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節 團結(2)

對掌握了繡衣衛情報系統的劉徹來說,他不敢說跟朱棣一般,甚至都能知道大臣晚上回家後到底睡在哪個小妾房裡?一天晚上啪啪啪了多少次?

但是,列侯大臣私底下幹過什麼事情?他們跟什麼人關係親密?

這個,是絕對瞞不過劉徹的。

所以,此刻,劉徹面前的御案之上,就堆着大量的列侯私底下得怨懟和腹誹之言。

通常都是:當今太過xxoo,吾必xxoo,這樣的嘴強王者言論。

基本上,都是些敗犬的哀嚎,無足輕重。

在現在,劉徹甚至都不需要親自動手,只需要稍微露點口風,這些渣渣就要***。

所以,其實,劉徹也壓根沒想過對他們動手。

不過呢。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你不說出來,別人怎麼知道是因爲你的寬宏大量,他們纔沒有被懲罰?

不僅僅,立了功勞,得了富貴,要衣錦還鄉,在父老鄉親面前好好裝一波逼。

便是,懲罰和刑罰的撤銷,也得大張旗鼓的告訴別人。

不然,他們不知道。

他們不知道,就會變本加厲,甚至蹬鼻子上臉!

這也算是兩千年後的那個社會,留給劉徹爲數不多,印象深刻到歷經三世,依然無法忘卻的爲人處事之道。

沒見到後世的公司老闆,幾乎都是此道高手嗎?

對那些犯了小錯的員工,先是冷臉指出,然後,‘胸懷寬廣,大度無比’的表示這次就算了,下次注意點。

這樣,既樹立了好老闆的形象,又拉攏了員工的心。

當然,這是建立在員工犯的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錯上的。

若是傷害到了老闆的利益,哪怕只是丟了一個一塊錢的買賣,你看看老闆會不會跳起來發動獅子吼神功乃至於‘辭退神功’?

現在也是一樣的。

這些列侯的私下怨言,其實,都是些怨婦言論。

而且,基本上都是光說不練的渣渣。

至於那些說了之後還練了的,現在,基本上都被劉徹送去種地或者送進九泉之下,追隨先帝去了。

所以,劉徹也就站起身來,拿着這些繡衣衛的報告,走到御座旁邊的一個火盆前,拿起一個,念道:“元德五年夏八月,某某候某某,在家中與家臣某雲道:今皇帝用政偏頗,屢傷大臣之心,長此以往,吾恐國將不國……若時機成熟,吾當行曲逆、絳候故事,撥亂反正……”

列侯席中,一位中年男子聽完後,就渾身戰慄,汗如雨下。

這正是他曾經酒後發泄的言論。

也屬於長期以來鬱積的不滿的發泄。

畢竟,當今天子的許多政策,都嚴重的傷害了他的利益。

特別是考舉制度大行其道和武苑的興盛,讓他這樣的列侯,幾乎丟掉了大部分的影響力。

新的官僚和新的軍官,幾乎都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會給他什麼面子。

更可怕的是,他還無能爲力。

於是只能寄希望於當今駕崩或者天下局勢發生變化。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敗犬的哀嚎,就跟小學生打架打輸,哭哭啼啼的逃回家,在路上告訴小夥伴:麻蛋,明天我去叫我xx哥,帶上一車人馬,幹翻他!

事實上,這是典型的弱者心態。

真正的強者和陰謀家,從來不會這樣幼稚。

自然,他對劉徹的威脅,幾乎爲零。

至少,並不需要強行以此爲藉口來治罪這樣做可以是可以,但,吃相太難看了,容易被天下人非議,說皇帝心胸狹隘,不能容人。

當然,劉徹自然也不能當做不知道這個事情,任由這個渣渣繼續嘰嘰歪歪。

那樣的話,他這個皇帝的面子,豈非要丟到爪窪國去?

而且,這樣的私下非議,很容易造成極爲不好的影響!

還是要說出來,最好是當衆說出來。

警告一二,震懾一二。

劉徹唸完這個報告,將它拿起來,當着羣臣的面,丟進了火盆之中,道:“朕非是桀紂,也不是秦始皇,還不至於聽不進忠言逆耳,卿等以後若有意見,可以在朝堂上直接提出,或者私底下覲見朕躬,或者通過奏疏傳遞,不可再如此私下議論了!不然,知道的或許會說這是朕德薄,以至無以得人臣之附,不知道的恐怕會以爲朕乃桀紂,用炮烙之刑,苛待大臣,刑罰中正了!”

羣臣聽了,都是一震。

尤其是哪個當事人,幾乎就被嚇得尿褲子。

天子的話鋒之中隱藏的殺機,可是太明顯不過了!

羣臣都紛紛拜道:“臣等謹遵陛下之教誨!”

至於那個當事人,更是發誓,以後一定管好自己的嘴巴。

劉徹卻是繼續拿起下一封,念起來:“元德六年冬十月,某候澤,在上朝途中,與某候通相遇,某候澤言與通曰:今陛下窮兵黷武,海內怨懟,吾恐社稷有傾覆之危,生靈有塗炭之險!足下,劉氏也,當盡忠直言……”

劉徹念道這裡,咦了一聲,問道:“某候通,爲何沒有來與朕直諫之?這上面可說了:通曰:義之所在,在所不辭呀!”

這一下,很多人都知道,這說的是誰了。

還能有誰,離候鄧澤跟德候劉通唄!

這是兩個典型的敗犬加lo色了。

老鄧家,是舊長安王吳苪的大臣,因爲跟着吳苪歸附漢室,這才撈了個列侯。

但實際上,這家從來在漢室都不重要,也無足輕重。

至於德候,這家確實是正兒百家的劉氏宗室。

不過是吳王劉濞的那一系而已!

想當年,德候劉通的老子劉廣,可是給劉濞在長安上跳下躥,跳的非常厲害的人!

後來吳楚敗亡,劉廣聞訊,隨即吞金自殺,勉強保全了家族。

但是,卻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風光和威勢。

怎麼辦?

只能裝嘍!

劉徹向來看不起這種人,若不是他姓劉,而且,只是在嘴上私底下嘰嘰歪歪,不然,早就送他去跟劉濞相會了。

而鄧澤和劉通,此刻卻都是尷尬不已,臉上火辣辣的疼。

天子雖然沒有完全說出來他們的名字,但,在坐的列侯們又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此中的情況?

名字裡帶澤和帶通,而且關係特別好的,除了他們兩個,還能有誰?

是以,在悄然之間,這兩人身周的列侯,都悄悄的挪了屁股,遠離了他們。

唯一的好消息是,天子似乎不打算追究此事,他將那個報告丟進了火盆裡。

這讓鄧澤和劉通,稍稍放下心來。

其中,鄧澤更是又羞愧又尷尬。

劉徹將那報告丟進火盆裡,卻沒有打算就此結束這個事情。

他對羣臣道:“今天正好有空,朕就跟諸卿,好好的談一下近年以來用兵外夷的得失!”

有人說劉徹窮兵黷武?

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指責!

若放任這種言論,指不定將來,會被人曲解成什麼模樣!

畢竟,歷史,永遠都只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loli。

今天劉徹可以按照他的需要,打扮和裝扮這個小loli,將來,未嘗不會有翻案風或者別的什麼歪風颳起來。

爲了防止自己最終落得一個朱棣或者圖朝太祖的下場,劉徹覺得還是把話敞開了說清楚比較好雖然這個可能性幾乎爲零。

當然了,任何統治者的行爲,都絕不是無的放矢,或者說興趣來了,我就要這麼幹。

實際上,劉徹還有更深層的目的借這個機會,將未來的戰略和國策,告訴羣臣,免得有些人智商不足,喜歡作死。

畢竟,劉徹自己即位至今,殺的人太多了,打落的王冠和列侯爵位也太多了。

他這六年乾死的諸侯王宗室權貴和列侯勳臣,都快要超過他的祖父和父親三十年的總和了!

這既是因爲列侯貴族們,實在是有些跳,也是因爲他要樹立權威,殺雞駭猴。

但殺到今天,劉徹知道,是時候,稍稍收斂一下了。

因爲,大臣們,肯定不願意看到一個一言不合就殺殺殺的君王。

那太沒有安全感了。

沒有安全感的話,會促使某些人鋌而走險。

從而牽連出更大的案子和動盪。

實際上,治國在大政策和大方向上,還是要遵循黃老派的原則:剛柔並濟,纔是王道!

一味的殺殺殺,很多時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的。

當然,不殺人的話,就更沒辦法解決問題。

還是那句話,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嘛!

所以,該殺的時候,劉徹從不手軟!

但該軟的時候,也要軟下來。

太剛了的話,容易扯到蛋!

劉徹拍拍手掌,尚書令汲黯立刻就帶着數十位侍中和尚書,擡着好幾個大箱子,來到殿中。

這些箱子裡,裝着的都是賬薄和報告。

它們全部來自於丞相府、少府以及大農衙門的統計。

全部都是這六年來漢室地方經濟和民生的詳細數字。

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假馬和假畜政策實施後的詳細經過和帶來的民生變化。

這些數字,是最直觀也是最能清晰表明如今漢室社會經濟,尤其是農業社會經濟情況的第一手資料,也是劉徹一直以來做出判斷和決策的首先參考數據。

這些年來,他幾乎每一個月,就要聽取一次相關簡報。

每季度,要召集整個蘭臺,討論這個問題。

因爲,他很清楚,一切戰略和計劃,都必須立足於國力。

шωш• ttкan• C ○

而漢室國力,現在依舊主要來自農業。(。)

第568節 災難!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581節 爲難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874節 未來第55節 燕飲(上)第1158節 合縱(4)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581節 籌備(1)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382節 殖民(2)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754節 遠航(3)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295節 人蔘!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581節 籌備(1)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36節 抉擇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143節 團結(2)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361節 微服(4)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314節 震動第61節 微服(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897節 租船(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946節 整頓(1)第1277節 戰前(1)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020節 秦直道!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1583節 戰前(1)第880節 設計(1)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543節 酷吏(3)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122節 影響(2)第1277節 戰前(1)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401節 法統(1)第728節 佈置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1211節 新法家(4)第752節 遠航(1)第1475節 見聞(1)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563節 貪婪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853節 影響(3)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336節 江都攻略(2)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408節 裁決(2)第325節 易手第1307節 嬰兒潮第1326節 怎麼辦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00節 網第457節 契機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643節 木偶
第568節 災難!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581節 爲難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874節 未來第55節 燕飲(上)第1158節 合縱(4)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581節 籌備(1)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382節 殖民(2)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754節 遠航(3)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295節 人蔘!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581節 籌備(1)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36節 抉擇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143節 團結(2)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361節 微服(4)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314節 震動第61節 微服(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897節 租船(1)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946節 整頓(1)第1277節 戰前(1)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020節 秦直道!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1583節 戰前(1)第880節 設計(1)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166節 周陽由的狠辣第543節 酷吏(3)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122節 影響(2)第1277節 戰前(1)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401節 法統(1)第728節 佈置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1211節 新法家(4)第752節 遠航(1)第1475節 見聞(1)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563節 貪婪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853節 影響(3)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336節 江都攻略(2)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408節 裁決(2)第325節 易手第1307節 嬰兒潮第1326節 怎麼辦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00節 網第457節 契機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643節 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