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

秦軍的突然撤退使得龐癝不由大鬆一口氣,因爲這總算是給了魏軍一段喘息時間,自己也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好好的整訓一下潰兵。

同時,龐癝又爲洛邑下的那一萬重騎兵擔憂。重騎兵的強大無可爭議,特別是馬鐙的出現使得騎兵的戰鬥力提升了不止一倍。可畢竟重騎兵只有一萬,而秦軍卻足足有三十萬。重騎兵即便再強大隻怕也不是這三十萬秦軍的對手,更何況秦軍的主帥是王翦。只怕他很快就能找到破解重騎兵的辦法。

龐癝現在只能希望魏郊能夠見好就收,千萬不要與秦軍硬碰硬。

然而龐癝的擔憂明顯有些多餘了,魏郊在焚燬了秦軍的糧草之後,又一把火燒了秦軍的軍營,便率兵遁去。待王翦回到洛水之畔時,見到是一處處已經燃燒待盡的餘灰。

王翦見此情形,抓着馬鞭的手緊緊的握着,咬牙切齒的臉色十分恐怖不。

“來人!”王翦大喝一聲。

“末將在!”

“速將守衛軍營的將領押過來。”

“啓稟將軍,守衛軍營的將領已經戰死!”

聞言,王翦只能放棄追究責任的想法,而後下令道:“你速派人前去追查那支騎兵的蹤跡,待回稟本將之後,本將一定要將這支騎兵被屠個雞犬不留。”

“諾!”

而後,王翦又命人前往洛邑城‘收集’糧草。秦軍已經戰鬥了一天,眼下又餓又累,一整天下粒米未進,王翦說不着急那是假的,故而只能對不起洛邑城內的百姓了。

洛邑城內的府庫之中原本是有一些存糧的,但對於三十萬大軍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王翦只能將主意打在百姓身上。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一支秦軍闖入了洛邑城後不久,城內便不時發出一聲聲哀求之聲。面對這哀求之聲,秦軍無動於衷的將一車車的糧草運往城內的府庫。而後,一羣又一羣的百姓被趕出了洛邑城。

秦軍的軍營已經被徹底焚燬,冬季的天氣又嚴寒無比,顯然秦軍不會再在曠野中駐紮。故而隨着王翦的一聲令下,一隊隊將士進入了洛邑城,進入了一間間溫暖的房舍之中。

洛邑城雖然是整個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城池,然而即便如此,洛邑城內不能容納三十萬大軍。如何行事?王翦必須要做出取捨。

很顯然,王翦的心還是偏向了軍隊這邊。因而洛邑城內大部分的百姓被驅逐出了城池,而秦軍卻進城入住了這些百姓的家中,穿着他們的衣物,吃着他們的口糧,蓋着他們的棉被。

之所以還要部分百姓沒有被趕出去,是因爲這部分百姓是洛邑城的富戶,其中不少人與咸陽城內的權貴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便王翦也輕易不敢拿他們如何。

而這些百姓呢?只能絕望的在城外漫無目的行走。有不少人向西而行,這是因爲他們原本就是秦人,是在秦王的詔令下遷居到洛邑。現在新家園被秦軍佔據,故而不得不回到原本的關中老家。

然而更多的人卻選擇向東而行。因爲這些人並不是秦人,他們原本是周民,在秦國覆滅了周王室之後,他們便順理成章的成爲了秦民。然而現在秦國卻如放棄豬狗一般放棄了他們,無奈,他們只能向東而行,希望魏國能夠接納他們這些無家可歸之人。

不同於王翦的做法,第二天早上,龐癝在鞏城見到這些被秦軍驅逐的百姓之時,便下令大軍接納這些百姓。不過畢竟眼下鞏城附近已經變成了一座軍鎮,不好讓百姓進入,便分發給百姓一些口糧之後讓他們向北渡過大河到河內安家。當即,龐癝便修書一封,命人連夜送與河內郡守,讓其接納並安置這些百姓。

處理完此事,龐癝便來到軍營繼續整訓軍隊。

不同於秦軍的缺糧少食,魏軍這邊並不缺少糧食。這主要是因爲龐癝爲了防止秦軍偷襲自己的糧草,早在大戰之前就把儲糧之處放在了鞏城。

且洛邑距離大梁的距離足足少了咸陽到洛邑距離的一半還要多,運送起來也比秦國省了不少時間以及勞力,故而相比秦國,魏國這邊的後勤壓力要好上不止一點半點。

三日後,大軍整訓完畢,龐癝便繼續率領着大軍再度來到洛邑城下。此時的魏軍有着近五十萬的人馬,足足比秦國要多上近二十萬,這使得魏國這邊的優勢增加了許多。

大戰爆發之前魏軍的兵力是六十萬,在死傷了二十餘萬的情況下,魏軍的兵力原本不到四十萬,不過後來新鄭城下的十萬生力軍的到來,使得魏軍的兵力驟然增加到了近五十萬。

原本大戰前的秦軍兵力是六十萬,不過因爲第一次龐癝的詐敗,殲滅了秦軍十餘萬人馬,而後又逐步殲滅了秦軍不到二十萬人馬,這使得秦軍在兵力上處於了劣勢之下。

當王翦聽聞魏軍再度來襲之時,便帶着幾個將領來到了洛邑城的東牆城牆之上。當見到魏軍浩浩蕩蕩的人馬之後,王翦的心一下子涼了一半。

王翦一邊催促國內趕快運來糧草,一邊上書秦王增派援軍,又一邊據城堅守。

當咸陽城內的嬴政收到王翦的書信之後,那是又驚又怒。嬴政本以爲王翦能夠戰勝魏軍,畢竟不久之前,自己收到了王翦大敗四十萬魏軍的戰報。

爲此嬴政還高興了好幾天,不過這個好心情隨着王翦的書信而被徹底打破。之前徵發的六十萬大軍已然是秦國的全部兵力了。如果再徵發的話,只怕秦國國內就沒有多少勞力了。

再說還有那麼多的糧草,一時半刻秦國也拿不出來。這使得嬴政極其的鬱悶,對着服侍自己的宦官、侍女發了一頓氣之後,嬴政便喊來李斯商議此事。

李斯看了王翦的書信之後隊嬴政建議道:“微臣以爲此戰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了。大王應該下令王翦將軍放棄洛邑,即刻率軍趕赴河東。前兩日李牧剛剛率領趙軍攻克了晉陽地區的全部城池,已經向河東出發,如果等李牧到了河東,那可就爲時已晚。”

八、龐癝說魏王(二)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九十四、武卒勝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三十九、瑣碎十四、對錯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九十一、我若爲相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三十九、瑣碎六十六、意外消息五十四、暗涌七十二、利益交換二十五、魏王之殤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三十七、定策二十六、廉頗到來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十六、兵至邯鄲八十六、宴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六十一、習慣了一百零九、決戰在即六十六、趙國危亡十三、風波起二百二十九、滅燕五十二、洛邑會盟八十九、天下英才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九十八、君臣問答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六十二、打算六十九、秦國的打算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七十七、蕭何求見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一百零五、秦王到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七十六、惜才、送才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七十五、通天大火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三十二、爭執七十九、縱橫一百三十九、瑣碎四十三、落幕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一百零五、魏鼓催人八十八、秦國意圖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三十六、拜將一百五十二、秦策四十九、國士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五十五、秦王之宴二百三十七、定策二十五、魏王之殤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七十八、方略六十六、意外消息五十二、洛邑會盟八十三、蠶食計劃五十六、韓國俯首六十六、意外消息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三十三、安國君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四、縱橫一百零三、滅齊之戰八十、三年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六十、反應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一百三十、迴歸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七十五、通天大火九十五、滅魯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八十一、陽謀二百二十九、滅燕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六十七、李牧立新君
八、龐癝說魏王(二)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九十四、武卒勝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三十九、瑣碎十四、對錯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二百一十二、龐癝發瘋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九十一、我若爲相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三十九、瑣碎六十六、意外消息五十四、暗涌七十二、利益交換二十五、魏王之殤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二百三十七、定策二十六、廉頗到來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二百三十六、魏郊病重八十七、攻略軒轅關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十六、兵至邯鄲八十六、宴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六十一、習慣了一百零九、決戰在即六十六、趙國危亡十三、風波起二百二十九、滅燕五十二、洛邑會盟八十九、天下英才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九十八、君臣問答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六十二、打算六十九、秦國的打算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七十七、蕭何求見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七十三、魏無忌的安排一百零五、秦王到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二十一、劉季到來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七十六、惜才、送才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一百六十二、泰山生隙一百七十五、李園入秦七十五、通天大火十五、虛張聲勢一百三十二、爭執七十九、縱橫一百三十九、瑣碎四十三、落幕二百、魏王平的心思一百零五、魏鼓催人八十八、秦國意圖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一百三十六、拜將一百五十二、秦策四十九、國士四十七、來自太后的刁難五十五、秦王之宴二百三十七、定策二十五、魏王之殤七十一、無忌戲龐癝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七十八、方略六十六、意外消息五十二、洛邑會盟八十三、蠶食計劃五十六、韓國俯首六十六、意外消息二百四十、禍不單行三十三、安國君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四、縱橫一百零三、滅齊之戰八十、三年八十六、軍中無父子一百六十、反應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一百三十、迴歸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七十五、通天大火九十五、滅魯一百二十七、困頓的秦國八十一、陽謀二百二十九、滅燕四十八、孔斌說太后六十七、李牧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