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芙蓉花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間明月獨窺人,攲枕釵橫雲鬢亂。三更庭院悄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趙季札搖頭晃腦的讀着孟昶的新作《玉樓春》。這闕詞寫的不是別人,就是孟昶的愛妃花蕊夫人。

“陛下,用詞絕妙,可謂當今第一詞人!”趙季札拍馬屁道。他看了一眼孟昶身邊花容月貌的花蕊夫人,又連忙稱讚道:“當然了,若無娘娘天姿國色,陛下縱使胸中文墨滔滔,一時之間也難以起手了。”

“哈哈哈,你個趙季札,今天不見這馬屁功夫卻是見長了啊!”孟昶哈哈大笑,不過他看似點出了趙季札溜鬚拍馬,可看他神情,卻沒有一絲一毫的介意,相反對這幾句拍馬的話,十分的受用!

“陛下,趙大人突然登門而來,想必是有些急事吧。”花蕊夫人在孟昶的身邊,輕聲說道。這女人在歷史上向來被視爲孟昶的“紅顏禍水”,可是,比較而言,花蕊夫人要比那兩個奢侈無度的大小周後要強的多了。至少,她偶爾還會規勸孟昶兩句。只不過,孟昶自視甚高,除了“相父”趙季良的話,誰說都沒有用。那他的“相父”,也早就過世了。

孟昶扭頭一笑,道:“他又能有什麼事情啊。無非就是那個大臣又和僞周有私通罷了。”

趙季札自從楚國迴轉之後,就向孟昶報告了成都的一些怪異事件,然後在孟昶的授權下,開始在成都官場上轟轟烈烈的開展了一場識別忠心的大運動。很多高管都以一個“可疑”的名目,噹啷入獄,搞得蜀國官場人人自危。而孟昶卻自得其樂,他非常樂意看到趙季札幫他整倒那些個偶爾回來自己身邊聒噪幾句的老臣。

“陛下,是楚國皇帝派遣使者來到成都了。”趙季札連忙稟奏道。

“哦,馬雲又派人來了,那。。。讓禮部的人好好招待,看看他們有什麼說法。呵呵,其實不問他們也知道,他馬雲的人來咱們大蜀,無非就是兩件事:北伐和申盟嘛!”孟昶大咧咧的說道。不過,這小子確實也聰明,居然一下子就看出了楚國的用意。只不過,他看出了楚國的用意,卻也不能夠做些什麼相對的措施。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也知道楚國企圖不小,可是,他自己卻從來不加提防,感覺他們蜀國和整個中原、江南完全脫離開,他蜀國是一個世外桃源一樣。

“恩,陛下,此次楚國使者來的十分緊急,他們已經去禮部,然後因爲臣曾經出使過楚國,他們徑直又找到臣。希望能夠儘快的見到陛下!”趙季札低頭回話道。

“哦?”孟昶來了點興趣:“他們這麼着急是做什麼啊?莫非又有什麼大事了嗎?呵呵,好像這個世界,只有他馬雲知道天下大事一樣。說說吧。”孟昶挺不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嫉妒的心理,他怎麼看馬雲都不爽,只有楚軍在汴京大敗之後,他纔開心了一陣子。畢竟,從孟昶的考慮看來,當今天下五個大皇帝,就他孟昶做皇帝的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你們這些小弟們怎麼說也應該尊重尊重自己這個老大哥吧。可惜,基本上沒有人把他當做一盤菜!這能不讓孟昶心裡來氣嘛!

“陛下,楚國皇帝馬雲聽說陛下正在成都城大規模的種植芙蓉花,他特意將江南特有的芙蓉,送來了了十多棵!”趙季札說道,作爲孟昶身邊的人,他對孟昶的想法很瞭解,現在明顯皇帝陛下有點吃味兒,他纔不會明說楚國要大蜀出兵,同時要借道的事情呢!

孟昶眼睛一亮,道:“擡上來看看。愛妃,要說起芙蓉花來說,咱們蜀中自然是一絕,可是荊南號稱芙蓉之鄉啊。唐末的譚用之曾經在詩中如此寫道:江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這‘秋風萬里芙蓉國’,描述的就是荊南的芙蓉花啊!”

“哦,真的嗎?”花蕊夫人嚶口微張,一臉好奇之色。

“娘娘,陛下所言甚是啊。此次,楚國所送的芙蓉花都是精品啊,其中醉芙蓉和鴛鴦芙蓉在江南非常的出名!”趙季札說道。

“哦?什麼叫做醉芙蓉,還有着鴛鴦芙蓉啊!”花蕊夫人問道。

趙季札卻不說話,笑呵呵的看着孟昶。孟昶攔着花蕊夫人的柳腰,道:“這醉芙蓉嘛,顧名思義,主要就在於一個醉。對吧?趙愛卿!”

“陛下,見識超羣、學富五車,果然一語中的!”趙季札嘴裡面奉承着,可心裡面卻暗暗打着鼓。天地良心啊,他是真的不知道孟昶如此愛這個芙蓉花,居然都沒有聽說過這醉芙蓉,看來,自己這位老大喜歡芙蓉連玩票都算不上,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連忙解釋道:“這花爲什麼就做醉芙蓉呢?其點睛之筆就在於這個醉字。此花,清晨和上午初開時花冠潔白,並逐漸轉變爲粉紅色,午後至傍晚凋謝時,卻又變爲深紅色。因花朵一日三變其色,故名醉芙蓉、三醉花,又名“三醉芙蓉”,是稀有的名貴品種。”

“真的如此多變嗎?可惜,現在不是**月天,不能看到這豔麗的芙蓉花了!”花蕊夫人在一旁說道:“那這個鴛鴦芙蓉,又是如何得名的呢?”

“娘娘,這鴛鴦芙蓉,花中色澤紅白相間,相伴而生,遠遠望去,猶如一對鴛鴦,故稱爲鴛鴦芙蓉。”

“這馬雲倒也是個妙人,居然知道朕在成都的事情!”孟昶笑呵呵的說道:“這一次遠道送來芙蓉花,也是一片心意。趙愛卿,你找些蜀中的精妙之物,回贈他吧。莫顯得咱們大蜀小氣了。”

孟昶剛開頭的那一句,讓趙季札心裡吃了一驚,他差點以爲孟昶在蜀國內部安排有奸細呢?現在他趙季札是春風得意了,短短的一個月之間,被他以“通敵”之名,罷官的大官員們可不在少數哦,雖然趙季札殺氣騰騰,可是孟昶卻以“仁主”自居,除了少數幾個罪名彰顯、案情確鑿勿疑的,其他的人只是罷官了事。這讓趙季札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覺,政治鬥爭向來都是你死我活的,現在把別人是鬥垮了,但卻是沒有倒,只要孟昶一紙詔書,這些人都可以重回朝堂之上,沒有辦法,趙季札只能向楚國靠攏。這一下子,就走上了不歸路,他現在不是什麼蜀國的副宰相,而是大楚在蜀國的頭號內奸。所以,他嚇了一跳,可偷眼一看孟昶,孟昶神色之中卻沒有半點旁敲側擊之意,他心裡安穩了一些,這。。。這恐怕是孟昶無心之語吧。

“兩國交好,楚國在咱們大蜀也派的有辦事的官員,咱們興修芙蓉城,這麼一件規模浩大,影響子孫萬代的事情,楚國知道也實屬正常啊!”趙季札言語中替楚國辯駁了一句,他不能不辯駁,免得孟昶起了疑心:“陛下,這。。。這楚國使者前來,還有一件事情。”

“哦,還有事情?哈哈哈,是北伐吧。趙愛卿,你覺得咱們現在可以北伐嗎?”孟昶笑呵呵的問道,看來他心情已經變化了,至少不像剛纔言語之中還有點諷刺的意味。

“陛下,這幾天,北國發生了一件大事!”趙季札說道。

“什麼事情啊?難道契丹人和僞周幹起來了嗎?”孟昶滿不在意的說道。他確實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可惜啊,這聰明都用在別的地方!把自己的國政卻搞得是一塌糊塗!

“陛下聲明。再十天前,周軍突然大舉北上,先後攻克了清州、莫州、瀛洲等地,現在大軍直指涿州。契丹和僞周的一場大戰已經是在所難免了!”趙季札說道。

“哦?郭榮膽子還挺大的。咱們四大國聯合,還沒有對他出手呢,他就搶先出手了!依你看契丹和僞周,誰的勝算更大一些啊!”孟昶說道。

“陛下,臣以爲現在還看不出來。從實力上講,契丹人肯定比僞周要強大一些,可是僞周既然敢如何出兵,想必也是有一定的把握的。不過,對中原局勢的影響,還是要看楚國的行動!如果楚國全力出擊,僞周腹背受敵,就算僞周擊敗了契丹人,也得不償失了!”趙季札說道。

“哦。是啊,這事兒,弄不好讓馬雲給撿了便宜了!”孟昶喃喃的說道:“不過關中的軍隊很強悍,咱們要是貿然出擊,能不能打的贏啊?”看來鳳翔的一場大敗,實實在在已經把孟昶的膽氣給嚇沒了,雖然他面子上面很高傲,可內心真的不願意面對周軍。

“臣以爲若用高彥濤,恐怕很奏功啊!”趙季札說道。這高彥濤官拜雄武節度使,管的就是隴西四州,這人看不起趙季札,在趙季札代表孟昶巡檢北方防務的時候,以一般的禮節對待,讓想狂撈一筆的趙季札大失所望,讓趙季札那個敏感的心,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於是,趙季札心裡面就恨上了高彥濤。

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72章 斬立決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99章 追擊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84章 喜憂參半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56章 專權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4章 敲詐勒索(2)第69章 進攻潼關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80章 議徵安南第149章 奢侈品第87章 戲弄第144章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80章 騎射第3章 英雄母親第26章 離間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32章 定策(中)第75章 置之死地第87章 戰潞州第63章 堅守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65章 攻城第106章 樊若水第10章 茅山道士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5章 案發第13章 突襲楚軍第71章 單挑第5章 不謀而合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97章 觀畫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34章 詩賊(1)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8章 火中會師第十二章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47章 五代諸葛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42章 三使南唐(3)31第27章 孤注一擲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8章 謀臣(3)第31章 定策(上)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03章 會戰(2)第199章 追擊第56章 賬本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98章 論戰第13章 出使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36章 兵圍荊門第十二章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01章 聽春宮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68章 來了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9章 軍務政務第97章 向東!第66章 迎親第32章 國庫沒錢了
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72章 斬立決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99章 追擊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84章 喜憂參半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56章 專權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4章 敲詐勒索(2)第69章 進攻潼關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80章 議徵安南第149章 奢侈品第87章 戲弄第144章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80章 騎射第3章 英雄母親第26章 離間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32章 定策(中)第75章 置之死地第87章 戰潞州第63章 堅守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65章 攻城第106章 樊若水第10章 茅山道士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5章 案發第13章 突襲楚軍第71章 單挑第5章 不謀而合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97章 觀畫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34章 詩賊(1)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8章 火中會師第十二章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47章 五代諸葛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42章 三使南唐(3)31第27章 孤注一擲第94章 箭在弦上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8章 謀臣(3)第31章 定策(上)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03章 會戰(2)第199章 追擊第56章 賬本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98章 論戰第13章 出使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36章 兵圍荊門第十二章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01章 聽春宮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68章 來了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9章 軍務政務第97章 向東!第66章 迎親第32章 國庫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