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

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

對於暹羅的使者,蘇澤的態度並不是非常熱情。

內閣中,內閣諸大臣正在聽着沈一貫介紹東南亞的情況。

在東南興起的諸多事務中,被大都督命名爲“外交”的這件事,越發的被東南官府的上層看重。

可是各項工作中,唯獨外交這個東西最難大規模培養人才。

原因也是很簡單,歷史上名臣將相無數,但是外交家也就那麼寥寥幾個。

從張騫到蘇武,傅介子和班超,往後能夠算得上外交家的大臣實在是太少了。

甚至對海外事務有所瞭解的官員都不多。

前明的鄭和下西洋,原本建立了一套朝貢體系,但是後面的明廷已經無力維持這種朝貢體系,甚至因爲倭國爭貢而引起了幾十年的倭亂。

東南的外交工作可以說是從零開始,而沈一貫就是這個體系的建立者。

如今中亞有興盛之勢的莫臥兒帝國,統治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後代,無論是突厥人還是蒙古人,都是中原絞肉場競爭失敗的流放者。

“吸納這些泰族的,就是高棉帝國。”

莫臥兒帝國的軍事制度猛安謀剋制度,也是從中原的宋朝時期的金國契丹人創立,又被突厥人學去傳到了中亞,成爲了莫臥兒帝國的基本軍事制度。

“其實暹羅人最早也是從我們中原被擠出去的西南夷,他們自稱爲泰族,其實就是如今我們西南地區也存在的傣族。”

衆人都是飽讀詩書的人,用耶律大石的西遼來舉例子,衆人立刻就明白了,原來這些暹羅人是在中原這個養蠱場競爭的失敗者啊!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比如安南就是這樣的,明明國土不算大,而且內部還經常分裂,但是經常鎮壓着東南亞喘不動氣來。

“無論是泰族還是傣人,他們因爲中原的漢文明強盛,被擠壓到了東南亞地區,如果打一個比喻的話,這些泰族就像是宋代的時候,被驅趕到中亞的契丹人。”

“暹羅是一個非常識時務的國家。”

“歷史上的高棉非常的強盛,泰族學習高棉的制度,又保證了自己作爲‘野蠻人’的戰鬥,在高棉逐漸腐化墮落後,泰族就吸納了一些高棉帝國的遺產,建立了如今的暹羅。”

“當年金國強盛的時候,滅到了遼國,剩餘的契丹人進入中亞,很快這些強壯的契丹人帶來了逐鹿中原時候學會的文化,他們本身又很具有戰鬥力,於是被中亞地區的君主們所僱傭,成爲附屬小國。”

“但是這些契丹人很快就反過來吞併了那些吸納他們的西域小國,耶律大石建立了西遼,統治了中亞很長一段時間。”

沈一貫面對一衆大佬,不慌不忙的說道:

“諸位大人,你們問暹羅人和緬國人的性格爲何如此不同,那就要說一說暹羅人的由來了。”

而且大都督還有意向,要讓所有年輕官員中有能力的都派到外國去鍛鍊一下,很明顯這是將外交工作當做升級高級官員的必要鍛鍊過程了。

沈一貫又說道:

“在高棉強盛的時候,他們給高棉提供士兵和糧食,換取高棉的庇護。”

所以衆大臣沒有人輕視沈一貫這個年輕的行人司主司,因爲大都督對沈一貫的評獎是儲相之才,也就是能夠升任未來宰相的人才。

“西邊的天竺一旦強盛,他們也會立刻前去朝貢,請求這些天竺王公賜婚。”

“甚至他們對死對頭緬國也低過頭,做過稱臣納貢的事情,對安南也是同樣如此。”

“當年前明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暹羅也是最早臣服朝貢的國家之一。” “屬下看來,這應該是泰族民族性的問題,泰族善於在夾縫中生存,懂得如何對待強國。”

這時候申時行皺眉說道:

“暹羅如此的靈活,和暹羅相鄰的緬國爲什麼這麼好戰?”

衆人看向沈一貫,《民族決定論》,這是沈一貫近日來總結自己在外的經驗,寫出了一本描繪各國各族民族性格的書。

顯然申時行是讀過這本書,所以才向沈一貫發問的。

東南亞四個主要國家,安南已經成爲東南外省,高棉率先臣服,甚至連自己未來國主的冊立權力都讓給了東南。

暹羅也第一時間派出使者,態度非常恭順。

唯獨緬國。

先是收留在西南作亂的麓川政權餘孽,還不斷在西南地區煽風點火。

緬國人還挑釁安南,趁着安南內亂侵佔了安南不少領土。

對高棉也是非常的逼迫,擄走了高棉王室的男丁,想要冊立高棉國主來控制高棉。

和暹羅人也是不對付,兩國經常爆發戰爭。

緬國就是經常四面開戰,內部也是爭鬥不休,緬族和內部其他民族經常互相仇殺,可以說是好戰到了極點。

衆人都微微點頭,如果用民族決定論,怎麼解釋相鄰的暹羅和緬國,在對外政策如此巨大的差異?

沈一貫不慌不忙的說道:

“正是因爲民族決定論,所以兩國才如此不同。”

“之前說了,暹羅人是從西南遷出去的泰族,緬國也同樣是中原競爭的淘汰者,但是他們是從藏地南遷的緬人。”

“暹羅和緬國相近,但是他們的語言和文字完全不同,文化上差異也極大。”

“實際上,暹羅人和緬國境內的撣人才是同族,他們其實都是泰族人。”

“緬國的語言更接近於漢藏語言,和暹羅人是不同的語系。”

“文化上,泰人在東南亞分佈更廣,他們積極吸收高棉文化,也和高棉文化融合,東南亞說暹羅語的民族很多。”

“緬國則死守自己的語言,不願意吸收融合,所以總是用征服者的態度來對待周圍的國家,從不吸納別人的文明。”

“結果就是緬國周圍都是敵人,必須要窮兵黷武緬族才能興盛,國內主體民族又自卑又自傲,經常懷疑內部其他民族要造反,連當年合作的撣族都要屠殺。”

“而暹羅則是身段靈活,對於強國不吝嗇投降,也很少因爲利益之外的原因,和其他國家開戰。”

徐渭連連點頭,他問道:

“說了這麼多,沈行人建議如何對待暹羅使者?”

(本章完)

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31章 當家難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017章 衛學第646章 蘭州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06章 紅陽教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009章 寒菜粥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24章 徐渭第666章 棄遼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623章 教亂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25章 分產令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012章 煙薯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617章 打老虎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027章 鴛鴦陣
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31章 當家難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017章 衛學第646章 蘭州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06章 紅陽教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009章 寒菜粥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24章 徐渭第666章 棄遼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623章 教亂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25章 分產令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012章 煙薯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617章 打老虎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027章 鴛鴦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