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

趙信在帳中稍歇片刻,便起來處理軍務.看看日頭,到了升帳時辰,衆文武會齊大帳議事.

趙信掃視衆文武一眼道:"昨夜一戰雖未能拿下鄴城,但敵膽已喪,破城只在早晚之間."

衆文武聞言俱都面露喜色.趙信頓了頓道:"大軍累了一夜了,衆將下去好生安排士兵們輪番休息."

衆將去後,趙信留下郭嘉、龍充、荀攸並於禁四人,趙信吩咐于禁一番,于禁領命去了.留下郭嘉三人,談些軍務,兵法,聊以打發時間.

接下來的幾日,趙軍只圍定鄴城,卻並不攻城.趙信和郭嘉等人一邊籌劃着既定的攻城妙計,一邊關注洛陽、南陽等地的戰事.先是洛陽太史慈處傳來捷報,一把火燒了過萬西涼兵,馬超再也沒有強攻洛陽之力,令趙信放心不少.

這日,沮授正領人在南門巡視,忽地見城外趕來一支千奇百怪的隊伍,其中盡是老弱婦孺,這些人亂哄哄的趕至城下,朝城上扯開嗓子喊了起來.這幾日趙軍都沒有攻城,沮授正爲此疑惑不定呢,城下突然出現這麼一隊百姓,令沮授更加摸不着頭腦.

初始,沮授根本無心去聽這些百姓口中喊的是什麼,只琢磨着趙軍遣這麼一隊百姓來城下到底是什麼用意,又如何應對等等.漸漸的,城上跟城下對喊起來.沮授便覺不對,仔細一聽,城下喊什麼的都有"孩子他爹,別再替袁家賣命了,你不知道,他們將家中的糧食全都搶光了,要餓死我們母子呢,你還爲他們賣命","兒啊,別再爲黑心的袁家賣命了,他們根本不顧我們的死活","兒啊,家中沒吃的了,多虧趙大將軍派人分糧給我們,趙大將軍是好人,你不要再幫着袁家與趙大將軍爲敵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此起彼伏,就算城上沒有人迴應,被衆百姓這麼一喊,恐怕軍心立刻就得渙散不可,何況城頭還不斷有人迴應.只片刻功夫,城頭上或哭或喊,跟城下呼應,亂成一團.

城上袁兵多有呼應者,這些袁兵大都是鄴城附近人,袁紹派人劫掠鄴城四周百姓存糧,這些袁兵也不是不知道,只不過一來礙於軍法,二來親人不在跟前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所以雖對袁紹縱兵劫掠百姓之事不忿,但都沒有觸到他們痛處,就算家中遭殃了,也不知曉,故此倒還相安無事.可經趙信這麼一弄,將這些袁兵的家屬俱都遣至城下,這些家中遭殃的袁兵頓時有了切膚之痛,頓時將城頭攪了個底朝天.

沮授一看事情不好,衆袁兵有如脫繮野馬,控制不住,欲待軍法從事,又不敢貿然行事,一個不好,說不定會導致士兵譁變.便派人四下安撫,可哪裡能安撫的住,只要城下的這些百姓在一刻,城頭就會亂一刻.沮授當下便想派兵將城下的這些百姓驅走,繼而一想,趙軍施出如此狠辣之計,豈能無備,說不定早就在城外埋伏定了,這邊兵馬一出,恐怕就會立刻衝殺過來.欲待以弓箭將城外的這些百姓逼走,也不妥當,那些城下有親人在的袁兵見城上以弓箭射他們的親人,豈有不急的,只會亂上添亂.沮授遍思各種方法,搜腸刮肚,竟然無法可想.只得親自奔走於城頭各處,安撫士卒,士兵們見沮授過來了,倒是收斂了一些,可等他一走,又是哭爹喊孃的.氣氛傳染開來,連那些沒有親人在城下的袁兵也加入進來,事情越發不可收拾了.有些衝動的袁兵已經蠢蠢欲動,直欲衝下城去,開門出城去會親人了.

沮授當機立斷,立刻派出人手在城頭來回宣令道:"妄動者斬,大聲喧譁者斬!"軍令一下,城頭的情況立刻就好多了.沮授雖然臉上一臉鎮靜,身上早已驚出一身冷汗來了.倘若此令也控制不住局勢,可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定了定心,沮授忙派人將適才特別亂的那幾段城上的軍兵重點監管起來,復又派人謹守城門,嚴防城門有失.

城下的百姓好似叫累了一般,有的坐下休息,有的揮舞着衣、布,好似根本不知道這城下乃是血腥的屠場一般,怡然自得,泰然自若的.

日將及午,沮授以爲百姓們也該退去了,誰知卻過來一隊趙軍,挑着米麪、蔬菜,一併鍋鑊、柴禾分給衆百姓,百姓們竟就地造起飯來.城下頓時煙霧繚繞,人聲鼎沸,一片忙亂.沮授看了,頓時目瞪口呆,看來趙信等人不將城中兵馬士氣攪得丁點全無是不肯罷休的了.光這半日功夫城上袁軍已經這樣了,再繼續下去,會是怎麼樣,沮授可是連想都不敢想了.從來征戰對陣都沒見過這麼怪異的"戰法",這一招實在是太過狠辣了.

同樣的情形出現在其他兩門,逢紀、郭圖二人行事有欠考慮,差點弄得士兵譁變,最後還是以軍法鎮住,可這樣一來,士氣可就降到了極點,誰還有心替袁紹賣命.

三人在三門都忙的手忙腳亂的,根本就沒時間去報袁紹.袁紹得知消息後,親自趕來南門,看到城上城下的情形,袁紹無言.這等情勢,袁紹根本拿不出辦法來.和沮授二人一時相對無言,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跟當初縱兵劫掠百姓糧草是分不開的,可若非糧草都陷在黎陽了,袁紹也不會出此下策.沮授看看憔悴許多的袁紹,張嘴想要說什麼,卻不知該說什麼.

袁紹淡淡的丟下一句:"安排好一切來見孤王",就回府去了.

午後,郭圖三人齊集袁紹府中,此時三人都是一臉沉重,靜待袁紹開言.袁紹先是重重嘆了口氣道:"諸公看今後該何去何從?"

沮授三人一時無言,不知該怎麼回答.

袁紹舉頭看了看房樑,又掃了沮授三人一眼,一時君臣俱都無言以對,氣氛異常沉悶.

過了一會,還是沮授率先打破僵局,對袁紹道:"大王,如今的情形,鄴城勢難保守,大王還是早作打算爲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不用再多說什麼,所謂的打算就是棄城而逃了,袁紹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見袁紹並不答話,逢紀插口道:"大王,如今之勢是能不能全身而退的問題,只要能渡過眼前的難關,保住城內這十餘萬兵馬,日後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話卻絲毫不能打動袁紹,自趙信回軍之日起,袁紹心底似有一絲明悟,知道再也無力與趙信抗衡了.

袁紹這樣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任誰看了都會覺得不忍.可眼下正值生死存亡之際,袁紹要再不振作起來,十萬大軍就沒有了主心骨,還憑什麼與趙信周旋.郭圖便出言相激道:"大王,城中尚有兵馬十萬之數,妥加運用,好生籌劃,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這話從郭圖嘴裡說出來,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把握.沒辦法,死馬也只有當活馬醫了.

袁紹臉上忽地現出一股戾氣,咬牙切齒的道:"趙信你如此相逼,休怪孤王心狠手辣."說完,臉上更加猙獰了.跟適才的頹喪樣子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也不是郭圖等人的話改變了袁紹心意,其實袁紹本就是天性涼薄之人,如今又被趙信逼得走投無路,自然露出本性來.先前一時的沮喪,人所難免.

沮授三人驚異的看着袁紹,不知袁紹所指何事,但看這樣子,袁紹是下定了決心了.

袁紹挨個從三人臉上看過去,到最後,停在沮授面上,厲聲道:"趙信逼得孤王走投無路,只好棄城而走,可也不能便宜趙信那廝,我等退軍之時,也就是鄴城煙消雲散之日."袁紹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是要將鄴城徹底毀掉,不讓趙信得到一草一木.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樣一來,恐怕鄴城百姓也得遭受大難了.沮授等人心中頗有不忍,雖不知袁紹將採取什麼手段,但光憑語氣就能推斷出袁紹必有什麼辣手.袁紹說的這等斬釘截鐵,沮授三人就算有心要爲鄴城百姓說話,只怕也是徒自碰壁.跟袁紹這麼久,三人自然深知袁紹的個性,一旦袁紹認定了的事,根本就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第72章 伏擊程普第86章 平越之策第83章 削平吳郡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86章 平越之策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66章 喜得臧霸第7章 得見才女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2章 聲威初振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12章 聲威初振第32章 籌劃水軍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2章 聲威初振第8章 進兵汝南第128章 小別重逢(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6章 名震洛陽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90章 相約夾擊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84章 敵酋喪膽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40章 桅檣之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20章 荊州出兵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72章 伏擊程普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6章 喜得二城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48章 如何自處第119章 河北義士(上)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6章 名震洛陽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46章 堅守不出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29章 蝶翼雙雙第26章 貂禪到來第72章 伏擊程普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99章 道左相逢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77章 矛頭南指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62章 原來是計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2章 聲威初振第65章 大意中計
第72章 伏擊程普第86章 平越之策第83章 削平吳郡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86章 平越之策第129章 防不勝防(上)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66章 喜得臧霸第7章 得見才女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16章 人主之勇(下)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2章 聲威初振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8章 重逢佳人第114章 名花傾國(上)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12章 聲威初振第32章 籌劃水軍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2章 聲威初振第8章 進兵汝南第128章 小別重逢(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6章 名震洛陽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90章 相約夾擊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84章 敵酋喪膽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23章 殺人之法(下)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40章 桅檣之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20章 荊州出兵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72章 伏擊程普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6章 喜得二城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48章 如何自處第119章 河北義士(上)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6章 名震洛陽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46章 堅守不出第92章 鐵甲顯威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29章 蝶翼雙雙第26章 貂禪到來第72章 伏擊程普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63章 破城之戰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171章 暗箭傷人第99章 道左相逢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10章 大戰黃忠(下)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77章 矛頭南指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90章 相約夾擊第62章 原來是計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2章 聲威初振第65章 大意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