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謀臣(1)

慕容彥超陷害高行周的詭計被郭威識破,高行周對郭威自然是感恩戴德。而郭威本着能不反臉打仗就不反臉打仗的態度,派遣裡翰林學士魯崇瓊去開導開導慕容彥超,希望這位慕容弟弟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當然,郭威派遣翰林學士魯崇瓊的事情,也可以認爲是郭威想進一步的麻痹慕容彥超。

相對於馬雲的大楚帝國來說,剛剛建立的大周帝國,生存環境異常的惡劣,而且是被馬雲搶先一步奪下了徐州一來,大楚和大周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展開了全面的競爭,楚國步步緊逼,大周疲於應付。面對這種劣勢,郭威更是急於拔掉慕容彥超這個肉中刺,眼中釘,如果楚國接着慕容彥超的事情,藉機生事,一旦被楚國拿下了兗州,整個大周的形勢就會變的更加危險。

可是,要對付慕容彥超首先就要考慮的時候,大楚會不會介入,大楚的介入能有多深,殲滅兗州的慕容彥超,會不會引起楚周之間的大決戰!這些事情,單單從紙面上研究,根本就研究不出來,就像馬雲當年費心費力剛剛剿滅南漢,緊緊間隔了一年的時候,馬雲就再次出兵征服了李唐,現在,楚國的軍隊也休整一段時間了,楚國會不會藉着慕容彥超這個由頭,和大周大打一場呢?

老實說,大周不怕和楚國決戰,怕得是在和楚國作戰的時候,契丹、劉崇從背後插自己一刀。

於是,郭威對楚國做出了一系列的試探,比如,他派人加班馬賊把徐州搞的雞犬不寧,比如他在淮河一線是頻頻舉兵,作出戰爭的動作。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楚國都是保持了一直剋制的態度,甚是釋出了一定的善意。沒有辦法,楚國上上下下都不願意在這個時間和大周來一場堂堂正正的大會戰。於是,面對着大周戳戳逼人的態勢,楚國只能是暫時退讓,否則的話很容易擦槍走火,在錯誤的時間裡,打一場完全不必要的錯誤戰爭。

從楚國的反映裡面,郭威終於放心了,他可以肯定,就目前階段來說,楚國不可能和大周來一場大會戰的。這樣就給了大週一個機會。把軍隊調動起來,擺出一副要和楚國決一死戰的架勢,在這種氣勢下,進攻慕容彥超,把這個禍害給永遠的從地球上抹掉。

郭威開始給慕容彥超挑刺,而慕容彥超本來就疑心重重,在三月底,慕容彥超上表郭威,請求進汴京覲見,這事實上是一種試探了,和正史七百年後平西王吳三桂請求去遼東養老是一個意思。郭威的反應也和康熙一樣,同意。

同意慕容彥超進京的詔書送到了兗州,泰寧節度使慕容彥超猶豫了,他害怕了,他不願意去,於是,他再次派人送上一封奏章,說自己兗州境內盜賊叢生,一句話,兗州事兒太忙,老子離不開,不去。

他雖然拒絕的郭威,可是心裡更是懷疑了。而另一方面,他還派人到金陵來找馬雲,請求大楚的支持,這個時候的馬雲,對形勢沒有清楚的認識,他一方面忙於佈置對吳越的戰爭,一方面忙於調派軍隊指揮對山東半島的海盜式襲擊,作爲對大周的一種反擊。畢竟,如果在淮河沿岸作出相應的舉動,很容易被汴京方面誤解,而山東半島做反擊,則由一個緩衝的餘地。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馬雲及楚國的官員們對郭威下狠心收拾慕容彥超的事情,估計不足,導致整個楚國高層都認爲,郭威剛當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安撫地方,爭取民心。以至於馬雲和楚國高層泛泛的答應了慕容彥超的請求,馬雲覺得這事兒又不用花費一分錢,還能落個人情,自然答應的很快。而且,慕容彥超衝動是衝動,可是並不傻,這也讓楚國錯誤的認爲慕容彥超不會快速的反叛,他總要準備一段時間,等他的時間準備充足之後,大楚也就有了餘力出手援助了。

這個判斷不能說很錯,畢竟就慕容彥超集團內部來說,泰寧節度使判官崔周度也曾經勸過慕容彥超:“大人,咱們兗州古是魯國,這魯國是詩書之國,自從伯禽一來就從沒有出現過能夠稱霸的人物,但是用禮儀守國而享受太平的人很多。大人你英明神武,是當代豪傑,如果能夠根據實力待機而動,可以終身保持富貴,李河中(李守貞),安襄陽(安從進)、杜令公(杜重威),都是近年來可以借鑑的。”

崔周度這話事實上就是勸慕容彥超老老實實待着,不然他舉例子怎麼不舉石敬瑭、不舉慕容彥超的哥哥劉知遠呢?而崔周度的話,也確實是事情,現在的兗州可不是東漢時候的兗州,地方狹小不說,這民風也卻是柔和一些,畢竟受孔聖人的影響。這樣一來,軍隊質量就差,而且兗州城也不咋地,城牆矮小,絕對不是什麼難攻易守的地方。再加上自後漢以來,朝廷對控制力度加大,兗州城也沒有多少存糧,這些理由加在一起,足以讓人心灰意冷了。

慕容彥超聽了以後大爲不滿,只是沒有理由加害他,才放過了崔周度。慕容彥超這個時候,心中對郭威的猜忌已經很深了,他想造反更多是出於自衛,而楚國的承諾,又給慕容彥超一個推動。他的膽子也大了起來,訓練軍隊,擴充實力。這更引起了郭威的憂慮。

這兩個人不知道是慕容彥超先造反,還是郭威先派人去兗州逼反慕容彥超,總之這場戰爭在四月初,大楚即將兵發吳越的時候打響了。

這場戰爭一開打,楚國就被動了。馬雲他們完全沒有料到慕容彥超會反得這麼快,徐州防禦使曹彬正在花大力氣對付馬賊,而海州等地則是嚴防死守,時刻盯着馬賊的舉動。淮河以北的軍隊根本沒有出兵支援慕容彥超的餘力。再加上大周氣勢洶洶,馬雲思前想後,最終選擇了退縮,他集中精力去對付吳越去了。

而慕容彥超在兗州以東的任城敗在趙匡胤手下之後,不得不退回了兗州城。而周軍則將兗州團團圍住。

第117章 救人(下)第55章 強弩之末?第67章 聯姻第18章 殺**個頭第155章 藏獒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97章 觀畫第69章 往事第184章 奔襲第19章 援軍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6章 含元殿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6章 打不打第39章 決策(2)第15章 首富第40章 一三五第11章 新妃(2)第73章 斷頭臺第51章 漫天要價第59章 出降(上)第66章 翻臉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62章 包圍圈第68章 來了第19章 圈套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29章 詐門第23章 入貢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31第14章 經濟計劃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7章 火藥第14章 下杭州(2)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08章 對策第80章 騎射第23章 設宴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30第19章 西遷(1)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32章 刺殺第34章 入蜀(3)第68章 來了第63章 天生麗質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65章 條件第21章 劉崇南下第85章 援兵1第3章 嶽州現狀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06章 樊若水第19章 棄子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34章 入蜀(3)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20章 歸程(下)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5章 下杭州(3)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6章 各有所謀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38章 夜襲(中)第33章 定策(下)第十二章第32章 定策(中)第23章 召回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8章 把柄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4章 兵圍南陽第210章 聊天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49章 爲你做主第210章 聊天第95章 內鬥連連
第117章 救人(下)第55章 強弩之末?第67章 聯姻第18章 殺**個頭第155章 藏獒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97章 觀畫第69章 往事第184章 奔襲第19章 援軍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6章 含元殿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6章 打不打第39章 決策(2)第15章 首富第40章 一三五第11章 新妃(2)第73章 斷頭臺第51章 漫天要價第59章 出降(上)第66章 翻臉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62章 包圍圈第68章 來了第19章 圈套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29章 詐門第23章 入貢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31第14章 經濟計劃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7章 火藥第14章 下杭州(2)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08章 對策第80章 騎射第23章 設宴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30第19章 西遷(1)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32章 刺殺第34章 入蜀(3)第68章 來了第63章 天生麗質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65章 條件第21章 劉崇南下第85章 援兵1第3章 嶽州現狀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06章 樊若水第19章 棄子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34章 入蜀(3)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20章 歸程(下)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5章 下杭州(3)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6章 各有所謀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38章 夜襲(中)第33章 定策(下)第十二章第32章 定策(中)第23章 召回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8章 把柄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4章 兵圍南陽第210章 聊天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49章 爲你做主第210章 聊天第95章 內鬥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