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盡用楚人?(6)

徐鍇一呆,似乎沒有料到鍾謨竟然有此一問。鍾謨陰沉着的臉,終於燦爛了起來,他張嘴還沒有說話,那邊徐鍇直愣愣的問道:“這首大逆不道的反詩,是潘先生寫的嗎?”

“厄……”鍾謨不說話了,這“老馬王八”還真沒找出原作者呢?這樣硬往潘佑的腦袋上面扣,恐怕影響很不好啊。畢竟楚王馬雲一直標榜自己,公正、公平,禮賢下士不說,境內還從來沒有什麼冤案。“莫須有”的罪名扣在這個江南有名的才人腦袋上,恐怕會讓江南士林一下子炸開了鍋吧。除非有確切的證據,可有證據嗎?

顯然考慮這個問題的並不僅僅是鍾謨一個人,廖框圖他們也想到了,可是,他們想到了也沒有啊,老馬現在正在暴跳如雷呢。老馬也不是傻子,徐鍇那兩句辯駁的話,壓根就沒有被他聽進去,他現在認定這潘佑就是有意的挑釁、**裸的譏諷。可是徐鍇的這一打岔,也不是沒有一點功勞的,讓老馬從極其憤怒之中,稍微平息了一點。

廖框圖趁機說道:“這潘佑這狂徒不僅罪大惡極,更是目無君上,這樣打死了他,在他心裡,說不定還以爲自己死得其所呢?太上王,老臣以爲打死他反倒便宜了他,不如讓有司依律審判,讓他辯無可辯,使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罪過,再判他個明教罪人的罪名,讓天下人都不恥他的爲人,太上王,你覺得這樣可好啊?”

鍾謨眼睛一亮,徐鍇的心卻是咯噔一下,這個老傢伙也真夠黑心的了。像潘佑這樣心懷故國的君子,死在楚國的屠刀之下,還真的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可是,你讓他背上個“明教罪人”、“士林恥辱”的罪名,可那就真的是生不如死了。

馬希範顯然是聽進去了,他點了點頭,說道:“就依廖愛卿之言,恩,那這首反詩該怎麼處理啊?”馬希範順手指了指“老馬王八”的這首詩。

“太上王,這潘佑可惡是可惡,不過,這首反詩嘛,也未必便是他寫得,這……臣以爲,不如將他們暫時看押起來,徐徐偵查。如果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放了過去,臣恐怕有傷大楚的國威啊!”鍾謨不懷好意的說道。

事實上,這反詩寫出來之後,還真的是不好處理,置之不理,那自然是不妥的,就像鍾謨說得那樣,不僅僅是有辱國威了,江南的士林說不定會以爲楚國好欺負,什麼樣的借古諷今、懷念故國的詩詞都會出來,這可就大大的影響到楚國的穩定了;可是,抓起來,也不太好,爲什麼?因爲這批人的地位放在那裡呢,他們都是江南士林的翹楚,特別是像徐鍇、徐鉉兄弟倆,文章見識都是第一流的。這批人在李唐的朝廷裡,未必是權傾一時,可在江南,特別是金陵的民望確實很高的,貿然將他們給拿下,即便不會激起民變,可這悠悠之口恐怕就再也堵不住了!

如果是馬雲在這裡,他肯定是思前想後,一時半會兒絕對拿不定主意的,可是,眼下的大拿是老馬,老馬大手一揮:“全部拿下,押解刑部,恩,讓趙普加緊審訊,給他三天的期限,一定要給寡人查出來到底是誰寫得反詩!”

馬希範說話,又想了想,對這劉彥繼續說道:“劉彥你也去刑部,好好的跟趙普說說詩會中的事情。”

劉彥連忙答應了。這參加詩會的每個文人都有一張桌子,幾張宣紙,有些人,特別是“天策府十八學士們”寫得詩詞可不至一首,而且他們也不是一齊交上來的,大都是寫了一首,先交上來,接着再寫,這麼一來,順序一類的全都亂了,還真的是不好查。

劉彥帶着這麼一夥子文人騷客,直接去了刑部,這一路上招搖過市的,立刻就引起了金陵的轟動和恐慌,街上的行人議論紛紛。

“你看,那個不是徐大人嗎?”

“咦,這個不是鍾陵先生嗎?怎麼他們都被捉拿了呢?”

就在這議論之中,劉彥把這些人犯送到了刑部大堂,在刑部值守的刑部侍郎吳宏聽說了以後,大驚失色,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燙手山芋。吳宏也算是朝廷的大員了,他們這些人對國策的把握顯然要比廖框圖更是強上一些,看着劉彥滿不在乎的樣子,吳宏心裡急得直跳腳,他看了看這份名單,馮延巳、馮延魯也就算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這其餘的人都是不能輕易動的,比如鍾陵,他出身於就江南名族,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畫家,善畫花竹、禽魚、蔬果、草蟲,而且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也就是說,這個人從來都沒有在李唐擔任過官職,可是這年代,這種清高的人,視金錢權利如阿堵物的人,不僅受人尊敬,而且還賊有名望,這老頭年紀5多歲了,對江南士林頗有影響力;再看這徐鍇、徐鉉兄弟,這可是號稱是“二陸”之流的人物,這兩人年幼喪父,屬於家貧自學成才的典範,他們酷嗜讀書,號稱書癡,李景在位的時候,集賢殿曾經遭遇大火,很多孤本的書籍都被焚燬了,結果,這徐鍇卻倒背如流,將那些書都輕鬆的背誦了出來。而且這兩人品德也是很好,馮延巳當政,兩人總是憂心忡忡,多次勸諫李景,在士林也很有名望。這……這名單上的人,還都是江南的名宿啊,雖然這些人過去的官職並不一定很大,可是社會活動能力,卻是很強的。這……這可不能按太上王的意思用刑啊,恩……我得趕緊稟報大王知道。

吳宏打定了主意,他問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趕緊跑到王宮請求覲見。

這個時候的馬雲正在和重臣們商議到底是怎麼使用江南的降官,怎麼使用江南的讀書人,聽說吳宏求見,就讓宣他覲見了。

吳宏到了含元殿一看,不禁楞了一下神,今天發生什麼事情了,怎麼這些個大佬們全都在啊。都在還不算奇怪,奇怪的是,這些大佬們怎麼大多說都青筋暴起,簡直就好像要大大出手一樣。

吳紅見了禮,得到馬雲的許可之後,戰戰兢兢的將棲霞山的一幕,說了出來,然後請旨馬雲,想問問馬雲該如何處理。

馬雲在寶座上冷冷的哼了一聲,他看了外面,暮色已經降臨,他揉了揉眼睛,吩咐道:“張順,去,通知尚食監,讓他們準備晚膳,寡人和諸位大人一起用個便飯。吳愛卿,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啊?”

馬雲這麼一問,對吳宏就是一種考校了,吳宏打起精神,說道:“大王,臣以爲此事自當嚴查到底,不查不足以平民憤,讓亂臣賊子存了僥倖之心!”他這話說得很圓溜,具體的技術層面——怎麼查,是一點都沒有涉及。

“這些人寡人聽說過,都算的上是江南名士了,這次明顯又是鑽了空子,趁亂塞了這首詩,而且這筆跡又不一樣,恐怕是查不出什麼吧。”馬雲緩緩的問道:“哼,名士,打又打不得,不打那必然是不肯招供的了!”

“大王。‘不以言罪人’這也是有區分的,事嫌叛亂,臣以爲不妨用嚴刑,這江南之士受李唐蠱惑三十餘年,一時半會兒恐怕很難心服。如果用慈悲之心,這些人恐怕會不識好歹的!一旦爲禍,可就亂了咱們大楚的國政了。再說,恕臣放肆,臣有一言問大王:自僞唐烈祖以來,傾心下士,當時四方動亂,讀書人避亂而來,都受到了李昪的妥善安置。李昪和宋齊丘等讀書人關係很好,向來是稱表字而不稱名,有時候宋齊丘一語不合,拍屁股就走,李昪還在後面追着道歉,到了李景的時候,他接待羣臣更是猶如布衣之交,有時候李景得了小病,穿朝服身子不順服,接見大臣的時候,還專門派人詢問大臣:可否穿平常衣服接見。他們這樣的作風,讓讀書人很是欽佩,雖然後來寵信五鬼,可是讀書人嫉恨的卻是五鬼,而不是李景。李氏父子如此的做派,大王自問能比他們做的更好嗎?”徐仲雅站出來問道。

馬雲默不作聲,他想起來當年在洪州的時候,盧絳盜竊官銀,可是因爲盧絳穿了一身士子服出城,城門的軍士竟然不能嚴密搜查,這……這不是說讀書人在李唐地位很是卓越嗎?做一時的禮賢下士容易,做一世的禮賢下士就難了。馬雲躊躇的搖了搖頭。

“大王,徐大人這話差之千里了。按徐大人這話,如果前任的官員做得好,那麼後任的官員爲了凸顯自己的政績,是不是一定要改弦易轍呢?”拓跋恆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海納百川,才能成爲大海啊。這江南有本事的人可是很多的啊,如果能妥善的使用,對楚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啊。像徐仲雅說得這樣,朝廷和江南士林長期對立,這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啊!(點還有一章,自動更新中)

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9章 血戰(二)第16章 伏擊(二)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3章 突襲楚軍第24章 議和第15章 下杭州(3)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00章 戰高平2第203章 謀蜀第44章 黃土鎮第105章 會戰(4)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78章 南逃福州第75章 置之死地第25章 刺殺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98章 立功第23章 設宴第15章 伏擊(一)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111章 決策第9章 讓涇州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210章 聊天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31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57章 霹靂火彈第80章 議徵安南第3章 英雄母親第32章 定策(中)第87章 戰潞州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7章 大火熊熊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4章 下杭州(2)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27章 買賣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77章 奇襲第4章 斷其一臂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204章 芙蓉花第57章 京變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71章 設伏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35章 詩賊(2)第56章 碰壁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206章 鳳翔第78章 南逃福州第51章 發證獎勵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44章 黃土鎮第105章 後宮第15章 殺人第38章 家事第20章 想我?像我?第34章 入蜀(3)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1章 新妃(2)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63章 天生麗質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98章 論戰第80章 議徵安南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205章 借道第126章 兩派第66章 迎親第17章 伏擊(三)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85章 潞州第73章 戰爭賠款第35章 拉攏第4章 美侍女第71章 單挑第69章 側翼第8章 請君作詩第66章 迎親第95章 新軍情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
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9章 血戰(二)第16章 伏擊(二)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3章 突襲楚軍第24章 議和第15章 下杭州(3)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00章 戰高平2第203章 謀蜀第44章 黃土鎮第105章 會戰(4)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78章 南逃福州第75章 置之死地第25章 刺殺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98章 立功第23章 設宴第15章 伏擊(一)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111章 決策第9章 讓涇州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210章 聊天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31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57章 霹靂火彈第80章 議徵安南第3章 英雄母親第32章 定策(中)第87章 戰潞州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7章 大火熊熊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4章 下杭州(2)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27章 買賣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77章 奇襲第4章 斷其一臂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204章 芙蓉花第57章 京變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71章 設伏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35章 詩賊(2)第56章 碰壁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206章 鳳翔第78章 南逃福州第51章 發證獎勵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44章 黃土鎮第105章 後宮第15章 殺人第38章 家事第20章 想我?像我?第34章 入蜀(3)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1章 新妃(2)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63章 天生麗質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98章 論戰第80章 議徵安南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205章 借道第126章 兩派第66章 迎親第17章 伏擊(三)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85章 潞州第73章 戰爭賠款第35章 拉攏第4章 美侍女第71章 單挑第69章 側翼第8章 請君作詩第66章 迎親第95章 新軍情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