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

幾乎在耶律嗔喋血清州城的同時,耶律修一路風馳電掣,終於趕到了益津關前。此時是中午時分,這益津關倒不是坐落在什麼崇山峻嶺之間,高山仰止,高不可攀,輕而易舉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益津關做落在華北平原之上。頂多也就是一個在土包子上的小縣城罷了。那它“關口”的意義在哪裡呢?爲什麼說它是非常關鍵的呢?原因說白了很簡單,這地方確實沒山,可是有水啊!

去過北京、天津的大都知道,在上個世紀,這個地區有一條大河,叫海河。而這海河的一條重要的直流就是在益津關腳下流淌的大清河。一條大清河綿綿數百里,你說這是不是很寬,其實這河並不非常寬,也就是幾百米而已,可是在大清河兩岸卻又許多湖泊水淺些,比沼澤水深些,有點類似於“白洋澱”的澱子,或者叫“什麼什麼窪”,這地方蘆葦盪漾,淤泥深厚,水窪相間之處路多,但是很窄,而且大多數都是死衚衕。非常不利於人馬的行走。因此,人們不得不找那些比較容易走的地方,漸漸形成了三大關口: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

益津關坐落在大清河的北面。在這一帶大清河不但變得窄了,而且水窪也少了許多。也就是因爲如此,它才顯得如此的重要。

耶律修這一路上走的很不爽,爲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他還在想清州的事呢,王洪這個王八蛋已經派人往南京城裡送信了,自己只能守住益津關,扼着周軍北上的咽喉要道,爲契丹大軍南下爭取時間。這一點如果自己做到了,那麼清州的事兒,自己至少算是將功折罪了,要是做不到,那可就慘了。

益津關城頭契丹大旗高高飄揚,迎風招展着。耶律修的心頓時踏實了不少。看來益津關平安無事啊,他長長出了一口氣,緊繃着的心鬆了下來。可是轉念一想,耶律修立刻又苦起臉來。爲什麼?既然益津關沒事,那麼自己這百餘里地跑得也忒沒有價值了吧。他心裡頓時又懊喪起來,老天保佑,希望清州城沒事吧。

“大帥,咱們不能在往前走了?”蕭天佑在耶律修身邊說道。

本來按蕭天佑的級別,他不應該在耶律修身邊呆着,可一來,耶律修覺得這蕭天佑有的才能,還指望他出出主意;二來,呆在自己身邊有功勞不會少他的一份,這安全性卻又比在前鋒營裡高上了許多。自己本就前途未卜,萬一再配上了留守大人的兒子,那。。。前途就不用卜了。

耶律修沒好氣的哼了一聲,道:“有什麼不對的,這城門不是開着的嗎?城頭上飄的也是我們契丹的大旗啊。難道正因爲這些正常的情況,反倒讓你覺得不正常了嗎?周軍北上,我們也是剛剛得到消息,益津關的守將鍾廷輝不知道周軍北上開着城門,那是再自然不過了。”

“這倒是正常,只不過讓末將覺得有點奇怪的是,咱們這一路上,居然見到了不少馬糞。”蕭天佑說道。

“馬糞?這條路是北上南京的必經之路,咱們北國騎馬的人很多啊,有些馬糞也很正常啊。”耶律修反問道。他現在很想敲開蕭天佑的腦袋,看看這小子腦子裡面到底是在想些什麼?這傢伙到底是個天才呢,還是個蠢材。莫非,他還認爲周軍騎兵突襲了益津關?

耶律修以爲蕭天佑肯定還會反駁自己,哪知道蕭天佑的反應再次讓他吃了一驚。蕭天佑搖了搖頭,聳了聳肩,說道:“大帥,小心一些總不會錯的。咱們還是派人去益津關看看再說。”

耶律修面露難色,這益津關南邊得路比較窄,過了益津關,北面纔會開闊起來。在這條路上,自己這6000人馬,像一字長蛇陣一樣排成了一溜兒。離關口還有二里地,卻突然不走了,讓不是讓鍾廷輝笑話自己嘛。

耶律修想了下,說道:“不必了,咱們趕緊進關,休息一下,派人南下再打聽打聽周軍的動靜。周軍勢大,咱們可要抓緊時間,保持體力,可不能在臨機猶豫了。”

耶律修拿定了主意,指揮着軍隊繼續前進。距離益津關越來越近了,前面的道路也漸漸開闊了起來。城頭上斗大的“鍾”字旗正衝着乾化軍搖擺,這意思很明顯,哥們別走了,把公文拿過來對對吧!

耶律修扭頭看了眼蕭天佑,見蕭天佑正凝眉沉思,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想提拔他,讓他前去檢核公文。耶律修心中略感不爽,只好對自己的親兵道:“你騎馬拿着公文,到前面給守城的軍士查勘校覈。”

“大帥且慢,往日裡大軍行動,益津關會有校覈公文這麼一說嗎?”蕭天佑阻攔道。

耶律修更是不爽,大軍過關要校覈公文,這是太祖皇帝頒下的鐵律,誰敢不遵從啊。他不悅的說道:“此乃我契丹鐵律,小將軍不曾聽說過嗎?”

“太祖皇帝的鐵律,末將自然知道。不過這益津關守將鍾廷輝向來粗心大意,他所處地方又不是邊境,這條鐵律在益津關恐怕早就名存實亡了。我上次帶着百餘人馬過關,益津關守軍根本就沒有校覈公文。”蕭天佑說道:“大帥,還是派人進入看看的好。”

“哈哈,小將軍你太小心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周軍即將北上,他怎麼可能還想往日那樣不謹慎呢?”

“咱們在清州也是剛剛知曉周軍北上,他遠在益津關卻又怎麼知道周軍北上的呢?”蕭天佑反駁道。

耶律修一愣,他忍不住撓了撓頭,貼了貼微微乾裂的嘴脣,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但是他絕對不認爲蕭天佑說的對,他認爲是自己剛纔說錯了話,如果說今天鍾廷輝突然想起來謹慎了,他蕭天佑不就沒得反駁了嗎?

耶律修辯不過蕭天佑,於是,乾脆就不在辯駁了,轉過來怒斥親兵道:“還不趕緊去,難道要本帥請你去嗎?”

“遵令!”親兵嚇了一跳,趕緊縱馬過去叫關了。

“大帥,您官居乾化軍節度副使,鍾廷輝區區益津關守將。您來到益津關,他鐘廷輝理應出關迎接。何不讓他出來相迎呢?”蕭天佑畢竟不死心,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若是平時,耶律修還是喜歡擺擺譜的,可現在畢竟不是平時了。南邊的戰事情況還不知道呢?自己奔襲了一路,軍馬已經疲憊了,怎麼說也好乾淨休整休整纔好,畢竟,接下來可能就是一場極爲險惡的大戰啊!耶律修譏笑道:“既然小將軍覺得這事情不妙,你不如自行到後軍去。如果前面無事,一切都好說,一旦這益津關有變,小將軍也要及早作準備。”

但看字面,這話還算中聽,可是加上耶律修撇嘴譏諷的樣子,是人都知道,這耶律修壓根就不是什麼好心相勸,而是純粹的譏諷人呢!

蕭天佑劍眉一豎,郎目怒睜,過了一會兒,低頭拱手道:“末將遵令!”說着,這蕭天佑竟然撥轉碼頭向後軍而去。

蕭天佑的反應,反而然耶律修一愣,他還以爲這小傢伙受不了譏諷,要跟自己翻臉呢,沒想到這小東西竟然這麼的沒有骨氣。什麼東西!耶律修嘴中輕聲罵道,心裡面更是懊喪的狠,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竟然鬼使神差附和着小東西,率軍返回益津關,這。。。這不是遺失戰機嘛。我怎麼竟然沒有看出來這小東西是個蠟樣銀槍頭,中看不中用呢!

正在耶律修罵罵咧咧的時候,親兵已經回來了:“秉大帥,軍文已經校覈完畢,益津關守將鍾廷輝將軍馬上就要出來迎接將軍了!”

“恩,大軍前進!”蕭天佑不在身邊,耶律修也懶得廢話,大手一揮,讓軍隊繼續前進!

眼看着就到益津關城門之下了,忽然“咚咚咚”戰鼓聲響,城牆垛口處“嘩啦”一聲多出一列手持強弓的弓箭手來。說時遲那是快,這弓箭手剛剛現身,那被拉的猶如滿月一般的長弓,“嗖嗖”放出一隻只利箭來。伴隨着箭雨聲的,還有“嘎吱嘎吱”的木屐之聲,耶律修久在軍旅,立刻就明白那是什麼東西了:拋石機、弩牀的聲音。

對方都射箭了,耶律修還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嗎?他大喝一聲:“快。。。快回軍,有埋。。。”這個“埋伏”的“伏”還沒有說話,他就陡然覺得自己心口猶如雷擊一般,橫握長刀的右手一送,嘴口一甜,一股子鮮血噴了出來。緊接着就是一陣頭重腳輕,身子一歪,從馬上栽了下來,引入眼簾的是一塊白底金字的軍旗:周!

耶律修本來應該在中軍坐鎮的,半路上後軍讓耶律嗔給帶回來了清州,他爲了抓緊時間趕路,也不管什麼前後中軍了,結果跑在了前面,被益津關的周軍射了個正着。

耶律修一死,整個契丹軍羣龍無首,頓時大亂了起來。這是從城中殺出一支騎兵來,持旗官捧着一面白底青字旗,上書兩個字:慕容。那領軍大將亮銀甲、絡腮鬍子,赫然就是周軍悍將慕容延釗。而從城東、城西也殺出兩支軍隊來,左側的是王審琦,右側是符彥卿,後面還有劉光義率軍掩殺。

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3章 殺機現第126章 兩派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5章 首富第105章 會戰(4)27第8章 把柄第68章 來了第108章 臨江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55章 藏獒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55章 失蹤第20章 三分之二第23章 召回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32章 刺殺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7章 送客第106章 會戰(5)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43章 激戰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18章 血戰(一)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3章 奇謀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16章 應對第8章 把柄第145章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08章 對策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101章 聽春宮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9章 西遷(1)第187章 講和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章 南平窘境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45章 水攻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06章 會戰(5)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4章 人心難測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22章 借兵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29第107章 心動(上)第25章 約四事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10章 聊天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9章 血戰(二)第8章 請君作詩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24章 名臣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9章 側翼第14章 威逼第112章 夜宴(三)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63章 堅守第78章 豫章行(一)第81章 巨型炮仗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88章 宴無好宴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97章 拼了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7章 謀臣(2)第34章 入蜀(3)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60章 出降(下)
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3章 殺機現第126章 兩派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5章 首富第105章 會戰(4)27第8章 把柄第68章 來了第108章 臨江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55章 藏獒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55章 失蹤第20章 三分之二第23章 召回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32章 刺殺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7章 送客第106章 會戰(5)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43章 激戰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18章 血戰(一)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3章 奇謀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16章 應對第8章 把柄第145章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08章 對策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101章 聽春宮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9章 西遷(1)第187章 講和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章 南平窘境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45章 水攻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06章 會戰(5)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4章 人心難測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22章 借兵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29第107章 心動(上)第25章 約四事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10章 聊天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9章 血戰(二)第8章 請君作詩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24章 名臣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9章 側翼第14章 威逼第112章 夜宴(三)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63章 堅守第78章 豫章行(一)第81章 巨型炮仗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88章 宴無好宴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97章 拼了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17章 謀臣(2)第34章 入蜀(3)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60章 出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