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

元德三年春正月初一。

這一天,平明剛過,未央宮北闕的城樓下就已經熱鬧非凡。

來自長安三公九卿衙門及各位特進元老,在京宗室貴戚與列侯勳臣,濟濟一堂,依照地位尊卑次序,排好隊形,等待着宮門開啓。

而整個長安,無數人昨夜徹夜難眠,爲今日的朝議而輾轉反覆。

今天,是傳統的朔望朝。

但在過去六十年,從未有過任何一次朔望朝,比今次朔望朝,更加牽動天下輿論的關心。

此刻,不單單是長安。

在雒陽,在臨淄,在邯鄲,在南陽,在成都,不知道多少人,多少眼睛,多少勢力,都在看着,在關注着這場註定了將要決定漢室未來經濟政策走向的朔望朝朝會的最終結論。

更何況,本次朔望朝,還將決定馬上就要開學的武苑、甘棠、太學等諸多國家級中央教育機構的相關制度及政策方針。

可謂是漢興以來所未有的空前重要朝會。

甚至,誇張一點來說,這次朔望朝,可能將決定未來漢室的國本、國策。

“丞相,陛下欲興主爵都尉以治商賈,加車船礦山之稅,丞相是個什麼意見?”有列侯悄悄的湊到周亞夫面前,不懷好意的打探消息和口風。

天子要加商稅,這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早在去年朝野就已經放風了,還多次傳出要讓關中各縣的平賈擅權也參與朔望朝,朝野羣賢,共議徵稅額度,只是因爲某些原因,一直拖到今天。

列侯們對這個事情,非常關心。

但他們關心的重點,卻不是車船礦稅的加徵,而是,平賈擅權的權柄可能得到的加強程度。

在過去,平賈制度已然在市集和商場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列侯勳臣們依仗權勢和地位,橫行霸道,強買強賣的風潮。

若平賈擅權的地位和權柄再次加強,並且得到天子背書。

那麼……

很多列侯都已經決定,動用一定的資源,在自己封國附近,扶持和控制幾個平賈擅權給自己謀福利。

甚至,嫁幾個女兒出去,拉攏拉攏這些可能要貴幸的階級。

周亞夫聞言,笑了笑,沒有答話。

車船礦稅的加徵,如今在最高層,已經是形成了共識,並且得到了軍隊一致支持。

天子說的很有道理。

不去加徵那些家產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數萬萬的豪商的稅,難道去加田稅?

對列侯們的那點小心思,身爲列侯階級中的一員的周亞夫,哪裡能不清楚?

隨着今上開始放風,要加強平賈擅權的權力和地位,朝野勳貴們,就已經開始提前行動了。

對真正有權有勢的人,想要操控某個地方的市集平賈人選,真是不要太簡單了。

過去,大家沒去做,只是因爲這樣沒有什麼利益。

平賈們,無非就是個跟官府打交道,商定官價,同時維持市場秩序的人選。

但現在就不同了。

平賈們極有可能進入權力金字塔,成爲統治階級的一員。

這樣一來,就算是隻豬都知道要抓住這個未來的新興力量階級了。

權力,你不去掌握,你的政敵就會去掌握。

很顯然,身爲丞相,周亞夫已經決意,要掌握和控制住平賈們了。

自然,周亞夫就不會跟其他人去分享這個事情。

倒是其他列侯想的更遠一些。

“丞相,僕等聽說,曲周、弓高兩位有可能出任武苑山長,不知道,丞相覺得,這兩位,誰的機會更大一些?”又有人悄悄的問着。

對列侯們來說,他們在這次朔望朝上,真正關心的核心利益,可能就是馬上要開學的武苑了。

自三皇五帝以來,中國第一次出現了以中央政府組織和牽頭成立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武將培訓機構。

武苑的成立和運行,自它的名字出現在這個世界上起,就牢牢的吸引走了所有列侯的注意力。

畢竟,從漢室成立以來,武將,尤其是高階武將,就一直爲列侯集團牢牢掌握。

數十年來,也就出了李廣、郅都這樣的異類。

其他所有兩千石以上的軍官,誰不是跟列侯集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如今,武苑成立,卻可能打破這個格局。

歷來,一箇舊格局打破,必然有人利益受損,有人被淘汰,但也會有幸運兒,乘風逐浪,順勢而起,成爲時代弄潮兒。

聰明的列侯,自然清楚,應該怎樣在這場變局中穩固自己的利益,同時爭取更大的權益。

“某以爲,曲周候勝算更大一些……”這次周亞夫有了回答:“不過,具體如何,還是要看聖裁!”

其實,周亞夫更想自己去做這個武苑山長。

這可是個真正能福澤子孫萬代的職位啊!

一任山長,教育數百甚至數千的武將。

這些人,在理論上來說,都是山長的徒子徒孫。

未來自武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起碼要念些香火情吧?

這樣,就等於給周氏打下了數代不衰的基礎!

可惜,作爲丞相,周亞夫沒戲,除非他願意請辭丞相,然後去跟儷寄還有韓頹當去爭這個位置。

只是,這樣做的話,吃相太難看,會被人罵的。

而在另外一側。

士大夫們則圍攏在大農直不疑跟御史大夫晁錯身周,激烈的討論着太學跟甘棠的事情。

甘棠之事沒有什麼好說的,天子去年已經拍板。

但太學的問題上,就大有文章可造了。

跟列侯們一樣,士大夫們當然也想競爭一下太學的山長啊祭酒什麼的職位。

反倒是他們對主爵都尉衙門跟加徵商稅的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關心。

其實,也不是他們不想關心。

實在是,他們沒有力量也沒有辦法去阻撓這個政策的推行。

今上的威權和權柄,在現在,幾乎已經超越了太宗皇帝,跟太祖皇帝平行了。

太祖當年在雍縣能指着四位天帝,硬生生的立下黑帝法統。

如今今上要強行徵收商稅,設立主爵都尉衙門,誰敢攔?誰攔得了?

沒看到,就連關中的商賈和豪強們都認命了嗎?

關中第一大豪門田氏,甚至都已經放話了——爲漢子民,納稅出役,天經地義。

言下之意就是,陛下啊,刀子別砍太狠了,輕一點,俺也認了。

也是沒辦法啊!

誰敢跟手裡拿着槍桿子,還得到了上蒼背書,確認了君權天授,身爲在世神明的天子掰腕子?

天下民心士氣和軍心,都在天子這裡。

天子一個人就可以單挑全世界了。

面對這樣的一個天子,無論是商賈、豪強還是士大夫勳貴列侯,都已經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天子想怎樣就怎樣吧。

更何況,過去的經驗,似乎告訴了商賈地主豪強和士大夫列侯階級。

今上雖然有時候胡鬧了一些。

但似乎,胡鬧過後,大家的利益並未受損啊。

譬如鹽鐵官營吧。

沒實施前,商賈豪強哭天搶地,大喊‘與民爭利’‘此秦法也’。

現在呢?

腦袋都磕到地上,只求大農跟少府在買自己的鹽鐵器皿時,稍微鬆一下標準。

從上到下,都賺的盤滿鉢滿。

現在,在關中,只要能找到工人,拉個架子,開個作坊,幾乎就是穩賺不賠的!()

第654節 梟雄第133節 志向第369節 無題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463節 裁決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775節 承諾(2)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055節 糾纏(1)第1407節 裁決(1)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381節 殖民(1)第1592節 統治(2)第358節 微服(1)第757節 抵達(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735節 心軟第1036節 出塞(1)第1413節 相親(1)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五百五十一節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8節 家宴(下)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33節 志向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506節 遊說(1)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567節 風暴(3)第1072節 血戰(3)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030節 日蝕第824節 影響第1398節 失望第195節 人選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327節 選秀(2)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699節 目的(1)第175節 神器!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307節 神器(2)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516節 緣由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334節 戰場第1514節 戰略(2)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341節 接觸戰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224節 你行的!第1585節 戰前(2)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334節 滅亡(2)第510節 綠茶婊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309節 交易(1)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381節 殖民(1)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692節 制度(1)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566節 風暴(2)第756節 命名第568節 災難!第542節 酷吏(2)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
第654節 梟雄第133節 志向第369節 無題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463節 裁決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775節 承諾(2)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055節 糾纏(1)第1407節 裁決(1)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381節 殖民(1)第1592節 統治(2)第358節 微服(1)第757節 抵達(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735節 心軟第1036節 出塞(1)第1413節 相親(1)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五百五十一節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8節 家宴(下)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33節 志向第338節 天子的安排第1506節 遊說(1)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567節 風暴(3)第1072節 血戰(3)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030節 日蝕第824節 影響第1398節 失望第195節 人選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327節 選秀(2)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699節 目的(1)第175節 神器!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307節 神器(2)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1516節 緣由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334節 戰場第1514節 戰略(2)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341節 接觸戰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224節 你行的!第1585節 戰前(2)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334節 滅亡(2)第510節 綠茶婊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309節 交易(1)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381節 殖民(1)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692節 制度(1)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566節 風暴(2)第756節 命名第568節 災難!第542節 酷吏(2)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