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救援徐州

趙信大婚的這些日子,把袁術和紀靈給徹底忘了,一日想起這事,趙信想盡早把這件事給處理了.見到袁術,趙信問道:"公路,最近還好吧?"

袁術道:"多謝大將軍記掛,給大將軍道喜了."

趙信道:"公路不必客氣,公路,你最近有什麼打算沒有?"

袁術想了一下趙信話來的意思,不敢輕易開口.

趙信道:"令兄袁本初,近日在冀州聲勢大震,不知公路怎麼看?"

袁術道:"那很好啊."不知道趙信突然提起袁紹是什麼意思,只好避重就輕的回話.

趙信道:"若是公路在汝南不順心的話,我可以派人送公路到冀州去."

袁術琢磨着趙信這話有幾分可信,雖然在汝南衣食無憂,可是終是身處嫌疑之地,只怕一有錯着,趙信就會毫不猶豫的讓自己消失.雖然和兄長不是很合得來,但是總不會象在汝南一樣膽戰心驚,生怕有一天趙信會派人對付自己.

想到這些,袁術試探的問了問道:"大將軍是說真的麼?"

趙信道:"公路也知道我趙信說話是從來算數的,若是公路擔心路上的安全,我可以多派些人馬護送公路北上的."

袁術一狠心,不管趙信說的是真是假,象如今這樣窩囊的活着,還不如拼一把.堅定的對趙信道:"既然大將軍盛意若此,就請大將軍派人送我們北上吧."

趙信對紀靈道:"紀將軍意下如何?"

紀靈道:"末將自然是跟着主公."

趙信道:"好,那你君臣二人就回去收拾收拾,等我的消息."

派人送走袁術後,郭嘉來見趙信.郭嘉對趙信道:"主公,周瑜近日與主公手下衆人多方結交,如此下去必然釀成大禍."

趙信心煩道:"奉孝,你派人看着他,不讓他出門一步,傳我令下去,一干人等不準再去見周公瑾."

郭嘉道:"主公,這樣一來,衆人會不會說什麼?"

趙信道:"我懶得跟他玩下去了,過幾天我就親自去見周公瑾把此事解決了,奉孝不必擔心."

這日,趙信領着許褚、華雄和一干護衛來到周瑜下處,趙信令人把府中下人全都趕了出去.帶着許褚和華雄進到內堂,悠然自得的坐下等候周瑜.

一會,周瑜趕來,見到趙信道:"主公,你這是何意?"

趙信斜眼森然的看着周瑜,看得周瑜心中發毛,趙信才慢慢開聲道:"公瑾,這是你對主公說話時應有的語氣麼?"

周瑜近日見趙信完全限制了自己的行動,連出府門一步都不能,本來與汝南衆官結交已有一番成效,趙信這樣一來,周瑜的所有心機都白費了.心中也是惱怒異常,出聲道:"請問主公,爲何無緣無故軟禁周瑜,又把府中的下人全都趕了出去?"

趙信語氣森嚴的道:"那要問問周公瑾你自己了!"

周瑜道:"瑜自問投到主公麾下之後並沒有做錯什麼事,主公這樣做,恐怕會寒了天下人之心."

趙信道:"天下人之心豈是你周公瑾所能料到的,你也不用那這種話壓我."

周瑜見今日情勢已然險惡致極,不由豁了出去道:"主公開館招賢,卻如此對待前來相投之人,恐怕難掩悠悠衆口吧!"

趙信高聲道:"周公瑾,我憐你之才,所以纔不欲爲難你,那日勸你離開,你卻偏要留下.你當我不知道你心中怎麼想麼,想在我趙信眼皮底下耍心眼,憑你周公瑾還嫩了點."

周瑜道:"主公如此說話,不知有何憑據?"

趙信道:"周公瑾,你道我真的奈何不了你麼,你信不信,我可以輕而易舉的讓你死無葬身之地,他人還不知道是我做的."

周瑜道:"瑜不知究竟做了什麼錯事,惹得主公如此惱恨於我,就是死,也請主公讓我死個明白."

趙信道:"好,我今日就讓你無話可說,我問你,你可認識孫伯符?"

周瑜見趙信問道孫策,心想怎麼應對,想了一會道:"不認識."

趙信哈哈大笑道:"公瑾,你還是太嫩了點,要是我來回答這句話的話,我會說'認識,只是見過幾面'."

周瑜臉色大變,強撐道:"周瑜真的不認識孫伯符."

趙信道:"既然你死不承認,我也懶得理你,今我聽聞孫伯符投了曹操,看來我是奈何不了他了.不過孫伯符既然跟我有仇,我不可能就這樣放過他的,既然公瑾不認識孫伯符,那我就派公瑾領一標軍馬去丹楊替我殺光孫策家人,不知公瑾意下如何."

周瑜終於見識到趙信的厲害,恐懼的看着趙信,生怕趙信真的會派人去殺光孫策家人.周瑜強頂着頭皮道:"主公雖然與孫伯符有仇,可是瑜曾聞禍不及家人,主公如今以仁義聞天下,我看主公不會做這樣的事的."

趙信見這樣周瑜還不肯屈服,心中已是怒氣滔天,差點便想拔劍砍了周瑜.平復一下心中的怒氣,幽幽對周瑜道:"我自然不會讓人知道是我做的,既然公瑾提醒了我,我明日就令人假扮黃巾去襲殺孫策家人,到時誰也怪不到我頭上."

周瑜象看魔鬼一樣看着趙信,心中掙扎了幾下,終於知道自己不是趙信的對手,不由嘆了口氣道:"周瑜任憑大將軍處置."此時周瑜心中已下決心,再也不用假裝稱趙信爲主公.

趙信道:"公瑾放心,只要公瑾乖乖的回廬江去或者去找孫策,我都不會爲難你的.只是你若是見到孫伯符,替我告訴他一聲,若是他做了什麼過分的事,休想我再留情面."

周瑜灰溜溜的離開汝南,趙信派人一路監視着直到他出境了才罷休.

且說曹操平了青州黃巾,得了無數兵馬,又謀得兗州,又得滿寵、毛玠等人來投.自此手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震山東.想起其父還在琅邪避難,於是派人去接家人來兗州.經過徐州時,刺史陶謙爲了結好曹操,派都尉張闓領五百兵馬護送曹操家人.誰想張闓等人本是昔日黃巾餘孽,見財起意,殺光曹操家人,掠走財帛,就此逃去.

曹操聞訊,昏厥在地,衆人連忙救起.曹操醒來後,咬牙切齒道:"陶謙派人殺我全家,此仇不共戴天,我要興兵報仇,蕩平徐州,活刮陶謙."於是令于禁、毛玠、滿寵三人領兵三萬留守,令夏侯敦、曹仁爲先鋒,起大兵二十五萬進犯徐州,大軍過處,雞犬不留.

聞得曹操大軍往徐州而來,且大軍所到之處,屠戮百姓,殘害無辜,陶謙不由仰天痛哭道:"我獲罪於天,致使徐州百姓受此大難."

曹豹道:"主公,曹操兵至,我等豈可坐以待斃,我願領兵出戰."

陶謙只得和衆將一道引兵迎擊曹軍,遠遠望見曹軍密密麻麻,兵馬無數,各軍旗上都有"報仇雪恨"四個大字.兩軍對陣,曹操出馬,指着陶謙大罵.陶謙於本陣中欠身道:"本欲結好明公,奈何所託非人,張闓賊心不改,故有此事,實在與陶謙無干,明公宜察之."

曹操大怒道:"老匹夫,殺我全家,尚敢巧言令色,誰與我擒下此賊?"

夏侯敦拍馬往陶謙而去,曹豹挺槍上前迎敵.兩軍相交,忽地狂風大起,兩軍皆亂,各自收兵.

陶謙引兵回到城中,聚衆商議道:"今曹軍勢大,我軍難以抵敵,我當自往曹營請罪,任由殺刮,以瀉曹操之憤,保我徐州百姓."

一人出列,陶謙視之乃是糜竺,見他道:"主公無須擔憂,主公在徐州,於百姓廣又恩德,今主公謹守城池,曹軍雖然兵強馬壯,急切之下,徐州未必即破.我再施一小計,管教曹軍死無葬身之地."

衆人忙問道:"計將安出?"

糜竺道:"我願往北海求孔融起兵救援,再得一人往豫州趙信處求救,若是得兩處軍馬齊來,曹軍必退."

陶謙大喜,寫下兩封書信,問道:"誰去豫州求救?"

陳登陳元龍出列應聲願往.

糜竺往北海求救兵,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此時殺散圍北海之黃巾後還留在北海.糜竺見劉備、孔融二人,備言徐州之事,求二人前去救援.劉備欣然答應,孔融也勉強答應.

四月,趙信正在官衙視事,人報徐州有人求見.

趙信心想我與徐州素無瓜葛,陶謙令人來見我不知道有什麼事.忽地,心中想起一事,算算時間恐怕正是曹操徐州報父仇之時,不由恍然大悟,忙令人快請.

陳登初一見趙信,便被趙信氣勢所懾,見趙信雖然年不及三十,面上卻是威嚴、寬厚、睿智等各種神情交織在一起,令人怎麼也看不透.陳登心中起伏不定,以大禮參拜趙信道:"陳登陳元龍受陶公之命前來拜見大將軍."

趙信擡手對陳登道:"元龍不必多禮,快快起來說話."

陳登起來,呈上陶謙書信,滿臉期待的看着趙信.

趙信看完書信,對陳登道:"陶恭祖乃仁人君子,曹操行此殘暴之事,我自當引兵去救徐州,元龍放心,且在汝南住下,等我起兵之時,元龍與我一道回去."

陳登稱謝不已,下去歇息.

趙信忙令人找來一干謀士、武將商議.

趙信道:"今曹操因其父被殺,引兵犯徐州欲報殺父之仇,陶謙遣人來求援,諸位以爲如何?"

郭嘉道:"主公,曹操報仇是假,欲取徐州是真."

魯肅道:"軍師所言極是,報父仇只是曹操的藉口罷了,曹操兵強馬壯正欲向外擴張,如今遇上此等機會,曹操如何肯放過."

其餘衆人也連忙點頭表示同意二人的看法.

趙信道:"諸位以爲我們救是不救徐州?"

田豐道:"主公,若曹操得徐州之地,必然聲勢大震,會對我淮南形成直接的威脅,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讓曹操得了徐州."

趙信雖然知道曹操不會得到徐州,但是這歷史因自己的到來發生了一些改變,現在趙信也沒有多大的把握了.如果一個不好真的讓曹操得了徐州,那對自己的威脅可就大了.

見衆人都贊同田豐的話,趙信也不得不決定起兵.

當下趙信令文聘去南陽替回太史慈,魯肅和徐盛去合肥替回趙雲,調周泰回汝南.各人到齊後趙信起兵五萬,帶着郭嘉、田豐、趙雲、太史慈、典韋、許褚、華雄、周泰、劉曄、陳登等人往徐州進發.令張遼領兵守汝南,總督各地軍馬.

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74章 威加徐州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狡詐小人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46章 堅守不出第98章 戰火四起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39章 爲官廬江第66章 喜得臧霸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59章 若即若離第76章 人算天算草船借箭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2章 北海結義第93章 神威無敵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33章 孫堅舊部第155章 火牛再現第5章 謀劃出仕投胎機會第96章 南陽鏖兵第97章 洛陽戰起第71章 兵發兗州第84章 敵酋喪膽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96章 南陽鏖兵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90章 相約夾擊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90章 相約夾擊第86章 平越之策關於vip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94章 大敗袁紹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7章 得見才女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8章 進兵汝南第77章 漢祚難續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43章 預先佈置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37章 出巡各地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76章 人算天算
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74章 威加徐州第36章 多多益善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26章 將遇良才(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狡詐小人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21章 智放文聘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69章 與虎謀皮第46章 堅守不出第98章 戰火四起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39章 爲官廬江第66章 喜得臧霸第52章 一破曹軍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59章 若即若離第76章 人算天算草船借箭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1章 大勢所趨第2章 北海結義第93章 神威無敵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68章 奇貨可居第33章 孫堅舊部第155章 火牛再現第5章 謀劃出仕投胎機會第96章 南陽鏖兵第97章 洛陽戰起第71章 兵發兗州第84章 敵酋喪膽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96章 南陽鏖兵第66章 喜得臧霸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90章 相約夾擊第44章 追殺孫策第102章 以人換馬第90章 相約夾擊第86章 平越之策關於vip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36章 擰成一股(下)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94章 大敗袁紹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7章 得見才女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8章 進兵汝南第77章 漢祚難續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43章 預先佈置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59章 廬山面目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65章 山雨欲來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章 誤回三國第103章 獻美議和第23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荊州換主(下)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37章 出巡各地第97章 洛陽戰起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76章 人算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