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光猛南下

三月裡,萬里無雲,陽光明媚……楚王宮麗春院,迎春花綻放,清香撲鼻。琴聲叮咚響起,節奏明快,和着花香,使人彷彿置身於萬紫千紅的花園之中。

楚王正躺在靠背椅上,微眯着雙眼,搖頭晃腦,陶醉在春風之中,大太監劉彥則快步走來道:“大王,李皋、秦師郎覲見。”

楚王睜開眼睛,揮揮手,示意讓李皋進來。

“臣李皋秦師郎覲見大王。”兩人快步過來跪下見禮。

楚王擺擺手,示意起來,賜座之後,方纔慢悠悠的問道:“念庵今天有什麼事情嗎?南征之事你們商議的如何啊?”。

“大王,我大楚立國一來,以內製外,這內軍是百戰之兵,除了震懾地方之外,更擔負這防範中原,抵禦李唐的重任。除了二十年前,武穆王大發內軍南征劉漢之外,這內軍是輕易不下嶺南的。現今楚唐聯姻,而中原又困於契丹,臣等以爲可以暫時發內軍討伐劉漢。”

發內軍討伐嶺南,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還有什麼可以商議的。楚王看了眼,白髮蒼蒼的宿將秦師郎,問道:“老將軍,當前嶺南之地,你是掛帥打下的。現今,你對着局勢是如何看待的呀。”

秦師郎今年82歲了,要不是因爲馬希廣、劉彥韜、劉全明結黨貪污,老頭估計正在家裡面抱孫子頤養天年呢。他見楚王垂詢,當即說道:“若發內軍,就戰鬥力上來說,我軍比劉氏強的太多,可是劉氏盤踞嶺南多年,軍隊給養、兵力補充都極爲方便,地形地貌也熟悉。這麼一比較,要想教訓一下劉氏,出內軍應該足矣。只是……”他猶豫的看了楚王一眼,不在說話。

“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不察。老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我大楚內軍強於漢軍,可是缺的卻是久經沙場的將軍。”

“哦。”楚王一窒,他意味深長的看了看秦師郎,轉頭又問李皋道:“念庵,你是怎麼看的?”

“臣也是這個意思,自周挺誨案發後,內軍宿將大多獲罪,眼下掛帥人選,頗爲困難。臣請陛下,暫赦劉彥韜、劉全明,允許他們軍前立功,將功補過。”李皋猶豫着,邊說邊看楚王。

楚王卻只是呵呵一笑,道:“這次念庵卻是和拓跋恆意見一致啊。他昨晚上奏章,一力替劉彥韜等人開脫。寡人想了想,確實言之有理啊。這兩人功勳頗著,雖然品行有損,可是素來忠心耿耿。一紙詔令,二人邊束手而擒,但認罪求饒,卻不敢有絲毫異動。既然你們都同意,這人就啓用吧。”

李皋聽說拓跋恆果然上章比自己早,心裡有些膩味。如果只是拓跋恆上奏,而李皋卻堅持反對的話,楚王也未必會啓用劉彥韜。可馬光亮他們想借機賣好於劉彥韜,沒想到拓跋恆卻搶先一步。向來是雪中送炭要好於錦上添花,這事兒劉彥韜若知道恐怕感激的人只會是馬雲他們……不過,把劉彥韜這些宿將調出長沙,對二王爺整軍來說,就更方便了一些。

楚王又轉頭問秦師郎道:“老將軍,你覺得派哪些軍隊好啊?”

秦師郎看了李皋一眼,說道:“老臣以爲內軍不易大動,只要將領選對人,數萬人馬應該就足矣教訓劉氏不敢輕辱我國。”

秦師郎這話說了等於沒說,2萬也是數萬,6萬也是數萬。來的路上李皋若明若暗的說了馬光亮的意見,就是派2萬內軍,在抽調郎州、荊南各兩萬兵馬。可秦師郎不糊塗,馬希廣一倒,奪嫡之爭不是水落石出,而是越演越烈。自古奪嫡之爭最無情,自己老了,何必在橫插一腳,給子孫留禍呢。

秦師郎如此油滑,倒也不出李皋意外。李皋不待楚王詢問,自己說道:“老臣和老將軍意見相仿,內軍不易大動。臣以爲派遣2萬內軍,再從郎州、荊南抽調一萬內軍,應該就足夠對付劉氏了。”

楚王沉吟了一下,點點頭,說道:“就這麼辦吧。李皋你來擬製,抽動郎州、荊南軍隊。”

“臣遵命。”李皋看了眼楚王,張了張嘴,似要說什麼,最終卻是什麼也沒說。

楚王見李皋欲言又止,奇怪的問道:“李皋,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老臣,昨夜讀三國志,看到一首詩頗好,不知道……”

“三國?呵呵建安七子名聲在外,其餘大多一般,你看的是那首詩啊?”

“這是是曹子建所寫,臣請爲大王念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李皋輕輕的念道。

楚王臉色一沉,肅聲問道:“李皋,你這是何意啊?”

“臣請大王立儲。大王自即位一來十多年,從未立儲,這荊湖浮動,人心不安。所以纔有馬左將軍結黨貪污之事。若立世子,則人心自安。”李皋斷言說道。

“那你以爲應該立何人爲世子呀?”楚王緩緩問道。

“二王爺馬光亮可爲世子。”

楚王心思一動,卻不再說話了。

調兵的詔令傳到荊南時,馬雲立刻召集李驤、範質等人商議。

“李皋出此計,明顯是想削弱我荊南。只是若不遵從,反而給了李皋一個把柄,恐怕楚王那邊也說不過去。眼下,長沙有傳言,楚王對馬光亮頗爲讚許,想立他爲世子。如此情形下,諸位先生可有什麼對策嗎?”

李驤笑道:“王爺,馬希廣一倒,奪嫡之爭,已近圖窮匕見。前些日子,趙普的密信不是說,王后娘娘,多次規勸大王立馬光亮爲世子。現今外有馬光亮有名聲,又掌管軍權,宮內又有王后的支持,看起來勢力大增。王爺不如就聽楚王的命令,就派軍隊參與南征。這樣就會給馬光亮的一個錯覺。他對內軍不服的將領,打壓就會更厲害。到時候我們正好可以收買人心。”

“聽說南征楚王可是派李節爲監軍的。我軍參與南下,生死皆在馬光亮一黨手中。恐怕……”馬雲猶豫的說道。

“正因爲如此,這帶兵的將領才尤爲重要。下官舉薦馬光猛將軍帶兵南下。“

第87章 戲弄第22章 摸底第16章 謀臣(1)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章 馬邑之戰第170章 益津關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1章 岳陽樓(上)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20章 我看行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5章 首富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8章 盛典第17章 伏擊(三)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80章 議徵安南第97章 向東!第10章 新妃(1)第99章 戰高平第22章 借兵第31章 定策(上)26第48章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49章 越牆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3章 攻攻試試第64章 祭孔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81章 生意經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20章 歸程(下)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章 周娥皇第28章 請君入甕第28章 請君入甕第6章 各有所謀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8章 謀臣(3)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74章 逼宮第104章 會戰(3)第49章 爲你做主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2章 定策(中)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7章 送客第132章 刺殺第136章 詩賊(3)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48章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59章 出降(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191章 被欺騙第87章 戲弄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94章 再見陳傳第28章 打劫第95章 新軍情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63章 堅守第42章 隔山打牛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09章 心動(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03章 謀蜀第69章 往事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17章 救人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2章 封州之戰(上)
第87章 戲弄第22章 摸底第16章 謀臣(1)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1章 馬邑之戰第170章 益津關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1章 岳陽樓(上)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20章 我看行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5章 首富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8章 盛典第17章 伏擊(三)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80章 議徵安南第97章 向東!第10章 新妃(1)第99章 戰高平第22章 借兵第31章 定策(上)26第48章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49章 越牆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3章 攻攻試試第64章 祭孔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81章 生意經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20章 歸程(下)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章 周娥皇第28章 請君入甕第28章 請君入甕第6章 各有所謀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8章 謀臣(3)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74章 逼宮第104章 會戰(3)第49章 爲你做主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2章 定策(中)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7章 送客第132章 刺殺第136章 詩賊(3)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48章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59章 出降(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191章 被欺騙第87章 戲弄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94章 再見陳傳第28章 打劫第95章 新軍情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63章 堅守第42章 隔山打牛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09章 心動(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03章 謀蜀第69章 往事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17章 救人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2章 封州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