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

咸陽城西三十里處有一小亭地名爲杜郵。

此時杜郵亭東的一處院落內,一個白髮蒼蒼的瘦弱老人正躺在牀上雙眼無神的盯着房樑發呆。

“君侯,該吃藥了!”下人端着藥碗進屋輕輕的喊了一聲。

老人無力的擺了擺手:“就我這身子,不喝也罷!”

老人正是白起。

幾天前白起接到秦王詔令,命其立刻進咸陽受印統兵出征。

早在秦王令白起統兵進攻邯鄲之時,白起就稱病不出,沒有接受秦王的詔令。

在白起看來,如果秦國進攻邯鄲的話必敗無疑,即便是自己統兵結果也是一樣。結果果然如同自己所料,秦軍在邯鄲城下全軍覆沒,二十萬士卒投降被俘。

可沒想到在此危難之際,大王仍舊不甘心,下令自己務必要在五天內到達咸陽。

這次白起是真的病了,但沒人相信,只以爲這不過是推脫之詞罷了。白起只能拖着老病之軀一路馬不停蹄的向咸陽城趕去,卻沒想到在這距離咸陽城不到三十里的杜郵亭病倒了下去。

“扶我出去走走!”

在下人的攙扶下,白起撐起淡薄的身體走出了溫暖的房間。

寒風呼嘯不止,好在有牆壁擋着,白起這纔沒有感覺到多少寒意。

白起吃力的邁動着老邁的雙腿,一步一步在院子內來回轉着,不一會兒就氣喘細細了。

“看來我真是老了啊!”白起苦笑一聲。

“君侯可不能說這樣的喪氣話,大王還要靠君侯統領軍隊抵抗關東聯軍的進攻呢!君侯現在只不過是病了而已,等病好了之後君侯的身體還是像壯小夥一般。”下人開解道。

“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是真的老了,只怕這次要辜負大王的期望了!”白起很明白現在秦國所面臨的形勢,即便是自己也是迴天無力。

“不多說了,你趕緊命人備好馬車,我現在就趕往咸陽。”

“可君侯您的身體?”

“沒事!”白起揮揮手打發下人出去,扶着牆顫顫巍巍的向屋內走去。

砰!

白起還未回到屋內,就見一羣士卒強行撞開大門向自己而來,爲首的是一個宦官。

“奉大王令,白起居功至高,屢屢稱病不出,致使大軍在邯鄲全軍覆沒,現今又稱病拖延時間不肯來朝,命白起即刻自刎!”宦官說着拿出一把青銅劍扔到白起面前。

白起呆愣住了,是自己聽錯了還是大王糊塗了,居然命自己自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白起向宦官確認再三,是大王親口下達的命令,悲慼道:“沒想到我白起居然有此一天!想我白起自從軍以來,數十年來一直夙興夜寐,無時無刻不爲大秦着想。

先是伊闕之戰大敗韓魏聯軍,後是攻破楚都郢,毀其宗廟,更是在上黨擊敗趙國。想我白起一生殲敵不下百萬,攻城略地更是不計其數,我白起有什麼過錯?”

“你的過錯就是殺人太多了!”這時,一道幽幽的聲音從院外傳來。

龐癝來到白起所住的院落前下車,聽到白起的話之後就大喝一聲:“你的過錯就是殺人太多了!”

“你是誰?”白起看着龐癝問道,他並不記得自己認識這個人。

“魏國亞卿龐癝。”龐癝微笑道。

白起沒有搭理龐癝,而是看着宦官道:“什麼時候魏人可以在大秦任意行走了?是誰下得命令?”

宦官道:“是範相邦之令!”

白起沉默,而後看着龐癝道:“你就是那個說服魏王出兵救趙並一手策劃全殲我軍的龐癝?”

“正是區區在下。”

“好,好的很吶!沒想到魏國居然出了你這麼一個年輕俊傑!難道是天命不在秦嗎?”

龐癝搖頭道:“天命即人心,秦國不得人心,這才導致邯鄲之敗。武安君您殺人太多,這纔有今日之局。”

白起苦笑:“你們關東六國之人恨我我能明白,可爲何?爲何大王也想要了我的性命?”

“武安君統兵多年,豈不聞功高震主一說?”

“功高震主?呵呵,好一個功高震主!好一個功高震主!”白起滿是皺紋的臉上已是淚水橫流。

艱難的彎下腰,白起撿起地上的青銅劍,蕭瑟的自問自說的長嘆道:“想我白起一生縱橫天下無人能敵,殺敵更是不下百萬,長平一戰更是欺騙趙軍投降而後坑殺這四十萬降卒,現今天道輪迴,我白起死的不冤,死的不冤啊!”

白起說完手上一用力,劍刃就割破了白起的喉嚨。

下人聽到院子裡的響動急忙跑了過來,見一羣士卒圍着攤到在地上的白起,而白起脖子上鮮血直流,雙眼怔怔的看着天空,眼中的神采逐漸消散開來,直到一片混沌。

“君侯!”下人大呼一聲跑過去一把抱住白起,欲哭無淚。

見白起死亡,龐癝心中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不免有幾分哀傷。

原本像白起這樣的戰神即便是死也應該是死在沙場之上纔是的,卻沒有想到居然死在了自己一直效忠的君王手中。

但這就事實,縱觀整個華夏史,這些戰神、英雄大多都是沒有被外敵擊敗,而是被內部的敵人擊敗的。現在的白起被秦王猜疑而亡,後來的李牧被趙王所殺,韓信死於婦人之手,岳飛被宋高宗所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也是華夏曆史的悲哀了吧!

即便是敵人,該有的尊重還是有的。龐癝向白起的屍首恭敬的拜了三拜,而後神情落寞的出了院子上車而去。

士卒也在宦官的帶領下離開了這個小院子,只剩下那個下人抱着白起的屍體發呆······

傍晚時分,回到驛館的龐癝沒有吃飯就早早的休息了。

相邦府中,範睢不時的向嘴裡灌一口酒,看着夜空又哭又笑。

秦王宮內,秦王一直盯着昏暗的燈光發呆,眼神在燈光下昏明不定。

咸陽城外的秦軍大營內,所有秦軍將士向西而跪,人人縞素。

咸陽城內所有王公、貴族、重臣的府中,沒有了以往的絲竹管絃之聲,一片寂靜。

這一夜,整個咸陽城前所未有的寂靜······

八十、三年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一十三、沉重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七十二、中伏七十六、惜才、送才九十四、羣臣諫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六十三、龐衛從軍七十七、唐雎使楚九十四、羣臣諫二十七、戰報三十二、魏王託孤二十四、毒計十七、幕後黑手八十七、論勢一百三十七、憋屈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三十七、秦國見聞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十、龐癝說魏王(四)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一百零二、三國伐齊四十八、廢立事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四十一、迫在眉睫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五十、韓國求救三十六、裂痕二十四、毒計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三十二、爭執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二十二、議和八十、三年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一百四十四、使魏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九十、對陣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一、心思五十三、交鋒五十六、韓國俯首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七十八、方略六十三、龐衛從軍十六、兵至邯鄲六十一、父子決絕一、暗潮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二十三、函谷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零三、滅齊之戰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八十四、燕、趙之戰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六十二、如姬來訪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八、迅雷攻勢五十四、暗涌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七十四、放權九十六、魏王起疑二百零九、流言一百五十七、巡視七十九、口舌之利一百零三、銳士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
八十、三年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一十三、沉重二百零四、秦國設計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七十二、中伏七十六、惜才、送才九十四、羣臣諫六十四、劉季的辦法六十三、龐衛從軍七十七、唐雎使楚九十四、羣臣諫二十七、戰報三十二、魏王託孤二十四、毒計十七、幕後黑手八十七、論勢一百三十七、憋屈五十二、洛邑會盟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三十七、秦國見聞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十、龐癝說魏王(四)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一百零二、三國伐齊四十八、廢立事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四十一、迫在眉睫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五十、韓國求救三十六、裂痕二十四、毒計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三十二、爭執一百一十八、潰與敗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二十二、議和八十、三年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一百四十四、使魏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二百零七、戰事順遂九十、對陣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二百二十八、休戰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三十一、心思五十三、交鋒五十六、韓國俯首九十一、未成年人張良七十八、方略六十三、龐衛從軍十六、兵至邯鄲六十一、父子決絕一、暗潮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二十三、函谷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零八、李牧統兵一百八十二、王翦離秦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二十一、秦國撤兵一百零三、滅齊之戰十四、信陵君虎符調兵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八十四、燕、趙之戰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六十二、如姬來訪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八、迅雷攻勢五十四、暗涌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二十九、議和一百七十四、放權九十六、魏王起疑二百零九、流言一百五十七、巡視七十九、口舌之利一百零三、銳士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