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籌謀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魏郊開口道:“我覺得太后應該不會幫助楚國吧,太后雖說和現在的楚王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然太后卻未能見過楚王一面,又能與楚王有什麼感情呢?”

“老夫擔心的不是太后對楚王有什麼感情,而是對楚國有感情!”尉繚皺着眉頭解釋道,“太后畢竟自幼生長於楚國,且一向得先楚王及先王后的寵愛,又怎會對楚國沒有感情呢?且太后雖然沒有干涉過朝政,然而楚國一旦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太后肯定不會坐視不理的。”

魏郊道:“這麼說來,此次太后肯定會干涉大魏伐楚之事了?”

“十之八九!”尉繚肯定道。

“不如我等請太后帶着大王出大梁,前去地方上游歷一番,不知諸位以爲如何?”劉季突然想到這麼一個辦法,“我大魏歷代君王都有巡視天下的習慣,且大王登基已有數年,然卻從未走出過大梁城半步。故而末將想來,太后帶着大王巡視地方,一來可以讓大王增加些閱歷,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二來,太后也正好可以避開楚使的到來,一舉兩得。”

劉季越說越興奮,以爲自己簡直是天下第一等的聰明人,才能想出這麼一個好的主意。

“不妥!”尉繚搖頭道:“既然楚使爲求和之事而來,無論怎樣,他都會設法前去面見太后的。且我等也沒有絲毫理由扣押楚國使臣,使其不得走出大梁城半步。”

“那就眼睜睜的看着楚使面見太后嗎?”劉季猶自不服。

“其實我等可以用先王遺訓說話。”此時,嚴恩站出來說道:“我大魏兩代先王都有遺訓,後宮不得干政,這是整個天下都知道的事情,一旦太后想要開口阻止伐楚之是,我等便可用先王遺訓說話,來堵回太后的阻攔。”

“話雖是這麼說的,可如果太后真的欲要干涉政務,我等又能如何?”范增搖頭否認嚴恩的建議,“後宮不得干政確實是兩代先王的遺訓,可一旦我等真的這麼做了,無疑會讓太后對我等懷恨在心。即便太后此番沒有阻攔成功,那以後呢?不知諸位想過沒有,如果以後太后對朝政橫加干涉的話,我等又該如何行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看乾脆直接不再伐楚得了!”劉季泄氣道。

“劉季這話說的不錯!”龐癝此時開口道,“楚國不是想要求和嗎?我大魏就如了楚國的願不就好了?不過本相倒要看看,楚國用何代價來換取和平?”

“相邦的意思是想要與楚國休戰?”劉季驚訝的問道。

“不錯!”龐癝點了點頭,道:“去年楚國無緣無故伐我大魏,如今又有向我大魏求和,如若楚國不給我大魏足夠的好處,想必即便是太后有心想要幫助楚國,只怕有些話她也說不出口吧!”

尉繚想了想,認爲龐癝說的話很有道理,“太后也是明白事理之人,想來不會做出違背魏國意願的事情來。這段時間,大家大可仔細謀劃,看看能從楚國手中得到什麼好處纔是實在的。”

劉季撇了撇嘴道:“能得到什麼好處?想來無非是一些金銀器皿罷了!”

龐癝看了劉季一眼之後卻道:“楚國此番求和,必然要行割地賠款之事,諸位以爲索要楚國的哪個地區才最有利於我魏國?”

劉季道:“這還用想?當然是壽春了!整個淮南,也只有壽春一帶的人口較爲稠密,至於其他的地方,都是些鳥不拉屎的荒蕪之地,要不要又有什麼關係呢?”

“想要得到壽春是不可能的。壽春對楚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若我等索要壽春,對楚國來說還不如直接開戰開的實際,故而大家想想,除卻壽春之外,淮南還有那些地區對我大魏有實際的戰略意義。”龐癝道。

“不如就索要期思一帶的土地吧!”尉繚道,“期思一帶位於淮河上游,如果能夠歸屬大魏,那麼在戰略上,將會對壽春形成壓制作用。”

龐癝卻有些不大同意尉繚的話,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本相以爲還是索要鍾離一帶比較合適。期思一帶多山,雖然在地勢上對壽春有壓制作用,然而那裡卻不利於大軍的行進。”

“可鍾離一帶多沼澤,且人口稀少,根本就沒有幾座像樣的城邑啊!”尉繚很是詫異龐癝爲何會選擇索要鍾離一帶的土地。

龐癝卻道:“確實如同太尉所言,鍾離地區看似人煙稀少,且沒有幾座像樣的城邑,然而諸位可不要忘記了,那裡是整個淮南地區除卻壽春以外,被開發最好的地方了。

淮陰、盱臺、東陽、東城、陰陵等鍾離周邊地方雖說只能算得上是小邑,連縣城都算不得,但不得不說的是,那裡的是除卻壽春以外人口最多的地方,而且,那裡緊鄰洪澤、高郵兩個大澤,故而水產豐富。故而如果大魏佔據了那裡的話,即便在那裡駐紮十萬大軍,也不用國內提供一絲一毫的糧食。況且,難道諸位沒有發現,那裡距離廣陵很近嗎?”

“廣陵?”范增突然有些悟到了龐癝的意思,便開口道:“相邦的意思是,如果大魏佔據了鍾離一帶,以後大可繞過堅城壽春,前去進攻更南面的廣陵,以切斷壽春的後路,是也不是?”

“不錯,本相心中剛剛想起這麼一個還不算成形的計劃。廣陵位於江水北岸,是淮南地區的大後方,壽春城內的糧草、物質多是從江東調往廣陵,翟經過昭關,被運送過去的。以後一旦大魏和楚國再度開戰,我軍就可直搗廣陵,從而切斷壽春與江東的聯繫,使得壽春得不到江東一絲一毫的支援。”

“這只是本相心中突然升起的一個想法,還算不得上完善,諸位大可想想本相這個計劃可行不可行?范增,你出生於居巢,對淮南地區最爲了解,大可說說自己的看法。”龐癝看向范增說道。

四十一、迫在眉睫九十五、滅魯十、龐癝說魏王(四)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六十九、太子魏增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八十一、衛懷君之死八十三、虎符六、魏增大婚八十三、蠶食計劃六十八、襄陵君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十一、民心之爭二百五十、設伏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三十、迴歸十七、幕後黑手七十二、利益交換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六十六、意外消息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四十七、項燕佈局三十六、裂痕十二、韓非入魏十一、交鋒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六十六、意外消息八十五、風雲動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五十三、魏趙秘盟十九、天門關之戰(二)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二十九、議和三十九、暗流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三十三、安國君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八十、三年二百二十八、休戰六十五、所謂伊人二、道統一百九十一、伐謀二百二十五、渡河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二百一十五、亂局七十八、方略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三十三、安國君一百三十六、拜將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九十六、魏王起疑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七十、如姬歸來一百六十、反應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三十三、辛秘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五、翩翩佳公子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七十七、蕭何求見三十五、範睢看魏國六十五、朝議六十三、說親三十八、泛舟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五、聘禮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一百四十四、使魏
四十一、迫在眉睫九十五、滅魯十、龐癝說魏王(四)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六十九、太子魏增二百四十四、秦國滅亡八十一、衛懷君之死八十三、虎符六、魏增大婚八十三、蠶食計劃六十八、襄陵君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十一、民心之爭二百五十、設伏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一百五十三、王賁出擊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八十五、公子韓非一百三十、迴歸十七、幕後黑手七十二、利益交換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六十六、意外消息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四十七、項燕佈局三十六、裂痕十二、韓非入魏十一、交鋒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六十六、意外消息八十五、風雲動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五十三、魏趙秘盟十九、天門關之戰(二)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四十八、孔斌說太后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二十九、議和三十九、暗流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三十三、安國君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八十、三年二百二十八、休戰六十五、所謂伊人二、道統一百九十一、伐謀二百二十五、渡河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二百一十五、亂局七十八、方略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三十三、安國君一百三十六、拜將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九十三、王翦評劉季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九十六、魏王起疑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七十、如姬歸來一百六十、反應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三十三、辛秘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五、翩翩佳公子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一十一、人間煉獄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七十七、蕭何求見三十五、範睢看魏國六十五、朝議六十三、說親三十八、泛舟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范增的離間計九十七、王翦的洞察力一百九十六、血戰石邑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五、聘禮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一百四十四、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