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分之二

盧絳雖然明白了鍾允章的意思,可是,趙季札現在動不動就滅人滿門,這動靜也太了,萬一傳到了金陵城,傳到皇帝陛下的耳中,這。。。這恐怕對咱們兩個都沒什麼好處吧。盧絳猶豫了一下,他想提點一下鍾允章。看見鍾允章雲淡風輕的樣子,這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人在官場,有些話可不能瞎說。這算得上是揣測聖意了。

盧絳眼睛轉了轉,笑着說道:“鍾大人,孟昶被捉,蜀中粗安,可現在趙季札這麼滅人滿門,會不會引起蜀中豪強的不滿,進而作『亂』呢?”他沒辦法探皇帝陛下的底線,就轉過來探鍾允章的底線。這不僅僅是關係到川中百姓的問題,畢竟這趙季札還用了自己一都的人馬,怎麼說也和他盧絳聯繫上了。這事兒容不得盧絳不『操』心!川中本來好好的,別讓趙季札給『逼』的造反了!

鍾允章喝了一口茶。對面盧絳也算得上皇帝陛下的一員愛將了,現在又是負責川中防務的。鍾允章考慮了一下,終於決定把話說的在明白一點:“盧將軍,川中雖然有三十餘州的地盤,可是相互之間的差距可是非常大的,成都是天府之國,可是劍閣等地卻是崇山峻嶺,有些地方良田萬畝,有些地方卻只能夠在山溝溝裡求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川中豪強之家將近百家。可這百家中,相互之間也是有很大差異的,比如新都(今四川新都市)王家,田畝之多,恐怕騎上馬一天也走不完,但是普州(今四川安嶽市)陳家,雖然也是名門大戶,可田畝恐怕沒有王家的十分之一。”

盧絳愣了下。他雖然不敢『插』手政務,可是並不代表他對政務沒有一點了解。他一下子明白過來了。天府之國,事實上也就是成都府附近才真的是良田肥沃、年年五穀豐登,別的地方可就差多了。川中土地兼併嚴重,朝廷肯定不會坐視不理。但是,如果對全川一齊動手的話,朝廷肯定是怕激起大變,這麼一來,皇帝就採取了變通的手法,只收拾肥沃的成都道,其餘的地方暫且不管。

順着這個思路,盧絳腦子裡豁然開朗了起來。趙季札固然是棄子,可是鍾允章用他卻也充滿着智慧。趙季札久居川中,親朋好友必然不少,而同時呢,仇家對手也很多。讓趙季札出面整頓成都道,想必這人絕對不會對自己人下狠手的,而只會狠狠的打壓那些仇家。去年的時候,孟昶可是任用趙季札整頓過一次朝野,這麼一來,現在那些留任的官員,至少一半應該和趙季札都有些關係的,只要趙季札不牽頭造反,那些人就肯定不會造反,這麼一來,簡直就是拉着一派打擊另一派。反正,這些豪強們沒幾人是好鳥。

盧絳呵呵笑了:“鍾大人,果然是妙計啊。可是這麼一來,恐怕距離朝廷的要求,還是有些差距的!”盧絳意思說話,就算趙季札整垮了一半豪強,可是還有不少豪強呢!

鍾允章卻笑了:“盧將軍,這個事情,就可趙大人的上進心到底強不強了!”

盧絳“啪”的一聲,擊了一下掌,他笑呵呵的說道:“鍾大人果然是妙計啊。昔日司馬昭計殺三賢,也不過如此!”盧絳真的是明白了,這鐘允章是在驅虎吞狼。先讓趙季札打垮自己的仇家,然後在想些辦法,讓趙季札打垮那些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的豪強,等趙季札把成都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如果趙季札老老實實的,也就算了,如果他趙季札還敢挑刺,鍾允章不介意直接收拾了他!

至於這辦法嘛。不用太費腦子,只要是人,他就一定有弱點,抓住他的弱點他就一定可以就範的。盧絳畢竟是軍人,想辦法比較激進。而鍾允章是文官,做事可就四平八穩了。與其用激將計,還不如發揮趙季札的主觀能動『性』呢!就是利誘了。

趙季札本人沒有一丁點做棄子的覺悟。恰恰相反,鍾允章的徹底放權,給了趙季札一個錯覺:鍾大人故意躲開,是送了我一個天大的人情,想讓我藉着這個機會建立功勳,將來。。。將來方便被皇帝陛下提拔入京吧。至於說,鍾允章爲什麼會給自己這麼一個機會,原因也簡單啊。人在官場,不僅僅要取得皇帝陛下的信任,還要有一定的人脈啊!而鍾允章和他雖然交情不多,可是,兩個人的出身相仿啊,都是降官。將來同在金陵,相互之間怎麼着也好有個照應啊。

得!趙季札把鍾允章的故意縱容,當成了示好的信號。搞得成都道布政使趙季札同志一邊在賣力的收繳良田,對付那些讓他看不順眼的地主豪強,另一方面卻又在不停的琢磨到底是站在鍾允章這邊呢,還是站在趙普那邊呢,這站隊,還真的挺麻煩的。他投降楚國,走的趙普的線,和趙普多多少少也有點交情。

趙季札在打前鋒,鍾允章就在後面收拾河山。趙季札抄家滅門,冤案無數,可是鍾允章一點反應都沒有,哪怕是趙季札繳納的抄家收穫,比預想的要少一些,鍾允章也沒有過問。他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土地。一旦沒收了豪強的土地,他就仍舊保持那些土地的租賃權不變,安撫那些無地、少地的佃戶,同時他還鄭重聲明,只要這些佃戶五年之內能夠贖買土地,那些這些土地就贖買人所有。當然了,他還適當的利用捕風房造勢。那些豪強屁股根本就不乾淨,殺人放火、欺行霸市的事兒挺多的,鍾允章還當了一陣子鍾青天,大大的平息了民憤。換句話說,趙季札倒行逆施,搞得大地主人人自危,但是小地主、小老百姓反而紛紛叫好。畢竟,土地是有限的,沒收了那些大地主的土地,就讓百姓更多了餬口的機會。

可中國畢竟是個人情社會,趙季札雖然兇相畢『露』,可是豪強就這麼多,人人還講究個身份,一般不和身份不同的人交往。這麼一來,豪強圈子中,總會有人向趙季札求情的,說這個人跟自己是什麼什麼關係,那個人跟什麼什麼來路。甚至有些人還直接跟趙季札說了:你現在做的這麼狠,沒準是鍾允章的手腕,他就是想用你這把刀呢!

剛開始的時候,趙季札還沒往心裡去,畢竟這丫報復心挺強的,可是,隨着仇家一一完蛋,趙季札的幹勁兒就鬆懈了下來。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去找鍾允章彙報工作去了。

事實上,趙季札在前頭衝,鍾允章跟在後面,趙季札的工作成果,鍾允章非常的清楚。聽了趙季札工作彙報之後,鍾允章點了點頭,說道:“趙大人收穫喜人啊,我要在皇帝陛下面前給你請功。治理成都,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但是,更不能放過一個壞人!任重而道遠啊。本官與趙大人當共勉之!”

趙季札含笑,真誠的看了眼鍾允章,心裡面卻暗暗嘀咕,這話茬不對啊。“任重而道遠”,這意思好不明白嗎?鍾允章認爲自己做的好遠遠不夠啊。可是,這話兒,還真的是一個得罪人的話,打擊豪強是牽着骨頭連着筋啊,我滅了這家,沒準那家人把我給恨在了心裡。這事兒能不幹還是不要乾了。趙季札沉『吟』了一下,說道:“鍾大人,不是說,朝廷對付豪強,有贖買的政策嗎?”面對着上司,趙季札當然不敢說什麼“何必要趕盡殺絕”此類的話語。

鍾允章淡然一笑,道:“贖買那是必然的。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有一些人的土地來路不正,必須予以嚴懲。不然的話,百姓就會覺得咱們大楚是非不分,黑白顛倒!這可是咱們大楚官員的恥辱啊!”

“可是。。。可是大人。”趙季札想說:這年頭,恐怕沒有一個人屁股下面是乾淨了,這要是繼續搞下去,會不會搞到自己頭上來啊。

鍾允章不讓趙季札把話說完,他笑着截道:“鍾大人,你說的這個問題。本館也考慮過了,其實就是一個度的問題。贖買,一定是要贖買的。孟昶昏聵無能,整個川中恐怕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渾渾噩噩欺壓百姓。這些人一定不能放過!趙大人現在做得很好,可是我還是聽人說了,有些人心懷僞蜀,圖謀不軌,對於這些人,我們還贖買他們的土地,說破天去,也沒有這樣的道理吧。”

趙季札微笑着點點頭,他明白了,鍾允章給他畫線了:三分之二。成都道這60多家裡面,你只能留下20家作爲贖買的對象,其餘的,全部抄家!理由也給出來了:心懷古國,圖謀不軌。

見趙季札點頭了,鍾允章笑呵呵的從袖袋中拿出一封奏章來,說道:“趙大人看看這個!”

趙季札不明所以的拿過來一看,裡面竟然是鍾允章給皇帝的奏報,上面清清楚楚的介紹了今日川中的事務,把趙季札好一通誇獎。趙季札明白,人家這是給自己請功來了,如果自己想再進一步,就要好好的幹!

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34章 遭遇第95章 新軍情第204章 芙蓉花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27章 物價暴跌第32章 定策(中)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99章 追擊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0章 新妃(1)第16章 伏擊(二)24第64章 交州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87章 戰潞州第116章 含元殿第91章 遇刺第63章 天生麗質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01章 聽春宮第65章 二合一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4章 人心難測第25章 約四事第170章 益津關第205章 借道第33章 入蜀(2)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9章 長沙朝議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99章 追擊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4章 美侍女第69章 往事第199章 追擊第53章 大手筆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24章 名臣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96章 心理陰影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5章 觀兵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2章 楚王選集第87章 戲弄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9章 軍務政務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32章 入蜀(1)第123章 汴京動盪50第86章 林仁肇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20章 我看行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75章 廣東內務第84章 喜憂參半第70章 血戰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53章 趙季札第53章 大手筆第82章 包圍第87章 戰潞州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69章 一鍋燴第11章 岳陽樓(上)第7章 大火熊熊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32章 封州之戰(上)
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34章 遭遇第95章 新軍情第204章 芙蓉花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27章 物價暴跌第32章 定策(中)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99章 追擊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0章 新妃(1)第16章 伏擊(二)24第64章 交州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79章 豫章行(二)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87章 戰潞州第116章 含元殿第91章 遇刺第63章 天生麗質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01章 聽春宮第65章 二合一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4章 人心難測第25章 約四事第170章 益津關第205章 借道第33章 入蜀(2)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9章 長沙朝議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99章 追擊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4章 美侍女第69章 往事第199章 追擊第53章 大手筆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24章 名臣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96章 心理陰影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5章 觀兵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2章 楚王選集第87章 戲弄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9章 軍務政務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32章 入蜀(1)第123章 汴京動盪50第86章 林仁肇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20章 我看行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75章 廣東內務第84章 喜憂參半第70章 血戰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53章 趙季札第53章 大手筆第82章 包圍第87章 戰潞州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69章 一鍋燴第11章 岳陽樓(上)第7章 大火熊熊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32章 封州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