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

“師徒已列,戎馬交馳,強弩才臨,短兵又接。”————————【將苑·後應】

尚弘個子不高,但粗壯黝黑的胳膊卻極爲有力,只見他很快沉住了氣,兩手用力,將那沉重的轅門慢慢的推開。

皇帝正在他跟前,看到這裡,不由得暗暗叫好,他想,如此沉重的轅門,憑一個人要將其推開得有多大的膂力?而再看尚弘身上的衣甲,不像是身負重甲的中壘營兵,竟然是一般輔兵的穿着。

‘這樣的人物,留在輔兵營做後備倒是委屈了。’皇帝正暗自想着,營中的一干大小將校便成羣結隊的走上來相迎了。

“衛將軍臣斌,叩見君上。”

“北軍中候、中壘校尉臣順,叩見陛下!”

王斌、高順等人本來在營中相商事務,沒曾想皇帝突然駕到,一衆人等大驚失色的同時,接連跑出營帳。在及時喝止了部下之後,再聲勢整齊的向乘馬而立的天子伏身行禮。

“都起來吧。”皇帝看着甲冑在身,卻仍恪守禮節拜服在地的王斌、高順等人,心裡着實滿意,面上卻不動聲色,反而假意道:“在軍中一應從簡,行軍禮即可,不必搞這些繁文縟節。當初我帶爾等親征河東,不也是如此麼?爾等卻是忘了。”

“臣等不敢。”王斌是率先拜服的,有他領頭,其餘人才不敢站着行禮,有樣學樣的跪下。這次演習雖然由北軍自行組織,皇帝不參與,卻有王斌親自坐鎮監督。皇帝要來是王斌預先知道卻刻意隱瞞的事情,他體悟皇帝的心思,拱手說道:“禮不可廢,此處既非戰時戰地,毋須減省常禮。君上御駕親臨,臣等不敢拿大,唯執禮甚恭,乃能報臣等事君之誠。”

高順板着臉,在王斌身邊也是如此應和着,他性情刻板但不死板,基本的變通和道理還是明白的。

皇帝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在王斌的帶引下,一衆人等浩浩蕩蕩的往營中走去。

所過之處,軍中盡是一片嘹亮的‘萬歲’山呼,原來是留守此處的中壘營與部分輔兵營將士得知皇帝親臨,皆自發的在路旁行禮唱贊。

尚弘聽着‘萬歲’聲連綿不絕、此起彼伏,那氣質不俗的少年天子在衆將的簇擁下緩緩離去,心裡的激動之情久久未能平息。他想起剛纔自己將皇帝攔在門外,甚至還朝着皇帝投擲兵器、大聲呼喝,這種種舉動頓時讓尚弘毛骨悚然,深覺自己做了件天大的錯事!

尤其是皇帝還看了自己幾眼,要是皇帝知道自己曾有在河東當叛軍的前科,自己可怎麼辦?自己好不容易纔擺脫朝不保夕的日子,在北軍得到一份體面的職事,甚至還能常去‘夜校’讀書!這是他前半生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後更是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建功立業,可現在全完了!

“尚弘!”

尚弘正在冷汗漣漣的胡思亂想着,冷不防被一個輔兵拍了下肩膀,將他從沉思中喚醒:“啊?什麼!”

“你還愣着,軍司馬叫你呢!”

他擡眼看去,頂頭上司、軍司馬吳子蘭正在不遠處面色不善的看着他。

尚弘心裡一怵,慢慢將步子挪了過去:“吳司馬。”

“你好大的膽量啊。”吳子蘭冷冷一笑,目光帶着寒意的打量着對方:“知道是什麼人就敢投槍?這要是失了準頭、或驚了駕……看你會怎麼死!”

尚弘被嚇了一跳,連忙告罪道:“司馬饒命!小的什麼也不知道,若早知那是天子,小的如何也不敢冒犯啊……”

“哼。”吳子蘭冷哼了一聲,冷硬的臉色稍稍變得和緩了起來。尚弘此人身子強健、作戰經驗豐富,是個當兵的好料子,他能從一衆輔兵之中脫穎而出,在吳子蘭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吳子蘭從未想過會是以這種形式脫離輔兵,他心裡存了一絲嫉恨、又想着要如何敲打、維繫他,好使他不忘了與自己統屬一場的交情:“算你運氣好,天子不曾降罪與你,反倒是覺得你還不錯,要給你一個機會……”

“什、什麼機會?”尚弘沒有想到事情會有這樣的發展,他由懼轉喜,忍不住催問道。

“一會你去領副中壘營的重甲,背上弩矢及三日之糧,提戈佩劍,兩刻鐘之內,繞大營跑十圈。”吳子蘭眼珠一轉,看了尚弘一下,吩咐道:“十圈之後若是還能站着不倒,沒有超時,我就可以讓你調入中壘營。”

這是中壘校尉高順改進魏武卒的選拔方式、推行至中壘營的訓練方法,其難度之大、程度之殘酷,就連同屬北軍的步兵、長水等營兵都望而生俱,而尚弘卻喜不自勝。聽對方這話,他誤以爲這是吳子蘭給自己爭取的機會,當下幾番道謝,然後興沖沖的跑去穿甲佩劍,打算疾跑了。

吳子蘭則是輕笑了一聲,看着尚弘興高采烈的樣子,眼前不知想起了怎樣的心事。

營帳之中,皇帝一進來便見到帳中間擺放着的一臺小型沙盤,沙盤上山水相間,散亂插着幾支小旗,赫然是鳴犢原的地形沙盤。

“不錯,考工監越做越精細了。”皇帝走近前去,俯身打量着說道:“眼下形勢如何?”

“趙、嚴兩位校尉已率步兵、射聲營屯駐鳴犢泉附近,長水營與屯騎營行蹤不定,不過彼等每移動一處,都要派斥候通報。故而此時,長水校尉龐德現在河谷處準備伏擊輜重。”高順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前去,隔着王斌與荀攸,伸手在沙盤上指點着方位。

“輜重是你派去的?”皇帝問道。

“唯,由輔兵營的吳校尉領兵。”高順一五一十的介紹道:“依照陛下欽定的演習方略,在演習中,中壘營要居中調配,隨時安排各種情況,好讓諸校學會應對。這期間,會有專人派駐雙方軍中,監視情況,末將據此評判,分出優劣等第。”

荀攸的眼神從一支支‘趙’字、‘嚴’字、‘姜’字小旗上掠過,忽然問道:“不知此刻是誰佔上風?”

“此次所定的戰略,是假定屯騎、長水二騎在鳴犢原突擊步兵、射聲兩軍,但在早些時候,射聲校尉嚴顏便搶先率隨行輔兵築起營寨。龐德等人失卻先機,只好蟄伏,另尋時機。”高順平靜的敘述着戰況:“如今趙雲等兵乏糧,若是龐德能截獲‘糧草’,便可扭轉局勢,若是不能,接下來可就難了。”

皇帝認真審視了一番沙盤上的戰局,忽然笑着看向身周幾人,笑說道:“中規中矩,未免流於形式。荀君、孝直、公瑾,你們來給龐校尉出個主意吧?”

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
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