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拉攏

天福十二年三月底,李唐出兵8萬北伐,圍攻宿州近一個月,都沒有絲毫進展,四月中旬,漢軍在皇太弟劉承訓和郭威的率領下,南下援救宿州。

消息傳來,唐軍元帥李景遂驚慌失措,就準備趕緊渡過淮河南逃,可惜,從未上過戰場,可又建功心切的監軍魏岑,不僅不同意李景遂的逃跑主義,反而力主作戰,強迫李景遂派兵,要趁漢軍剛到,尚未安營紮寨之時,突襲漢軍,給漢軍當頭一棒,讓他們品嚐一下唐軍的厲害。

可惜,唐軍剛剛出動,就碰上了漢軍前部——趙匡胤率領的白衣騎兵。趙匡胤猶如當年大戰逍遙津的張遼,指揮着軍隊,自己劇中,左翼是高懷德,右翼是慕容延釗,中間突進,左右呼應,向着唐軍衝殺過去。唐軍以步兵爲主,對戰騎兵本就吃虧,只是唐軍兵多,只要穩住陣腳,並非不能給予趙匡胤一定的打擊。

古代戰場之上,兩軍衝鋒,拼死搏殺,靠得都是一股子廝殺的勇氣,雙方軍隊糾纏在一起,整個戰場時而向前,時而向後,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常看的武俠片,兩個功夫高手比試內功一樣,中間的茶杯會時而向左,時而向右,並不是茶杯初次被推向左邊,左邊的這個人就一定會敗。可惜,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在雙方呈拉鋸之勢的關鍵時刻,從未見過慘烈戰場的監軍魏岑,看到唐軍稍稍後退,就錯以爲唐軍已然戰敗,驚慌之下,竟然拋棄大軍,獨自逃亡。主帥都走了,唐軍鬥志立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本來只是暫時後退,準備喘口氣再戰的唐軍,紛紛跟着魏岑逃跑。魏岑這麼一敗,宿州城下本就想閃人的李景遂,當下趕緊收拾收拾東西,倉皇南下。

趙匡胤猶如驅虎趕羊一般,一路追擊,唐軍一路退卻,結果趙匡胤以漢軍前部10000人馬,將八萬唐軍殺的大敗,斬級20000餘,俘虜了包括魏岑在內的唐軍40000餘人,郭威的大軍還沒趕到宿州城下呢,宿州之圍已經解了。

劉承訓驚詫異常,如此善戰的將軍,可以一定要籠絡在自己的袖筒子裡。他隨大軍到了宿州之後,就立刻派人給趙匡胤送去美酒和豬牛羊肉,賞賜前部兵馬,慶祝勝利。並且還親自召見趙匡胤。

“末將趙匡胤見過太子殿下。”在太子的營帳裡,剛剛奉召而來的趙匡胤,躬身施禮道。他目不斜視,表情自然,不卑不亢,彷彿剛剛打敗的並非是李唐精銳部隊,而是一支烏合之衆一樣。

“咳咳咳。。。”劉承訓咳嗽了幾聲,平息了一下心神,快步走過去,一把扶起趙匡胤,說道:“趙將軍,切莫如此多禮啊。咳咳咳,今日將軍以10000兵馬打破李唐十萬雄兵,是我大漢立國曆來,最大的勝利了。寡人甚是歡喜啊,真是天佑我大漢,得此猛將啊。趙將軍,請坐。”

劉承訓見趙匡胤坐了下來,自己方纔說道:“將軍覺得眼下什麼人,纔是咱們大漢的敵人呢?”

趙匡胤毫不猶豫的說道:“秉太子殿下,末將以爲契丹纔是我大漢真正的敵人,其餘諸國皆不足道。”

看着趙匡胤自信滿滿的樣子,劉承訓呵呵笑了起來,只是他一發笑,就覺得嗓子眼癢癢的,忍不住連咳了數聲,等了許久,方纔安靜了些,可是臉色已然脹的通紅,他說道:“大丈夫當如是耳!契丹確實是我大漢的勁敵,只是這南方諸國也不可小瞧,特別是楚國。我看楚王此人,表面上嬉鬧無性,卻是心思深沉之人。將軍可知漢楚議和之後,馬雲給寡人說了什麼嗎?”

趙匡胤心頭猛然想起當時馬雲鬼鬼祟祟的樣子,自己這個姐夫十有八九沒給自己說什麼好話,可是趙匡胤面色不動,只是拱手施禮道:“末將不知。”

劉承訓握着茶杯,輕聲說道:“他向寡人舉薦將軍,他說將軍英雄了得,他日絕非池中之物。乃是項羽、冉閔之流。”

項羽是誰,大家都知道。這冉閔是東晉十六國時代一個了不起人物,十六國時期,五胡進入中原地區,欺壓漢族百姓,這個時候冉閔橫空出世,發出了“滅胡令”,號稱要殺死所有進入中原的胡人(因爲他這個舉動有點反對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中學歷史教科書裡面把關於他的東西全刪了,只有他幹爺爺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介紹,冉魏皇帝冉閔是一個字都不提)。這兩個人有三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勇猛無雙,都是持勇鬥狠的主,在當時,如果他們倆排第二,就沒人敢排第一;二是腦後有反骨,項羽宰了楚懷王,當上了西楚霸王,冉閔宰了自己的乾弟弟,當上了冉魏的皇帝;三是,這兩人都沒有好下場,項羽兵敗自刎,冉閔兵敗被殺。

劉承訓這麼一說,趙匡胤可不覺得馬雲在拍自己的馬屁,說自己是蓋世名將,反倒覺得馬雲是在陷害自己,說自己是項羽,不就是在暗示劉承訓,小心以後變成楚懷王嗎?

好名聲誰都不嫌多,這反叛的帽子是誰都不願意沾的。趙匡胤慌慌張張站起來,跪倒說道:“這。。。這是馬雲故意陷害於我。末將忠貞之心,日月可鑑。”心裡面忍不住對馬雲升起濃濃的恨意。他和馬雲的關係本來就不太好,上次議和的時候,馬雲還故意跟他套近乎,趙匡胤就覺得不對,沒想到馬雲居然這麼狠,想陷自己於死地。

劉承訓嘴角一笑,快步上前,再次把趙匡胤給扶了起來,說道:“將軍放心,寡人絕非庸碌之輩,馬雲意欲離間我君臣,寡人是一眼就看了出來。”

趙匡胤一臉感激之色,正要說話。劉承訓攔着他,說道:“將軍剛纔說契丹是我大漢的勁敵。這固然不錯,可是契丹不過是入侵大漢,搜刮些錢糧,無非是想佔中原一點便宜,而楚國則是我們大漢的勁敵,他可是想要圖謀我們大漢的江山。鄧州、唐州割讓給了楚國,咱們大漢失去了南方的天然屏蔽。寡人一直想,可以派誰出任蔡州(今河南新蔡)刺史,替我們大漢死死的看着南面的這頭虎呢?寡人想來想去,趙將軍你是寡人心中的最合適的人選。”

趙匡胤有些激動了,若是別人,就算嘴上說的好聽:信任你,相信你,暗地裡說不定就把你從此給調整到一個清水衙門去看大門,可是太子殿下居然讓自己擔任蔡州刺史,這。。。這是何等的信任啊。鄧州、唐州一丟,蔡州可是最毗鄰唐州的啊。這是真是對自己信任有加啊。

趙匡胤感激異常,正要一口答應,順便表示一下自己對大漢朝的赤膽忠心,可是劉承訓卻攔着他,讓他回去,好好想想,不要急着答應。

小小的蔡州在劉承訓看來根本不重要,可是趙匡胤確實是個人才,要是能把他拉到自己這邊可就好了。而拉攏趙匡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趙匡胤知道自己對他另眼看想,而且非常信任。至於馬雲的話,劉承訓壓根就沒往心裡去,這個年代,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根本就不被重視。亂世之中,多少女子,因爲政治原因被嫁了出去,要按馬雲的意思,大家都是親戚了,還打個什麼勁兒啊。

趙匡胤頗有些感動的回到了自己的軍帳,擡眼一看,王樸不知道什麼時候,居然來了。他調整一下情緒,笑道:“王先生,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三哥對你禮敬有加,恨不得時時刻刻跟着你,向你學習,和你聊天。怎麼今天你一個人來了。”

王樸冷笑一下,說道:“郭將軍已經去營房慰勞將士們去了,倒是趙將軍你,滿面春風,似乎有喜事啊。”

這王樸有點剛愎自用,不過他確實了得,趙匡胤雖然看不慣他,卻也不敢輕易得罪,只是隨口說道:“剛纔太子殿下召見,賞賜了一下立功的將士。”

王樸冷冷的說道:“將軍立此大功理當升任個刺史的職位吧。讓老夫想想,應該是蔡州刺史吧。”

趙匡胤一愣,下意識的問道:“你怎麼知道?”他知道王樸厲害,可沒想到這人竟然能猜到別人心裡的想法。

王樸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坐,說道:“這有什麼難猜的。前幾天漢楚議和的時候,我看最後馬雲拉着太子殿下竊竊私語了幾句,以我之見,必然是說趙將軍你是他的親戚,讓太子殿下多多關照你吧。”

趙匡胤怒道:“這廝把我比作項羽、冉閔,哼。。。哼。。。有朝一日,我活捉了他,要讓他好看。”

“將軍勇猛,馬雲心中有所忌憚,那是必然的,但是又怎麼會**裸說你是什麼項羽、冉閔呢?他只要說你和他關係很好,就足夠了。離間計,要的就是一個懷疑,一個猜忌,如果話說得那麼直白,會有人上當嗎?再加上將軍你和馬雲的關係,無非是親戚,還是最淡薄的那種,這事兒大家都知道。靠着這層關係,就說你趙將軍會叛國,誰會相信呢?要知道,在現在,親戚關係,遠遠比不上宗族關係。你趙氏一族都在中原,都在汴京,你怎麼可能反叛呢?”

趙匡胤愣了,可是。。。

“至於蔡州,嘿嘿。。。你莫要去想馬雲怎麼陷害你,自己平心靜氣的想一想,蔡州真的很重要嗎?如果你是楚王,你要北伐,你會走蔡州嗎?”

趙匡胤沉默了一下,忽的,倒吸了一口冷氣,媽的,被劉承訓給騙了,老子要是楚王,北伐必然是走方城,直取許州,然後直撲汴京,怎麼可能先向東,去打蔡州呢,要知道蔡州南邊有大漢的申州,北面有大漢的許州,攻打蔡州,這不是很容易被包圍嗎?

王樸看着趙匡胤陰沉的臉色,放下了心:你小子,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郭將軍的身邊吧。

不多時,郭榮從外面走了進來,他隨手解下身上的披風,仍在一旁的椅子上,笑着對趙匡胤說道:“老七,太子找你,呵呵。。。給你的什麼賞賜啊,這次你立了大功,搞得咱們大軍只能跟在後面看戲,一點功勞也沒有。”

趙匡胤神情一窘,說道:“太子,要讓我當蔡州刺史,三哥你覺得怎麼樣啊?”說着,他似有意似無意的瞟了一眼郭榮。

郭榮和往常一樣,仍是那副親切的樣子,他仔細的想了下,方纔說道:“老七,你立此大功,當個刺史,那是綽綽有餘的了。不過,這蔡州恐怕不是用武之地啊。你想啊,蔡州毗鄰唐州,可是十二弟帶兵已經南返,數年之內恐怕不會北上的,而我們大漢恐怕近期內也無力南下。七弟,你是當時名將,這好鋼應該用在刀刃上。河北諸州尚淪落在契丹人手裡,而杜重威又有不臣之心。大軍北返之後,必然要討伐杜重威,收復河北,這正是英雄建功立業的時候,守在蔡州可沒什麼前途。”

趙匡胤接話道:“三哥說的在理,小弟也不願意守在蔡州,可是太子這麼說,我該如何拒絕才是啊。”

郭榮眉頭一皺,似乎也覺得這事情不好辦,得罪太子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可聽了太子的話,自己七弟的前途可就暗淡了許多,亂世之中,安生立命靠的就是軍功,呆在平安的南方,七弟恐怕這輩子都難有大的作爲了。

王樸說道:“郭將軍,你剛纔分析的極是,若果將趙將軍留在了蔡州,那完全是明珠暗投。這是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這蔡州刺史畢竟是太子殿下私下許諾的。他要正式下公文,必須要到了汴京面聖之後才行,我們大可以從郭元帥哪裡做些手腳,讓郭元帥先行稟明聖上,仍以趙將軍爲前鋒討伐杜重威啊!”郭威是劉知遠的心腹重臣,這點子事情還是辦的到的,而且劉承訓的意圖無非是拉攏趙匡胤,讓趙匡胤明白自己對他的重視,買個好給趙匡胤,因此,劉承訓也不會拼命阻止趙匡胤北上的。

第15章 首富第107章 明詔第72章 斬立決第91章 契丹楊袞第203章 謀蜀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27章 買賣第126章 兩派第84章 驛站春風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4章 晚宴第178章 糧草第20章 洞庭密議第73章 半渡而擊第99章 戰高平第76章 出城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32章 刺殺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87章 講和第106章 樊若水第199章 追擊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45章 神棍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35章 拉攏第89章 援兵5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55章 強弩之末?第5章 誰去出征?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8章 火中會師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1章 新妃(2)第4章 敲詐勒索(2)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88章 援兵4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183章 發兵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04章 會戰(3)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30第5章 不謀而合第1章 馬邑之戰第25章 刺殺第21章 捕風房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55章 藏獒第120章 歸程(下)第21章 劉崇南下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20章 我看行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39章 決策(2)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1章 新妃(2)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2章 新妃(3)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68章 來了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20章 我看行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56章 碰壁第28章 黎陽大戰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97章 觀畫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7章 暖煙閣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17章 造反第89章 鬥嘴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89章 鬥嘴第200章 混戰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05章 會戰(4)
第15章 首富第107章 明詔第72章 斬立決第91章 契丹楊袞第203章 謀蜀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27章 買賣第126章 兩派第84章 驛站春風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4章 晚宴第178章 糧草第20章 洞庭密議第73章 半渡而擊第99章 戰高平第76章 出城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32章 刺殺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87章 講和第106章 樊若水第199章 追擊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45章 神棍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35章 拉攏第89章 援兵5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55章 強弩之末?第5章 誰去出征?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8章 火中會師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1章 新妃(2)第4章 敲詐勒索(2)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88章 援兵4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183章 發兵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04章 會戰(3)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30第5章 不謀而合第1章 馬邑之戰第25章 刺殺第21章 捕風房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55章 藏獒第120章 歸程(下)第21章 劉崇南下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20章 我看行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39章 決策(2)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1章 新妃(2)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2章 新妃(3)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68章 來了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20章 我看行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56章 碰壁第28章 黎陽大戰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97章 觀畫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7章 暖煙閣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117章 造反第89章 鬥嘴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89章 鬥嘴第200章 混戰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05章 會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