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節 分蛋糕

酒宴漸漸進入高、潮。

文武百官,都舉着酒樽,向劉徹恭賀。

“陛下萬福!”無數人舉杯敬觴。

劉徹看着這些臣子,手指微微的彈着桌面,在他看來,在河陰之戰後,漢家收復河套,重建秦長城的全部體系,同時將防線推到陰山,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河套平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

無論是畜牧還是農耕,當地的潛力都非常大。

更何況,當地的林業資源和礦產資源,都非常富饒。

於是,怎麼開發當地,就成爲了劉徹心裡面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所謂以史爲鑑,可知興衰。

歷史上,武帝舉全國之力,開發河套,屯田朔方,可謂是費勁了心思和心血。

當然,效果也是驚人的。

河套從此爲中國所有,直至東晉,子孫不肖,才失去了當地。

但,帶來的問題也是觸目驚心的。

不提過度開發,導致當地水土流失嚴重,植被被破壞,造成風沙肆虐,沙漠蔓延的惡果。

單單就是因爲朔方屯田投資巨大,卻見效緩慢,使得漢室經濟背上重擔,就讓劉徹不得不考慮武帝之策的優劣。

畢竟,世人大都沒有什麼爲了百年之計,吃苦忍耐的覺悟。

對多數芸芸衆生而言,皇帝開發遠方,導致我們要加稅?

皇帝你他媽在搞什麼飛機?

秦始皇修萬里長城,書同文,車同軌,大興基建,造福子孫後代,遺澤讓後世享受兩千年,但秦帝國二世而亡。

隋煬帝舉全國之力,修大運河,伐高句麗,也都是造福子孫,着眼千年的大策。

大運河之利,就不必多說,後世蘇杭能成爲人間天堂,就是仰仗大運河的便利。

而高句麗,則是爲諸夏剪除了一個威脅自己的敵人。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李唐王朝繼起繼續攻伐高句麗就是證明!

但他們都跪了!

獨獨那些只考慮眼前蠅頭小利的傢伙,卻公侯萬代,享國十餘世。

譬如宋太祖、宋太宗,爲了自家江山的穩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崇文抑武,極力打壓武人和尚武精神,甚至出現了在前線爲國廝殺的英雄,不及在家讀書的紈絝子萬分之一的謬論。

以至於以兩宋之富庶和經濟的發達,竟然被北方異族吊着打。

開創了中國大一統王朝最大的恥辱!

在宋之前,還從未有過任何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被北方遊牧民從頭吊打至尾。

甚至,即使是諸夏自身四分五裂的時候,都曾經有藩鎮,以一州之地,追亡逐北,吊打草原。

但宋卻是狹諸夏舉國之力,不僅僅要跪契丹,特麼連西夏也要跪!

真正是丟光了諸夏的臉面!

但,趙家的江山,卻是穩如泰山。

以至於延綿數百年,直到蒙元出世,才被滅亡。

也不得不說,這特麼真是個笑話!

但事實就是如此。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是如此!

自然,劉徹也是不敢逆這歷史大勢,更不敢得罪天下人。

不過好在,身爲穿越者,劉徹倒是明白,爲何秦隋二世而亡,而趙宋卻能享國數百年的緣故。

這是因爲利益啊。

對中國人來說,有好處的事情,拼了命也會去做。

倘若沒有好處的事情,自然是誰傻誰做。

就如同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真真是諸夏的地理大發現。

龐大的艦隊,越過萬里海疆,直抵非洲好望角,甚至有傳言,鄭和艦隊曾經抵達美洲。

即使只是好望角,這個發現也足夠驚人了!

因爲,他證明了這個世界很大。

但是,明朝是怎麼做的?

朱棣爲了擺闊,拿着大批的資源,跟外域之國,做起了平等貿易。

甚至,有國家進貢一點微不足道的東西,就能從明朝哪裡換走幾乎是數十倍乃至於百倍的財富!

這樣的行爲,固然是讓西洋諸國都是歡天喜地的來到北京,恭問陛下聖安。

但是呢,這樣的行爲,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民族來說,簡直就是病!

拿着自己的資源,去養外人。

通俗點來說,就是外忍內殘。

這就跟後世的男人,拿着老婆的錢去養小蜜一樣,一旦被老婆知道,肯定是天崩地裂。

所以,明朝文官一把大火,將鄭和艦隊燒的乾乾淨淨,連片紙都不曾留下。

這是因爲那些文官****嗎?

或許吧!

但是,假如鄭和艦隊下西洋,帶去的不是問候和饋贈,而是殺戮和征服。

出海的艦隊,每年都運載數之不盡的黃金白銀,迴歸母港。

舉國上下,都因爲鄭和艦隊的存在,而受益匪淺。

誰敢燒?誰又能燒?

怕是就是動一下舢板,都會被人吊起來打!

趙普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但在劉徹看來,治大國,其實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利益分配。

就像此次打下河套。

正常的想法,如同武帝那樣,當然是設立郡縣,實行國家開發。

但問題是——國家開發,就要將壓力和負擔轉嫁給天下人。

而且,在這個其中,官僚們上下其手,輕輕鬆鬆就將負擔加重幾倍甚至十幾倍。

如此一來,自然是民不聊生。

老百姓的生活都被影響了,那誰還****一樣的去支持皇帝開疆拓土呢?

因爲,皇帝打下的土地越多,自己的負擔就越重。

聰明人自然會知道怎麼選擇。

而劉徹想要改變這個死循環。

公家的東西,自然不會有人珍惜,但自家的東西,卻一定會拼死愛惜!

屯墾團的制度,是時候,再次擴張了。

與之並舉的,當然還有加恩封國。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了。

所以,這加恩封國的政策,就得改一改了。

想到這裡,劉徹就站起身來,舉着酒樽,笑眯眯的看向羣臣,說道:“賴社稷之靈,祖宗庇護,將士用力,再獲馬邑之勝!今朕與諸君,共聚一堂,爲前線將士之勝而歡慶!”

微微頓了頓,劉徹向前一步,接着道:“朕自受命於先帝,獲保宗廟,六年以來,夙興夜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朕之不德,而羞先帝遺德!今賴天之福,社稷之靈,祖宗庇佑,將士用力,遂有馬邑、河陰之勝!”

“然朕不敏,常畏過行……”劉徹拖長了聲調,話鋒一轉,略帶憂傷的道:“詩云:憂心慘慘,念國之爲虐,當此勝利之日,朕卻憐憫馬邑、河陰之戰中,爲國捐軀將士遺孤!”

“忠臣義士,國之棟樑也,若忠臣義士遺孤尚且不能安生,忠臣義士之父母兄弟昆仲姊妹不能安度餘生,朕有面目見天下人?毋爲也!”

“尚書錄詔!”劉徹看向汲黯。

後者立刻跪到劉徹面前,馬上有人將筆墨紙硯,端到他面前。

然後汲黯恭身拜道:“臣黯恭聽聖命!”

“朕聞之,自古聖王用政賞功罰罪也!今朕憫天下忠臣義士子弟遺孤或匱於衣食,或困於財務,以至老父不能安享晚年,幼童不能進學向上,兄弟昆仲姊妹,困於財帛,而不得不委身爲奴!此朕之過也!其詔:以河間地八百里爲天下忠臣義士遺孤親屬之食邑!所劃地域,歷年產出之財稅,皆入少府,爲天下忠臣義士遺孤父母進學、養老、安生之費!命少府卿、大農卿並主爵都尉,主責此事!如有不逮,則以內庫錢出之!”

這個命令一下,羣臣都是目瞪口呆,唯有汲黯在奮筆疾書。

無數人都爲劉徹的這個大手筆而震驚。

直接劃出一個方圓八百里的龐大地域爲陣亡將士遺孤和父母的食邑之地?

這可是亙古未有之事!

有了這麼一個保障,今後戰死軍人的子孫後代和父母,都可以由國家負責贍養了!

當然,劉徹以前就一直在做這個事情,大家也都有耳聞,甚至目睹,所以這不奇怪。

大家也就只當當今天子又開始敗家了。

但這與大家何干?

劉家皇帝要敗家,誰還敢攔着?

但他們哪裡知道,跟在這道命令後面的會是一個巨大的,連貫的政策。

更是一次戰爭紅利分配的開始。

而怎麼分配戰爭紅利最合適?

當然是貴族和庶民,都要分配。

其中,國家吃肉,貴族喝湯而百姓能有骨頭啃。

這種次序和分配方法非常重要,非常關鍵!

很多王朝,都是因爲分配不均,主次失衡,而導致滅亡的。

劉徹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他接着道:“又詔:宗正及大鴻臚,請令諸曹,既以出塞各軍之列侯、封君爲基準,爲朕備以加恩再封之事!”

這句簡單的命令,立刻就激起了千層浪!

加恩封國!!!

時隔四年,再次出現!!

許多列侯目瞪口呆,無數人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吾早該想到,早該想到了!”許多列侯哭喪着一張臉。

當年,漢室全取朝鮮之地,再拓懷化之土,當今天子既以安東、懷化之地,加恩列侯。

每一家都得到一塊等同於自己食邑戶數規模的新封國土地。

許多人在那次分配中賺的盤滿鉢滿。

即使是運氣不好的傢伙,沒有賺到什麼財富的,也至少多了一個可以傳給子孫的財產。

而那只是安東而已。

地處東夷之地,苦寒難耐。

多數列侯都不願意去,只打發了自己家族的庶子前往。

而這河間地,可不是安東那個一年四季都冷的人死的苦寒之地!

別人不知道,列侯們還不清楚嗎?

河間地,在秦代被秦人稱爲‘新秦中’,其地富饒,其土肥沃,其氣候溫暖,其地方廣闊,其山川險峻,其河流密佈。

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寶地!

甚至,只要稍加開發和利用,就足以比之中國三河!

但,這樣一個好地方,寶地,卻要跟自己說拜拜了。

無數人真是心如刀絞。

原本,很多人都是無所謂的。

甚至有人覺得,堂堂列侯,居然穿着甲冑,跟着大軍出征,真是自討苦吃!

留在長安,花天酒地,豈非更妙?

但現在,大家都是痛心疾首啊!

一些人更是跟死了爹媽一樣,耷拉着一張臉。

但有人失意,也有人高興不已。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人出征的傢伙,跟過年一樣,喜氣洋洋,紛紛跪下來,三呼萬歲。

那河間地,可不僅僅能夠耕作啊,更是一個天然的牧場!

而牧養牲畜,轉賣中國,可謂是暴利!

但卻殊不知,其實劉徹已經準備將最大的那塊蛋糕,自己吃下去。

看了一眼,已經進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列侯勳貴們,劉徹冷笑了一聲。

等這次戰爭打完,漢家的列侯集團,就要洗牌了。

對於某些傢伙,劉徹已經是忍無可忍了。

撈好處的時候,爭着搶着,等到需要他貢獻的時候,就跑了個沒影。

這種臣子,這種貴族,劉徹不需要!(。)

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093節 天單于(1)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803節 出關第396節 尚武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595節 戰起(2)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709節 思慮第1592節 統治(2)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541節 酷吏(1)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775節 承諾(2)第358節 微服(1)第1169節 藝術(3)第624節 隔閡第839節 突圍第536節 洗腦(1)第1198節 老將第977節 老朋友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22節 過繼(3)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1066節 屠殺(完)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864節 回扣第824節 影響第1296節 帝國的毀滅(5)第103節 政治第169節 祥瑞(2)第561節 左勾拳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1473節 衆智(1)第1530節 刷經驗(2)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853節 影響(3)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207節 撕逼!(3)第607節 定策(1)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358節 自作孽第675節 神蹟第1197節 入場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00節 網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263節 上谷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116節 培育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521節 條件(2)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141節 選擇第27節 定策第147節 陽弋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363節 劇變(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1580節 情報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455節 坑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023節 替死鬼(2)第658節 南巡(3)第699節 目的(1)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868節 鮮卑歸附(1)
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093節 天單于(1)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803節 出關第396節 尚武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595節 戰起(2)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709節 思慮第1592節 統治(2)第1551節 矛盾的陳嬌第541節 酷吏(1)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775節 承諾(2)第358節 微服(1)第1169節 藝術(3)第624節 隔閡第839節 突圍第536節 洗腦(1)第1198節 老將第977節 老朋友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22節 過繼(3)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1066節 屠殺(完)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864節 回扣第824節 影響第1296節 帝國的毀滅(5)第103節 政治第169節 祥瑞(2)第561節 左勾拳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1473節 衆智(1)第1530節 刷經驗(2)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853節 影響(3)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207節 撕逼!(3)第607節 定策(1)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358節 自作孽第675節 神蹟第1197節 入場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00節 網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263節 上谷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1116節 培育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521節 條件(2)第626節 溫言在口(1)第1141節 選擇第27節 定策第147節 陽弋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363節 劇變(1)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1580節 情報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455節 坑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023節 替死鬼(2)第658節 南巡(3)第699節 目的(1)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868節 鮮卑歸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