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圍困汴京

楚軍在碭山擊潰郭崇的主力部隊之後,緊接着又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宋州,汴京翹首可望。楚軍統一全國的形勢一片大好。這讓馬雲大喜過望,這好事簡直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原本楚軍只是希望拿下西陲偏遠的金州,卻沒有想到竟然能在碭山將僞周主力擊潰。

碭山之戰對於楚國來說,並不僅僅是消滅了僞周的8萬人馬這麼簡單。由於宋州是郭崇的大本營,宋州囤積着數不勝數的軍糧、軍械,這一下子就解決了楚軍連續作戰的問題,本來楚國的糧草並不充足,現在一下子得到了保證。馬雲的自信心也隨着這如山似海般的糧草極具的膨脹了起來。

在宋州郭崇的大帥府中,馬雲興致勃勃的召見了參戰的有功將領,大肆的鼓勵他們一番,又頒佈安民告示,佈置人手接受、檢查被俘的僞周士兵。緊接着又下令在徐州、海州、泗州、宿州等地的百姓中擴軍五萬人,然後又從降兵中吸收2萬人馬。在宋州屯兵十五萬。

等將領們紛紛領命而去之後,大帥府中只留下了大皇帝馬雲、捕風房老闆刑部尚書趙普、東線行營總管朱元、副總管徐海都統倪可福四人。

馬雲心情極好,對軍隊戰鬥力的瞭解,對軍事變動的掌控,這一線的將領們比中樞的官員們要清楚一些。在金陵,馬雲、李驤他們分析來分析去,都是覺得僞周實力強大,不像南漢、南唐那樣容易對付,基本上都認爲楚周的鬥爭將是長期性的,只有將僞周給徹底的調動起來,讓僞周疲於應付四處的軍隊,自己則慢慢的蠶食僞周。這纔是王道。中樞的官員們一致認爲現在還不到和僞周決戰的時候。

可是,從碭山之戰可以看出來,這僞周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強橫。楚周之間是完全可以一戰的,楚國是完全可以憑藉着自己的力量擊潰、戰勝僞周的。

馬雲眉飛色舞的看了眼朱元、倪可福,正是這兩個人提出的“蕭縣攻略”,讓楚軍如願以償的調動了郭崇的部隊,從而創造了擊潰僞周的大軍的機會。馬雲爲自己能有這麼出色的手下而非常的高興,而更讓他高興地則是,自己能夠在中樞多人的反對之下,竟然乾坤獨斷,異常明智的同意了“蕭縣攻略”計劃,這說明自己也是有很高的軍事造詣的。滅南平,平南漢、破李唐,那一次少了自己的身影啊。這大楚上下都說“馬光猛、朱元”是楚軍的兩大常勝將軍,可是自己率軍作戰,好像也從來都沒有敗過啊。他們是常勝將軍,自己豈不是常勝皇帝了?

馬雲笑盈盈的問道:“朕傾盡淮南、淮北之軍,欲借碭山之勝,進而與僞周爭奪天下,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良策、建議嗎?”

趙普說道:“陛下,自從楚蜀聯合出兵以來,特別是咱們大楚中線、東線一齊出兵,僞周軍事壓力極大,原本屯駐在汴京的軍隊已經紛紛南下,或者增援蔡州、申州的王殷部,或者增援徐州、宋州的郭崇部,而汴京只留下大概三萬人馬。而現在郭崇兵敗身死,汴京軍民振恐,大河上下恐怕是一片恐慌。如果陛下統領大軍直擊汴京,那麼,如果能一鼓而下擊潰楚國,那麼自然是萬事大吉,如果不能,咱們的軍隊圍困住汴京,讓僞周內外消息不通,時間一久,僞周必然內亂,再加上,河東的劉崇和僞周是世仇,他們必然會趁勢南下,到時候,河北也是亂作一團。僞周想不滅亡都難了。”

趙普得意洋洋的分析道,在他看來,楚軍既然能夠消滅郭崇的八萬人馬,那麼北上圍困汴京自然是易如反掌了。僞周的兵力分佈在三個地方,淮北、河北、關中。淮北是爲了對付楚國,河北是爲了對付河東和契丹,原本關中地方軍隊最弱,不過因爲都督關中的是唯一的皇子郭榮,爲了增強郭榮的威望和實力,郭威有意的增強了關中的軍隊。使得關中也成了大軍雲集之地。可是,眼下淮北的軍隊大損,關中的軍隊受到牽制,而河北的軍隊面對契丹、河東也是不敢亂動的。這種情況下,進軍汴京那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馬雲頻頻點頭,他心裡也是這麼想的。這僞周雖然有三個拳頭,可是三個拳頭都各有對手,中間地帶自然就空虛了下來。自己又怎麼可能不趁虛而入呢?

不料,一旁的朱元勸說道:“陛下,趙大人的話雖然有理,不過對於攻打汴京是不是太樂觀了。僞周的郭威絕非平常皇帝,王峻等人也不是什麼沒見過世面的小孩子,碭山之戰對於僞周來說自然是一場大敗,可是,卻遠遠沒有到達傷筋動骨的地步。這個時候,臣因爲咱們應該把消滅僞周軍隊放在首要地位。再加上汴京一帶地勢雖然平坦,可是汴京城卻城高難攻,大軍頓于堅城之下,恐怕被敵人所趁啊。”

朱元是碭山大捷的第一功臣,他的話,馬雲還是很重視的。馬雲沉思着問道:“朱愛卿,依你之見,眼下應該如何是好啊?”

朱元躊躇了一下,說道:“臣有幾個建議,請陛下聖裁。第一嘛,臣覺得陛下在宋州留下一些軍隊駐防,自己則率領大軍南下,和丁思瑾丁大帥合兵一處,將王殷部徹底消滅。王殷部一旦消滅,淮河防線,在無形中已經大大的向前推進了一步。到時候,咱們集中軍隊攻擊洛陽。一旦攻下洛陽,那麼僞周可就被咱們斬成東西兩塊,這麼一來,僞周就再也沒有實力和我們爭奪天下了。至於汴京,咱們只需要派遣少量的部隊騷擾一下,汴京是僞周的都城,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僞周絕對不敢輕易遷都的。只要咱們派軍隊騷擾,僞周就必然會想盡辦法來保障汴京的安全。汴京就成了僞周的包袱了。”

這條意見,顯然不太符合馬雲的胃口。大勝之下,馬雲恨不得立刻消滅了僞周。可是,朱元的這個策略實施起來,可是耗費時間的。王殷又不像郭崇這麼衝動,丁思瑾狂攻申州,可是蔡州的王殷就是紋絲不動。由此可見,大軍南下的結果,必然是一場艱苦的攻城戰。攻城可是最耗時間的,也不知道關中的情形如何了。

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7章 伏擊(三)第165章 條件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4章 人心難測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50章 戰象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31章 使者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55章 藏獒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4章 晚宴第36章 打不打第78章 南逃福州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70章 益津關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13章 殺機現第111章 決策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81章 生意經第87章 戲弄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6章 謠言第81章 分兵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62章 包圍圈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38章 夜襲(中)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08章 臨江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章 英雄母親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67章 疑兵第178章 糧草第19章 軍務政務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3章 突擊檢查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85章 潞州第34章 兵圍封州(上)31第17章 滅蜀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4章 人心難測第100章 戰高平2第12章 被打斷了!第99章 戰高平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98章 立功第69章 一鍋燴第53章 奇謀第85章 潞州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75章 搜捕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63章 我冤!我冤!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24章 名臣第80章 騎射第79章 截擊第127章 買賣第56章 專權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伏擊(一)第81章 巨型炮仗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20章 西遷(2)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81章 分兵第16章 謀臣(1)第85章 援兵1第131章 使者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2章 岳陽樓(下)第20章 死諫
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7章 伏擊(三)第165章 條件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4章 人心難測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50章 戰象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31章 使者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55章 藏獒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4章 晚宴第36章 打不打第78章 南逃福州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70章 益津關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13章 殺機現第111章 決策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81章 生意經第87章 戲弄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6章 謠言第81章 分兵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62章 包圍圈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38章 夜襲(中)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08章 臨江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章 英雄母親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67章 疑兵第178章 糧草第19章 軍務政務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3章 突擊檢查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85章 潞州第34章 兵圍封州(上)31第17章 滅蜀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4章 人心難測第100章 戰高平2第12章 被打斷了!第99章 戰高平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98章 立功第69章 一鍋燴第53章 奇謀第85章 潞州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75章 搜捕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63章 我冤!我冤!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24章 名臣第80章 騎射第79章 截擊第127章 買賣第56章 專權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伏擊(一)第81章 巨型炮仗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20章 西遷(2)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81章 分兵第16章 謀臣(1)第85章 援兵1第131章 使者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2章 岳陽樓(下)第20章 死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