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

等了好幾日,韓非那邊還是未傳來消息,而劉季卻在聽了龐癝爲東海郡發愁的事情之後來拜見龐癝。

“劉季,你不在軍中練兵,來尋本相做甚?”龐癝問道。

“自然是來向相邦您舉薦人才來了!”劉季讒媚道。

“哦?說來聽聽!”龐癝也感了幾分興趣,心中想着,難道劉季又從他老家挖來了什麼大才不曾?

劉季便笑道:“之前末將的老鄉曹參不是被相邦任命爲縣令一職嗎?這才三四年的功夫,曹參便將治下治理的井井有條,相邦您看這曹參的官職是不是應該升一升了?”

“官吏選拔之事歷來有御史大夫負責,你不去尋范增,尋本相作何?”龐癝自然知道曹參一個大才,然而因爲其過於年輕的緣故,龐癝想要讓曹參在地方上多加磨礪一番,且現在朝堂諸人之才都不下於曹參,蕭何也是今年才被拜爲大司農,更何況蕭規曹隨的曹參呢?

劉季舔着臉笑道:“相邦您也知道末將歷來和范增那廝有些不對付,如果末將將曹參舉薦於他的話,只怕不會得到重用,故而纔來求見相邦您啊!”

頓了頓劉季又道:“況且,末將聽說相邦您一直在爲東海郡無人能勝任郡守之事而擔憂,末將看來,曹參就是那個再合適不過的人了!”

“曹參?”龐癝細細思索,心中並不能拿定注意。

按理說以曹參的才能,擔任郡守一職搓搓有餘,然而東海郡的情況不比其他郡縣,故而龐癝纔沒有這麼快就下決定。

想了想,龐癝道:“本相先令曹參前來大梁考察一番,如果他真的合適的話,本相不會吝嗇區區一個郡守之位,可如果不合適的話,那還是讓他回去乖乖做他的縣令去吧!”

“別啊!”劉季急道:“即便曹參不合適,不是還有周昌、張蒼等人嗎?”

“你以爲大魏朝堂是你家後花園啊,想任命誰爲郡守就任命誰爲郡守?再敢多舌,小心本相命人將你打出去!”龐癝斥責道。

“是,是,是,末將知錯,這就走,這就走!”說着,劉季便辭別而去。

劉季走後,龐癝便開始細細思索起來。

劉季的一衆小夥伴中,有些人的位置確實也該動一動了。不說其他人,單單就說張蒼吧,前世的張蒼之所以出名可不止是因爲他的博學多才,更多的是因爲他的長壽。張蒼出生於公元前二五六年,也就是邯鄲之戰爆發的那一年,最後死亡的時間,卻是西漢景帝前元五年去世,足足活了一百零四歲。

秦昭襄王、秦孝文王、莊襄王、始皇帝、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八位帝王,張蒼的一生,足足經歷了八代帝王的興衰榮辱,更是經歷了秦王掃六合的浩蕩,秦末羣雄崛起的動亂,可謂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

現今魏國政壇的不倒翁是八十多歲高齡的唐雎老先生,前世的唐雎從爲魏襄王時期活到了魏國滅亡,也算是見多了世間的風風雨雨,可與張蒼相比,唐雎老先生還是差了半籌。

這樣想着,龐癝便命人亦將張蒼也從任上召回了大梁。

幾日之後,龐癝在家中接待了曹參、張蒼兩人。張蒼已經二十四歲,回答起問題來頭頭是道。但明顯可以看出的是,在政務問題的看待上,曹參明顯要比張蒼強上不少,雖然此時的曹參比張蒼還要年輕幾歲。

不像是後世的封建王朝,一個人即便再有才華,上位者再欣賞,也不得不去熬資歷,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戰國時代,只要覺得你合適,年紀從來都不是什麼限制個人發展的大問題。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在戰國時代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切切實實的社會現象。這一現象好像從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可到了戰國時代,身爲戰國首位霸主的魏文侯將這一現象發揚光大,任用的將相大多都是平民出身,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等人出身都不是特別好,而翟璜更是戎狄出身,卻被其提拔爲一國之相。當時魏國的一衆權貴之中,只有其弟弟魏成得到了重用,其他的就只能籍籍無名而起。

魏國的一衆權貴之中,之所以魏成能得到重用,也是其本身的才能和品德太過出衆,這才被提拔上去的。

只不過的是,這一現象只是在魏文侯時期曇花一現,到了魏武侯繼位之後便被徹底捨棄了。而後來的魏惠王也提拔了平民出身的龐涓等人,可與魏文侯相比,魏惠王明顯氣魄不足。

直到了龐癝爲相期間,魏國朝堂上再次迎來的平民士子的盛世。無論是龐癝、尉繚、范增,還是唐雎、劉季、張耳、蕭何等人,都是平民亦或沒落貴族出身。

而貴族之中,也是良才繁多。已經去世的信陵君魏無忌,現今的韓非、張良,老將軍新垣衍等人,都是難得的棟樑之才。如今的魏國,可謂是人才濟濟,且後備力量十足,這是秦、趙、楚、燕中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這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魏國是戰國時代最大的人才培養基地。以前是自己不用,故而人才才投奔他國,回過頭來攻打魏國。現在魏國的人才選拔機制一經更改,大才之人便如同過江之鯽般一一出現,被魏國授以高官厚祿。而魏國一旦堵住了人才的流失,旁的國家,特別是秦國,便失去了一大人才來源,這也是導致秦國衰落的原因之一。

不說旁人,單說如果尉繚仍舊在秦國擔任國尉,爲嬴政出謀劃策,那麼魏國即便有來自後世的龐癝,想要戰勝秦國只怕也是地獄難度。

不過好在,龐癝知道無論在任何時期,列國之間的競爭始終都是人才的競爭,故而留住了不少的人才,這才使得魏國這麼快就復興起來,只花費了二十年的時間,就使魏國一躍成爲戰國第一強國。

龐癝自然也秉持着這個時代的用人觀點,只要合適,給與什麼樣的官職都不爲過。故而,尉繚一躍成爲了太尉,范增成爲了御史大夫,蕭何成爲了九卿之一,劉季成爲了將軍。

而今,見到應對自如的曹參,龐癝當即便決定任命其爲東海郡郡守一職,根本就不考慮此時的曹參纔剛剛成年的問題。

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六十六、趙國危亡七十八、楚王及王后八十一、陽謀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六十六、趙國危亡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七十四、楚人李斯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二十四、毒計二百零二、暗鬥二、道統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六十六、意外消息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四十一、迫在眉睫六十二、打算一百四十一、勸解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八十三、蠶食計劃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五十、韓國求救九十六、魏王起疑九十四、羣臣諫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八十六、軍中無父子四十八、廢立事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一百三十三、妥協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零二、暗鬥四十一、見秦王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三、入楚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零六、爭霸背後八、龐癝說魏王(二)十七、幕後黑手二百零九、流言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十六、互換質子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十七、幕後黑手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四十八、廢立事五十四、暗涌七十四、如姬的思量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一百四十一、勸解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二十五、魏王之殤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一百六十三、君臣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六十、虎父犬子三十九、交鋒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零五、反思一百、范增的離間計八十九、縱橫事三十五、趙國求和九十二、劉季罵營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一、暗潮三十三、辛秘二百零九、流言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三十五、試探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八十九、天下英才
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六十六、趙國危亡七十八、楚王及王后八十一、陽謀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百二十、博弈背後六十六、趙國危亡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七十四、楚人李斯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二十四、毒計二百零二、暗鬥二、道統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六十六、意外消息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四十一、迫在眉睫六十二、打算一百四十一、勸解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八十三、蠶食計劃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五十九、魏王誅心,龐癝辭相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五十、韓國求救九十六、魏王起疑九十四、羣臣諫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八十六、軍中無父子四十八、廢立事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一百三十三、妥協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零二、暗鬥四十一、見秦王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三、入楚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零六、爭霸背後八、龐癝說魏王(二)十七、幕後黑手二百零九、流言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十六、互換質子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十七、幕後黑手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四十八、廢立事五十四、暗涌七十四、如姬的思量十九、天門關之戰(二)一百四十一、勸解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二十五、魏王之殤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三十七、定策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一百六十三、君臣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二百零八、趙國現狀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六十、虎父犬子三十九、交鋒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零五、反思一百、范增的離間計八十九、縱橫事三十五、趙國求和九十二、劉季罵營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一、暗潮三十三、辛秘二百零九、流言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三十五、試探三、功名利祿在眼前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一十八、潰與敗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八十九、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