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入蜀(3)

在蜀國,要論升遷速度,王招遠可以排名第一了。他雖然官居樞密使,可謂是蜀國三軍總參謀長,可是,他致命的硬傷,他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功勞,特別是戰功。正因爲他沒有打過仗,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蜀軍,他雖然官位是樞密使,可是對蜀軍的戰鬥力並不清楚,相反的,他求戰的慾望反而在蜀中羣臣中是數一數二的。不管是楚國的銀子起了作用也好,還是王招遠想立戰功也好,他現在有點傾向於征戰。

而同時呢,蜀國又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國家,羣臣大部分都自命不凡,你是諸葛亮,我還是賈詡呢?對王招遠不服的,大有人在。而孟昶並非不知道這些事情,或許在他心裡,這也是一種制衡之道。

而這些人裡面,李昊、趙季禮等人又是首當其衝。他們和王招遠互相看不慣。早就瞭解這個情況的蕭益,看到趙季禮等人發難之後,故意擺出一副不屑與其說話的姿態,而另一方面卻禮遇王招遠,這麼一來,在王招遠的心裡自然就貼近了一些。

見蕭益不動聲色的把球給拋到了自己的腳下,王招遠第一時間心裡有些子着慌,爲什麼呢?他的看法事實上和李昊的看法差不多,他不覺得大周充塞關中對大蜀有什麼不利。可是,偏偏蕭益的話,恰到好處。即貶斥了李昊等人,又給了他王招遠一個展現個人智慧的舞臺。

當下,王招遠腦子急轉,爆發了三四五六七八個小宇宙之後,終於想到了一點,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站起身來,繞過自己的酒案,跪倒在皇帝孟昶的身前說道:“陛下,大周在關中屯田,對我們大蜀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孟昶一愣,在他看來,現在有大楚在江南和大周硬挺着,不管是郭威還是馬雲,根本看就沒有時間請自己喝茶。他們兩的事,和自己基本上都八竿子打不着。可是,王招遠這麼一說,讓孟昶也謹慎了起來。沒辦法,從小開始,眼前跪着的這個傢伙,就比自己聰明一些。王招遠自吹自擂,說自己是諸葛亮,而孟昶還真的就把王招遠當成了自己的諸葛亮,着力的提拔。

孟昶難得的慎重說道:“王愛卿,此話從何說起啊?”

“陛下,大周是想以關中制關東,可是,千年一來,從來沒有誰能夠單單以關中制關東的,除非,他手上有蜀地。秦始皇擁有關中、蜀地東征而得天下,漢劉邦出陳倉得關中,東向掃平項羽,北周武帝也正是奪得蜀地之後,才東向滅北齊。現在郭威充實關中,恐怕只是他的第一步,等他充實了關中,下一步,恐怕就是咱們大蜀了!”

蕭益微微一笑,王招遠這麼說,正合了他的想法。與其自己去勸諫蜀國君臣,還不如讓他們內部自己勸自己。以王招遠在孟昶心中的地位,只要王招遠認同了的,恐怕孟昶也不會反對。

見王招遠這麼一說,趙季禮趕緊站出來反對:“陛下,王樞密恐怕言過其實了。臣以爲大周所謂的充塞關中,其實就是屯田嘛。他們要屯田說明什麼?說明關東的地方百姓人口太多了,而關中百姓人口少了,所以才做這樣的遷移。可是,背井離鄉,人所不願也!自古大規模的遷移,都是好說不好做,咱們大可不必如此擔憂。臣以爲,大周未必有圖謀蜀中之意,大周未必有遷移成功的把握,如果我軍貿然而動,然而給了大周藉口。臣以爲應當整軍戒備,就足矣了!”

見趙季禮出頭了,王招遠唰的一下站了起來,惡狠狠的反問道:“趙大人也知道自己說得都是猜想,如果大周屯田成功了呢,如果大周有圖謀蜀中之意呢?到時候你可就是誤國之臣了!一切都基於空想,真不知道你這大臣是怎麼爲主分憂的!”

“你!!!”趙季禮有些惱怒了,他正要反駁。一直不動聲色的蕭益,突然說道:“陛下,以微臣看,趙大人之言,大謬矣!關東動亂多年,地多人少,有些地方騎馬走上一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影,又哪裡有什麼百姓人口太多啊?趙大人,也。。。也太不學無術了吧。”

王招遠眼睛一亮,接着說道:“先帝昔年曾說,兵入汴京,民不過2000餘。汴京如此大的城市,人口才只有2000,由此可見,中原動盪不安,百姓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哪有趙大人說得人口衆多,不得不遷移啊。趙大人不知世事,不通兵機,又豈能妄言國家大事呢?”

這句話把趙季禮噎住了。畢竟是他失言在先,卻又被國際友人抓住語病,丟了大蜀的臉。看孟昶臉色陰沉的樣子,趙季禮心中發顫,住嘴退了下去。孟昶雖然昏庸了些,可也是握着生殺大權的。宰相張業跋扈,被孟昶給宰了,翰林使王澡私自拆開地方官員的奏章,也被孟昶當場格殺。孟昶帶人還算仁義,可是該殺的人,他卻是一點都不手軟。

見趙季禮退下了,孟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轉而問王招遠說道:“王愛卿,依你之見,對於關中咱們倒是不可不防了?”

王招遠點了點頭。

見事情進行的差不多了,一旁看熱鬧的蕭益,笑道:“陛下,如果貴國有意於關中,我主願意出兵相助。事成之後,關中之地盡屬於貴國。我主只要關東之地。”

“哦?”王招遠雖然決定去找找大周的麻煩,至於如何找麻煩,他心裡還沒有定論,聽蕭益這麼一說,他登時心中一喜,有人幫肯定比沒人幫,要好的多啊。再說,這楚國和大周連年征戰,彼此之間也熟悉。

見蕭益表態,孟昶心中也是頗爲高興,他笑道:“王愛卿,這是就交給你了,明天你和蕭愛卿好好商議商議聯合出兵事宜,今天是給蕭愛卿接風,國事不提了。大家隨意暢飲!”

第53章 大手筆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60章 三成機會第89章 援兵5第1章 馬邑之戰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35章 大戰略第76章 吳越變亂第87章 戰潞州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8章 請君作詩第81章 巨型炮仗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87章 戰潞州第37章 裁軍第120章 我看行第185章 追擊第115章 西征第31章 推波助瀾第38章 決策(1)第1章 馬邑之戰第20章 死諫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62章 匍匐臥倒第66章 迎親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95章 內鬥連連第73章 斷頭臺第182章 對峙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32章 定策(中)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14章 威逼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4章 斷其一臂第134章 潑髒水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80章 議徵安南第4章 晚宴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58章 如墜霧中第56章 碰壁第84章 驛站春風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1章 岳陽樓(上)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42章 隔山打牛第87章 戲弄第27章 物價暴跌第65章 二合一第10章 未來的CEO第80章 議徵安南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52章 脫身之策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33章 定策(下)第182章 對峙第23章 入貢第54章 商討第34章 遭遇第17章 滅蜀第71章 單挑第211章 隴州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6章 打不打第87章 戲弄第35章 拉攏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3章 出使第89章 援兵5第199章 追擊第4章 晚宴第7章 暖煙閣第21章 捕風房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18章 殺**個頭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55章 強弩之末?第90章 兄壯侄大第91章 契丹楊袞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71章 設伏
第53章 大手筆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60章 三成機會第89章 援兵5第1章 馬邑之戰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35章 大戰略第76章 吳越變亂第87章 戰潞州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8章 請君作詩第81章 巨型炮仗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87章 戰潞州第37章 裁軍第120章 我看行第185章 追擊第115章 西征第31章 推波助瀾第38章 決策(1)第1章 馬邑之戰第20章 死諫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62章 匍匐臥倒第66章 迎親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95章 內鬥連連第73章 斷頭臺第182章 對峙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32章 定策(中)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14章 威逼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4章 斷其一臂第134章 潑髒水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80章 議徵安南第4章 晚宴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58章 如墜霧中第56章 碰壁第84章 驛站春風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1章 岳陽樓(上)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42章 隔山打牛第87章 戲弄第27章 物價暴跌第65章 二合一第10章 未來的CEO第80章 議徵安南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52章 脫身之策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33章 定策(下)第182章 對峙第23章 入貢第54章 商討第34章 遭遇第17章 滅蜀第71章 單挑第211章 隴州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6章 打不打第87章 戲弄第35章 拉攏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3章 出使第89章 援兵5第199章 追擊第4章 晚宴第7章 暖煙閣第21章 捕風房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18章 殺**個頭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55章 強弩之末?第90章 兄壯侄大第91章 契丹楊袞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71章 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