮安邑,他沒法子繞過申屠去料理那些傢伙。否則,撕破臉了,他也沒好果子吃!

現在申屠去了滎陽,沒有十天半個月是沒辦法回來的。

而申屠留下的那幫官僚,不客氣的說,沒有一個乾淨的傢伙,屁股上的蝨子,數都數不清,正是最佳的替罪羔羊!

“三個一千石,應該能在天子和殿下面前交代過去了吧……”周陽由心裡尋思着。

河東郡長史文信,司馬張安,督郵李軻,全部都是申屠的人,周陽由也早就掌握了這些人的許多罪證和貪污受賄的事實,只是一直以來,他們都在申屠的庇護下,如今申屠不在河東,他們沒了靠山,只要閃電般的拿下這些人,然後立刻定罪,作成既成事實,到時候,就算申屠回來了,也是無力迴天,而且……周陽由覺得,在如今的局勢面前,申屠也應該要體諒他的一番‘苦心’。

畢竟,與身家性命相比,死幾個幕僚,丟幾個助手,真是太划算了!

“就這麼決定了!”周陽由得意洋洋的想着。

只要拿出替罪羔羊來平息吳山上那位殿下的怒火,再巴結好天子派來的使者和直不疑,打點好朝廷裡的官僚們,這事情,就算過去了!

然後,河東郡歌照唱,舞照跳,依舊歌舞昇平。

這時候,一個宦官走進縣衙之內,對周陽由與直不疑一拜,道:“直大夫,我奉殿下之命,前來有事相商,請大夫借一步說話……”

直不疑連忙起身道:“唯!請與我來!”

就帶着那宦官進了後院,一刻鐘之後,直不疑冷着一張臉走了出來。

“怎麼了,不疑兄,殿下有何事找您?”周陽由不免好奇的問道。

“殿下命我去一趟河西,代爲看望慰問平陸候與休候……”直不疑臉色有些不安的道,然後拱手道:“殿下有命,身爲臣子,必須服從,請恕我失陪了!”

對直不疑來說,這個命令確實有些傷他的面子了。

但面子算什麼?

對直不疑來說,能夠合情合理合法的從河東這個泥潭裡抽身而出,奉命去一趟河西,那是好事!

這樣不管河東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什麼,一概都與他直不疑無關了!

直不疑又不傻,連袁盎都來了河東郡,河東郡的事情要是不大,那才叫見鬼了!

周陽由卻是馬上心生不安,直不疑一走,他就失去了人情這張王牌了。

於是他也道:“下官也要趕回安邑處理政務,就不送不疑兄了!”

如今對周陽由來說,趕快把大陽縣的事情給一個交代出來,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於直不疑,都要去河西郡了,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大多數的官僚都是有用的時候,你就是他們的祖宗、兄弟、朋友。

沒用的時候,你就是一雙草鞋,可以棄之若敝。

顯然,直不疑現在就是那雙草鞋了。

所以,周陽由甚至連客套和禮節性的送行都懶得去做了,他的心已經飛回了安邑!rs

第1192節 戾王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478節 引導第1404節 忐忑第1476節 見聞(2)第50節 五銖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306節 神器(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140節 家宴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995節 廟算(1)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70節 早朝(3)第871節 覲見(2)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2節 雪中送炭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583節 敲竹槓第50節 五銖第1384節 反轉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1177節 應變第408節 考舉(1)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583節 戰前(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1070節 反撲(2)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966節 省親(2)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448節 決策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1022節 替死鬼(1)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34節 覺悟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282節 終結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712節 影響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098節 分蛋糕第1143節 團結(2)第6節 推恩(中)第1314節 震動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214節 拍馬屁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89節 佈置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566節 風暴(2)第871節 覲見(1)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585節 新世界(1)第549節 比爛第51節 競爭對手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494節 油脂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163節 雄心(1)第30節 謊言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083節 撤退第509節 禍事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485節 假象
第1192節 戾王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478節 引導第1404節 忐忑第1476節 見聞(2)第50節 五銖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306節 神器(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140節 家宴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995節 廟算(1)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70節 早朝(3)第871節 覲見(2)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2節 雪中送炭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583節 敲竹槓第50節 五銖第1384節 反轉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1177節 應變第408節 考舉(1)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583節 戰前(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1070節 反撲(2)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966節 省親(2)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448節 決策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1022節 替死鬼(1)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34節 覺悟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282節 終結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712節 影響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1098節 分蛋糕第1143節 團結(2)第6節 推恩(中)第1314節 震動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214節 拍馬屁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514節 張湯的野望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89節 佈置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566節 風暴(2)第871節 覲見(1)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585節 新世界(1)第549節 比爛第51節 競爭對手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494節 油脂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163節 雄心(1)第30節 謊言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083節 撤退第509節 禍事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485節 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