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初勝

“就是這個時候!”山頭的龐衛雖然看起來優哉遊哉,可他的眼睛卻是不時的注意着下面秦軍的一舉一動。此時見下面秦軍的體力已經到了一個極限,頓時精神大震,急忙大喊道:“擂鼓!進攻!”

隨着龐衛的一聲令下,擂鼓聲響起,埋伏在山谷四周的三萬魏軍將士頓時出現在山谷兩邊的山頭之上,呼喝這將早已準備好的圓木、石頭等物推下山谷,而後如同雨點般的箭矢瘋狂的射向山谷中的秦軍。

山谷中的秦軍士卒在聽到呼喝聲的第一時間便已察覺到了不對之處,可將領急忙下令後退,可是已經爲時已晚,面對如同雨點般的箭矢,山谷中的秦軍如同割草般被埋伏的魏軍瘋狂的收割着性命。

“將士們,秦軍已然中計,全軍反攻。”劉季見埋伏在四周的軍隊發動進攻,急忙大喝一聲便調轉馬頭率先向身後的秦軍衝殺過去。

秦軍應接不暇,一時間死傷無數。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應過後,秦軍將領總算是反應了過來,急忙下令道:“全軍豎盾!”

此時秦軍士卒手中的盾牌爲數不對,大多都在追擊魏軍之際被丟棄在了後面,又哪有東西抵擋山谷上射擊的弓箭及不時滾下的圓木及石頭呢?

而此時,王翦命令傳達命令的親衛剛剛趕到此處,見此情形,親衛便知此軍敗局已定,便不敢耽擱急調轉馬頭回到中軍忙將此地情況報與王翦。

好在秦軍善戰,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秦軍士卒已經渡過了最爲慌亂的時間,開始在將領的命令下有條不紊後退。但畢竟因爲體力透支過度的原因,秦軍的傷亡很是慘重。

“全軍後退!”

“快,後退!”

雖然秦軍的抵抗很是頑強,但敗局已定,爲了避免更多的傷亡,秦軍將領不得不下令撤退。

一條狹長的山谷綿延數裡,山谷兩邊埋伏的魏軍又早已修養多時,筋疲力竭的秦軍又豈是對手?

在秦軍將領的撤退命令傳達下去之時,劉季已然率領着後面的將士與秦軍前鋒交上手了。

手起刀落,不時有秦軍士卒被劉季砍下頭顱。

“奶奶的,原來秦人這麼弱不禁風啊!”砍殺之際,劉季嘴上也不忘逞強。

隨着劉季的身先士卒,其身後的魏軍將士一個個奮勇的殺向秦軍。雖無戰甲護身,但早已疲憊不堪的秦軍將士哪裡有魏軍的反應快?

秦軍將士每每將要將戈、矛刺入魏軍士卒的身體之際,魏軍士卒總是能先一步刺穿秦軍將士的身體,而後秦軍士卒只能不甘的倒下去。

很快,山谷中形成了一大片血泊,因爲天氣嚴寒的緣故,血泊又凝結成了冰霜,陽光照耀過來,暗紅色的冰霜晶瑩剔透,顯得妖豔之極。

巨大的傷亡最終還是壓垮了秦軍將士最後的心理防線,不管不顧的轉身向後狂奔起來。

劉季率軍緊追不捨,爲了能夠逃命,秦軍士卒開始丟盔卸甲,一路上都是兵甲。到了此時,戰爭的天平已經徹底傾斜到了劉季這一方。

當最後一個秦軍士卒逃出山谷之時,劉季便下令全軍停止追擊,只派出少量的騎兵向秦軍發動佯攻。

不是劉季不想追擊,實在是其身後的將士們同樣已經筋疲力竭,沒有多少力氣了。

再說此次秦軍進入山谷中的軍隊只有十萬人,而剩餘的十萬人馬還在山谷外安讓無恙,故而劉季才下此令,爲的就是防止秦軍臨死反撲。

而後劉季下令大軍回營,並安排龐衛的三萬軍隊打掃戰場,收攏兵甲。

至於劉季在撤退之時丟棄的糧草、輜重、兵甲等物,秦軍上下早已無暇顧及,且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收集這些東西,因爲後面有魏軍的騎兵對自己緊追不捨,爲了逃命,他們連同自己的兵甲都丟棄了,哪還有心思去理會魏軍的兵甲?

至於爲何劉季逃跑之時秦軍沒有收攏劉季丟棄的兵甲?只能說這是秦軍將領犯了錯,爲了能夠追擊上劉季立下大功,秦軍將領甚至連魏軍的營地都未前去就率軍追擊劉季去了,又哪顧得上這一路上的兵甲呢。

劉季率軍回到營地之時,心中不由鬆了口氣,因爲營地中的一應糧草、輜重,在離開時是什麼模樣,現在還是什麼模樣。也就是說秦軍根本就未曾派過一兵一卒來魏軍的營地。

及至傍晚時分,左右兩軍的戰報已經歸攏到了龐癝的桌案上。

看着桌案上的戰報,龐癝心情大爲開懷,心情愉悅的對一衆將領道:“此次我大魏一共殲滅十萬秦軍,現在秦軍剩餘兵力還有五十萬之衆,雖然我軍的兵力對秦軍並無大的優勢,但此次無疑沉重的打擊了秦軍的囂張氣焰,使其不敢再輕舉妄動。而此次劉季、嚴恩兩位將軍居功甚偉,其中劉季將軍所部共殲滅六萬秦軍,而嚴恩部殲滅四萬秦軍,可謂大勝。此次大戰結束之後本相一定向大王表功,相信諸位封侯之日已然爲時不晚。”

“這都是相邦指導有方,如若不然,我軍又怎會有如此勝利?”聞言,趕來參加軍議的劉季立刻出列恭維道。

龐癝擺了擺手道:“這是你小子自己的本事,跟本相又有什麼關係?本相的中軍今天可是連一個秦軍將士都未殺過。此次勝利你劉季當居頭功,本相不會忘記的。”

劉季推辭道:“說起頭功,此次我軍之所以能夠大勝秦軍,還是當屬校尉龐衛。相邦您是不知道,如若不是龐衛校尉時機把控的好,我軍也不會有如此大勝,故而末將要爲龐衛校尉請功。”

聞言,龐癝的眉頭不禁輕微的皺了一下,面上的笑容也淡了幾絲,看着劉季說道:“你心中是什麼想法,本相多少也能猜出一、二,如果此次是你手下的其他校尉率軍埋伏的話,只怕也能夠立下如此戰績,龐衛有幾斤幾兩,本相自己心裡清楚,劉季你就不要再在這裡多言了。”

三十八、龐癝使秦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六十二、如姬來訪五、翩翩佳公子六十、虎父犬子三十四、範睢遠謀六十三、龐衛從軍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四十三、龐癝歸國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七十五、通天大火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十七、信陵君掛帥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二十、天門關之戰(三)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一百四十五、籌謀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二百零二、暗鬥一百零六、論趙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一百零六、論趙七十、秦、楚對峙一百三十五、試探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七十九、口舌之利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一百七十二、中伏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八十五、公子韓非四十二、風波定十一、交鋒九十八、君臣問答七十五、通天大火三、入楚八十四、申斥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十五、掙扎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八十四、燕、趙之戰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三十、定論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一百一十四、部署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三十五、範睢看魏國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五十七、巡視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九十、對陣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七十五、通天大火二百二十五、渡河六十八、秦國動員五十四、喋血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三十五、趙國求和五十一、魏國出兵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五十二、角逐八十、三年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六十五、朝議十一、交鋒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一百四十五、籌謀一百五十、弄巧成拙
三十八、龐癝使秦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六十二、如姬來訪五、翩翩佳公子六十、虎父犬子三十四、範睢遠謀六十三、龐衛從軍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四十三、龐癝歸國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七十五、通天大火二十四、衆生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十七、信陵君掛帥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二十、天門關之戰(三)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一百四十五、籌謀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二百零二、暗鬥一百零六、論趙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一百零六、論趙七十、秦、楚對峙一百三十五、試探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七十九、口舌之利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一百七十二、中伏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八十五、公子韓非四十二、風波定十一、交鋒九十八、君臣問答七十五、通天大火三、入楚八十四、申斥一百四十八、魏郊氣太后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十五、掙扎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八十四、燕、趙之戰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三十、定論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一百一十四、部署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三十五、範睢看魏國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五十七、巡視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九十二、司馬尚挖坑九十、對陣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一百八十九、秦國的難題七十五、通天大火二百二十五、渡河六十八、秦國動員五十四、喋血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三十五、趙國求和五十一、魏國出兵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七、荊軻刺李牧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五十二、角逐八十、三年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六十五、朝議十一、交鋒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一百四十五、籌謀一百五十、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