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發證獎勵

金秋十月,馬雲帶着紫英、京娘順江而下,入洞庭湖上岸,準備覲見楚王。有紫英這個大保鏢在,馬雲本意是想一切從簡,輕舟簡從,見了楚王便會。可是趙普卻建議馬雲多帶些兵馬,從官道大張旗鼓的走過去。

趙普是這麼說的:“自武穆王去後,二十餘年,大楚除了平定五溪蠻的叛亂以外,和南平、嶺南大戰數十場,再也沒有取得過什麼像樣的勝利。這一次攻克南平,可是大楚少有的勝仗,應該大張旗鼓的宣傳宣傳,所以最好帶些訓練有素的部隊,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上那麼一趟,國人心裡,對王爺的評價可就隨風而漲。如果他日有變,比如漢打下了桂州、管州,或者李唐向楚國進兵,那時候,請求王爺掌控兵馬的呼聲就會大大增加。不要忘了,大王原本是想給王爺一個天策府大司馬的頭銜的。”

作秀?馬雲明白了,不過既然是作秀,那麼就多帶着南平的商人,沿途走這麼一遭,讓楚地百姓也瞭解瞭解南平,說不定還會吸引一些人去南平經商。也不知道,金陵茶行是不是已經把南平鬧糧荒的消息散播出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想來必會有商人運糧過來。

馬雲跳躍式的似乎越想越遠,旁邊的趙普忍不住提醒道:“王爺,您覺得如何呀?”

馬雲回過神來,笑道:“趙兄,你給我提個醒啊,今天晚上,我準備宴請李昭等楚地商人以及南平本地富商,趙兄,你和吳先生、範先生一起來熱鬧熱鬧。”

“王爺,這會不會有失身份啊。”

馬雲笑道:“有失身份?吃不飽穿不暖,那才叫有失身份,咱這叫與民同樂。”

當晚,馬雲就在府邸,宴請了這些富商。不僅如此,馬雲還降階而迎,站在大廳門外迎接這些商人。爲什麼不去大門口去迎?這個東西,馬雲是這麼想的,是什麼都得有個貴重輕賤吧,你老是去大門口迎,迎的次數多了,哪被迎的人也就沒有什麼感覺了,那麼用這招收買人心,就徹底無效了。與其那樣,還不如分個三六九等。而且關於宴請商人,節度使府就有不同意見,比如剛剛加入的劉昭禹便是典型的不以爲然。作爲領導,有些時候也不能不顧及下面人的感受不是?

這場宴會,馬雲一方面感謝這些商人對節度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宣佈只要自己還是這個節度使,那麼荊南四州,就徹底的實行嶽州的政策,甚至還宣佈,節度使府將建立義賈祠堂,只要商人按法規繳納的稅款,超過一定的數量以後,節度使府就會記錄在案,死後可以代爲上奏,授予諡號。馬雲說出這話以後,商人們立刻震驚了,大廳裡鴉雀無聲,知道馬雲再說了一遍,李昭才追問道:“王爺,此話當真?”

“當真。”

轟的一下,大廳裡又熱鬧起來,“士農工商”商人一直排在最後面,馬雲這麼做,提沒提高商人地位不知道,但是讓商人有了臉面,有了面子,雖然這面子是死了以後纔有的,可是對居於末流的商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還有諡號,還可以入官府的祠堂,這是多麼大的榮耀啊。當下就有不少人追問這個標準是多少。馬雲用手指了指範質,笑道:“範先生,主管此事,你們大可以問問他。”

範質本在沙縣蹲點考察,被臨時抓來的,這事情壓根就不知道,不過眼下又不能說破,只好委婉的說道:“這個數目不會太高,一定是合情合理的,各位大可放心。過幾日,節度使府會張榜貼出。”

馬雲鼓勵商業的念頭早有,不過這個義賈祠卻是剛纔講的高興,臨時想起來的。他怕範質他們憐惜羽毛,不同意這件事,於是就直接說了出來,造成既成事實,按照範質的個性,就是心中不願意,但也不會堅持反對的,至於吳班,老好人一個很好說服的。

果不其然,剛剛結束了宴會,範質馬上就說話了,不過居然不是抱怨,反而是稱讚:“王爺,這個義賈祠的想法,真是奇思妙想啊,我們應該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纔是。至於諡號嗎?王爺,是不是不用和這個納稅直接掛鉤,允許商人自己掏錢來買。”

人有旦夕禍福,這麼做正好給了那些有錢人買諡號的機會。馬雲連忙點頭,不愧是斂財的能手啊?這種招都想得出來,死人的錢都想賺。怪不得,柴榮當政以後,連年征戰,大周的財政居然也沒有給拖垮,反而蒸蒸日上。這範質,舉一反三,還真有兩下子。反正這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商人也不在乎那幾個錢。

一旁的趙普,願以爲範質會反對,誰曾想他居然這麼說,臉上有些失色,急道:“王爺,這個諡號是朝廷用來賞功用的,尋常官員都沒有的,這。。。這怎麼可以混亂賞賜呢?這政策一實施,恐怕遍地都是諡號了。商人可以買,哪官員可不可以買,百姓可不可以買?這麼一下來,恐怕諡號的榮譽感就當然無存了,這是對朝廷制度的打擊啊。而且在有識之士的眼裡,荊南節度使府恐怕成了斂財府了。”

趙普這麼一說,身邊的劉昭禹也連連點頭,馬雲笑道:“這兩個諡號可以不同嘛,對商人的諡號,後面可以加一個賈字,用三個字。官員們用兩個字,功勳卓著的用一個字,這樣不就可以了。”

“王爺這不是幾個字的問題,這是地位和身份的表現啊,向來‘士農工商’商人是最末流的,現在王爺這麼一搞,從表面上看不就是大家都有諡號了嗎?治理天下,要靠百官、士子啊。靠的是民心所向啊。”

馬雲看了看範質,這丫的腦袋一低並不說話,媽的,關鍵時刻就靠不住,他只好自己絞盡腦汁的想辦法了,突然,馬雲說道:“要不這樣,對於官員我們用另外的東西來嘉獎。比如朝廷自己發詔,給這個官員‘愛民如子’、‘廉潔奉公’這些稱號可好啊?”

“王爺,這諡號十之**就是做那個用的。比如說‘廉’就是指的廉潔奉公啊。”趙普經常被這個不學有術的五王爺,給弄得目瞪口呆,因爲這人有時候想法天馬行空像天才,有是想法匪夷所思又像白癡加三級。

“那乾脆這樣好了,官員在任的時候,根據政績,每年評一次‘十佳父母官’,評上的呢,就發證獎勵,同時進忠孝祠堂。你們覺得如何呀?”

忠孝祠堂?書房裡的幾人面面相覷,王爺建祠堂建上癮了,什麼都搞祠堂!這發證獎勵又是什麼東西?

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2章 楚王選集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9章 西遷(1)第172章 中計第22章 借兵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64章 祭孔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186章 耶律休哥25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87章 戰潞州第38章 夜襲(中)26第97章 拼了第4章 斷其一臂第14章 威逼第107章 明詔第20章 想我?像我?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34章 入蜀(3)第19章 棄子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34章 潑髒水第150章 財政收入28第6章 軍事改革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51章 發證獎勵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06章 會戰(5)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6章 各有所謀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4章 造假幣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81章 分兵第33章 定策(下)第145章第66章 迎親第63章 天生麗質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70章 益津關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94章 箭在弦上第78章 豫章行(一)第45章 水攻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84章 奔襲第65章 搏命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39章 茅山道長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26章 謠言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02章 會戰(1)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6章 打不打第105章 會戰(4)第98章 觀畫(下)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47章 關門打狗第69章 往事第17章 伏擊(三)第149章 奢侈品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6章 謠言第49章 越牆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出使第127章 買賣第4章 造假幣第51章 發證獎勵第66章 翻臉第69章 一鍋燴第184章 奔襲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3章 殺機現第31章 定策(上)第3章 嶽州現狀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71章 設伏第43章 激戰第47章 五代諸葛
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2章 楚王選集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9章 西遷(1)第172章 中計第22章 借兵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64章 祭孔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186章 耶律休哥25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87章 戰潞州第38章 夜襲(中)26第97章 拼了第4章 斷其一臂第14章 威逼第107章 明詔第20章 想我?像我?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34章 入蜀(3)第19章 棄子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34章 潑髒水第150章 財政收入28第6章 軍事改革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51章 發證獎勵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06章 會戰(5)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6章 各有所謀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4章 造假幣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81章 分兵第33章 定策(下)第145章第66章 迎親第63章 天生麗質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70章 益津關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94章 箭在弦上第78章 豫章行(一)第45章 水攻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84章 奔襲第65章 搏命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39章 茅山道長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26章 謠言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02章 會戰(1)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6章 打不打第105章 會戰(4)第98章 觀畫(下)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47章 關門打狗第69章 往事第17章 伏擊(三)第149章 奢侈品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6章 謠言第49章 越牆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出使第127章 買賣第4章 造假幣第51章 發證獎勵第66章 翻臉第69章 一鍋燴第184章 奔襲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3章 殺機現第31章 定策(上)第3章 嶽州現狀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71章 設伏第43章 激戰第47章 五代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