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王翦的老謀

“可大王那邊將軍該如何交代?”親衛比較擔心的是秦王如果知道了今日之事,會不會因此而責罰王翦。

“無妨,大王乃明主,本將相信大王不會因爲這點小事兒爲難於本將的。”話雖這麼說,可王翦的心裡卻還是有幾分擔憂。秦王性格如何,相信王翦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他的人之一,即便是來自後世的龐癝估計也沒有王翦那般瞭解嬴政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前世的歷史上,最瞭解嬴政爲人的莫過於王翦、李斯、尉繚、趙高四人了。這三人對嬴政的瞭解,只怕會比從小看着他長大的呂不韋、趙姬還要了解許多。

故而王翦能夠不懼功高震主全身而退,李斯、趙高兩人能夠相伴嬴政一生,尉繚能夠急流勇退,就是因爲他們看清楚了嬴政的內在性格。

歷史上但凡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有點外寬內忌的缺點,譬如始皇帝嬴政、隋文帝楊堅、漢武帝劉徹、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多是如此。

就是因爲了解這一點,王翦心中才會有所不安。

在王翦看來,嬴政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心中不管如何怒火沖天,表面上大概會哈哈一笑而過,而後令使者來此安慰自己。

王翦的猜測很正確,過了幾天之後,果然有使者從咸陽而來傳達秦王嬴政的旨意,好言勸慰王翦,讓其該如何做還如何做,不要因爲對方的言行侮辱而做任何過激的行爲。

而事實上,秦王在知道了劉季對自己的侮辱之言後是暴跳如雷,連殺了好幾個犯了小錯的宮人才熄滅心中的怒火。

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在外,說實話嬴政不擔心王翦擁兵自重那是假的。

好在趙高勸慰嬴政道:“王翦將軍的家眷均在咸陽,微臣相信他不會做出什麼傻事的。且王翦將軍本就對大王忠心耿耿,更不可能做背叛大王之事了。”

趙高並不是收了王翦的賄賂亦或是和王翦相交莫逆才這麼說的,而是因爲趙高是一個有野心的宦官,而他的野心促使着他結交大臣,進而在朝堂上有一定的話語權。

如若不然,他一個地位低下的宦官又如何能夠在秦國的朝堂上屹立數十年而不倒且還能夠呼風喚雨呢?趙高就是想着通過勸慰嬴政來獲得王翦的友誼,進而使自己的勢力擴展到軍中去。

雖然有趙高的勸解,可嬴政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快:“王翦到達洛邑已經有段日子了吧,爲何寡人未曾聽聞過王翦對魏國動兵的消息?”

趙高道:“想必王翦將軍這麼做是有什麼深意吧,微臣也不敢妄言。”

趙高的話適可而止,暗中卻秘密令親信連夜趕到洛邑城外的秦軍大營面見王翦。

王翦收到消息之後心中陡然一涼,不動聲色的安排趙高的親信下去休息之後開始在帳內左思右想起來:“難道大王開始猜忌我了?我且想個辦法安穩住大王的疑心纔是。”

一夜細思之後,王翦終於想到了打消嬴政疑心的辦法。第二天一大早,王翦便修書一封,命人送到咸陽。

嬴政看過書信之後在朝堂上當衆咆哮道:“王翦真是越來越放肆了!到達洛邑已經半月有餘卻寸功未立不說,竟然還敢問寡人要官要錢要封地?他王翦眼中還有沒有寡人這個秦王?”

趙高聽後心中卻暗自得意起來,今日秦王雖然大發雷霆,但心中對王翦的猜忌想必也因此而徹底打消了,如若不然也不會當着一衆朝臣的面就大發雷霆了。

這樣一來,王翦就欠了自己一個人情,以後如果自己想要在軍中安插一些人手的話,只怕王翦也不好意思反對了。雖然心中得意,可趙高臉上卻絲毫未漏,反而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

下朝之後,嬴政喊來趙高說道:“你說王翦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帝王的疑心並不是說三言兩語就能打消的,但趙高卻看了出來秦王對王翦的疑心早已沒有了之前那麼重了,於是便大着膽子說道:“王翦將軍現在已經五十餘歲,而加重除了長子王賁小將軍意外竟然沒有一個可堪大用的,想來王翦老將軍也是明白這一點,怕自己百年之後子孫落魄,故而才向通過這般途徑爲子孫謀取一些好處。”

“果真如此?”嬴政盯着趙高問道。

看到嬴政幽深的眼神,趙高登時就冷汗直流起來,心中想着是不是自己給王翦通風報信的事情已經被嬴政知道了。

於是趙高便硬着頭皮回道:“微臣想來,定是這般無疑了。如若王翦老將軍有什麼二心的話,只怕此時此刻就不會給大王要什麼好處,而是裝聾作啞了!”

見趙高如此說,嬴政徹底打消了對王翦的猜疑,轉而笑道:“王翦也真是的,一大把年紀了還如此做,真是難爲他了。”

第二他朝堂之上,嬴政宣佈對武成侯王翦增加食邑三千戶,且除了其長子王賁之外,其另外幾個成年的兒子也相續被嬴政封了些官職不大但卻油水很多的官。

當王翦收到自己被封賞的消息之後,立馬向西遙遙而拜,表示自己一定能夠擊敗魏軍,爲秦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當然,這話自然也通過一些途徑傳回咸陽,傳到了嬴政的耳中。

“眼下和魏軍開戰的時機已經成熟。”王翦明白現在已經到了必須和魏軍開戰的時機了。這不僅僅是因爲來自秦王嬴政那邊的壓力,身爲一軍主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王翦還是明白的。

王翦之所以選擇在此時開戰,這是因爲自己昨日收到了項燕率領的二十五萬楚軍順利渡過淮河的消息。王翦之所以一直不和魏軍開戰不就是因爲在等着這一刻的到來嗎?

爲了等待這一刻,王翦不惜冒着讓秦王猜忌的危險,苦苦頂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今,這個千載難逢的時刻終於到來了,王翦的內心說不激動那是假的。

王翦相信如果對面的魏軍知道了這個消息的話,一定會軍心浮動的,到時候自己也就能夠速戰杜絕。不說一舉定乾坤,但想來自己能夠把魏國打得一二十年恢復不了元氣還是有可能的。

四、縱橫二百四十八、渡江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二十四、分兵九十二、國士之才十六、兵至邯鄲八十九、天下英才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一百四十三、忠奸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二百四十五、破城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三十一、家庭七十八、方略四十三、落幕一百六十、反應五十八、審理四十三、龐癝歸國九、龐癝說魏王(三)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六十六、趙國危亡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三十二、秦國政局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九十四、羣臣諫七十八、方略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八十三、虎符三十一、心思二百二十七、講和十六、互換質子五十三、魏趙秘盟六十九、太子魏增一百二十、決戰爆發六十六、意外消息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六十一、父子決絕六十一、父子決絕三十七、山雨欲來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三十五、試探七、龐癝說魏王(一)三十三、辛秘六十三、龐衛從軍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三、入楚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三十七、秦國見聞七十五、通天大火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七十五、論戰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四十五、籌謀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三十五、試探八十、三年十七、幕後黑手五、聘禮五十六、魚龍宴三十五、趙國求和九十二、劉季罵營七十九、口舌之利一百九十一、伐謀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九、初勝二百零七、戰事順遂四十、舊怨重提四十八、廢立事八十、捭闔一百零三、銳士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七十、如姬歸來五十四、暗涌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八十二、信陵薨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
四、縱橫二百四十八、渡江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二十四、分兵九十二、國士之才十六、兵至邯鄲八十九、天下英才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一百四十三、忠奸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二百四十五、破城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三十一、家庭七十八、方略四十三、落幕一百六十、反應五十八、審理四十三、龐癝歸國九、龐癝說魏王(三)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六十六、趙國危亡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三十二、秦國政局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一百四十九、女人心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九十四、羣臣諫七十八、方略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八十三、虎符三十一、心思二百二十七、講和十六、互換質子五十三、魏趙秘盟六十九、太子魏增一百二十、決戰爆發六十六、意外消息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六十一、父子決絕六十一、父子決絕三十七、山雨欲來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三十五、試探七、龐癝說魏王(一)三十三、辛秘六十三、龐衛從軍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三、入楚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三十七、秦國見聞七十五、通天大火二十二、秦軍大敗,利益之分七十五、論戰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四十五、籌謀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三十五、試探八十、三年十七、幕後黑手五、聘禮五十六、魚龍宴三十五、趙國求和九十二、劉季罵營七十九、口舌之利一百九十一、伐謀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九十九、初勝二百零七、戰事順遂四十、舊怨重提四十八、廢立事八十、捭闔一百零三、銳士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七十、如姬歸來五十四、暗涌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八十二、信陵薨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