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一統大元朝
忽必烈滅掉南宋,統一天下,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一統王朝。元朝的突出特點是華夷一統,並且由夷族掌握着統治權。
在中國大地上,華夏民族與其他民族長期共存,既有融合,也有爭鬥。因此,如何處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就成了一個重大課題。春秋戰國以後,隨着“大一統”思想的形成,華夷一統觀念逐漸產生,成爲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指導思想。
華夷一統觀念認爲,各民族同爲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不過,由於華夏文明比較發達,許多人主張,要用華夏民族的文化、禮儀和制度,去影響和改變夷族,實現由華夏民族統治的大一統。自秦漢以來的歷代王朝,都是由漢族統治着,而元朝首次打破了這種格局,蒙古族成了天下的統治者。對此,許多人並不習慣。
元朝是一個民族龐雜繁多的王朝,多達上百個,遠遠多於前面任何一個朝代。在元朝,除了原有的民族以外,還通過幾次西征,使大批色目人涌入,形成了新的民族。忽必烈想把衆多民族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自然接受了華夷一統觀念,此後逐漸形成了中華一體的概念。
在元朝諸多民族當中,漢族在發展水平、文明程度、人口數量等方面,仍然佔有優勢。因此,元朝的統治者雖然是蒙古人,但不得不重視並推行漢文化,尊崇儒家學說,後來的元仁宗、元英宗,甚至還搞過漢化運動。元朝把儒家的程朱理學作爲官方的統治思想。
在許多書籍文章當中,都說元朝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把民衆分爲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各等級的人待遇不同。可是,作爲正史的《元史》和《新元史》,均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在其他史書當中,也沒有發現元朝有四等人制的法令和史料。《元史》記載了元朝三品以上的高官八百六十四名,其中漢族官員四百零九名,幾乎佔到一半,這表明漢族士大夫的地位還是挺高的。
最早提出元朝四等人制的,是清末民初的學者屠寄,他寫了一部《蒙兀兒史記》,說元朝把人分爲四等,後來人們紛紛引用,幾乎成爲公論。不過,也有不少學者提出質疑。
元朝有沒有四等人制存在着爭議,但蒙古人享有特權,卻有實據。《元典章》規定,犯盜竊罪的,一般要在手臂或者脖子上刺字,而蒙古人除外;蒙古人殺死漢人,仗刑五十;而漢人殺死蒙古人,則要判死刑。由此可見,元朝確實存在着民族歧視和不平等現象。
筆者在讀《元史》、《新元史》時發現,元朝前中期的皇帝,都已經高度漢化了,他們崇尚儒學,推行漢化,民族歧視不是很嚴重。到了後期,蒙古貴族保守派發動政變,刺殺了推行漢化的元英宗,扶立不懂漢文化的泰定帝上臺,並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極力維護蒙古貴族的利益,對漢人的歧視就十分嚴重了。
元朝不僅民族衆多,疆域也空前遼闊,東起日本海,西至天山,南抵南海,北到貝加爾湖,面積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王朝之一。
蒙古族歷來實行分封制,凡是搶掠的土地、人口,都分給子孫和功臣。如今元朝得到如此大的地盤,再搞分封明顯不行了,在漢族士大夫們的建議下,忽必烈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度。忽必烈按照漢族統治者的模式,建立了強有力的中央政權,設置百官,並不斷加強和鞏固皇權,把大權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元朝幅員遼闊,各地情況不同,忽必烈把燕京、河北、山東、山西等富饒鄰近的地方,作爲京畿地區,由中央直接管轄,而在其他地方設立了嶺北、遼陽、甘肅、陝西、河南、湖廣、江浙等十多個行省,省以下設路、府、州、縣,分別任命官員進行管理。另外,在吐蕃、大理等邊遠地區,主要依靠當地上層人物進行管理,形成了土司制度。
忽必烈依靠武力,獲得廣闊的萬里江山。然而,打天下比較容易,只要有強大的兵力就能做到,而治天下就困難多了,光靠武力是不夠的。元朝建立以後,面臨着許多矛盾和問題,治理天下十分困難。
一是缺乏治國理政的能力和優秀人才。忽必烈雖然雄才大略,但治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王朝,還是有些力不從心。輔佐他建立元朝的漢族士大夫們,多數都是儒學大家,但實際理政能力欠缺。那些以尚武著稱的蒙古官員,更是沒有治理天下的經驗和水平。
二是蒙古族內部很不穩固。忽必烈改變蒙古族的分封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引起許多蒙古貴族的怨恨和不滿,相繼發生多起諸王叛亂事件。
三是民族矛盾錯綜複雜。元朝民族衆多,在發展水平、文明程度、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元朝雖然表面上實現了華夷一統,但實際上並沒有把各民族真正凝聚起來,民族政策也有一些問題,尤其在後期,致使民族矛盾尖銳複雜。
四是對南方統治不力。中國北方長期在遼、金、蒙統治之下,人們已經習慣了夷族統治,因而北方的士大夫們大多依附於元朝。可是,南方在宋朝統治下長達三百多年,民衆對夷族統治十分牴觸,士大夫們也多數不與元朝合作。元朝沒有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反而對南方人提防歧視,致使南方反抗不斷。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很多是在南方爆發的。
五是經濟發展緩慢。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不熟悉農耕,元朝建立以後,雖然也採取了一些發展經濟的措施,但並不得力,效果也不明顯。忽必烈建立了龐大的中央機構和官僚隊伍,卻很快就出現了財政危機。忽必烈先後任用阿合馬、桑哥等人理財,他們不是採取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方法,而是加重稅賦,橫徵暴斂,導致民怨四起,社會動盪不安,也妨礙了經濟發展。
因此,元朝這個華夷一統的大王朝,看上去十分龐大,但從它建立的那天起,就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所以,元朝與其他大一統王朝不同,它始終沒有出現過治世,也沒有起伏,而是一路下行,逐步走向崩散和滅亡。所以說,元朝是虎頭蛇尾。
元朝在建立之初,最大的矛盾是在蒙古內部,許多蒙古貴族相繼發生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