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50

高懷德眉頭微皺,整個人突然變得謹慎了起來。嘴裡喃喃自語道:“這事兒,不對啊。”有什麼不對的呢?首先是情報的問題,根據出兵之前的偵查所知,由於山南東道的大軍圍攻申州,其後,白衣軍又走武關舊道佯攻鄧州,楚軍迫於無奈,就從均州等地抽調兵馬,增援鄧州。黃土鎮,激烈卻有微弱的抵抗,事實上已經證明了,均州兵馬已經被抽調了。可現在問題來了,從剛剛結束的攻城大戰中可以看出,均州的兵馬可不僅僅1000人那麼多啊。更何況,楚軍還在武當山和汗水對岸多個地方設置疑兵。疑兵也是兵啊,這麼多疑兵加在一起,數量也不少啊。如果均州城只有1000人馬,守城的將領,真的有這麼大的膽識,派遣這麼多的疑兵嗎?

初次在均州作戰,高懷德用兵相當謹慎,他一面指揮大軍飛速趕赴均州,另一方面,他還派遣了不少斥候在各處偵查情況,可問題就出在這斥候身上,漢水以南的斥候,基本上都回來了,而漢水以北的斥候一個都沒有回來。那些斥候都是經過訓練的,也是極具經驗的,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怎麼可能不會來呢?

這意外是什麼呢?莫非均州竟然是一個圈套不成?高懷德心裡越想越覺的是這麼一回事。黃土鎮的奪取,就露出一分奇怪。如果是他當兵駐守黃土鎮,在水灌黃土鎮之時,他絕對不會帶領軍隊在城牆上防禦的,因爲黃土鎮有哨所這麼地勢險峻,偏偏又能掌控全局的地方,他一定會帶領軍隊退到哨所上,伺機而動。

而均州城外的這些疑兵呢?自古攻城戰中,如果地勢允許的話,有很多人都會派遣偏師作爲疑兵之用,其目的就是想讓攻城的一方心中產生懷疑,不敢傾盡全力進攻。可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些所謂的疑兵,十次裡面至少有九次都是假的,都是純粹的“疑兵”,而不是敵人的援軍到了。

剛纔攻城的時候,高懷德也是這麼想的。可是,現在,他突然覺得這些疑兵是不是楚軍故意佈置在均州兩側呢?其目的是想讓自己認爲他們是“疑兵”,從而放心大膽的進攻均州。

另外均州城的情況也不對,今天上午的數次進攻,看起來均州城已經搖搖欲墜,可均州的守軍總能在白衣軍剛剛爬上城樓的時候,將白衣軍擊退,這……這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誘敵之計嘛?讓你總覺的均州城觸手可及,但是卻始終可望不可及。

楚軍有埋伏!高懷德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一張冷峻的臉上,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絲微笑。螳螂捕捉,卻不知黃雀在後。他站起身來,走出營帳之外,仔細的看起周圍的地形來。這均州的地圖,他自然是銘記在心,不過,地圖是地圖,無非標誌出這裡有山,哪裡有水,至於此山與彼山的區別,卻是沒有什麼記載。

楚軍既然不想讓我後撤,那麼,我就要找出一個合適的地方來,既能擺出一副繼續攻擊均州的樣子,讓楚軍毫不懷疑。另一方面,這個地方,卻是適合防守的,當楚軍大量涌入的時候,可以憑藉着地形位置,固守待援。

武當山山脈險峻,草木叢生,不過現在是十月天,天干地燥,這武當山上雖然長着些長青的樹木,看起來敵人火攻的機會不大。可是,楚軍善於放火,據說有一種霹靂彈,能在水中起火,更不要說這些長青的樹木了。恩,武當山不合適,那麼……突然,高懷德眼前一亮,在左側邀對對岸延岑山的地方,漢水正好在那裡拐了一個彎兒,如果將軍營按紮在那裡,至少兩面對着漢水,而這兩天漢水正大,防守的壓力大減,更何況那個地方距離均州也近,出營五里地就能達到均州,楚軍必然會以爲自己並沒有放棄均州!

高懷德笑了,他之所以身處險境,不撤退,卻選擇就地駐防,看起來是自蹈險地,以身飼虎,事實上卻是安全的。因爲,他知道自己的身後三哥郭榮、軍師王樸正帶領着3萬人馬,相機而動。

如果自己向黃土鎮撤退,那麼黃土鎮固然能夠固守,可是均州城卻沒有奪下來的機會了。沒有了均州,那麼白衣軍就無法危險到襄州這些楚國的產糧區了。那麼白衣軍在金州、均州戰略計劃就徹底落空了。可是,如果自己留在這裡,就能夠吸引楚國的大批部隊,給郭榮他們一個反包圍楚軍的機會,在均州將楚軍的主力擊潰。白衣軍在趁勢東進,奪取山南東道,也不再是什麼夢想了!

如果能夠擊潰楚軍主力,自己做點犧牲又算得了什麼呢?高懷德正準備下令,等吃過飯之後,立刻移軍延岑山對岸。他軍令還沒有下達呢,就見左側沿着漢水,飛快的跑過一個騎士。

那人到了軍營之前,翻身下馬,和守衛的軍士,校覈了軍文之後,立刻直奔高懷德而來。他一邊跑一邊說道:“高將軍,關中有緊急軍文送到。”

高懷德心裡不免犯了嘀咕,關中有緊急軍文?莫非蜀軍戰勝了白衣軍,這……這也太逆天了吧。這不可能啊!他一把拽過公文,打開了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很快的,他看完了一遍,心裡似乎有點不敢相信的樣子,又再次看了一遍。意氣風發的臉上,再一次陷入了沉寂。公文上說了三層意思:第一,我們出兵騷擾鄧州,可楚軍可意圖攻擊武關,可攻擊的力度又不大,所以,公文提醒高懷德,攻打均州要小心。第二,關東軍情有變,原本的後續部隊,已經撤回關中,如果高懷德攻下了均州,則立刻出兵襄州,可是卻不能和楚軍廝殺,只要騷擾襄州,儘可能的吸引楚軍兵力。第三,如果楚軍在均州有防備,那麼,當迅速西撤,如果黃土鎮能守則守之,不能守則當機立斷北撤到秦嶺要到洵水城。如果到了洵水城則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固守洵水城。

第18章 血戰(一)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6章 滅蜀第143章 等待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6章 謀臣(1)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8章 光猛南下第49章 爲你做主第20章 想我?像我?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79章 兵發明州第64章 祭孔第92章 試探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21章 劉崇南下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75章 搜捕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3章 殺機現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70章 血戰第105章 幽會第126章 兩派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85章 追擊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2章 岳陽樓(下)第85章 援兵1第8章 把柄第65章 好事將近第8章 盛典第79章 截擊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80章 議徵安南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20章 西遷(2)第117章 救人(下)第55章 強弩之末?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11章 夜宴(二)第62章 包圍圈第42章 隔山打牛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7章 火藥第55章 新的變化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80章 活捉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04章 會戰(3)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20章 三分之二第15章 首富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4章 造假幣第50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5章 首富第13章 突襲楚軍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89章 援兵5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88章 援兵4第38章 夜襲(上)第18章 殺**個頭第60章 三成機會第5章 觀兵50第67章 疑兵第68章 釋放第23章 入貢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2章 封州之戰(中)
第18章 血戰(一)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6章 滅蜀第143章 等待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6章 謀臣(1)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8章 光猛南下第49章 爲你做主第20章 想我?像我?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79章 兵發明州第64章 祭孔第92章 試探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21章 劉崇南下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75章 搜捕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3章 殺機現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70章 血戰第105章 幽會第126章 兩派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85章 追擊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2章 岳陽樓(下)第85章 援兵1第8章 把柄第65章 好事將近第8章 盛典第79章 截擊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80章 議徵安南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20章 西遷(2)第117章 救人(下)第55章 強弩之末?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47章 關門打狗第111章 夜宴(二)第62章 包圍圈第42章 隔山打牛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7章 火藥第55章 新的變化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80章 活捉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04章 會戰(3)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20章 三分之二第15章 首富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4章 造假幣第50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5章 首富第13章 突襲楚軍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89章 援兵5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88章 援兵4第38章 夜襲(上)第18章 殺**個頭第60章 三成機會第5章 觀兵50第67章 疑兵第68章 釋放第23章 入貢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2章 封州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