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火藥與石油

?馬雲到了荊州,屁股剛坐在座位上,就迫不及待的派人請來了青遊子道長……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己大筆的銀子,投進去兩年了,這大楚的火器研究到底有什麼進展,自己還不知道,趁着今天正好在荊州,親自實地考察一下。?

不大會兒功夫,青遊子道長就被帶來了,見過了禮,馬雲賜了座,等青遊子道長坐定,馬雲方纔笑容可掬的問道;“道長,兩年來辛苦你了,這個……這火藥的研究,可有什麼進展嗎?”?

青遊子道長單掌施禮道:“大王,貧道自從接了這個差事以來,仔細的回憶當年師父煉丹時的配方,再結合鞭炮爆炸的原理,現今已經有了初步的進展,如果大王有時間,可以實地考察一下。”?

馬雲大喜,連連點頭,說道:“只要是火藥的事情,寡人就有充足的時間。對了,這個實地考察是怎麼個考察法啊?”這個時代,對火藥的瞭解,人們正處在無知者無畏的境地,危險係數還是很大的,可千萬不要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研製的火藥先讓自己品嚐了下威力。?

那青遊子道長說道:“大王,這火藥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貧道請大王在火器監的實驗場西角的觀驗亭觀看,貧道等在場中施放火藥。”?

馬雲一愣,急忙說道:“那怎麼能行呢?這樣做,道長們不是很危險嗎?”?

那青遊子道長微微笑道:“無妨的,大王不知,我們施放過多次,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不礙事的。”——?

馬雲、趙普、李驤等人坐着轎,不多時,就來到了荊州城西郊的火器監實驗場。這個實驗場佔地有二三十畝大小,而這觀驗亭處在場子的西角,是個上下兩層的木樓,站在二樓上,舉目眺望,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實驗場的情景。場地的中央有一個小木屋,三米來寬,三米來長,這木屋門朝東,其他三面牆,都沒有窗戶,只是在牆角處由一個不太顯眼的小洞,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木屋不知道是因爲什麼原因,看起來黑了吧唧的。木屋附近的地面都是平平坦坦,南邊還栽着一顆小樹苗。?

在樹苗和木屋南牆之間矗立這一個三角鐵質大鼎。這大鼎與常見的一些青銅鼎區別在於,這個大鼎居然是有蓋兒的,蓋頂上面有兩個牛耳把手,看來這大鼎是中空的,裡面莫非放的是火藥?馬雲有點興奮了,莫非青遊子道長是要演示,火藥炸鐵鼎。如果能把鐵鼎炸碎,把旁邊的木屋和樹苗全部炸飛,那是不是就能將敵軍的城牆炸塌,或者將敵軍的城門炸開。雖然這鐵鼎笨拙了些,可是要真的有這麼大的威力,那無疑也是一件攻城的利器啊。?

馬雲知道,這個時代,要開發出來大炮一樣的東西,太難了,可是如果有這種炸藥包一樣的火器,也算不錯了。?

馬雲興致勃勃的對青遊子道長,說道:“青遊子道長,可以開始了嗎?”?

青遊子道長單掌施禮道:“請大王稍待。這裡有兩團棉花,請大王堵在耳朵上面,等會兒爆炸聲音很大。”?

馬雲笑着擺了擺手,道:“寡人來,就是爲了聽爆炸聲的,堵什麼耳朵啊。道長,請你趕緊開始吧。”?

青遊子點了點頭,施施然,頗有信心的下樓而去。馬雲神采奕奕的望了一眼左右,心情激動的等着這劃時代的一炸。心裡面連鼓勵的詞都想好了,這一炸,標誌這我國在火器研究上,已經是處於世界的絕對領先地位,它不僅大大的提高了我軍的戰鬥力,極大的鼓舞了我軍的戰鬥士氣,而且,它的出現,對祖國的早日統一,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就見青遊子道長到了鼎前,指揮幾個工匠,豎起梯子,將頂蓋掀開,然後將一根繩狀什物的一頭插了進去,另一頭卻是從牆角的小洞裡面送到了木屋中。馬雲見多識廣,給身旁的趙普、李驤等人解釋道:“看,那條線,應該就是藥攆子,由它點燃裡面的火藥,如果火藥威力巨大的話,那無疑是給我們楚軍又增添了一個攻城利器啊。”?

趙普、李驤等人也是頻頻點頭。?

激動人心的一刻就要到來了。?

馬雲充當起了導遊,給趙普等人介紹了火藥的發展前景和歷史。等他再擡頭看的時候,青遊子道長等人已經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隱約間就見藥攆就像燃燒了一般,接着聽到一聲“砰”的一聲悶響,震的耳朵嗡嗡的,站在觀驗亭上的趙普等人冷不丁聽到此巨響,都有些心裡發顫。馬雲卻是異常興奮,擡眼直勾勾的望去,只見鐵鼎之處,黑煙滾滾,將那一片完全籠罩在黑煙中,看不清楚這炸藥的威力到底如何??

正在這時,“嘡啷”一聲,在觀驗亭前面不足100米處,從天上掉下來一個鐵鍋一樣的東西,掉在地上之後,還轉了兩圈。衆人仔細觀看,竟然是那個頂蓋。馬雲心中更是異常興奮,這頂蓋都被炸得這麼高,這火藥的威力,看來不小啊。?

硝煙漸漸散去,馬雲有點傻了眼,卻見木屋還是木屋,只是看起來,更黑了一些,樹苗還是樹苗,只是灰跡斑斑,地面和剛纔的情況差不多,從受力角度來說,由於鐵鼎少了蓋子,對地面的壓力減小,地面應該比剛纔還要平整一些。?

馬雲揉了揉眼睛仔細的看了看,他終於確認眼前看到的,就是鐵一般的事實。和乾打雷不下雨一樣,剛纔那聲響動靜挺大,可是效果卻看不到什麼,除了炸飛了一個鼎蓋之外。?

馬雲有點失望了。?

那青遊子道長從木屋中出來,指揮人將鐵鼎擡到觀驗亭下面,說道:“大王,請看,這鐵鼎已經被炸有裂紋了。”?

馬雲有點無精打采的看了看,鐵鼎上面果然隱隱出現了幾條裂痕。一旁的李驤倒是頗有興致的說道:“大王,咱們下去看看。”?

馬雲點頭,幾人下去之後,李驤湊過去一看,嘖嘖稱讚道:“大王,您真是天縱英武啊,您兩年前力排衆議發展火藥果然有先見之明啊。雖然這火藥目前上不能用到軍事上面,不過它的威力卻是驚人啊。您看,這一指厚的鐵鼎,竟然都能被炸裂啊。如果……對了青遊子道長,爲什麼你不把這火藥單獨拿出來引爆,而要放在鐵鼎之中呢?”?

那青遊子道長說道:“李大人有所不知,這單獨引爆沒有什麼效果,就像木材燃燒一樣,刺刺啦啦就着完了,有時候它甚至不會爆炸啊。必須把它放在容器裡面。”?

馬雲一愣,問道:“那你爲什麼不把它放到一個壁比較薄的容器裡面呢?”馬雲想當然的想象到這爆炸的原理,是不是氣體在一個密閉空間裡,急劇膨脹,然後發生爆炸。?

“大王,您說得,我們也試過,可是放到薄壁的容器裡面,它確實能將容器炸爛,可是它對周圍的摧毀能力,我們覺得並沒有比放在鐵鼎裡面要強,您看放在鐵鼎裡面,這一指厚的鐵皮都被炸出了裂紋。”?

馬雲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這火藥純度不夠,所以它的威力一方面取決與火藥的數量,另一方面取決與它最開始密封空間的承壓能力。在鐵鼎裡面,由於鐵鼎壁厚,所以承壓能力強,這樣密封空間裡面聚集的能量就大,換了一個薄壁的,火藥一爆炸,薄壁就被炸飛,這樣能力很快就消散到空氣中,就沒有殺傷力了。可問題是,誰也不會把城門做成鼎狀的給你炸啊。?

馬雲說道:“青遊子道長,你這些火藥用得材料都有哪些呀?”?

青遊子道長說道:“本來我們試驗的是硝石、硫磺和木材,不過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最近才發現硝石、硫磺還有馬兜鈴混合在一起,爆炸的威力更大一些。”?

這炸藥不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嗎?馬雲奇怪的問道:“青遊子道長,這馬兜鈴是什麼東西呀?”?

青遊子道長道:“它是一種多年生纏繞草本。”?

馬雲有點後悔的說道:“你怎麼不用木炭試一試呢?”?

“大王,木炭我們嘗試過,我們使用的是上好的無煙木炭,可是效果還不如這馬兜鈴呢?”?

馬雲遲疑了一下,啓發性的說道:“你們每次做得試驗都是調整相比之間的比例,你們可曾想過,將這些材料給提煉提煉。比如說芝麻,我們磨一磨就變成了油,吃起來比芝麻香的多。比如花粉,我們聞起來只是有種芬香的味道,可經過蜜蜂的採集,不就變成了蜂蜜了嗎?這馬兜鈴是一種草本,這木材不也可以歸於草本嗎?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些什麼聯繫呢?再者,你說了,你們用的是無煙木炭,你們有沒有嘗試黑木炭呢?”?

馬雲說道:“還有,今天寡人見這火藥爆炸之時黑煙滾滾,半晌之後,方纔消退,寡人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濃濃黑煙呢?”?

青遊子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明白馬雲的意思,馬雲說道:“比如我們在這火藥之中加入一些辣椒粉之類的東西,火藥爆炸之後,辣椒粉隨風飄灑,到處都是,這樣不就應該辣的敵人眼睛都睜不開嗎?這不也是一種良方嗎?如果可以添加辣椒,你們還可以嘗試添加一些其他的東西,火藥的爆炸力,我們一時提高不了,那麼我們就從火藥的濃煙這面考慮考慮,寡人覺得這還是很有搞頭的。”馬雲越說越高興,再看看青遊子,臉上卻沒有太大的變化,馬雲連忙說道:“寡人絕非好殺之人,恰恰相反,寡人可以說是悲天憫人啊,可是,現在天下大亂,寡人要想解救百姓,就要首先解決掉各地的割據勢力,只有消滅了這些人,天下才能安定。道長肩上責任重大,寡人要提天下百姓,感謝道長和軍器監所有的工匠們啊。”說着衝着青遊子拜了下去。?

青遊子連忙側身避開,以示不管受禮。他本是茅山落魄的道士,在江湖上到處漂泊流浪,能有今天全靠馬雲的賞識,聽馬雲這麼一說,心中也寬泛了些。?

馬雲接着說道:“道長有沒有想過,將火藥的原材料給改良一下,比如浸入油脂等等。多試驗試驗,效果可能更好。當然了,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也算不錯了。”馬雲最後鼓勵道。雖然馬雲有點泄氣,這科技不能轉化成殺人武器,怎麼能行呢??

一旁的趙普突然說道:“大王,上個月臣聽說,在南陽城南50裡處,由一個村莊,那裡有戶人家在耕種的時候,突然從地裡刨開了一處黑泉,極易燃燒。是不是可以找些來,給青遊子道長作材料試驗試驗啊。”?

黑泉?燃燒?馬雲反映了過來,他說道:“你說的可是石油?那……那可是好東西啊。趕緊傳令,讓丁思瑾派兵,把那個村莊圍起來,讓石文德給百姓銀兩,將那塊地給買下來,將石油用桶給裝運過來,交給青遊子道長。青遊子道長,這個火藥你要繼續研究,你看能不能把馬兜鈴給他提純一些,或者上面放些石油一類易燃燒的。這個石油嘛,你看能不能和軍器監的工匠們商量商量,想想辦法,怎麼把燃燒着的石油,更好的投擲到對方的城牆上去。還有就是看怎麼才能讓這些石油可以安全穩定的運輸。”?

馬雲心裡話,火藥發展的緩慢也就算了,有了毒煙,有了石油,老子攻起城來不就省事多了嗎。大規模的把石油運過去,先放毒氣彈,然後徹底的放火燒城……想着想着,馬雲搖了搖頭,太殘忍了……不過,我喜歡。?

見那青遊子道長一一應承了,馬雲又接見了跟隨青遊子道長學手藝的工匠們,馬雲溫顏鼓勵和賞賜了他們,讓他們安心的跟着青遊子道長好好學習,希望早一天能夠研製出威力強大的火藥來,更好的爲祖國統一服務

27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07章 明詔第185章 追擊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2章 整風運動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32章 刺殺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8章 盛典第149章 奢侈品第91章 契丹楊袞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8章 盛典第31章 定策(上)第67章 疑兵第75章 廣東內務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08章 對策第15章 案發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94章 再見陳傳第56章 賬本第97章 向東!第66章 迎親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200章 混戰第134章 詩賊(1)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2章 狂暴衝擊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49章 巧取雄州第112章 夜宴(三)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05章 借道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98章 立功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3章 發行國債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5章 首富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6章 賬本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31章 定策(上)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67章 中間人第46章 奇功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8章 對策第10章 新妃(1)第56章 賬本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50章 陰差陽錯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4章 經濟計劃第198章 立功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20章 洞庭密議第69章 側翼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4章 交州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65章 條件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7章 謀臣(2)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48章第171章 設伏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81章 生意經第102章 會戰(1)
27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07章 明詔第185章 追擊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2章 整風運動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32章 刺殺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8章 盛典第149章 奢侈品第91章 契丹楊袞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8章 盛典第31章 定策(上)第67章 疑兵第75章 廣東內務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08章 對策第15章 案發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94章 再見陳傳第56章 賬本第97章 向東!第66章 迎親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200章 混戰第134章 詩賊(1)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2章 狂暴衝擊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49章 巧取雄州第112章 夜宴(三)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05章 借道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73章 戰爭賠款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98章 立功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3章 發行國債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5章 首富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6章 賬本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31章 定策(上)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67章 中間人第46章 奇功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8章 對策第10章 新妃(1)第56章 賬本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50章 陰差陽錯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4章 經濟計劃第198章 立功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20章 洞庭密議第69章 側翼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4章 交州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65章 條件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7章 謀臣(2)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48章第171章 設伏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81章 生意經第102章 會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