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董忠

第五倫前往常安受虎符之際,隨他西來的耿弇(yǎn)也抽空回了一趟老家茂陵。

若要按戶口算,茂陵人口已經超過了常安,成了關西第一大縣。畢竟常安發展受上林苑限制,且流動人口多,很多人在常安生活,卻不一定能混上京城戶口。

而茂陵卻佔據了故秦都咸陽的利好位置,還有朝廷政策幫忙,漢武帝在位期間,從建元三年起,便不斷遷徙關東移民進入此地,耿氏亦是那時候從鉅鹿搬遷至此。

耿弇生於斯長於斯,是典型的“五陵少年”,這茂陵城裡,隨便一家都不是一般人,其世家則好文禮,富人則商賈爲利,豪傑則遊俠通姦,儼然藏龍臥虎之地。

可如今數年未歸,卻也凋敝了許多,商貿都已停滯,明明是大白天,城內外卻不見什麼人。

與耿弇的同鄉,同時也是他少時的五經老師,名爲杜林的儒士出城時遇上了他,在大門處駐車與耿弇相談,回答了他的疑惑:“前些時日,本地官吏爲了湊夠皇帝要求的數十萬之衆,竟是直接派人在集市日,去市坊抓人爲丁卒。”

“爲了躲避成丁,不少人出門只好男扮女裝,服婦人之裳,甚至有自殘者。”

杜林搖着頭,說起他家的一個鄰居,因爲畏懼被抓丁,遂偷偷在夜晚,用磨面的大石將手臂給折了!

於是他右手骨碎筋傷,既不能持刀兵,也開不了弓弩,想以傷殘爲由,避免從徵——句町之役、西域之役、塞北之役、成昌之役、唐河之役,哪一次不是官軍大敗,喪師無數?茂陵作爲人口大縣,每次徵召去的人,幾乎就沒有回來的,身死魂飛骨駭流落外地,只能做哭唧唧的望鄉鬼。

與其如此,還不如壁虎斷尾,毀一臂而得全性命。

然而……

“他還是被徵走了,官吏哪管是否傷殘,能湊夠人數即可,哪怕是白髮翁,弱冠童,也照徵不誤。”杜林如此嗟嘆,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也就他們這些士族豪家能夠免身。

難怪茂陵凋敝,如今不止是販夫和贅婿,連街上的遊閒少年,都被抓去南征了。可想而知,大司空王邑的“百萬大軍”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組成。

也有不願屈從的,想着從徵亦死,造反亦死,索性潛逃入山林爲盜寇,這也是近來關中動盪不安的原因。

耿弇見老師身後的車馬載着行囊,詢問起他欲往何處,杜林只道:“關中不寧,我欲帶着家眷避難,去河西投奔朋友。”

他們杜氏,也是新朝崛起的新貴,杜林之父杜鄴,便在成哀時附會王氏外戚,爲其出謀劃策。倘若杜林想做官,蔭父之遺德,當個二千石不在話下,但杜林覺得自己並無治理地方的才幹,又見朝政昏亂,遂選擇在家鑽研尚書古文之學。

如今新室越發有滅亡之勢,杜林也打算攜家眷開溜避難去了。

耿弇卻給杜林建議了一個去處:“與其去河西,何不去魏成郡?”

雖然耿弇在鄴城時,極少稱讚第五倫之政,但那是年輕人的傲嬌,在杜林面前,他卻是對魏地讚不絕口,又提到杜林的好友馬援,如今擔任魏成大尹。

杜林和馬援雖然一個文士,一個武人,但從小互相都很欽佩,相交甚篤。

“說起來,我家祖籍,倒也正是魏地繁陽。”杜林聽得耿弇勸說,一時間心生猶豫,茂陵都是移民。

耿弇勸道:“夫子不如暫且歸家,也不瞞你,我此番歸來,亦欲遷家眷離開關中,吾父所在的朔調太遠,打算先以鄴城爲中轉。耿氏雖遷到此處不過百載,私從賓客大多在朔調,但徒附族人加起來,倒也有二三百人,不如同行,也好有個照應。”

這一番話說動了杜林,遂答應暫緩離開。

而耿弇與杜林約好後,遂歸於家中,才進門,四個弟弟就齊刷刷拜在門前。

“伯兄!”

耿家四個弟弟,分別叫:耿舒、耿國、耿廣、耿舉,舒、國已經弱冠,廣、舉年紀稍小。

耿弇雖才二十有一,卻是家中老大,平素他少年傲氣,在這卻擺出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然治家亦如治軍,點了二弟耿舒:“叔慮,你召集族人,清點家中絲帛細軟,準備好車馬乾糧,二十天內,要做到舉族數百人,隨時能走!”

“若是不願走的,也不強求,那就自行留下,但宗族也不再有責任庇護他們。”

“兄長,這是要去何處?”耿氏幾兄弟都有些驚訝。

耿弇也不多做解釋,言簡意賅地說道:“去新家。”

他又讓耿國帶着族兵百人,隨自己回新豐鴻門去,第五倫需要舊部族人來掌兵,耿弇作爲其麾下兩員大將,只怕也會分到幾千甚至上萬人,亦需要安插信得過的人才好使喚。

次日離開茂陵返回新豐之際,才抵達中渭橋時,就遇上了從渭北長陵縣熱熱鬧鬧往渭南趕的千餘人,看那旗號,打着一個“五”。

是臨渠鄉諸第的人沒錯。

爲首者正是第七彪,他過去只是個好勇鬥狠的小地主,吏職不過亭長。但跟着第五倫在新秦中、魏地歷練了幾年後,又打了與赤眉的大仗,統御這點族兵已然是駕輕就熟。

但耿弇素來孤高,二人在魏地只打過照面,連話都沒說上幾句,在第七彪心裡,自己與耿弇是同一等級的,資歷還比他老,作爲宗主的嫡系族人,也較這外來的小兒曹更受信任。

故而路遇耿弇,第七彪不過是以平禮相見。

“小耿君。”

在魏地,衆人常稱耿純爲大耿,而耿弇爲小耿。

然而耿弇卻很不喜歡這稱謂,過去從未正眼瞧過第七彪,眼下也只是隨意拱手。

但第七彪今日卻很熱情:“伯昭回茂陵時,可見到原初了?”

原初就是茂陵大俠原涉的兒子,當年因爲爭水引發爭鬥,曾受第七彪弟弟之託,原涉派萬脩去刺殺第五倫。雖然靠着萬脩的俠義,此事誤會解除。但原初心中不忿,將氣撒到了第七彪身上,逼着他在第五氏家門前肉袒而跪。

當日之辱,第七彪不敢也不能記恨第五倫,對原初卻一直懷恨在心,如今他被第五倫封爲校尉,自詡“族中第三人”,也算衣錦還鄉了,遂心存報復之慾。

只是王莽一向敢於用人,原涉前不久被火線任命爲威戎(北地)大尹,其子原初也成了二千石的兒子,找人將其腿打斷這種事,不好操弄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藉着第五倫歸來後,將原初闢除來軍中,方有報仇還辱的機會。

耿弇倒是很冷漠:“吾與原氏不熟,不知。”

第七彪討了沒趣,心裡惱火耿弇之傲慢,心裡還是念着:“不論如何,我還是要向宗主提議,將原初征闢來,藉口就是……要拿下他,作爲要挾原涉的人質!”

而耿弇的興趣,都集中在臨渠鄉諸第的族兵身上,第五倫當初從新秦中帶走了兩百舊部,大部分跟着去了魏成,少部分則在臨渠鄉與當地女子成婚安家,以這些人爲基礎,按照兵法裡“一人教十,十人教百”的原則,以抵禦盜寇爲由,在各里分別訓練族人鄉黨。

兩年過去了,若單拎出一里之衆還,倒也像模像樣,不遜色於馬援手下的流民兵。

但爲了不驚動朝廷,從未有過合練,當上千人聚在一起時,就顯得有些雜亂了。

“烏合之衆。”耿弇一眼就看出他們深淺來,心中不以爲然,雖然在魏地任職已有一年,但他還是懷念幽州的上谷突騎。

話不投機半句多,耿弇和第七彪都將馬頭向前,意欲從中渭橋渡河。

“吾等人多,讓吾等先過。”第七彪嘴上笑嘻嘻,實則不打算讓,得讓這耿氏小兒知道,誰纔是嫡系!

耿弇皺起眉,他啊,他長這麼大,也不知道讓字怎麼寫!

雙方就這樣停在了橋頭,自己人不認自己人了。

“宗叔!”

就在這尷尬之際,後頭卻有呼喚前來,卻是一個騎馬而行的青年,他在後頭押陣,看出前面不對,立刻拍馬趕來。

他蓄了鬍鬚,其臉上頗有風霜之色,不復當年的稚嫩天真,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遂笑道:“既然是自己人,何必分什麼你我?詩不云乎?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既然能同袍同裳,亦可同橋。”

“橋如此之寬,能容兩車並肩齊驅,難道就容不下兩排人?不若一同渡過去。”

他倒是給了二人一個臺階,雙方都無異議。

好容易擺平這兩位後,青年才朝耿弇作揖。

能明顯地看到,其左手小指沒了——在荒蠻的西海之濱,他們一行人爲了躲避羌人追殺,翻越烏鞘嶺去河西避難時,被凍掉的。

“在下第八矯,字季正!”

……

耿弇、第七彪、第八矯還在路上之際,第五倫已抵達新豐,當年的“更始將軍幕府”已經換成了“大司馬幕府”,在第五倫接手前,負責徵兵事宜的是大司馬董忠。

“董?忠?”

這倆字,讓來時還在念叨“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第五倫好似想起了什麼,差點沒笑場,但還是忍住了,肅然與董忠見禮。

董忠長得一點不像關西人,既無濃髯也無大腹便便,反而有些消瘦和柔美,上來就跟第五倫套近乎:“吾家在列尉郡雲陽縣,與維新公,也算同鄉。”

對了,王莽的死對頭,漢哀帝的寵臣董賢,也是雲陽縣人啊,這董忠居然是其族親,看來雲陽董氏也是兩個雞蛋放倆籃子裡,董賢雖被王莽誅殺,但其族人董忠卻成了新朝顯貴。

董忠除了要將徵召得的壯丁轉交給第五倫外,還要給他引薦這趟南征,第五倫的副手偏將。

當那位被王莽欽點的偏將軍站在第五倫面前時,縱是第五伯魚練就了一張厚臉皮,亦難免露出驚愕的神情——怎麼是你!?

他預想過很多人選,覺得以王莽喜歡讓主將、副將相互掣肘的習慣,甚至猜過,會不會任命與自己有過節的師尉大尹田況來分兵權?

那卻是正中第五倫下懷,省得那田況把着自己歸途,如芒在背。

可卻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他!

來者五旬年紀,一身戎裝,頭髮斑白,見到第五倫後,也是滿臉尷尬。

竟是當年在新秦中時,第五倫的老上司,樑丘賜!

此人,不是因縱匈奴入寇被免爲庶人了麼!怎麼忽然變成了偏將軍,還成了自己副手?

但只要想想,在句町送了幾萬人,導致南中大亂的廉丹,居然還被王莽從獄中撈出來,連續兩次加以重用,託付了十幾萬人性命。樑丘賜這份任用,遂顯得不足爲奇了……

昔日被你背刺過的上司,卻成了你的下屬,這世上還有比這種久別重逢,更令人哭笑不得的麼?

二人只好尷尬地在那笑着寒暄,第五倫不由暗暗感慨。

論識人之明,論用人不疑,他第五倫別人不服,只服王莽!

“皇帝啊皇帝,你莫非是又想造就一對‘臥龍鳳雛’?”

……

PS:第三章在18:00。

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93章 武德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256章 天變第460章 牛頭第231章 兵諫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08章 換家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652章 漢奸第297章 第五漢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572章 死地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368章 公平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452章 越塔第491章 立國第432章 開掛第395章 大公第356章 逃婚第60章 星星之火第692章 雙管第396章 烏托邦第490章 禹跡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276章 北狩第649章 兄弟第61章 名單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228章 清君側第638章 精銳第591章 茅塞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102章 滅國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644章 漢魂第406章 隴蜀第375章 樂土第421章 五德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606章 堅冰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102章 滅國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448章 山海情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77章 豬突豨勇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31章 兵諫第257章 安民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386章 亡國第65章 皇漢第112章 爭個屁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3章 秋菊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530章 破防第554章 荊襄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558章 獵物第94章 千里馳援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334章 百姓第521章 假民主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109章 黃河謠第393章 上洛第569章 手抖第312章 上駟第512章 脊樑第672章 你有張良計第560章 鷹梟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210章 這河裡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644章 漢魂第508章 豹尾第229章 董忠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569章 手抖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360章 吳王秀第178章 馬已經服
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93章 武德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256章 天變第460章 牛頭第231章 兵諫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08章 換家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652章 漢奸第297章 第五漢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572章 死地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368章 公平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452章 越塔第491章 立國第432章 開掛第395章 大公第356章 逃婚第60章 星星之火第692章 雙管第396章 烏托邦第490章 禹跡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276章 北狩第649章 兄弟第61章 名單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228章 清君側第638章 精銳第591章 茅塞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102章 滅國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644章 漢魂第406章 隴蜀第375章 樂土第421章 五德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606章 堅冰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102章 滅國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448章 山海情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77章 豬突豨勇第467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31章 兵諫第257章 安民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386章 亡國第65章 皇漢第112章 爭個屁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3章 秋菊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530章 破防第554章 荊襄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558章 獵物第94章 千里馳援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334章 百姓第521章 假民主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109章 黃河謠第393章 上洛第569章 手抖第312章 上駟第512章 脊樑第672章 你有張良計第560章 鷹梟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210章 這河裡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644章 漢魂第508章 豹尾第229章 董忠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569章 手抖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360章 吳王秀第178章 馬已經服