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

bookmark

追趕而來的黃臺吉聽說了韋家傑只是陣斬一名千夫長,其餘騎兵就不敢追擊了,勃然大怒。

這些騎兵並不是土默特部的本部精銳,而是草原上其他部落來板升城應徵的軍隊。

黃臺吉本來就看不起這些雜牌軍,於是下令以畏戰的罪名,從這些騎兵中十人抽一人斬殺。

緊接着,黃臺吉帶領本部的土默特騎兵追擊這些漢人難民。

韋家傑再勇猛,面對帶甲的土默特精銳騎兵,也只能掩護漢民逃跑。

一路上且戰且退,雖然韋家傑帶領白蓮教的教兵努力掩護,但是這些拖家攜口的百姓實在走的太慢了,越來越多的百姓落下,被黃臺吉的騎兵衝散,砍殺,四散逃跑。

黃臺吉又下令不要去追擊這些分散的漢人百姓,繼續咬着韋家傑的白蓮教護教軍追殺。

他知道只要將韋家傑的這支漢人武裝給剿滅了,所有的漢人百姓都會變得和牛羊一樣,任由騎兵隨意驅趕。

韋家傑也是頑強,雙方掩殺一夜,等到第二天的時候,白蓮教的護教軍也剩下不到百人,他們聚集在黃河邊的小森林中,幾乎人人帶傷。

韋家傑的身上也有不少傷口,他手持長槍說道:“今日過後,大家都要去見彌陀了,死則死矣,能多殺一條蒙狗去死也是好的!”

韋家傑環視一圈說道:“諸位道友兄弟,當年入教之日,我教起誓同生共死,今日死期已至,韋某先去了!”

說完這些,韋家傑單人從樹林中殺出,衝向黃臺吉帶領的土默特騎兵。

剩餘的白蓮教衆猶豫了一下,看到韋家傑衝出去,他們也不再猶豫,也帶着武器跟着殺出。

黃臺吉騎在馬上,輕蔑的看着這些衝上來送死的白蓮教徒,揮舞馬鞭道:“不要用弓,踩死他們!”

騎兵們開始蓄勢衝鋒,就在這個時候,天邊出現了一個黑點。

緊接着,又是一面旗幟,當這面旗幟出現的時候,黃臺吉也眯起了眼睛。

手下騎兵騷動起來,一名曾經在討伐五原城之戰中逃回來的老兵慌張的說道:

“是五原城主的旗幟!”

更大的騷亂在騎兵中蔓延。

高亢的歌聲從遠方傳來,黃臺吉只聽出來是漢人歌謠,可是在韋家傑這些漢人耳中,這首歌卻是銘刻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的軍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千百年前的秦軍軍歌響起,緊接着就是黑茫茫的騎兵從山坡上衝鋒而下!

黃臺吉慌亂的控制住了戰馬,連忙問左右:“五原城主的軍隊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一名曾經參加過之前戰爭的騎兵,想起了擲彈兵的恐怖,嚇得全身哆嗦。

另外一名親兵則說道:“偉大的臺吉,我們應該立刻返回板升,通知大汗五原城主的軍隊出現在板升城附近!”

黃臺吉不想撤走,但是他再怎麼狂妄也不敢小瞧五原城的騎兵,他弟弟上次出征至今還生死未知,那些逃回來的騎兵都講述了五原擲彈騎兵的可怕。

戰場沒有猶豫的時間,黃臺吉咬牙說道:“走!”

隨着蒙古騎兵的撤走,韋家傑癱軟在地上。

只看到一箇中年男人騎着馬走到他身邊,紅獵獵的五原城旗幟在他身邊飄舞着,韋家傑再次打量這些五原騎兵,看到的卻是很多騎着馬的商人。

陸二命令手下收治這些傷兵,他看着黃臺吉遠去的方向,也暗暗鬆了一口氣。

陸二原本只是帶兵護送商隊前往大同邊貿的,他總共就帶出來了三百人不到的五原騎兵。

聽到了漢人逃亡的消息後,陸二冒險打出五原城的旗幟,又讓商隊的人和附近逃亡的漢人百姓扮作騎兵,裝出人數衆多的樣子。

沒想到竟然真的嚇退了黃臺吉的土默特騎兵。

經過其他人指認,陸二對着韋家傑說道:

“我五原城禁止傳教。”

韋家傑低着頭說道:“不求傳教,只求殺蒙狗!”

陸二看着韋家傑說道:“回五原城吧,養好傷,有的是蒙人讓你殺!”

接下來幾天,陸二又在板升城附近虛張聲勢,夜間襲擊了幾個蒙古人部族,造成了五原城大軍在板升城附近出沒的假象。

這下子板升城中的蒙古人,更加不敢追擊逃亡的漢人。

黃臺吉帶兵返回板升,俺達汗卻沒有因爲這個兒子臨陣逃脫而責罰他,反而誇讚他的謹慎。

蒙古人的兵制就是散則爲牧民,聚則爲騎兵,俺達汗開始徵召他的騎兵,又派出其他部族應徵來的軍隊,去攔截逃跑的漢人,並且刺探五原城主力的位置。

這麼一來,那些其他部族的士兵更加怨恨。

自己被白蓮教軍襲擊停下了追擊,就被黃臺吉十抽一殺了,現在黃臺吉看到五原城的軍隊直接逃跑竟然沒得到任何懲罰!

如今五原城的大軍就在板升附近,你們土默特部的人在城內,卻讓別的部族人出去送死。

這些其他部族的騎兵更加離心離德,對於追擊攔截漢民也不再出力,每天回來都報告各種胡編的消息。

就這樣俺達汗在板升城中聽了近半個月的假消息,五原城主“化身千萬”,一會兒在板升東部出現,一會兒又在板升城的北部殺出。

五原城的軍隊數量也千變萬化,一會兒報告是幾千騎兵,一會兒又是十萬大軍。

等到俺達汗召集了本部騎兵之後,板升城外哪裡有什麼五原城大軍的蹤跡,而板升城附近的漢人都已經逃亡的差不多了。

而草原上根本沒有大軍行過的蹤跡,俺達汗終於明白自己被耍了。

俺達汗只能再次返回板升城內,他下令將所有漢人的田地全部收回,又將幾個漢人掌印官的家產全部查抄。

緊接着俺達汗又下令立刻開始建造佛寺,可是如今板升城內的漢人工匠都已經逃走了,俺達汗只能從下面的部族召集工匠和勞役。

這些部族自然非常不滿,可是俺達汗手裡的土默特騎兵又讓他們不敢反抗,只能乖乖的送上工匠和勞動力。

時間進入五月,《警世報》最新一期的頭版,刊登了一張包含了草原、西域、藏地、安南、朝鮮、倭國以及南洋的地圖。

原本這一期不過是對《海國圖志》上的亞洲地理的概述,算是介紹了一下中原地區和周邊地區的局勢。

原本只是地理科普的一期報紙,卻意外的引起了搶購的熱潮。整個東南地區的百姓,在掏錢購買了報紙之後,就開始用筆在報紙上塗色。

百姓們將東南已經佔領的地區都塗上顏色。

隨着攻佔江西全境,東南新軍入武昌,以及廣西平定瑤亂的消息傳到了南京,百姓再次將地圖上填滿。

看着整個東南地區連城一片,光是所佔土地面積,已經可以和明廷相抗衡了。

更不要說東南的南直隸、浙江等地區,原本是大明的財賦重地,經濟上的東南已經遠超過明廷了。

第五旅名義上的旅長是徐渭,不過正常的軍令都是通過陳璘這個副旅長下達的。

沿着大運河向北推進,陳璘一路上帶領第五旅平定土匪水盜,將旅部一直推到了徐州。

在恢復了漕運沿岸的秩序之後,徐渭又從南直隸巡撫衙門派出司法官,專門審理這些土匪水盜。

經過快速的審理,首惡全部都流放廣西,從犯則根據所犯罪行情節,分別判處一到三年的徭役,正好去修復大運河淮北段。

聽到這個消息,大部分土匪水盜竟然喜極而泣。

運河號稱“百萬漕工之所繫”,在整個運河中,漕工人數最多的就是淮北這一段了。

因爲黃河入淮,導致這一段大運河水位升高,在很多地方河道淤塞,根本無法正常通航。

這就需要大量的縴夫,有些斷絕的航道甚至還需要縴夫將船拉到沙子上,用陸地行舟的方法拉到下一個碼頭。

這些漕工沒有土地,就靠着漕運過日子。

當東南新軍攻佔南京,南北漕運斷絕,他們自然就活不下去了。

張居正撤退的時候,也故意在淮北留下了一些釘子,所以等到第五旅北上,就遇到了很多土匪水盜。

這裡面自然有想着乘亂而起的野心家,但是大部分也都是被裹挾的漕工和普通百姓。

他們跟着做土匪水盜,其實也吃不飽飯,還要受到土匪頭目的壓榨。

如今被判了徭役,但是他們以前在明廷的時候也天天在運河拉縴啊。

給明廷拉縴,雖然有些灰色收入,但是也僅僅能夠餓不死。

如今給東南服徭役,每天都能吃飽飯,每個月根據工作情況還配發“工分”,月底可以用這些“工分”兌換糧食帶回家。

這哪裡是服徭役啊!簡直就是蘇大都督在淮北賑災啊!

而這一次的淮北水利工程,胡宗憲親自從浙江結束了杭州海塘的工程,返回南直隸親自籌備。

誰也沒想到,胡宗憲在着手修了浙江的幾條河之後,似乎覺醒了內心的治水之魂,在水利上的水平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他親自前往南京大都督府,和蘇澤商討如何治理淮河的問題。

胡宗憲拜見蘇澤,蘇澤拉着他的手說道:“胡部堂爲浙江治水,讓錢塘江海潮倒灌的塘災成爲歷史,我已經命令浙江在錢塘江入海口的海堤命名爲胡公堤!並雕刻胡公碑,記錄胡部堂治錢塘江的功績!”

胡宗憲聽到心頭一暖,能在杭州建造堤壩留名的都是什麼人?

蘇堤的蘇軾,白堤的白居易,這兩位可都是留名千古的人物!

現在他胡宗憲也能在錢塘江變立碑,那可是和平定倭亂一樣,能夠留名千古的功勞啊!

胡宗憲對着蘇澤說道:“胡某不敢專功,若不是大都督支持,胡某斷然不可能修成此堤的。”

蘇澤沒有繼續和胡宗憲客套,而是說道:“胡部堂這次來南京,是爲了重修淮北水利的事情吧?”

胡宗憲點點頭,這時候他才發現,蘇澤身後竟然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而且這個人他看着還有些眼熟。

蘇澤說道:“這位是前廣東巡案潘季馴,廣東易幟的時候立下功勞,後來返回老家湖州探親,就被我徵辟到了大都督,參贊水利。”

潘季馴也有些無奈的向胡宗憲點頭致意,他不過是回家探親,卻被蘇澤知道了,強行將他徵辟到大都督府做參贊。

雖然現在東南嚴格明確了官員選任的制度,不允許超品提拔,但是大都督府參贊依然是一個很關鍵的位置。

像是早期一些重要官員,比如徐渭等人,都是從這個參贊職位上走出去的。

現在能擔任大都督參贊,日後放出去肯定也都是好職位。

潘季馴本來在廣東推行“均平裡甲法”,但是蘇澤對於這套法並不感興趣,而是經常拉着潘季馴討論治水。

潘季馴只能硬着頭皮開始學習水利,卻沒想到自己還真是這塊料子。

而蘇澤也感慨,這能上史書的,果然都不是普通人物。

潘季馴從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水利知識,可是當他接觸水利之後,水平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一開始蘇澤靠着Lv10的水利技能,還能指導潘季馴。

但是潘季馴很快將古代治水的書籍看完,開始看蘇澤總結的治水經驗。

如今潘季馴在整體上,比不過蘇澤後世帶來的經驗,但是在相關治水的細節上,蘇澤已經完全無法指導潘季馴了。

所以在胡宗憲的治水方案送到大都督府之後,蘇澤立刻拉着潘季馴研究。

胡宗憲說道:“大都督,明廷的大運河江淮段已經幾十年沒有清淤疏通了,所以屬下打算趁南北漕運斷絕的時候,好好重修一下大運河。”

胡宗憲擔憂的看着蘇澤,他擔心蘇澤懷疑他是故意提出大工程,拖垮東南的民力。

一開始投降的時候,胡宗憲還有過這種想法,但是如今他已經徹底沒有這種想法了。

蘇澤沒有說話,胡宗憲的心更沉了,就在他打算請罪,提出一個更保守方案的時候。

蘇澤卻說道:“胡部堂!你這個方案還是太保守了!”

第351章 《治安疏》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198章 解元!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60章 掀桌子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023章 蘆田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231章 當家難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61章 淨海王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17章 打老虎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34章 精製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009章 寒菜粥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054章 抵捐第466章 爭湖廣
第351章 《治安疏》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198章 解元!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60章 掀桌子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023章 蘆田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231章 當家難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61章 淨海王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617章 打老虎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34章 精製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009章 寒菜粥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054章 抵捐第466章 爭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