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魯士的和談將會是一場漫長的等待,因爲在這一過程中並非只有法蘭西和普魯士兩個國家,還有奧地利這第三國涉入。甚至由於奧地利和普魯士的矛盾是此次戰爭的主要矛盾,路易都無法確定此次和談會否有效。
一旦戰爭重啓,這一次和談中的有關賠償事宜便會無效,而若是提前與普魯士簽訂“共同防衛協議”,那就可能會被其利用來分化法奧聯盟。爲避免人財兩失,路易也就立下了“先停戰、後簽約”的規則,即“在普奧停戰之前,法蘭西不會與普魯士簽訂任何性質的停戰、聯盟協議”。因此,即使
與亨利親王談妥,即使普法停戰
只差最後一步,但兩國在名義上和事實上都還處於戰爭狀態。
亨利親王於當晚留宿法軍軍營,但他寫給腓特烈二世的信件卻早
在送往波西米亞普魯士軍營的路上。他
腓特烈二世能在看了這封信後再派他出使奧地利,這樣他便可以直接轉道維也納,節省不必要的時間。現在,對波西米亞的那八萬普魯士主力而言,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路易本想在與亨利親王的會談中再提出有關荷蘭的奧蘭治家族之事。
奧蘭治家族自逃離荷蘭後便消聲覓跡,雖然只有情報說他們逃入了德意志,但只需聯想起威廉五世娶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侄女威廉明娜公主一事,便能肯定奧蘭治家族正在普魯士國王的保護下。
然而,這畢竟是沒有證據的“推測”,路易也不能直接質詢。否則,既無法問出實情,又可能會暴露一條軟肋,這對大事有害無利。
荷蘭在被法蘭西佔領後,其內部的各個派系都開始蠢蠢欲動。
有着約瑟夫?巴達維的例子,不少政治野心家和目光卓絕的金融資本家都看出了法蘭西無意吞併荷蘭。在舊秩序被打破的情況下,他們爲能在法蘭西人離開後得到以往所不能得到的利益,紛紛加入了以約瑟夫?巴達維爲首的荷蘭新秩序中。
也正因此,如今的荷蘭分爲三派。其一爲金融貴族、銀行家爲主力的親法派,其二爲在舊秩序中掌握着統治地位的土地貴族組成的奧蘭治派,其三爲人數較多、正在觀望中的商業貴族。
荷蘭是一個較完全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數較少卻財力強大的新興資本貴族是這個國家的核心。路易不可能像對付國內和萊茵蘭的那些封建色彩較濃厚的傳統貴族那樣對付他們,更覺得完全可以將他們收爲己用。
傳統貴族的所有財產都在土地,因而控制了土地也就控制了這些貴族,繼而若完全收回土地,這些傳統貴族也就毫無價值。
法蘭西自路易十四時代起便在加強王權、削弱地方封建貴族,這一策略雖在整個路易十五時期停滯了,但因爲基礎
打下,故而路易在即位之初便在軍隊、法律和財政大臣杜爾哥的幫助下采用沒收、稅收、贖買等方式將大量土地收回國有,並隨之分予農民,以犧牲貴族利益的方式緩解了國王與普通民衆間的矛盾,重新確立了在路易十五時代被摧殘得不值一文的王權的至高無上。
而在整個過程中,唯有當時勢力最強大的奧爾良公爵展開了有效反抗,但此一事件,卻也恰好爲路易在國內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從而令他得以不費吹灰之力地便樹立了國王所必須的強勢特質。
新興資本貴族與傳統貴族大有不同,他們的價值並不在那
化爲金幣的現實財富上,而在那永無止境的財富創造力上。因此,沒收他們的財產、消滅反抗者,也許可以得到眼前的利益,卻無異於殺雞取卵,自絕了未來數之不盡的稅收來源。
荷蘭的土地面積不及法蘭西的一個省,地形又皆爲易攻難守的平原,這裡唯一的價值便是在這片土地上繁衍棲息了數代的新興資本貴族。
路易在佔領荷蘭之後,直到現在都未與其簽訂任何有關領土、賠款的條約,其目的也正是想借此先籠絡住那些新興資本貴族。因此,他也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新興資本貴族的措施,從而將荷蘭本地的傳統貴族推到了對立面上。
荷蘭的傳統貴族實力並不強大,但因在奧蘭治家族統治時期,奧蘭治歷代執政都
藉着穩定的傳統貴族之力加冕爲荷蘭國王,故而這些傳統貴族反而獲得了大量政府官職和地方資源,這也足夠讓他們能與實力強大的新興資本貴族相抗衡。
傳統貴族出於自身利益而反對法蘭西和新秩序,但路易也爲了自身利益而未對他們出手。新興資本貴族中的部分人士雖然親法,但這只是利益結合,路易自然也需要防止他們太過強大,而傳統貴族正好起了這一制約作用。
荷蘭的新秩序便是以這多方制約爲基礎建立,但這新秩序的核心卻並非制約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自由得到確保的各個城市和省。荷蘭的城市和省本就具有高度自治權,對一個國家而言,各地的高度自治只會是形成國家凝聚力的阻礙,但對此時的路易而言,荷蘭人對荷蘭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這一概念越淡薄,便越滿足利益。他的目的便是要將荷蘭變爲一個既統一,又分散的聯邦式王國。國王依靠稅收維持國力,依靠地方分散保證國家統一。
不過,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時間和機遇,關鍵在法蘭西繼續保持強勢。而要荷蘭的現狀真正成爲永久現實,便需要普魯士和奧地利以一個均勢狀態先行停戰。只需要有奧地利的牽制,普魯士便無力在西方動手腳,奧蘭治家族一直消聲覓跡,便證明了普魯士力所不及。
路易在與亨利親王會面之後,便去見了與波蘭王后瑪麗?約瑟菲娜一同來到的波拿巴一家和護送他們的幾個波蘭貴族。
瑪麗?約瑟菲娜有專人看護,未免傳出什麼緋聞,路易也就故意避免與她在單獨狀態下會面。
路易曾經在十年前於科西嘉見過波拿巴夫人。一晃十年,身份已與往年有大不同的波拿巴夫人並未因身份、處境的改變而有變化,她依舊是一個思想傳統、保守的有教養的婦女。
波拿巴夫人從未參與過政事,故而也無法給路易太多情報。其實,從丈夫之死到之後全家被軟禁,再到被救出和逃離,她對這一切的原因都不甚瞭解。
之後,路易又去見了護送他們前來的波蘭人科萬塔伊和波託斯基。
這兩個人在波蘭或許算得上一代名流,一個是富有的年輕貴族,另一個是才能出衆的學者,但在巴黎,像他們一樣的人比比皆是,故而路易也並未對他們有所重視,然而,他們卻給了路易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俄羅斯意圖對波蘭不軌。
這兩人也是將從王后瑪麗?約瑟菲娜那兒聽說的事情以自我的理解說出,但他們的話卻指出了俄羅斯在戰爭背後的不軌動向,這對路易而言便足夠了。
俄羅斯一直以來對波蘭都存在着野心,路易又深知正在波蘭的兩位弟弟對自己的仇恨,故而並不驚訝他們會將波蘭作爲交換品送給俄羅斯,以換取俄羅斯的支持。他雖然並不確定這就是事實,但兩位弟弟的想法現在
不是重點,重點在俄羅斯的野心。
俄羅斯是
會幫助他們對付法蘭西,還是隻爲了藉機奪取波蘭?
路易對自己的法蘭西王位並不擔憂,他並不認爲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會爲了兩個匹夫而至俄羅斯利益於不顧。他擔憂的是亨利親王會如何利用俄羅斯。
亨利親王在半路上與波蘭車隊巧遇,之後便同路而行,根據科萬塔伊和波託斯基的說法,他們早就將此事告知了他。
亨利親王在會談中並未透露俄羅斯一事,顯然是別有計較。他也許會再度發起一次三國瓜分波蘭行動,以挽回在此次戰爭中的損失和確保東部邊境,也許會趁勢利用波蘭國王和阿圖瓦,也許會通過他們兩人促成針對法蘭西的普魯士和俄羅斯的聯盟,接着一同對奧地利開戰,繼而對法蘭西宣戰。
路易由始至終都不相信那還未簽署的合約會保持長久的和平,畢竟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和奧地利的瑪麗婭?特蕾莎女王都不是會輕易妥協之人。這場戰爭之後,兩國的仇恨增加,未來勢必會有一場大戰。
,若俄羅斯牽扯進了這場戰爭,並乘機謀利,顯然對法蘭西會非常不利。
俄羅斯領土太大,戰爭資源頗多,一旦全力西來,東歐和中歐的小國都會難以抵抗,而法蘭西受地理所限,不可能擴張至俄羅斯那般大。長久下去,歐洲必然會出現一個東西對峙的情況。若對其他國家,對峙並非不可以,但對路易和法蘭西,絕不容許歐洲大陸出現任何一個能對己構成威脅的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