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三、忠奸

“既然如此,寡人就命三閭大夫爲使臣,前去魏國求和。”經過再三思考,昌平君還是決定聽從三閭大夫和司徒兩人的意見,向魏國求和。

鹹尹的話雖然說的讓人很熱血,然而昌平君卻知道,如果真的按照鹹尹所說的那般,不顧一切和魏國開戰的話,那麼楚國的青壯將會徹底在戰場上死傷殆盡。如此一來,楚國的未來又有什麼希望?

“大王······”鹹尹還欲勸解,卻被昌平君打斷。

昌平君道:“現今天下繁華昌盛之地,魏國已經佔據七成,而我楚國連一成都未有,如何是魏國的對手?如果此次我楚國與魏國強行開戰的話,即便此次戰勝了魏國,那麼魏國會不會惱羞成怒,進而舉全國之兵來伐我楚國?到那時,楚國又該何去何從,是如韓國那般在魏國的威壓下苟延殘喘,還是如同齊國那般被滅國?這兩種情況,寡人都不願意,鹹尹不必再說什麼,寡人心意已決!”

說完,昌平君便大步走出了朝堂。

“佞臣,你們這兩個佞臣,竟然說動大王向魏國求和,老夫看百年之後,你們有何顏面去見楚國的列祖列宗。”昌平君離開後,鹹尹將全部怒火發泄於三閭大夫與司徒兩人身上。

三閭大夫與司徒兩人相互對視一眼,便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兩人本不欲搭理鹹尹,卻不想鹹尹的話越來越難聽,使得兩人皺起了眉頭。

最後,三閭大夫忍無可忍,開口道:“我等都是佞臣,難道你就是屈原那般的忠貞之臣了不成?”

“當然!”鹹尹振振有詞道,“我輩爲人臣者,當以屈原大夫爲楷模,豈能爲了蠅營狗苟而賣國求榮?”

“愚夫!”三閭大夫暗罵一聲。

整個楚國誰人不知當年的屈原是忠貞之輩,可現在的鹹尹只有其表而無其實。當年,屈原做事,事事都以楚國的利益爲出發點,而現在的鹹尹,在三閭大夫看來只不過是沽名釣譽之人而已。

再說,當年懷王時期的天下局勢有如何能與現在相比呢?楚懷王時期,楚國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第一大國。

楚懷王早期,魏國霸業凋零,而擊敗魏國的齊國並未成爲天下第一大國,而是南面的楚國順勢取代魏國的地位,成爲了天下第一的大國。當時,楚懷王任用昭陽、昭睢、莊蹻、唐昧、屈原、昭滑、陳軫、蘇代、田忌、公孫衍等人或爲將,或爲相,西抗強秦,東滅越國。

雖然當時的越國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輝煌,然而依舊是比宋、燕還要強大的國家,然而竟然迅速的被楚國給滅了,當時可謂是一時激起千層浪。

無論是東面的齊國還是西面的秦國,都十分的忌憚楚國的強大,不敢興兵伐楚,而魏、韓兩國也順勢從齊國的懷抱投入到了楚國。

可到了執政中期,楚懷王卻變得日益跋扈,目中無人起來,屢次受騙於秦,更是爲了區區六百里的商於之地而跟盟友齊國決裂,使得楚國同時被秦、齊兩大強國夾擊。

而昭陽老去,唐昧戰死,莊蹻叛變,屈原、昭睢被排擠出權力中心,更是意味着楚國剛剛創下不久的霸業徹底凋零,楚懷王更是因此而身死異國他鄉。

而當時屈原之所以欲要抗秦,蓋是因爲屈原已經看清楚了秦國對楚國的巨大威脅,再加上以當時楚國的國力,根本就不懼強秦,故而屈原才全力支持抗秦。

而如今呢?

楚國文武凋敝,只有一個項燕苦苦支撐着,國勢更是連當時懷王時期的一根手指頭都不如,又如何能與懷王時期相提並論呢?

在這種局勢下,稍微不小心,楚國就將面臨身死國滅的下場,而鹹尹卻還一力堅持抵禦魏國?如今的楚國,又哪有實力去抵禦魏國?故而三閭大夫不得不提出了割地賠款的權宜之計。

見鹹尹仍舊滔滔不絕的說着自己如何如何行佞臣之道,與靳尚、子蘭相比如何如何,三閭大夫聽得直牙癢癢,恨不得現在就教訓鹹尹一頓,可最後還是忍住,頭也不回的便出了大殿。

還未走出宮門,三閭大夫便見一小宦官來尋自己,說是大王尋自己有事商議,三閭大夫便轉身跟着小宦官而去。

見到昌平君,三閭大夫還未來得及見禮,昌平君便親自走來一把攙扶住他,安慰道:“剛纔大殿上的事情,寡人已經知道,委屈你了!”說着昌平君還拍了拍三閭大夫的肩膀。

三閭大夫的雙眼登時便紅了,嗓音有些沙啞的說道:“爲了大王,爲了楚國,微臣心甘情願!”

“如果楚國能多一些如同愛卿一般做實事的人,那該多好。”昌平君感嘆了一句,而後又問道:“愛卿可知,寡人尋你所爲何事?”

三閭大夫道:“想必是出使魏國之事吧!”

昌平君點了點頭道:“愛卿說的不錯,正是爲此!”

三閭大夫問道:“不知大王有什麼要交代微臣的?”

“此番,愛卿前去魏國求和,一旦魏國同意,只怕割地之事便勢在必行了。而大梁又遠在千里之外,交通多有不便,且這麼長的路上,只怕消息也不一定能夠保密的了,故而寡人給你一個底線。”昌平君眼神突然變得有些凌冽,“那就是千萬不能將壽春一帶割讓給魏國。”

腦海中想了想淮南一帶的郡縣地圖,想了想之後,三閭大夫方纔說道:“淮南地區除卻壽春一帶之外,就只有西面的期思、蕚婁以及東面的鐘離了。而壽春東面,除卻鍾離之外,再無一座縣城,鍾離之東直至大海更是沒有一座城池,有的只是洪澤、高郵兩個大澤,只怕滿足不了魏國的胃口。如果按照大王的意思,那就只有割讓期思、蕚婁等地給魏國了!微臣是這麼想的,不知大王的意思是否也是這般?”

昌平君點了點頭道:“寡人正是這個意思。鍾離以東全是大澤,對魏國而言可有可無,而期思等地有十餘座城邑,估計能夠滿足魏國的胃口。且期思一帶雖然多山,但卻沒有鍾離那邊環境惡劣,想來魏國可以滿足吧!”

九十六、魏王起疑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九十四、王翦的老謀四十、舊怨重提六十五、朝議九十五、張良計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八十四、燕、趙之戰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三十八、欣欣九十九、初勝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三十三、辛秘九十九、兩難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十七、信陵君掛帥一百三十六、拜將十六、兵至邯鄲六十二、打算二百四十八、渡江五十二、洛邑會盟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零五、秦王到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七十二、中伏十、龐癝說魏王(四)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零九、決戰在即六十八、秦國動員十九、天門關之戰(二)六十五、所謂伊人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零三、滅齊之戰六十一、習慣了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九十九、兩難八十一、陽謀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十二、韓非入魏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七十五、通天大火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二十一、民心之爭五十四、喋血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一百四十四、使魏九、旁觀者迷二十四、毒計七十九、口舌之利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八、迅雷攻勢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六十三、說親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八十三、蠶食計劃九十二、國士之才九十九、兩難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五、翩翩佳公子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八十三、虎符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一百三十七、憋屈八、迅雷攻勢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二、道統八十四、燕、趙之戰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七十七、唐雎使楚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七十三、魏楚開戰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一百五十七、巡視三十七、秦國見聞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八十八、秦國意圖
九十六、魏王起疑二十一、鮮血滿弓刀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九十四、王翦的老謀四十、舊怨重提六十五、朝議九十五、張良計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八十四、燕、趙之戰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十二、韓非入魏一百九十三、武卒出擊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一百三十四、權衡一百三十八、欣欣九十九、初勝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三十三、辛秘九十九、兩難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十七、信陵君掛帥一百三十六、拜將十六、兵至邯鄲六十二、打算二百四十八、渡江五十二、洛邑會盟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二十六、王翦大敗一百六十四、秦王嬴政一百零五、秦王到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七十二、中伏十、龐癝說魏王(四)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四十六、昌平君叛秦一百零九、決戰在即六十八、秦國動員十九、天門關之戰(二)六十五、所謂伊人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零三、滅齊之戰六十一、習慣了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九十九、兩難八十一、陽謀一百五十一、替罪羊十二、韓非入魏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七十五、通天大火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二十一、民心之爭五十四、喋血二百四十七、南下準備一百四十四、使魏九、旁觀者迷二十四、毒計七十九、口舌之利七十四、楚人李斯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八、迅雷攻勢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六十三、說親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八十三、蠶食計劃九十二、國士之才九十九、兩難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五、翩翩佳公子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八十二、魏王的小心思八十三、虎符八十八、秦國意圖一百、齊國求援,魏國應對一百三十七、憋屈八、迅雷攻勢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二、道統八十四、燕、趙之戰二百二十四、諸事定,伐秦始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七十七、唐雎使楚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七十三、魏楚開戰七十四、如姬的思量二百零三、劉季的心理一百五十七、巡視三十七、秦國見聞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八十八、秦國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