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雙姝之屬

襲取巴東後,以士卒疲睏、天寒地凍之故,趙信便讓張遼屯兵於此,臧霸、賀齊、董襲、魯肅、虞翻等人依舊助之,令其好生操練兵馬,準備來年再來取兩川之地.

使龐德引軍撫荊南諸郡,田豐主理江南正事,以蒯越、蒯良兄弟二人助之.留文聘、徐庶屯兵襄陽,趙信自提大軍攜衆文武班師回汝南.

班師之日,汝南百姓夾道歡迎,其場面之壯觀,不可以言道.

此番出征,剿滅劉備,大敗曹操,盡得荊襄之地,可說是得天之喜,一場慶賀是少不掉的.

回府與家人歡聚數日後,趙信便出來視事.如今之勢,十成天下,七成已經落入趙信囊中,剩下不過馬騰、曹操、公孫瓚、士燮數人而已,一統天下,指日可待.趙信似乎已經不用再像往日那般操心了.

兩件事,一件是四萬精兵的操練,一件是海軍的訓練,這兩件事是趙信分外關心的.上官衙視事的第一日,便把目光對準了這兩件事.

這四萬精兵挑選之精細,操練之嚴格,可以說趙信是按照"特種兵"的要求在要求他們.這支兵馬一練成,相信必能攻無不克,無堅不摧.操練將近一年了,效果是顯著的.根據高順、于禁二人最近傳回的消息,大概不用半年便可達到趙信的要求了.對此趙信是分外高興,傳令嘉獎正在艱苦訓練的衆將士地同時。又令他們抓緊操練,不可鬆懈.

到趙信班師之日,船塢方面建造了過半數的戰船,這些戰船也都投入了使用.在周泰的嚴格要求下,海軍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力,航海經驗與日俱增,相信不久的將來趙信就能看到一支威武的海軍.改裝成商船的戰船也成功地完成了青州和馬韓間的第一次試航.這樣地進程還是令趙信十分滿意的。同樣下令嘉獎了周泰、甘寧等人,另一方面又着他們加緊實施一切。不可懈怠.

回汝南沒多久,衆文武便上表勸趙信興建宮室.現在的齊王府是昔日的將軍俯,跟趙信現在的身份、功績相比,確實顯得有點寒磣了.

依眼下的形勢,不用多久,趙信必能平定天下,到時趙信可是要登極稱帝的。建一座王宮又算得了什麼.

趙信雖然同意了興建王宮地提議,卻一再言明在此事上要節儉,更不可勞民傷財.

除以張昭、諸葛謹總督工事,趙信自己也懶得去過問其中的枝節,樂得撒手不管.相信二人會上體趙信之意,下恤民情,將此事辦好的.

王宮還沒動工,又有人上言徵選民間秀麗以充後宮.在此事上。趙信自有看法,美女佳麗自然是越多越好,他日後是要登極稱帝的,選幾個美女也是無可厚非之舉,可也決不能像以往的皇帝一樣,搞什麼後宮三千佳麗。這不是白白耽誤大部分人的青春麼!

爲此,趙信親自頒下詔令,大意是:此次選秀,要以自願爲前提,不許有強徵之事發生,各地官吏都當善體此意,選到汝南之後,趙信還會令人加以詢問,要是有強徵之事的話,一律遣返。經辦官吏也將受到嚴厲的懲罰.而且。到汝南後,要是有人改變主意。不想留在宮中,宮裡也不會勉強.

趙信還制定了一策,將選秀跟選宮女分開,宮女將來是要到宮中執役地,只要身家清白,五官端正即可,秀女則不同,他們將來是要伺候趙信這個主上的,自然要精挑細選.

榜文傳到各郡縣,各地都開始爲此忙碌起來.誰家有女都爭着往出推薦.所謂"一朝選在君王側,飛上枝頭變鳳凰",向來都有此一說,所以纔會有選秀歷來大行其道之事.人畢竟是勢利的居多,能攀上趙信這個齊王,誰不趕緊着巴結呢!況且趙信在民間的口碑一向不錯,自其立事以來,各種傳言是數不勝數,而且還是好的居多.

榜文行到廬江,儘管各色各樣的人選不少,薛維心中卻早有了定計.

第二日,就備了一份厚禮去拜見喬玄.寒暄一番之後,薛維就開門見山地將趙信選秀之事道出,並說明他的來意.

對於選秀一事,喬玄早有耳聞,只是他只大喬、小喬二女,難以割捨父女情分,將女兒送到不見天日之處,且又不知二女心意,故此也沒跟二喬提起此事.

見喬玄似有猶豫,薛維湊近了低聲道:"喬老,今日下官冒死跟你提一句,當日在喬老府上的,自稱劉齊劉公偉的便是我家齊王,下官也是因此而來的.依我主的爲人,定不會虧待二位小姐的,喬老還不放心麼!"

喬玄大吃一驚,決沒想到當日住在他的劉齊劉公偉竟是當今齊王,怪道那劉齊去後是全無半點音訊!到了這時,喬玄也明白事情沒有轉圜的餘地了,依薛維適才的說法,此事雖不是趙信在背後唆使地,但看薛維地樣子,不將二女獻出,他是決不會罷休的.

喬玄嘆息一聲道:"將軍,你準備何時送兩位小女起程."

薛維一笑道:"喬老不必如此,此事還未定下呢,還得勞煩喬老進去問問二位小姐地意思,若是小姐不願,此事便只好作罷了."

喬玄驚問其故,薛維便一五一十的將趙信詔令上所說之事盡數道出.

到二喬跟前,喬玄將此事一提,說到劉齊即趙信之時,二女眼中竟都不由顯出一絲笑意,之後,二女俱都默然無言.喬玄一再相問,二女只是不答,細審之。似有嬌羞之意.喬玄心下明白,捋須一笑道:"如此甚好,也了了爲父一樁心事."說罷,笑着出去回薛維的話去了.

薛維大喜,擇日便使人將二喬送上汝南.

宮室一起,各地地秀女也陸續送到.趙信令蔡琰、貂嬋諸女詳細詢之衆秀女,以察是否有不願者.讓趙信欣慰的是。強徵這類事幾乎沒有發生,即使有不願的。也不是官吏所逼,而是被父母親人逼來的.對此,趙信事先倒沒料到,令人好生將不願意的秀女送回之後,又擬了一道詔令,戒飭天下父母以後不可再強逼女兒選秀.

經過甄選之後,趙信也見了見一干佳麗們.看名冊時。看到了熟人,趙信不禁莞而一笑.本來早安排好順序一個一個的見的,趙信卻突然指名要先見大喬、小喬.左右只得先領二喬去見.

見到二女,趙信眼前不由得一亮,初次見面留下地印象又浮現在眼前.

一身便服的趙信,雖過了而立之年,卻仍然顯得很是英挺.

面對趙信,二女俱都低頭不語。不敢擡頭仰視,一個素手弄衣帶,溫婉可人,一個嫺靜如名花照水,文雅得體,這真是春花秋月。仙lou明珠,各有所長.

趙信輕聲一笑道:"二位小姐還記得劉齊劉公偉否?"

小喬擡頭看了他一眼,輕啓玉齒要說什麼,卻終於還是忍住了.

大喬福了一福道:"往昔民女不識天顏,冒犯了王上,還請王上恕罪!"

雖然蔡琰、貂嬋諸女事先已經問過,此時趙信卻又問了一句:"二位小姐來此可是心甘情願地?"

二女無言,趙信再問了一遍,大喬才微微點了點頭.

趙信心中鬆了口氣,他還真怕二女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那樣的話。不管他對二女有多喜歡,爲了不失信於天下。就只能送二人回去了.趙信卻不知道,並沒有多少人把他詔令裡的話當真,以爲趙信這不過是門面上的功夫而已,反正所有的事都由你趙信自己說了算,到時你送不送人回去,誰又敢怎麼樣呢,誰又敢質疑你趙信呢!不過從強徵之事並沒發生可以看出,趙信令行禁止,還是無人敢違揹他的令諭地.

看着二女頗爲不尷不尬的,趙信笑問道:"喬老一向還好吧!"

大喬回道:"託王上的福,家父一向還挺好的."

趙信口中低聲自言自語道:"你姐妹二人被送到汝南來,那喬玄自然不得同來,父女分隔兩地,自然難免思念之情,這個人情我自然要賣給你姐妹的."便又道:"既然如此,二位小姐就安心在此住下,孤會令人好生照應的,至於喬老,孤這就派去到廬江去請,必要讓你們父女三人團圓的!"

二女連忙稱謝.

看着二女的美態,趙信大有神魂顛倒之勢,要不是近侍悄悄提醒,趙信幾乎忘了外面還有很多美女等着他接見.二女去後,趙信囫圇吞棗般見了餘下諸女,心中卻還滿是二喬地綽約身姿,可見二女的魅力.

趙信親自吩咐,喬玄很快就被接到汝南來了.此次所選秀女是要等到王宮建成之後充於後宮的,趙信貴爲人主,自然不能表現的太過急色,失了人望.所以,一干秀女在王宮建成前都被置於別館,由專人教授禮儀、規矩.趙信又特意撥出一座府邸給喬玄居住,並格外開恩讓二喬這段日子裡先回去和父親團聚.對此安排,喬玄父女自是格外非常感激.

選秀之事到三月就基本結束了,興建王宮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工的,此事只能循序漸進,急也急不來的.

劉備已滅,曹操又大傷了元氣,馬騰、韓遂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趙信下一個目標.

爲解決南面之事,趙信已於年內派使節前往交趾說士燮來歸.使節到後,士燮招待殷勤.以趙信勢大,不敢拒絕,卻也沒有答應.後以南越民風剽悍,不服王化爲由,讓使者回報趙信,言道此事還需謹慎從事,不敢立即相從.

得到回報後,趙信也沒什麼反應。只一笑而已.諸將卻頗爲憤慨,出言勸趙信南征者不在少數.

所謂"寧爲雞口,無爲牛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士燮屈身侍趙信,心中有所不甘也是人之常情.如今天下形勢雖然已呈明朗之勢。但風雲變幻,誰也料不到往後會怎樣。士燮想多觀望一些時日也無可厚非.

事情雖然沒有辦成,可穩住士燮的目地也達到了.趙信又命餘莫多將東越百姓遷移到江淮之間,另又着手籌建一支正規的東越軍,人數當在兩萬到三萬之間.

餘莫回東越後,雖然威勢大不如前,可他身後有趙信支持,其他各部相繼賓服.趙信新滅劉備。取了荊襄之地,天下震動,令到之時,東越各部和餘莫雖多有疑慮,卻不敢不從.

春夏之交,趙信大起三十萬兵馬西出壺關,來取馬騰,呂布、黃忠、典韋、許褚、華雄、魏延、李嚴、泠苞、郭嘉等人隨同出征.又使人往洛陽太史慈處傳令。令其做出西進之勢,用以牽制西涼軍.

馬騰聞知趙信發兵來攻,星夜遣人往曹操、公孫瓚處求救,遣人往羌王處借來三萬羌兵,又令人攜重幣往雁門郡請張燕來援.以其侄馬岱並馬玩、張橫二將引兵五萬屯函谷關,盡起境內餘下兵馬約二十萬之衆。攜軍師賈詡,其子馬超、馬鐵、馬休和侯選、李堪、程銀、樑興、成宜、楊秋、張繡諸將渡河往屯上黨,以拒趙信.以韓遂坐鎮長安,督發糧草.後又遣張繡、成宜、楊秋三將領兵四萬屯河東,以保後路.

那曹操新近敗於趙信之手,元氣大傷,南路有張遼屯於巴東,對蜀中虎視眈眈,北路有徐晃、樂進駐兵上庸,亦屢有進犯之心。守住兩川都成問題。哪裡還有餘力去助馬騰.幽州南臨冀州,冀州趙雲乃不世之虎將。自與烏丸一戰之後,大名垂於天下,公孫瓚深爲忌憚,也不敢輕動.倒是張燕的黑山軍貪圖馬騰財貨,勉勉強強答應揮軍南下相助.

趙信大軍過壺關,高覽、陳宮二人接入.趙信留高覽守壺關,以陳宮爲軍中參議,參贊軍務.大軍出壺關,迤邐往上黨進發.途中,趙信得知馬騰盡起國中之兵來迎,是大喜過望,對郭嘉等人道:"關中可一戰而定矣!"想其先前坐視馬騰襲取幷州正是爲了今日之事,馬騰如此一行,正中其下懷,叫他又怎能不高興呢!

馬騰大軍趕到上黨後,張燕亦親自率八萬之衆南下助戰.

馬騰雖然對趙信很是忌憚,可說起來,他可是如今天下唯一能從趙信手中奪取大片土地的人,論及這點,馬騰不無自得,認爲趙軍並不像傳聞中所說的那般厲害,張燕兵到後,馬騰甚至有了擊敗趙信大軍的信心.

賈詡勸其堅守不戰,馬騰卻無法接受,一來自從他奪得幷州大部之後就生出了與趙信一決高下之心,二來借來的三萬羌兵頗有視趙軍爲無物地心態,急於在中原人面前揚威立萬,容不得馬騰不戰.

趙信知馬騰新勝,其心必驕,大軍下寨之後,便即遣人送戰書前往馬騰處,相約三日後決戰.書中極盡嘲諷之能,馬騰看後大怒,即批如期赴戰.更欲殺趙信使者泄憤,爲賈詡所勸.使者去後,賈詡又進言道:"大王,趙信此舉明擺着是激將之法,大王不可輕出,還是堅守爲上."

聽了此話,馬騰冷靜下來,心中頗有點猶豫.其子馬超在旁適時道:"父親,軍師所言極是,還是堅守不出爲是,俟趙軍銳氣盡挫之後,再尋機破敵不遲."馬超可是在趙軍手中吃過兩次虧了,領教了厲害,以其勇武亦不敢再對趙軍掉以輕心.

馬騰見馬超也如此說,便罷了出戰之心,出言道:"可孤已經答應了趙信,如此一來,豈不教孤失信於天下!"

賈詡笑道:"大王,這事趙信已經專美於前了,大王又何必爲此煩心呢!"馬騰始知趙信早有應而不戰、失信於人之事.

事情眼看有了轉機,羌將赤當卻來請戰,見馬騰猶豫不決,便大言不慚地宣稱即使馬騰不戰,他所部地三萬羌兵也要出戰.

馬騰原本在羌人中素有威信,可此次赤當卻全然不給他面子,言語間似有譏諷馬騰膽小之意,教馬騰面子上實在掛不住,當着赤當的面,遂憤然決定出戰.

決戰之日,馬騰以賈詡並二子馬鐵、馬休領兵三萬守城,親自引軍出城與趙軍對決,西涼軍在中,張燕地黑山軍在右,羌兵在左.

大軍擺開陣勢,趙信領着郭嘉、呂布等一干文武立於旗下.看了看敵軍左翼,趙信笑對郭嘉道:"聞說馬騰借來了三萬羌兵,待會兒正可以鐵甲連環馬破之."郭嘉含笑點頭.原來此番出征,趙信把自家的鐵甲連環馬也帶來了.

兩軍對陣,雙方的擂鼓聲有如雨點般細密,如狂風驟雨一般,重重的擊在數十萬將士的心上,教人忍不住熱血沸騰起來.!~!

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61章 順水推舟第97章 洛陽戰起第82章 東山再起第115章 直指臨淄(上)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48章 烏雲蓋日草船借箭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43章 預先佈置第27章 袁術奔逃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71章 兵發兗州第12章 聲威初振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83章 削平吳郡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80章 初戰袁紹第81章 無功而返第118章 身死族滅(上)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44章 追殺孫策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57章 曹操吃癟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95章 定計制敵第5章 謀劃出仕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6章 喜得二城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6章 喜得二城第51章 救援徐州第37章 出巡各地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49章 周瑜相投第52章 一破曹軍第99章 道左相逢第4章 論交荀攸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7章 高官厚祿第48章 如何自處第99章 道左相逢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35章 長安之叛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42章 大權誰掌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7章 得見才女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61章 痛罵劉備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91章 賢士未名第3章 初進洛陽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
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178章 江陵城破第135章 喜得麟兒(上)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61章 順水推舟第97章 洛陽戰起第82章 東山再起第115章 直指臨淄(上)第106章 刀光劍影(上)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48章 烏雲蓋日草船借箭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43章 預先佈置第27章 袁術奔逃第11章 汝南練兵第134章 選將用事(下)第71章 兵發兗州第12章 聲威初振第119章 河北義士(下)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83章 削平吳郡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80章 初戰袁紹第81章 無功而返第118章 身死族滅(上)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76章 山左一役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07章 自作聰明(上)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12章 霸主隕命(下)第44章 追殺孫策第75章 收服呂布第183章 起兵伐曹第57章 曹操吃癟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39章 難平之事第95章 定計制敵第5章 謀劃出仕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67章 趙信之變第132章 左右逢源(上)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57章 曹操吃癟第16章 喜得二城第30章 臨淮魯肅第16章 喜得二城第51章 救援徐州第37章 出巡各地第160章 猛虎下山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82章 平夷之策第156章 風雲再變第49章 周瑜相投第52章 一破曹軍第99章 道左相逢第4章 論交荀攸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17章 高官厚祿第48章 如何自處第99章 道左相逢第153章 城裡城外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70章 太公釣魚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24章 如此計謀(下)第35章 長安之叛第28章 閒來遇事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110章 大戰黃忠(上)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05章 攻心之戰上第69章 牛渚一戰第118章 身死族滅(下)第144章 或守或攻第42章 大權誰掌第70章 一戰全功第105章 攻心之戰(下)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7章 得見才女二世紀末驚天拐騙案之趙雲篇第58章 子矛子盾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61章 痛罵劉備第13章 大戰虎牢第131章 戰亂之後(下)第87章 鳳雛初出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91章 賢士未名第3章 初進洛陽第117章 叔侄反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