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喜得二城

?會後,留下郭嘉、荀彧、荀攸、徐庶、田豐、張遼、張郃、趙雲、太史慈、龐德、許褚、華雄、典韋、樂進等人秘議.?

趙信開着衆人道:"各位對今日之事所議有何看法?"?

徐庶道:"袁術難道沒有探子在汝南麼!"?

趙信一聽這句話,就知道徐庶已經明白自己的意圖了,看着衆人,有露出原來如此神色的,有微微一笑的,有不急不躁的,有瞪大眼睛的.?

趙信道:"今日,我們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袁術在汝南的探子,必定會千方百計地探聽我們今日所議之事,即使探不到,也能找到一絲蛛絲馬跡,所以我們保密工作做的越好,袁術對我們將在春耕完會發動進攻這件事更加肯定.不過,此等計謀也只能瞞滿袁術這無謀之人.我們將在十日後,進攻袁術,衆將回去秘密準備,此事絕不能露出蛛絲馬跡.令明、子龍、子義、俊乂、子滿、仲康、奉孝、公達、元直、元皓到時隨我出征,文遠、子健(華雄字,杜撰的)、文謙、文若領兩萬人馬謹守汝南.子龍兩萬步軍、兩千馬軍去攻南陽,子義、子滿、公達、元直隨子龍去,子龍遇事多多與元直、公達商量,我帶兩萬步軍、三千馬軍去攻信陽,令明、俊乂、仲康、奉孝、元皓隨我一起去."?

十日一晃即過,這兩路人馬悄悄向目的地進發.?

而趙信爲了能夠迅速攻下信陽、南陽二地,準備可謂十分充足,早在十日前,就分別派出各兩百人扮作商人分批進入信陽、南陽二地,約定時刻一齊攻向南門.?

且說趙信帶兩萬三千人馬,所過之地,望風而降,各縣基本上都沒有做好準備,不幾日來到信陽城下.?

卻說信陽主將雷薄聞知趙信正在全力着手春耕事宜,要攻也要等春耕完畢之後,想至少還有兩個月,所以城中的戒備就有所放鬆.聞知趙信帶兵來攻,氣的暴跳如雷,要不是副將陳蘭提醒他當年在虎牢關下趙信麾下趙雲、典韋是如何英勇,就差點帶兵出去和趙信軍決一死戰了.當下,派人星夜去壽春、合肥、南陽三地求援.自領一萬兵馬守北城,其餘三門各佈置五千兵馬,令陳蘭領五千兵馬在城中往來接應.?

趙信領兩萬三千兵馬在信陽城北下寨,令張郃領八千兵馬悄悄繞去信陽城南埋伏,令其第二日午時攻城.自己率一萬五千兵馬猛攻北城,一人下來損失了千餘兵馬,第二日早晨,仍舊令龐德、許褚二將率兵猛攻,至午時稍歇.?

雷薄在城中見趙信只率軍猛攻北城,就從其餘各門各調了一千兵馬支援北城.這日,午間見敵軍攻勢稍歇,忙令軍士換防.一頓飯還沒吃完,猛地聽見城中殺聲大作,只不久見陳蘭騎馬飛奔北城而來,下馬對雷薄道:"將軍,南門已失,如今敵軍勢大,將軍快出城去吧."原來南門兩日都沒有人攻城,守城士兵心想敵軍從北而來,應該不會來攻南門,再加上午時吃飯時,鬆懈了很多.張郃率兵攻城時,守軍卻惶惶然不知所謂,城中內應見自家軍隊來攻,二百人一齊衝向城門,多了城門,放趙信軍近來.只一會,張郃率軍衝擊城中,南城守軍或降或者,沒有多少人抵抗.張郃奪了南城,正要帶軍往北門而去,碰見陳蘭聞南城又敵軍來攻,正帶軍往南城接應.只頓飯功夫不到,陳蘭的五千軍馬便大敗虧輸,陳蘭見情形不對,先一步往北城趕來報知雷薄.雷薄道:"北城還有一萬五千兵馬,你隨我點起軍馬殺奔南城,把敵軍趕出城去."話剛說完,卻聽北門外喊聲大作,敵軍又攻城了.陳蘭不由催道:"將軍,快從東城走."當下二人只來得及點起軍馬,正欲往東城去,張郃兵到,二人倉惶間只帶得一二千兵馬,往東門去了.張郃也不追趕,揮兵衝上北城,袁術軍間雷、陳二人逃走,哪裡還有鬥志,大部投降了,負隅頑抗的都被殺了.當下張郃放北門外趙軍進來,兩軍會合,擋者披靡.西門的守軍竟然全降了,東門守軍只一千餘人來得及跟雷、陳跑了,其餘見大事不妙,也降了.?

雷薄、陳蘭二人出得城來,都慶幸得脫,當下領着三千軍馬飛似的往合肥逃命去了.逃到離城三十里山坳時,微微喘了口氣,正欲領軍衝出這山坳.突地,見山坳無數兵馬吶喊直衝而來,二人魂飛魄散,死命向前.?

原來趙信早料到雷、陳二人兵敗後會走東門,於是派龐德率一千兵馬伏在這往南必經的山坳中.見雷、陳二人率敗兵而來,龐德本來想等他們經過時殺出,沒想到二人半死不活的在這裡停了一下,當下毫不猶豫的殺出.雷薄死戰得脫後,身後只有五十餘人跟隨,陳紀爲擋住龐德,四五合下來,就被龐德擒住.此戰下來,斬首七百,降兩千餘人.?

回到信陽城中,計點軍馬,折損三千餘人,斬首七千,俘敵兩萬三千人.趙信忙着出榜安民,派兵維持整個信陽的治安,派人接收府庫.派人修葺破損的城牆,派出探馬往南陽和合肥及壽春方向哨探.讓荀彧派人來接手城中政務,暫時有田豐、郭嘉二人處理.?

趙雲、徐庶、荀攸、太史慈、典韋帶着大隊人馬往南陽而來.南陽城由袁術手下大將陳紀駐守,城中有兵馬兩萬.由於南陽地處荊州和豫州的交界處,所以陳紀處事還比較謹慎,當趙雲大軍進入袁術地界兩日後,探馬來報陳紀趙雲率大隊人馬往南陽來了.聽聞趙雲帶軍來攻,陳紀心中不由大懼,虎牢關下趙雲的英勇,陳紀失深知的.當下連忙差人往信陽雷薄處搬取救兵,等趙雲兵臨城下時,去信陽求援的人也回來了.帶回來的消息卻令陳紀大驚失色,只兩日間信陽已失,如今南去無路,指望壽春、合肥二城兵馬來援,不知道何年何月,說不定到時南陽城早破了.?

佈置好守城事宜,陳紀終於喘了一口氣.不過當他看到北門外的敵軍時,不由深吸了一口氣,心想趙信兵馬這等雄壯,不知比南陽這些半搭子兵強上多少倍,不禁深深懷疑自己到底能守多久.?

趙雲大寨,趙雲道:"徐先生、荀先生,如今我軍兵臨南陽城下,不過這南陽城,袁術經營已久,如要強攻,我軍損失恐怕會很大,不知二位先生有何高見?"?

徐庶道:"主公於戰前,已經派了兩百人馬伏在城中左內應.當日,主公計算我軍到南陽的路程,與城中內應約定,我軍兵臨南陽城三日後午間,一齊向南門攻擊.如今我軍且歇息一日,派一萬人攻北門,五千人攻東門,六千人到南門埋伏,一千人到城西埋伏,到時劫殺敵軍西去的漏網之魚."?

趙雲道:"荀先生以爲如何?"?

荀攸道:"元直如此佈置,極爲周詳,子龍不妨依計行事."?

趙雲道:"如此,令子滿攻東門,子義領軍埋伏城南,到約定時刻揮軍攻城,元直先生領一千軍埋伏城西,公達先生與我率軍攻北門."?

陳紀看着城下敵軍的攻勢,難以想象,趙信是怎樣訓練出這樣一隻軍隊的.士兵們個個奮勇向前,毫不畏懼,而整隻軍隊進退有度,深得兵法.從早到現在,敵軍分批輪流攻城,只殺得血流成河,陳紀心想到此時我軍在北門已經損失了千餘人,照這樣下去還能堅持多久.東門來報那裡敵軍的攻勢更加猛烈,沒辦法只好抽調西、南兩門守軍來東、北二門助戰,如今西、南二門各只有守軍兩千人.?

南陽城東門外,典韋熱血沸騰,親自領兵衝殺,只盼能夠立刻攀上城頭,爲主公斬將奪城.?

第三日,東、北二門的攻勢依然如前日般激烈.午間,當敵軍攻勢暫停時,陳紀難得休息了一下,正閉目沉思間,探馬來報南城也有敵軍攻城.陳紀心中大驚,心想南城只有兩千守軍,若南城攻勢也向北城這般猛烈的話,只怕連一日也堅持不了.正調派軍隊去支援南城,飛馬來報,南門已失,陳紀整個人頓時萎靡.擺擺手示意自己知道了,低頭沉思一會,擡頭一看,身邊將士都露出恐懼的神色,一嘆道:"傳令,停止抵抗,開門納降."?

趙雲在北門外,正在等南門太史慈的消息呢,一會,太史慈派人來報與城中內應裡應外合已經奪了南門,正向城中進發.趙雲正考慮陳紀究竟會怎麼辦呢,聽人來報,北門大開,城中袁術軍開門納降.不由大喜過望,派人接收北門,自己帶大軍進城.?

整頓南陽城防務,派人安置降軍,計點戰果:折損一千八百餘人,敵軍戰死五千,降一萬五千.由於陳紀開城納降,所以並沒有敗軍往城西逃去,派人令徐庶領兵進城.派人到信陽、汝南報捷,同時請荀彧派人來治理南陽.?

半月後,南陽、信陽兩城兵馬整頓完畢.趙信讓趙雲在南陽的一萬五千降軍選出一萬來整編,其餘五千讓其解甲歸田;信陽城兩萬三千俘虜中整編一萬五千兵馬,趙信親自勸降了陳蘭.?

由於還是春耕十分,趙信令兩城官員一定要處理好耕種事務,讓荀彧依汝南之法治理南陽和信陽.?

令太史慈並荀攸、降將陳紀領一萬老兵、一萬新降士兵留守南陽,趙雲、典韋、徐庶帶一萬兵馬回汝南.令張郃、田豐、陳蘭領一萬五千老兵、一萬五千降兵留守信陽,並讓其密切注意合肥、壽春袁軍動向,自己和郭嘉、龐德、許褚帶一萬兵馬回汝南.令兩城守軍加緊操練,並幫助兩城的春耕事宜.?

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74章 威加徐州第44章 追殺孫策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4章 論交荀攸第89章 終得漢中第134章 選將用事(上)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8章 進兵汝南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73章 傷折二股第64章 絕世美人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94章 大敗袁紹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23章 未雨綢繆第75章 收服呂布第43章 預先佈置第98章 戰火四起第78章 一場鬧劇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106章 刀光劍影(下)第64章 絕世美人第89章 終得漢中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4章 論交荀攸第42章 大權誰掌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8章 進兵汝南第1章 誤回三國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167章 事難兩全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69章 牛渚一戰第75章 收服呂布第91章 賢士未名第35章 長安之叛第7章 得見才女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60章 猛虎下山
第79章 兵敗吳郡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48章 烏雲蓋日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128章 小別重逢(下)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74章 威加徐州第44章 追殺孫策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4章 論交荀攸第89章 終得漢中第134章 選將用事(上)第100章 斬殺黃祖第8章 進兵汝南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73章 傷折二股第64章 絕世美人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95章 定計制敵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94章 大敗袁紹第84章 敵酋喪膽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23章 未雨綢繆第75章 收服呂布第43章 預先佈置第98章 戰火四起第78章 一場鬧劇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35章 喜得麟兒(下)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31章 誅殺董卓第146章 疑雲重重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01章 戲耍張飛第106章 刀光劍影(下)第64章 絕世美人第89章 終得漢中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09章 江夏之失(下)第131章 戰亂之後(上)第145章 略受小挫第4章 論交荀攸第42章 大權誰掌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42章 兩軍對壘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8章 進兵汝南第1章 誤回三國第172章 連連得手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167章 事難兩全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69章 牛渚一戰第75章 收服呂布第91章 賢士未名第35章 長安之叛第7章 得見才女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14章 名花傾國(下)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60章 猛虎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