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

不一會兒,就有宦官回來稟告說長公主見到禮物後很開心,特來謝謝魏使及貴國太子。

“滿意就好,滿意就好!”唐雎不住的點頭。

“魏使一路奔波勞苦,寡人今晚特設宴席爲魏使接風,還望魏使不要推卻纔是。”

“那外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今晚必定前來參加楚王的宴會!”

······又客套了一番之後唐雎便被楚王派人領到偏殿休息。

再楚國境內,只有楚王不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春申君打聽不到的消息。

魏使唐雎前來楚國並進攻朝拜楚王的消息春申君又怎麼能不知道呢?

在唐雎進宮的第一時間,就有門客將消息傳給了春申君,且之後唐雎和楚王的對話更是一字不差的進入了春申君的耳朵。

“這魏使來的還真是時候啊!”春申君知道後眼神陰沉不定。

眼下齊國求救的使臣剛剛到達楚國,那邊魏國便也派出了使臣,春申君又怎能不知道魏國的打算呢?

“這次本君偏偏不讓你魏國如願!”春申君心中的不自在可想而知。

“來人!”

“君侯有何吩咐?”

“備車,本君要進宮面見大王!”

“諾!”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待春申君進宮面前楚王之時宴會已經開始。

“令尹怎麼來了?”

楚王見春申君到來,心底多少有些不痛快。這些年來楚王也算是看明白了,雖說自己是一國之君,但楚國的軍政大權全部由春申君一手掌握。

說好聽點的是自己垂拱而治,說難聽點的就是自己這個楚王完全是春申君手上的傀儡,對於國事做不得半點主。

因而見到春申君到來,楚王的話語始終不冷不淡。

“見過大王!”不管春申君和楚王之間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要還沒有撕開臉皮,對楚王該有的尊敬春申君還是要給的,更何況還有唐雎這個外臣在呢。

“微臣聽聞魏使前來楚國,所以特來一見!”

聽了春申君的回答,楚王心中更是不悅。

在楚王看來,唐雎來楚國是替魏國太子增給自己這個岳父來送禮物的,跟你春申君又有什麼關係呢?

唐雎見春申君提到自己,便道:“不知春申君見老夫所爲何事?”

來楚國之前關於楚王和春申君之間的矛盾唐雎就已打聽清楚了,因而此時面對春申君並無剛纔對楚王時那麼謙卑。

春申君問道:“不知魏使此次是否是爲齊國之事而來?”

唐雎道:“春申君這話從何說起?老夫此次完全是替我國太子給楚王、王后及長公主送禮而來。”

“呵呵!”春申君冷笑一聲道:“魏使莫不以爲這樣就能欺騙得了本君,怎麼魏使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待齊使來了之後後腳就跟着來了呢?”

唐雎驚訝道:“齊國也有使臣來了楚國?”

春申君道:“本君今日剛剛見了齊使!”

唐雎嘴角微微一翹,便接着道:“怎麼齊國使臣也來楚國且還拜見過春申君了?老夫怎麼沒有聽說過此時呢?不知楚王清楚否?”

“寡人怎麼也不知道有齊國使臣到來呢!”

此時楚王臉上隱隱作怒的看向春申君。

楚王此時恨不得殺了春申君,又惱恨齊使先見春申君而不是自己這個楚王。同時心中對春申君的猜疑更加的大了,沒看到現在外國使臣來楚國第一個拜會的是他春申君而不是自己這個一國之君嗎?

聽了楚王的話,春申君暗道一聲“糟糕”!

雖然這些年來自己和大王之間矛盾重重,但還遠遠沒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可自己剛纔話中透露的信息卻實在是太露骨了。

雖說現在楚國的國政是自己說了算,楚王對此多有不滿,可卻沒有像現在這般一句話幾乎是抽耳光般抽向楚王啊!

況且還有唐雎這個魏國使臣在場,可想而知此次楚王是多麼的惱怒。

可剛纔那話已經說出,春申君再想收回可就不可能了,只能硬着頭皮道:“齊國使臣前來向大王求救,又怕大王不允許,故而先拜訪了微臣,希望微臣能夠說服大王出兵救齊。”

“那春申君你的意思呢?”楚王問道。

“微臣以爲此時應當救齊卻魏!”春申君回道。

“理由呢?”

春申君道:“自龐癝變法以來,魏國在短短四、五年內就國力大增,現在更是連敗東方的齊國,攻佔了齊國五都之一的平陸。如果楚國坐視不管的話,魏國將會肆無忌憚的吞併齊國。到時候魏國的國力將會成倍的增長,再次成爲天下霸主,這不符合楚國的利益。”

楚王雖然和不喜歡春申君,但他的話卻句句在理,因而便看向唐雎,看看他如何回到。

唐雎笑道:“外臣沒有說錯的話楚國應該是齊國的死敵吧!”

楚王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唐雎道:“三十年前五國伐齊之時齊國大敗,齊閔王更是逃到了莒,身爲齊國盟國的楚國打着救齊的藉口出兵齊國,大將淖齒到了莒之後更是脅迫齊閔王向楚國割讓了數百里國土,最後更是殘忍的殺了齊閔王。

自齊閔王死後,數十年來齊人惱恨楚國的背信棄義更甚於世仇燕國,故而楚國故都郢被秦國攻破之後最高興的不是秦國而是東面的齊國。

現在楚國卻要去幫助自己的仇人去對付姻親之國的魏國,外臣以爲實在可笑。”

春申君反駁道:“現今大爭之世,如果楚國任由魏國做大而置之不理的話,誰又能保證魏國的下一個目標不是楚國呢?”

唐雎道:“很簡單,只要確保我魏國不一家獨大不就行了嗎?”

“如何確保?”

唐雎道:“楚國出兵聯合我魏國,再加上趙國共同伐齊。到那時即便齊國被滅了,我魏國也得不到齊國全部的土地,這樣不久確保了我魏國不一家獨大嗎?且楚國還能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春申君道:“如此趁人之危之事實乃小人行徑,我楚國不屑爲之!”

唐雎笑道:“春申君不屑做的事情先楚王卻做了!”

“你······”春申君氣憤的看着唐雎,不知該如何回答。

九十八、君臣問答二百二十九、滅燕三十、定論九十六、魏王起疑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八十三、謀劃三十二、魏王託孤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二百二十七、講和二百五十、設伏三十三、安國君三十四、範睢遠謀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三十七、秦國見聞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一百七十四、放權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一百五十七、巡視三十二、秦國政局五十七、張良論勢四十八、廢立事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五十六、韓國俯首七、上黨戰起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九十一、我若爲相八十七、論勢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三十六、裂痕六十九、太子魏增九十四、羣臣諫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七十四、楚人李斯二十四、毒計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十六、廉頗到來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九十五、張良計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五十一、變法開始二百二十九、滅燕十六、兵至邯鄲二百四十八、渡江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四十四、使魏三十九、交鋒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二百一十五、亂局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五十、三公就位六、魏增大婚二十六、廉頗到來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五十三、交鋒九十五、滅魯八十、三年二百零九、流言四十三、龐癝歸國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十一、交鋒一、暗潮四十九、國士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十五、魏王之殤十三、風波起一百七十二、中伏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一百零六、爭霸背後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二十四、毒計一百三十五、試探六十三、龐衛從軍
九十八、君臣問答二百二十九、滅燕三十、定論九十六、魏王起疑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八十三、謀劃三十二、魏王託孤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二百二十七、講和二百五十、設伏三十三、安國君三十四、範睢遠謀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十九、大雪紛飛戰火起(求收藏、求推薦)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三十七、秦國見聞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一百七十四、放權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一百五十七、巡視三十二、秦國政局五十七、張良論勢四十八、廢立事一百八十六、飄忽不定的劉季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五十六、韓國俯首七、上黨戰起二百二十九、滅燕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九十一、我若爲相八十七、論勢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三十六、裂痕六十九、太子魏增九十四、羣臣諫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七十四、楚人李斯二十四、毒計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十六、廉頗到來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九十五、張良計一百零七、李牧出征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三十六、明哲保身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五十一、變法開始二百二十九、滅燕十六、兵至邯鄲二百四十八、渡江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一百二十八、河東歸屬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四十四、使魏三十九、交鋒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二百一十五、亂局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五十、三公就位六、魏增大婚二十六、廉頗到來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五十三、交鋒九十五、滅魯八十、三年二百零九、流言四十三、龐癝歸國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十一、交鋒一、暗潮四十九、國士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十五、魏王之殤十三、風波起一百七十二、中伏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一百零六、爭霸背後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二十四、毒計一百三十五、試探六十三、龐衛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