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聖人東南飛

孔仁玉不明所以的看着滿臉笑容的高載明,剛纔高載明的話,讓他有點沒聽明白:不去汴京?去金陵?去金陵幹嘛。登時,他愣着了,趕緊把懷裡揣着的詔書又給拿了出來,擡頭、落款,沒毛病啊,這和自己家裡供奉的那些聖旨格式都一樣啊,都是聖旨一貫的寫法啊,只是,隨着這目光的眼下,他兩個眼睛越正越大,直愣愣的看着聖旨上的那個玉璽大印。媽的,孔聖人的子孫忍不住罵了一聲娘,現在孔仁玉纔看清楚,這聖旨上的玉璽,有“大楚”字樣。被騙了?

孔仁玉的嗡的一下響個不停,看慕容彥超笑呵呵的樣子,孔仁玉心裡一緊,這傢伙不會是看上了孔家的家產,想據爲己有吧。慕容彥超狡詐貪財的名聲早就傳揚開了。他在兗州設立庫典專司當錢,想從中牟利,結果有奸猾的百姓拿着假銀子,到他的庫典裡典當換取銅錢。庫典的官員很久之後才發現,慌里慌張的稟報給慕容彥超。結果,慕容彥超命令把庫典裡面的百姓典當的物品,全部轉移,接着在街上張榜,讓百姓自報他們所典當的財物,準備償還百姓。老百姓競相自報典當的物品,那個典當假銀子的人,也來了。當場就被慕容彥超的親兵給抓獲了。可慕容彥超沒有殺他,反而讓他教人日夜不停的造假銀子。導致兗州現在人人都不用銀子了。

孔仁玉心裡打着鼓,不由自主的看了眼高載明,結果高載明笑呵呵的,不僅混不在意,反而還說道:“陛下龍潛長沙之時就對先生甚是掛念,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是一定要請先生去趟金陵,江南士林對先生也是翹首以待啊!”

不是騙局?

孔仁玉腦袋變得老大,怎麼回事,自己糊里糊塗的怎麼接了楚國的聖旨啊,這要是讓朝廷知道了,自己可就完了。如果皇上是個武夫,孔家說不定就有大禍了,如果皇上不是武夫,家族可能沒有事情,可是自己卻是同樣難逃一場大禍,至少,這文宣公是再也當不成了!孔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在曲阜開枝散葉上千年了,一門數千人,而且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家業,說不定就會被這一紙詔書給折騰個乾淨啊。

不是騙局,可是這事情也大條了。去,自己一家子人,千把口人怎麼去啊?再說,這一走孔家在曲阜的家業不就完了嗎?可不去,聖旨已經接了,萬一有人把自己給舉報了怎麼辦?雖然是亂世,可是和兗州現在名義上還是大周的地盤啊!這大楚就一定能戰勝大周,這事,可沒人敢打保票!就算大楚是最後的贏家,這縣官還不如現管呢?

看着孔仁玉猶豫不決的樣子,高載明有些子召集了,他來的時候還高高興興,以爲這孔家的後人接了聖旨之後一定會興沖沖的上路,畢竟,聽捕風房在街頭巷尾散佈的消息,這中原簡直就是冒險者的天堂,讀書人的地獄啊。在捕風房的描述中,這中原當政的武夫、獨夫們動輒就殘殺讀書人,把中原變成了一個犯罪分子、分子、恐怖分子的樂園,只要看過兩本書,認識幾個字的中原人那都是心向大楚啊。雖然,高載明作爲大楚官府的一箇中層幹部,對這些傳聞不是很信,但是總覺得是八九不離十,可信度可以打個八折,而且這一路上看過來,大楚境內是百廢待興,而僞周境內是破罐子破摔,一點都沒有恢復的跡象。

可他沒想到這孔仁玉,作爲聖人的後人,接到聖旨之後竟然是猶猶豫豫,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他連忙解釋道:“文宣公可能不知道,陛下對讀書人是異常重視,對文宣王更是推崇有佳,贊之爲‘萬世師表’,還在金陵撥出鉅款營建孔廟,請文宣公參加典禮。您的爵位是世襲罔替的,而且見了陛下只用兩跪六叩,陛下的這種推崇可以說萬中少有的啊!”

高載明說得天花亂最,孔仁玉也捨不得自己生活了多年的故鄉,而且高載明說得興高采烈,事實上並沒有解決孔府的實際問題,我這麼多人搬家,大楚有沒有什麼安置費啊,還有我搬家搬到什麼地方來啊?這在,孔府在曲阜歷來都是曲阜縣令,也就相當於朝廷把曲阜縣作爲孔家的封地了,讓孔家在曲阜隻手遮天,這種待遇到了你大楚之後,還有沒有了?可這種話,又怎麼好在大庭廣衆面前提出來呢,孔仁玉很傷腦筋,可是卻不好意思說。

他吞吞吐吐的樣子,惹惱了一旁的慕容彥超,馬雲好不容易讓慕容彥超協助般點子事情。在慕容彥超看來,這事兒不費吹灰之力,還能在馬雲眼前落個好,誰知道,這孔仁玉竟然大有推脫的意思,他黑臉一沉,說道:“高大人,文宣公,兩位慢慢聊,最近這兗州地面不太平,昨天曲阜縣縣令還快馬送來文書,說曲阜縣發生了什麼奪地的命案,我要親自趕赴哪裡去好好的查查,到底是誰這麼目無王法。”

慕容彥超說得是輕描淡寫,似乎混不在意的樣子。可聽在孔仁玉的耳中猶如晴天的一聲霹靂,這……這慕容彥超不是在威脅自己嗎?如果自己不去,恐怕他就會想些辦法來對付自己,依照孔家的影響,倒也不怕慕容彥超來硬的,可是,如果慕容彥超耍些見不得光的手段,往孔府潑點子髒水,那……那可就影響惡劣了。

孔仁玉見慕容彥超要走,趕緊攔着他說道:“既然慕容大人要去曲阜縣,在下就和大人一同前去,回家收拾收拾行李,也好隨着高大人一塊兒前往金陵。”迫於無奈的孔仁玉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孔仁玉帶着幾個親族離開兗州趕赴金陵的第三天,汴京的郭威也派來使者來到兗州,準備冊封孔仁玉爲曲阜縣令。孔仁玉走了倒沒什麼,可讓泰寧節度使慕容彥超沒有來的緊張起來。

第63章 我冤!我冤!第70章 血戰第2章 回家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07章 明詔第207章 水漲了第68章 結義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73章 半渡而擊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50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5章 下杭州(3)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3章 攻攻試試第56章 碰壁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90章 兄壯侄大第92章 試探第144章第35章 大戰略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01章 逃亡第20章 西遷(2)第94章 再見陳傳第72章 狂暴衝擊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12章 夜宴(三)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4章 經濟計劃第88章 援兵4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5章 不謀而合第22章 借兵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31章 使者第10章 新妃(1)第60章 三成機會第3章 突擊檢查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10章 夜宴(一)第2章 回家第55章 連番用計第81章 巨型炮仗第4章 造假幣第49章 chongle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章 英雄母親第69章 往事第53章 奇謀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9章 讓涇州第28章 黎陽大戰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27章 買賣第67章 聯姻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9章 決策(2)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73章 斷頭臺第16章 架起油鍋第89章 鬥嘴第87章 戲弄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6章 謀臣(1)第87章 戰潞州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7章 觀畫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103章 會戰(2)第69章 往事第51章 漫天要價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20章 歸程(下)第153章 趙季札第75章 搜捕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2章 新妃(3)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28章 給他功勞
第63章 我冤!我冤!第70章 血戰第2章 回家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07章 明詔第207章 水漲了第68章 結義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73章 半渡而擊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50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5章 下杭州(3)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3章 攻攻試試第56章 碰壁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90章 兄壯侄大第92章 試探第144章第35章 大戰略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01章 逃亡第20章 西遷(2)第94章 再見陳傳第72章 狂暴衝擊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12章 夜宴(三)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4章 經濟計劃第88章 援兵4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5章 不謀而合第22章 借兵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31章 使者第10章 新妃(1)第60章 三成機會第3章 突擊檢查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10章 夜宴(一)第2章 回家第55章 連番用計第81章 巨型炮仗第4章 造假幣第49章 chongle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章 英雄母親第69章 往事第53章 奇謀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9章 讓涇州第28章 黎陽大戰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27章 買賣第67章 聯姻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9章 決策(2)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73章 斷頭臺第16章 架起油鍋第89章 鬥嘴第87章 戲弄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6章 謀臣(1)第87章 戰潞州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7章 觀畫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103章 會戰(2)第69章 往事第51章 漫天要價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20章 歸程(下)第153章 趙季札第75章 搜捕第93章 兒女親家第12章 新妃(3)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28章 給他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